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形成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邓小平理论形成史
  • 郑克卿,常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3652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邓小平理论形成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1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5

第一章 “我是实事求是派”——邓小平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与发展9

一、毛泽东的影响:“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9

二、先声:“‘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12

三、较量: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6

四、恢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转变23

五、深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进一步思考30

第二章 “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形成始末34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一个让邓小平苦苦思索十几年的问题34

二、两个综合性回答: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解40

三、思路之一:对社会主义特征的思考和深化42

四、思路之二:对社会主义原则的认识与丰富46

五、思路之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50

一、从马克思到毛泽东——一脉相承的科学态度56

第三章 “走自己的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与深化56

二、“始于毛”——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启示60

三、“成于邓”——新道路的成功开辟69

第四章 “不够格”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由来78

一、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阶段划分的设想78

二、酝酿:“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搞不成社会主义81

三、定论: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84

一、毛泽东、周恩来的构想:“实现四个现代化”92

第五章 “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三步走”战略的确立92

二、邓小平的新判断:20世纪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恐怕还办不到”98

三、“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新定位99

四、“三步走”: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新战略104

五、实施“三步走”战略的措施107

第六章 改革,“首先从农村着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提出和完善110

一、毛泽东、刘少奇、邓子恢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110

二、生产关系:“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120

三、搞农业:“每个地区独立思考,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123

四、中国农业现代化:“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131

五、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两个飞跃”139

第七章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诞生141

一、溯源: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141

二、先声:“既要有计划性,又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144

三、突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49

四、转折:“我们以前是学苏联,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153

五、定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157

第八章 “现在我们的上层建筑非改不行”——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60

一、起点:毛泽东的贡献与失误160

二、邓小平的最初思考:上层建筑“总是要不断改进的”169

三、展开和深化:明确改革的前提、方向、检验标准和方法步骤171

四、丰富和完善:形成体系,走向成熟186

五、最后的思考与贡献200

第九章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来龙去脉204

一、探源:毛泽东的思考和影响204

二、提出命题:“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9

三、形成轮廓:阐明精神文明的内容、作用、目标及提出的缘由212

四、走向成熟:深化全党认识,形成科学理论体系220

五、反思和深化:两个文明建设,“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227

第十章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理论的创立230

一、溯源:“老祖宗”的认识和实践230

二、老话新解:“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240

三、讲“新话”:实行“对外开放”245

四、走向成熟: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48

五、嘱托:“切不要把中国搞成一个关闭性的国家”256

一、战争与和平:从毛泽东的认识到邓小平的新判断260

第十一章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和平与发展理论的形成260

二、和平与发展:“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276

三、“问题”与“主题”:本意与误解283

第十二章 “再没有比‘一国两制’的办法更合理的了”——祖国统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86

一、源头:毛泽东、周恩来的思考和实践286

二、萌芽:“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296

三、成熟:“一个国家两种制度”303

四、丰富和完善:“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314

后记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