图书介绍

求实与理想 人文精神探源思考札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求实与理想 人文精神探源思考札记
  • 舒携溺,舒挽溺著 著
  • 出版社:
  • ISBN:978722901309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价值论(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求实与理想 人文精神探源思考札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人类精神论——人性探源求索信念理想8

第一章 恶的胁迫与善的引导——中西从创世神话开始表现的两条不同方向的文化源流的差异8

第一节 对自由的朦胧意识是艺术及宗教产生的思想源头8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决定于观念的产生和演进8

二、艺术的起源表现了原始人开始对人类自由本质的自觉和肯定13

三、对自由的肯定意识蕴涵着推动自由发展的愿望14

四、艺术精神与宗教意识同源异流18

第二节 自为的人——怎样认识人的本质24

一、人的为他的存在24

二、人的自为的存在28

第三节“人类精神”这一核心概念是认识人的本质、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及善的本质的关键30

一、“人类精神”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源于对我国学术界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之反思31

二、高尔泰美学理论的得与失35

三、李泽厚美学理论的深刻与不足39

四、美以善为前提还是善以美为前提43

五、美即自由的客观存在49

六、美与自由的客观联系决定美的人民性和永恒性54

七、美感的发生和发展表现为形象思维56

八、表现为形象思维的美感的理性内涵58

九、不能脱离形象思维的艺术形象61

十、美感的不可重复性推动着艺术的进步65

十一、“人类精神”的发展主要是在艺术的发展中实现70

第四节 认识艺术的本质和形象思维的二重性是把握艺术起源的关键72

一、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是将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混同72

二、艺术思维的智力基础证明将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混同的错误76

三、艺术的娱乐性导致艺术起源的游戏说79

第五节 原始宗教起源于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关注82

一、原始宗教意识的萌芽必须以原始艺术精神为其思想基础82

二、群体意识是原始宗教产生的前提86

三、原始宗教对人类进步的作用及其局限88

第六节 恶的胁迫是西方创世神话传说的基调92

一、恶的胁迫是《旧约》中神辖制信众的基本手段92

二、觉醒的人道无力抗拒强暴的神道所演示的希腊悲剧97

第七节 善的引导是华夏创世神话的主旋律99

一、华夏神话创世神和英雄形象的献身精神99

二、重人道轻神道的华夏精神的优势与不足103

第二章 科学求实与人类理想的早期经典——孔子的大同世界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所构想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理想113

第一节 孔子的大同世界理想蕴含着华夏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113

一、孔子的大同世界理想是一种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114

二、孔子的大同理想表现了华夏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117

第二节 柏拉图的理想国表现了西方求实的科学精神119

一、理想国的建立着眼于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及其效能119

二、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理性精神124

第三节 孔子的大同理想与柏拉图理想国之差别根本在于核心价值理念的差别128

一、“仁”与“正义”的本质区别128

二、柏拉图空想共产共子女的乌托邦所表现出的极为有限的精神境界131

三、“仁”之“和而不同”与乌托邦“同而不和”的差别表现了核心价值理念在层次上的差别132

四、对大同理想片面理解而走向柏拉图式乌托邦的康有为的《大同书》135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对柏拉图国家学说的继承、批评和发展以及他的局限性137

一、“公正”与“正义”137

二、“德性”与“正义”141

三、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共产共子女的乌托邦的批评142

四、亚里士多德人类中心说与华夏“惟人万物之灵”的本质区别145

五、孔子大同理想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国家学说的互补互证147

第三章 自由民主与精英责任——西方个人自由观念基础上的民主法制与东方人道精神基础上的民本思想所表现的两种思想迥异的政治、军事传统观念149

第一节 自由民主观念及科学精神是西方文明所表现的优良传统149

一、伯里克利的阵亡将士葬礼演说词表达的自由观念149

二、卢梭《社会契约论》民主法制思想及其个人主义实质153

第二节 华夏人道精神和民本思想157

一、华夏民族从文明的初始阶段就重民、重德、重和谐、重普天一家157

二、周武王的战争演说词《尚书·泰誓》表达的人道精神已具有理性的高度158

三、引领华夏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儒道思想其本质就是对私欲的节制和克服161

四、和谐思想是华夏文明以人道精神制约私欲的核心价值观163

五、东西方不同的政治、军事传统观念对今天的人们的启示167

第四章 个性的抑扬与人类的和谐共荣——认清共产共子女的乌托邦与科学共产主义的本质区别是为了将科学求实的态度与人类理想的精神相结合,以展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171

第一节 西方对个人主义的否定与肯定171

一、莫尔《乌托邦》与孔子大同世界的异同171

二、对个人主义利己心的片面肯定依然是现代西方主流意识的本质所在及其致命缺陷173

第二节 人类本质的自觉是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176

一、中国的崛起能依靠对西方民主观念的简单移植吗?176

二、对利己主义的批判和对人类自由本质的揭示是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学说的基本出发点178

三、社会的发展对新时代文化经典的呼唤183

第三节“善的引导”的东方哲学与西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结合是人类生态文明的希望186

一、科学共产主义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模式,而是人类解放的方向性理论186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人类理想的探索之路193

第二篇 属性影响论——辩证溯本坚守理性求实204

第一章 用属性即质的观点认识事物204

第一节 事物没有基本的本质204

第二节 事物的自为存在209

第三节 事物的发展表现为事物属性的发展212

第四节 质变及事物间的区别214

第二章 用影响即矛盾的观点认识运动218

第一节 因果联系218

第二节 必然性与偶然性235

第三节 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245

第四节 否定性不能从事物自身获得250

第三章 创立辨证法理论的经典作家是怎样用属性影响的观点看待事物和运动的256

第一节 辨证法的基本出发点256

第二节 事物、属性、本质257

第三节 事物没有基本本质262

第四节 运动、矛盾、否定265

第五节 事物的发展和质变277

附录:关于具体真理的提纲287

无私治学 执著追求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