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解读及案例讲解 2018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解读及案例讲解 2018版
  • 侯其锋,乔继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89499668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958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9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解读及案例讲解 2018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2

第一章 有关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

集体合同规定24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30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37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央综治办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 财政部 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完善多元处理机制的意见42

第二章 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46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46

社会保险法实施条例55

工伤保险条例58

工伤认定办法66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69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70

失业保险条例71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74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75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有关问题的通知78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调整失业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80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安全监管总局 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81

第三章 有关工作时间与节假日的法律法规83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83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84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86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87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87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8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89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91

第四章 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94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9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96

第五章 有关就业管理的法律法规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108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114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122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123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127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129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34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17年就业重点工作的通知135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有关工作的通知138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139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外交部 教育部关于允许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有关事项的通知14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推荐第三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有关问题的通知143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四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推荐认定工作的通知144

第六章 有关人才建设的法律法规146

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146

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149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7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的通知152

第七章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法规181

浙江省劳动保护条例181

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185

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187

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194

浙江省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施办法199

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208

浙江省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办法212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215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216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等5部门关于做好台生和其他台湾居民来浙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217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修改后《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通知218

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条例220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调整工伤、生育保险费率等有关事项的通知227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4部门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4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29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精减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231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调控的意见231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民政厅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加强罕见病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233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234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基本医疗保险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的通知235

浙江省省级单位职工医疗保险管理办法239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的通知245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日间手术医保结算试点工作的通知246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明确部分离休干部“两费”保障经费筹资标准的通知247

浙江省省级职业培训项目管理办法248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实施重点产业技能人才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250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创业培训工作的通知253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意见255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就业的通知259

浙江省鼓励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创新实施办法(试行)262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64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7年度省“钱江人才计划”C、 D类项目择优资助工作的通知267

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浙江省外国专家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因公出国(境)培训工作的意见272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17年度高级经济师任职资格申报工作的通知275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高级职称评审复审工作的通知287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省级职业培训项目申报备案工作的通知291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细则(试行)295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浙江省财政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7年“金蓝领” 高技能人才国外培训工作的通知297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度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303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7年度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工作的通知305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计划的通知306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309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311

第二部分 重要法律法规解读316

第一章 劳动法解读316

制定劳动法的重要意义316

有关总则条款的解读316

有关促进就业条款的解读321

有关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条款的解读324

有关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条款的解读336

有关工资条款的解读340

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条款的解读343

有关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条款的解读345

有关职业培训条款的解读349

有关社会保险和福利条款的解读349

有关劳动争议条款的解读352

有关监督检查条款的解读355

有关法律责任条款的解读356

有关附则条款的解读363

第二章 劳动合同法解读363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363

劳动合同法的亮点364

有关总则条款的解读367

有关劳动合同的订立条款的解读373

有关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条款的解读392

有关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条款的解读402

有关集体合同条款的解读420

有关劳务派遣条款的解读427

有关非全日制用工条款的解读431

有关监督检查条款的解读434

有关法律责任条款的解读443

有关附则条款的解读461

第三章 社会保险法解读463

立法背景463

有关用人单位和个人权利义务条款的解读463

有关监督管理职责条款的解读464

有关基本养老保险条款的解读466

有关基本医疗保险条款的解读473

有关工伤保险条款的解读479

有关失业保险条款的解读489

有关生育保险条款的解读495

有关社会保险费征缴条款的解读497

有关社会保险基金条款的解读502

有关社会保险经办条款的解读507

有关社会保险监督条款的解读511

有关法律责任条款的解读517

有关附则条款的解读523

第四章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读525

有关总则条款的解读525

有关调解条款的解读532

有关仲裁一般规定条款的解读536

有关仲裁申请和受理条款的解读546

有关仲裁开庭和裁决条款的解读552

有关附则条款的解读578

第三部分 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知识问答580

第一章 劳动关系管理580

哪些单位属于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580

用人单位订立哪些规章制度必须要与职工协商580

用人单位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应遵循什么程序580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公示才有效吗581

用人单位不得招聘哪些人员581

用人单位在新职工到岗后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可以吗581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581

大学应届毕业生提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从何时起算582

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建立后是否需建立职工名册582

用人单位招工时有权要求劳动者告知哪些内容582

用人单位在招工时应向劳动者告知哪些情况583

用人单位在招聘新员工时,应当保留哪些记录,以证明用人单位履行了告知义务583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能否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收取财物、扣押证件584

劳动合同不规范有什么后果584

规范的劳动合同应具备哪些条款584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有什么法律后果586

劳动合同中有关劳动报酬的规定有哪些586

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约定哪些条款587

用人单位可否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及违约金587

劳动法律法规对于竞业限制有何规定587

如何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588

劳动合同中哪些事项可以约定违约金588

约定专项培训违约金应当注意哪些问题588

如何约定培训费赔偿办法和规避风险588

竞业限制适用于哪些人589

竞业限制的期限有限制吗589

竞业限制的补偿有什么限制589

保密费等同于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吗589

竞业限制协议是否等同于保密协议590

竞业禁止协议的竞业限制范围如何确定591

约定竞业限制违约金应注意哪些问题591

劳动者拒不签收竞业限制补偿金怎么办591

如何规避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风险591

什么样的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合同592

如果没有依法及时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用人单位需承担哪些法律后果592

参加岗前培训能否认定是建立劳动关系593

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594

“第三次签合同即可签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规定是否限制用人单位的自主权594

用人单位不给员工劳动合同文本,有何责任和后果594

试用期的期限有什么限定595

如何约定试用期595

试用期怎样合法地解聘员工595

试用期能无理由辞掉员工吗596

如何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596

试用期内可否辞退生病员工597

可不可以试用合格再签订劳动合同597

职工在原单位转岗或续约时,单位可以再次约定试用期吗?试用期是独立于劳动合同期限之外的吗597

对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试用期满后能否辞退598

劳动者试用期内患病,医疗期超过试用期,能否解除劳动合同598

劳动者拒签劳动合同怎么办598

学历造假所签劳动合同有效吗599

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哪个效力更高599

集体合同必须经过集体协商才能签订吗599

集体合同中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有最低标准吗599

工会可以代表职工签订集体合同吗600

如何签订集体合同600

集体合同出现争议如何解决600

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确引起争议时如何采取补救措施601

哪些情况下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哪些情况下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601

当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与劳动合同约定出现冲突时,规定与约定哪个更具法律效力601

连续两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不符合被辞退的条件,合同期满时,劳动者提出续签合同的要求,用人单位就必须与之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合同吗602

单位合并或者分立,能否继续履行劳动合同602

用人单位规定“末位淘汰”合法吗602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否解除劳动合同603

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603

哪些情形下,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603

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603

用人单位在何种情况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604

用人单位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605

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605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内失踪了,企业可以与之解除劳动合同吗606

劳动者受公安机关拘留处罚,用人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606

劳动者被判刑,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606

劳动者不能完成工作定额,单位炒人要给经济补偿吗607

劳动者“兼职”,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607

劳动者提供虚假资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607

女职工在孕期严重违纪,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608

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裁减人员608

用人单位通过怎样的程序才能实施经济性裁员608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哪些人员608

企业重整裁员,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吗609

用人单位对富余人员、放长假的职工、长期被借用的人员、请长病假的职工,非在岗期间是否应与其签订劳动合同609

处分一个职工是否有法定程序和时间限制,不按法定程序处分职工和超过法定时间处分职工是否有效609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被辞退,单位给补偿吗609

医疗期满被辞退,单位除给经济补偿外,还给医疗补助费吗610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双方不能协商变更,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给补偿吗610

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610

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611

什么时候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两倍赔偿金611

什么时候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611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611

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612

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612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按什么标准支付612

劳动者病愈后不能工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给补偿吗613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通知工会吗613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什么义务613

什么情况下,劳动合同终止614

劳动者患职业病、因工负伤可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614

用人单位单方终止劳动合同有何限制性规定615

用人单位可以随意变更工作岗位和地点吗615

补签劳动合同也得支付双倍工资吗615

劳动者学历造假被辞,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616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应至少保存几年616

劳务派遣合同最低签多少年616

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什么内容617

用工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履行什么义务617

谁该为被派遣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会保险617

劳务派遣单位克扣用工单位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工资合法吗618

劳务派遣单位转包劳动者合法吗618

何种情形下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618

用工单位能开除所接收的被派遣劳动者吗619

用人单位招用了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单位造成损害怎么办619

第二章 工资报酬管理619

用人单位应该如何支付劳动者工资619

用人单位制定工资支付制度有什么规定620

工资至少多长时间支付一次620

加班工资的支付周期有什么规定620

工资支付日有何规定621

用人单位因故不能在约定的工资支付日支付工资的可以延期多久621

职工离职后,其工资应当在何时结清621

新入职职工的工资从哪天开始算起?职工离职时工资应计算到哪天621

如何确定单位职工的工资性收入622

用人单位支付的哪些费用不属于工资范畴622

用人单位在确定试用期工资时有何限制性规定623

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工资怎么定623

用人单位无故克扣和拖欠工资有什么后果623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包含哪些范围623

特殊情况下如何向职工支付工资624

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合法扣减职工工资624

如何确定职工事假、探亲假、婚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624

劳动者被刑事拘留期间是否支付工资、福利待遇625

单位可否延时支付工资625

停工期间,职工工资应如何支付625

职工法定休假日的工资如何支付625

职工加班工资怎么算626

如何确定加班费的计算基数626

可不可以用补休代替加班费627

未经批准自愿加班能索要加班费吗627

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内能包含加班费吗627

非全日制用工如何支付劳动报酬627

职工依法享受年休假期间,其工资如何支付628

用人单位如何支付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的工资报酬628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和工资报酬应如何计算628

职工请事假期间,用人单位是否要支付其工资628

怎样计算职工的病假工资629

怎样确定病假工资的基数629

怎样确定病假工资的计算系数630

病假工资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630

如何确定病假天数630

职工病假和事假期间的工资支付有何不同631

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散或者被撤销进行清算时,拖欠职工的工资应如何支付631

用人单位可以依法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代缴哪些费用631

用人单位可以从职工工资中扣减哪些费用631

用人单位从职工工资中扣减赔偿费用和经济处罚有什么限制631

用人单位为合伙形式的,合伙人拖欠职工工资有责任吗632

承包方拖欠职工工资,发包方有责任吗632

实行标准工时制的职工,其加班工资应如何计算632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其加班工资应该如何计算632

怎样将月工资折算为日、小时工资632

实行计件工资制的职工如何计算加班工资633

劳动者生病休假工资可以克扣吗633

用人单位向试用期劳动者支付工资的下限是多少633

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会受到什么处罚633

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况下拖欠工资不属“无故拖欠”634

第三章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管理634

我国现行的基本工时制度有哪几种634

哪些工种和岗位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634

是否可以约定仅在出差时实行不定时工作制634

不定时工作制职工是否可以不来公司上班635

不定时工作制职工怎么考勤635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必须申报审批吗635

哪些工种岗位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635

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有哪些限制性规定635

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任意延长工作时间而不受限制636

我国法定放假的节日、纪念日有哪些636

法定休假日如适逢公休日的,如何安排637

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应符合哪些条件637

如何核算职工的带薪年休假天数637

如何安排职工休年休假638

年休假是否只能安排在正常工作日638

试用期内是否享受年休假638

非全日制职工是否享受年休假639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当年度应休年休假天数如何计算639

当年度在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是否可以重复享受年休假639

职工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享受年休假639

如何认定“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639

如果职工休完了所有年休假后辞职,公司是否有权扣除其多休的年休假工资640

未满整年辞职需要向员工补偿休假工资吗640

如果用人单位辞退职工时,该职工一天年休假还没有休,用人单位应如何折算工资640

职工结婚可以享受哪些待遇640

劳动法律法规对丧假有何规定641

职工医疗期有何规定641

职工医疗期有哪些特殊规定641

第四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管理642

哪些单位的女职工适用于《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642

哪些劳动不能安排给女职工642

哪些劳动不能安排给怀孕女职工642

女职工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是否算作工作时间643

产假天数有何规定643

女职工哺乳时间有何规定643

女职工怀孕流产假期有何规定644

单位能否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加班加点644

侵害妇女劳动保护的权益的单位和人会受到什么处罚644

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是否享有“三期”待遇644

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用人单位能否据此解除劳动合同644

如何确定女职工有计划外生育事实645

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用人单位应如何处理645

女职工非婚生育,用人单位该怎么办646

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行为会受到哪些行政处罚646

用人单位在女职工受到“性骚扰”未及时处理有什么责任647

什么叫未成年工647

未成年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有哪些647

哪些工作,用人单位不能安排未成年工去做648

在什么时候应安排未成年工进行健康检查648

用人单位是否可以使用童工649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童工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649

用人单位如何为未成年工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予以特殊保护649

用人单位招收使用未成年工要登记吗650

第五章 劳动争议防范与处理650

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有哪些劳动争议650

劳动争议对企业有何影响650

怎样运用劳动合同防范劳动争议650

怎样用集体合同来防范劳动争议651

怎样运用职工名册来防范劳动争议651

怎样用劳动合同签收单来防范劳动争议652

怎样用职位告知书来防范劳动争议652

入职登记表可以防范劳动争议吗652

签订劳动合同通知书可以防范劳动争议吗652

劳动合同变更协议书可以防范劳动争议吗653

解除、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可以防范劳动争议吗653

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可以防范劳动争议吗653

加班申请书可以防范劳动争议吗653

劳动合同续签意向书可以防范劳动争议吗654

保密协议可以防范劳动争议吗654

竞业禁止合同可以防范劳动争议吗655

竞业禁止合同有哪些内容655

为什么会产生解雇纠纷655

劳动法对解雇(辞退)不当有何规定656

企业怎样防范解雇(辞退)纠纷656

什么情况下可以开除员工656

哪些开除容易引发争议656

劳动法对开除不当有什么规定657

企业如何防范开除争议657

辞工和自动离职争议的主要表现是什么657

怎样预防辞工和自动离职争议657

为什么产生加班争议658

企业如何防范加班争议658

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延长,用人单位应该怎么办659

用人单位如何规避劳动争议中不能提供证据的责任659

如何打破“一裁终局”对用人单位的不公平规定659

用人单位如何预防和面对潜在或已经出现的劳动争议660

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对追索劳动报酬等裁决申请撤销660

在哪些情形下仲裁员应当回避661

第四部分 劳动者维权知识问答664

第一章 劳动就业(合同)664

保障劳动合同的法律法规有哪些664

给私人干活受劳动法保护吗664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有什么赔偿664

劳动合同可以采取口头形式吗665

劳动者在签订合同前可否要求用人单位告知其工作内容等情况665

签订劳动合同前,劳动者需要了解哪些规章制度665

劳动者是否有义务如实告知用人单位自己的有关情况665

签订劳动合同要遵循什么原则665

什么样的劳动合同不可以签订666

可以签订口头劳动合同吗666

劳动合同应有哪些内容666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协商约定哪些条款666

“工伤自理”条款是否有效667

劳动合同期限是怎么规定的667

什么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须提前通知用人单位667

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667

什么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668

用人单位跟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668

工作超过一年,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669

用人单位一年多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是否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669

如何查询自己所在用人单位是否签订集体合同669

用人单位以临时工为由让劳动者走人怎么办669

就业协议等同于劳动合同吗670

实习生没有劳动报酬,有依据吗670

应聘递交的作品被采用,有报酬吗670

关于试用期的期限有哪些规定671

试用期的长短不可以任意延长671

哪些情况不得约定试用期671

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劳动者工资有何规定671

用人单位只签一年劳动合同,试用期三个月可以吗671

试用期是否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672

用人单位违反试用期规定要负哪些法律责任672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吗672

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辞职吗672

试用期超出规定,如何处理673

用人单位说试用期内有权随时辞退员工,有法律依据吗673

劳动者生病期间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673

一般情形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是什么674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内不辞而别应承担什么责任675

劳动者行使辞职自由权时,如何保留证据675

原用人单位扣留员工的档案是否合法,怎样才能要回档案675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676

劳动合同中的生死条款有法律效力吗676

劳动合同订立和变更后,劳动者有权获得一份吗676

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劳动合同文本怎么办676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双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是否适用劳动法677

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是否一定要约定试用期?口头约定的试用期是否有效677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主要表现有哪些677

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是否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678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是否继续有效678

用人单位更换了法定代表人,原法定代表人签字的劳动合同还有效吗678

用人单位改了名字后要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679

用人单位改名字,劳动合同是否要重签679

竞业限制条款在什么情况下对劳动者没有约束力679

竞业限制的期限最长几年680

是否所有的劳动者都要签订竞业限制协议680

劳动者有权主张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吗680

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竞业限制协议对劳动者有约束力吗680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竞业限制协议对劳动者有约束力吗680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义务,要承担哪些不利后果681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双方不能协商变更,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给补偿吗681

用人单位放假或停工,劳动者能否解除劳动合同681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如何赔偿681

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如果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要承担,如何承担682

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要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682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要支付违约金吗682

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劳动者应当履行什么义务683

用人单位不签收辞职申请书怎么办683

劳动合同的无效由谁来确认683

劳动合同确认无效,劳动报酬如何确定683

劳动合同认定无效后有何法律后果683

劳动报酬约定不明怎么办684

支付令申请书向谁提交684

支付令多长时间能“送达”欠薪单位684

欠薪单位收到支付令后提出书面异议怎么办684

如果欠薪单位收到支付令既不提出书面异议又不履行怎么办685

支付令失效后劳动者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吗685

劳动者行使辞职自由权时,如何保留证据685

被强迫劳动,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吗686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辞职吗686

用人单位不缴社保,劳动者可以辞职吗686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可以辞职吗686

用人单位欺诈导致合同无效,劳动者可以辞职吗687

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续签,需支付经济补偿吗687

用人单位破产或倒闭,需支付经济补偿吗687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是什么687

劳动者在何种情形下不能被列为裁员对象688

被裁减人员有哪些权利688

劳动者申请仲裁或打官司,工会能帮忙吗688

企业有违法行为,工会可以干预吗688

被派遣劳动者权益受损时由谁承担责任689

何种情形下被派遣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689

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吗690

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参加工会吗690

针对假派遣现象,劳动者如何保护自己690

“小时工”可以兼职吗690

“小时工”订立口头协议行吗690

“小时工”有试用期吗691

“小时工”的工伤保险由谁缴费691

“小时工”加班有加班费吗691

“小时工”工作期间,出了意外事故怎么办691

“小时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是多少天692

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益应承担什么责任692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出具书面证明行吗692

劳动者在没有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付出劳动怎么办692

第二章 工资报酬693

劳动者的哪些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693

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可否低于集体合同的标准693

工资支付有什么时间要求693

工资应以什么形式支付694

从用人单位取得工资条合法吗694

用人单位可否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694

职工离职后,能否享受支付周期未满的工资694

职工离职后,工资应在何时结清694

哪些休假日,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工资694

职工请事假期间,是否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695

不是职工的过错造成停工,用人单位应付停工期间工资吗695

劳动者在派遣期间,劳务派遣单位是否还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695

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怎么办696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应如何处理696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否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696

年休假工资如何计算697

职工书面要求不享受年休假的工资标准是多少698

职工领不到工资,业余时间打工被开除合法吗698

职工事假、探亲假、婚丧假期间工资待遇如何698

延长劳动时间的工资报酬如何支付699

领取了失业救济金还能够再获得经济补偿吗699

劳动争议中加班工资到底由谁举证699

用人单位违反最低工资标准如何补偿699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职工去哪里维权700

拖欠工资的补发数额与补偿标准如何确定700

哪种情况不属于无故拖欠工资700

用人单位拖欠产假工资怎么办700

对于拖欠工资如何举证700

解决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方法有哪些701

第三章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701

我国法律法规规定职工享有哪些带薪假期701

劳动者可以享受的法定放假的节日、纪念日有哪些702

劳动者的法定工作时间是多少个小时702

用人单位通常有哪些借口来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703

劳动者可以享受多少天带薪年休假703

年休假的工作年限如何确认、计算703

享受年休假的时间如何确定704

职工享受年休假的条件是累计工作一年以上,如果职工的累计工作只有12个月 是否享受年休假704

怎样计算自己的年休假天数705

在什么情况下,职工不能享受当年的年休假705

用人单位不给年休假,劳动者可否解除劳动合同并获经济补偿705

职工有哪些途径去解决年休假纠纷706

非因本人原因被安排至新单位,应如何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706

是否要在一个单位工作一年以上才能享受年休假706

年度结束时有未休年假怎么处理706

请过病假能否再休年假707

离职时有未休年假怎么处理707

职工主动辞职,是否享受未休年休假工资708

职工可以享受多长的病假708

试用期内患病能否享受医疗期708

女职工可以享受多长时间的产假709

职工有权拒绝加班享受休假吗709

休息日被培训,算不算加班709

轮班工作制:休假日轮班单位应支付三倍工资吗709

休了探亲假还能再休年假吗709

领养子女可以休产假吗710

第四章 工伤与工伤认定710

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被认定为工伤710

哪些情况会被视为工伤710

什么情况下,劳动者不会被认定为工伤711

劳动者因工受伤后该怎么做711

什么时候要去进行工伤认定712

可以到哪里去办理工伤认定712

工伤鉴定费用由谁出712

劳动者怎样去申请工伤鉴定712

如果所在单位不同意伤者进行工伤鉴定怎么办713

申请工伤认定应准备什么材料713

如果工伤认定资料准备不齐怎么办713

谁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713

劳动能力鉴定是按照怎样的程序展开的713

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分为几级,都包括哪些内容714

生活自理障碍程度分为几个等级,都包括哪些内容714

职工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应该怎么办715

如何进行劳动能力首次鉴定(伤残等级、医疗终结期、辅助器具安装、生活自理障碍程度)715

如何进行工伤劳动能力复查鉴定716

如何进行伤病因果关系确定716

如何进行医疗终结期延长鉴定717

旧伤复发需要就医的鉴定程序717

未定残的工伤劳动者可以享受哪些待遇718

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可以享受何种工伤保险待遇718

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五至六级伤残的,可以享受何种工伤保险待遇719

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七至十级伤残的,可以享受哪些一次性的赔偿720

工伤定残等级不同待遇有何区别720

劳动者因工伤死亡了怎么办720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怎么领取抚恤金721

工伤职工在什么情况下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721

职工工伤医疗终结被鉴定工伤残疾等级后,须安装假肢、矫形器等康复器具应由谁承担该项费用721

工伤职工可配置的辅助器具主要有哪些种类721

工伤职工怎样获得假肢、矫形器等辅助器具722

职工非因工死亡后,多长时间内应到社保机构办理待遇补偿手续722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以享受哪些待遇722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哪些待遇722

职工的供养亲属包括哪些人723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申请领取抚恤金的条件有哪些723

在见义勇为、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能否视同为工伤724

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如何就医724

工伤职工的医疗待遇是怎样规定的724

工伤停工留薪期的期限有多长725

工伤停工留薪期内,劳动者可以享受哪些待遇725

工伤停工留薪期内,劳动者可以享受哪些生活护理费725

职工工伤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丧葬补助金吗726

职工工伤死亡,其供养亲属可以领取抚恤金吗726

关于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法律是怎么规定的726

如何申请是否旧伤复发的鉴定727

工作中因个人身体原因突发疾病是否属于工伤727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因工死亡能否要求经济补偿727

在工作期间因工受伤,受害人能否同时主张工伤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727

在工伤期间又遇医疗事故,职工可否同时请求工伤、医疗事故赔偿728

职工在工作中因违章作业所受的伤是否属于工伤728

工伤职工因单位拖延时间治疗而导致死亡,死者家属应如何维权728

原劳动合同到期,工伤者能否要求续签劳动合同728

因公司拖欠行为,职工上班期间受到公司债权人的殴打致伤,是否属于工伤729

公司被兼并后,新公司不承认原公司职工的工伤待遇,职工如何维权729

因工伤不能工作期间,工资及福利待遇应如何计算729

农民工受雇在建筑工地上施工,受伤出院后发现后遗症能否要求赔偿729

雇工在工作中受到人身伤害可以要求雇主承担哪些赔偿责任729

转包人所雇工人因工致伤,总承包人是否应承担责任730

因工外出期间突发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是否属于工伤730

工伤事故损害赔偿包括哪些项目?计算标准和方法如何确定730

雇主未领取营业执照而雇用工人,发生伤亡事故,是属于工伤还是属于一般的人身损害,是适用劳动法、社保条例确定赔偿标准还是适用其他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法规处理730

工伤职工可否对工伤赔偿协议反悔731

在什么情况下,工伤职工不能继续享受工伤保险待遇731

对劳动部门不作出工伤认定或者认定不是工伤的,人民法院能否直接作出工伤事故的认定732

工伤认定中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职工认为是工伤,由谁承担举证责任732

出差被车撞算工伤吗732

工伤职工已经确定伤残等级后,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如何处理733

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需治疗的,享受哪些工伤保险待遇733

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谁承担734

劳务派遣工伤由谁承担责任734

工伤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735

对工伤认定不服如何寻求救济735

提前上班出事故属工伤吗735

岗前培训受伤害可以认定为工伤吗735

未签订劳动合同,怎么申请工伤认定736

《工伤保险条例》是什么时间开始施行的736

《工伤保险条例》的覆盖范围是什么736

职工个人缴纳不缴纳工伤保险费736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标准是什么736

用人单位职工发生伤害事故,何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向何部门提出736

个人或者其直系亲属是否可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736

个人或者其直系亲属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是否有时间要求737

职工受到事故伤害,谁承担举证责任737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职工工伤认定申请后,什么时间作出认定的决定737

工伤职工何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737

工伤职工应在哪里就医737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应享受什么待遇737

工伤职工因生活、工作需要可以配置辅助康复器具吗737

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如何处理737

工伤职工如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应如何对待738

用人单位未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如何处理738

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 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如何处理738

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伤害的如何处理738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可以享受 哪些工伤保险待遇738

供养亲属是多人的如何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738

供养亲属享受的条件是什么739

工伤职工已经过劳动能力鉴定,评定过伤残等级,个人认为伤情发展如何处理739

职工因工伤残被鉴定为七至十级的,用人单位是否能终止劳动合同739

职工个人申请工伤认定时,劳动关系未确定如何办理739

交通事故逃逸的如何办理工伤认定手续739

已领取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人员,旧伤复发能否申请劳动 能力复查鉴定739

复转军人因战、因工负伤致残,在用人单位旧伤复发怎么办739

第五章 女职工权益保护740

保护女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有哪些740

劳动法规对妇女在就业方面有哪些保护措施740

劳动法规对女职工在工种和工作岗位方面有哪些保护措施740

劳动法规对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有哪些保护措施741

劳动法规对女职工在哺乳期间有哪些保护措施741

女职工月经期间禁止从事哪些劳动741

怀孕女职工禁止从事哪些范围的工作741

已婚待孕的女职工不宜从事的劳动有哪些742

怀孕女职工可以拒绝从事的劳动有哪些742

怀孕女职工有权拒绝从事含有毒有害的工作吗742

怀孕的女职工有权拒绝夜班劳动吗743

合同到期,用人单位赶走孕妇合法吗743

女职工怀孕后遭遇流产可休多少天假743

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能享受什么生育待遇743

上班时间进行产前检查应算事假吗744

单位可否安排处于怀孕期、哺乳期内的女员工加班或加点744

女职工在“三期”内,用人单位能否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744

妇女劳动保护的权益受到侵犯时怎么办744

降低女职工生育期间工资违法吗744

女职工上班遭遇“性骚扰”单位有错要赔偿吗744

未参加生育险女职工流产或生育费用由谁支付745

第五部分 劳动合同与法律文书范本748

第一章 各地劳动合同范本集锦748

北京市劳动合同范本748

重庆市劳动合同范本752

天津市企业(事业)单位劳动合同书755

上海市劳动合同761

广东省劳动合同766

浙江省劳动合同771

湖南省劳动合同774

河北省劳动合同780

第二章 劳动争议防范必备法律文件785

用人单位职工名册785

劳动合同签收单785

职工劳动合同签收备案表786

职工告知书786

签订劳动合同通知书787

续订劳动合同通知书788

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确认书788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789

保密和竞业禁止协议789

劳动合同变更协议书792

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适用于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况)793

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适用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企业规章制度的情况)794

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适用于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企业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况)795

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适用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796

关于暂时停止劳动合同的履行的通知(适用于涉嫌违法犯罪被有关机关收容审查、拘留或逮捕的情况)797

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适用于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情况)798

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适用于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799

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适用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与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情况)800

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适用于企业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情况)801

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的通知(适用于劳动合同期满,公司不续签或因公司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职工拒绝续签劳动合同而终止的情况)802

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的通知(适用于劳动合同期满,因公司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职工拒绝续签劳动合同而终止的情况)803

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的通知(适用于职工退休、退职的情况)804

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的通知(适用于企业依法宣告破产的情况)805

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的通知(适用于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解散或者被撤销的情况)806

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的通知(适用于职工患职业病、因工负伤,被确认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807

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的通知(适用于职工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被确认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经与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情况)808

第三章 企业年金管理文书809

(× ×单位)企业年金方案范本809

职工参加企业年金申请表816

职工暂停(恢复)企业年金缴费申请表817

(× ×单位)企业年金方案基本情况简表(样式)818

第六部分工伤认定与赔偿标准参考820

第一章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划分标准820

伤残等级划分的依据标准820

一级工伤或职业病鉴定标准821

二级工伤或职业病鉴定标准822

三级工伤或职业病鉴定标准823

四级工伤或职业病鉴定标准825

五级工伤或职业病鉴定标准827

六级工伤或职业病鉴定标准829

七级工伤或职业病鉴定标准831

八级工伤或职业病鉴定标准834

九级工伤或职业病鉴定标准836

十级工伤或职业病鉴定标准838

第二章 国家明确规定的工伤赔偿标准840

一级工伤赔偿标准840

二级工伤赔偿标准840

三级工伤赔偿标准840

四级工伤赔偿标准840

五级工伤赔偿标准841

六级工伤赔偿标准841

七级工伤赔偿标准841

八级工伤赔偿标准841

九级工伤赔偿标准842

十级工伤赔偿标准842

工伤赔偿项目一览表842

一般伤情的赔偿计算标准845

工伤造成伤残的医疗费计算标准845

伤者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计算标准845

工伤造成伤残的生活护理费计算标准846

工伤造成伤残的辅助器具费计算标准846

工伤造成伤残的工伤期间工资计算标准846

工伤造成伤残的交通食宿费计算标准847

工伤造成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计算标准847

工伤造成伤残的伤残津贴计算标准848

工伤造成伤残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计算标准848

工伤造成伤残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计算标准849

工伤造成死亡的赔偿计算标准850

第七部分 以案说法852

第一章 以案说法——劳动关系852

合同期满公司未续签职工辞职不补偿852

公司实行“末位淘汰”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吗852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后发现已怀孕,劳动关系能否续延853

单位能否对职工进行罚款854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应当如何支付违约金855

劳动合同中约定了保密义务就不能跳槽了吗856

职工辞职后发现怀孕,能否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857

选择性条款真的能随意选择吗858

合同顺延致连续工作满十年,是否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859

单位能否以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由解雇试用期职工吗860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吗861

怀孕等于不胜任工作吗862

双方有约定,就一定是非全日制用工吗863

单位“任性”调岗,职工只能忍气吞声吗864

职工学历造假,单位能否据此解除劳动合同865

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能否由双方约定866

工作地点约定为“全国”,单位就能随意调整工作地点吗867

单位在试用期间能任意解除劳动合同吗868

试用期能否延长,谁说了算869

公司不给职工劳动合同文本合法吗870

单位能否对哺乳期职工实施经济性裁员871

单位被合并,原劳动合同还有效吗872

医疗期内,劳动合同可以期满终止吗873

上班路上被车撞,企业要解除合同合法吗874

二次合同之后的是与非875

大学生的劳动关系876

并不是一纸空谈的服务期877

一纸辞呈,两种理解878

要工作就得交培训费,这合理吗879

劳动合同先于服务期期满的如何处理880

哪些情形下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劳动合同881

兼职工作可以约定试用期吗882

用人单位能否因劳动者拒绝加班而将其辞退882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吗883

新职工培训期长,用人单位能将试用期设为一年吗884

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是否要向用人单位赔偿培训费885

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应承担经济赔偿金885

应聘时隐瞒生育状况单位能否解除合同886

职工可否拒绝接受冒险作业887

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关键看什么888

第二章 以案说法——工作时间、休假889

探亲假没有了,我们还有年休假889

违反计生政策的女职工能否享受产假待遇890

非全日制用工是否存在加班问题891

年休假可否“转账休”892

劳动者应该享有的休假权利,你都知道吗893

妻子产假后想休探亲假遭拒,合法吗894

工厂赶订单要求工人每天加班4小时,合法吗895

小店招未成年人送货是否违法896

平时老请假,年休假要泡汤896

工资计件计算就没有加班费吗898

公司奖励旅游却没了年休假899

休探亲假,单位要把我开除900

合同扣钱约束人无效901

年休假能否在辞职前申请902

开会或培训占用职工周末时间需要支付加班费吗903

用人单位变相延长劳动时间是否合法904

非全日制用工也每天都要工作吗905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连续工作时间从何时起算905

职工这样请病假我们应该怎么办906

第三章 以案说法——社会保险908

职工自愿弃缴社保后,能否以此主张被迫解除908

退休返聘人员因工负伤是否算工伤909

派遣职工受伤如何申请工伤910

医疗终结与否是否影响工伤认定911

连续失业,失业保险金可以领多久911

职工因工多处受伤的,伤残等级如何评定912

伤人犯罪后工伤保险待遇被终止合法吗913

单位每月应缴的社保费能直接支付给职工吗913

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算工伤吗914

工地干活被砸伤,一年后还能申请工伤认定吗915

层层转包,在工地干活受伤该谁负责916

在单位洗澡摔伤算工伤吗916

在未依法登记的单位工作,发生“工伤”怎么办917

因被欠薪辞职,能否享受失业保险金918

60岁职工养老保险未缴满15年,可以领退休金吗919

失业金申领期间身亡,其家人能否领抚恤金920

妻子没工作可以用老公的生育险吗920

车间劝架被打伤算工伤吗921

有商业保险可以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吗922

失业期间患病,医保还能用吗923

未婚生育不能休产假不能报销生育费用吗924

非工伤的病休等于无工资的待业吗925

职工外出学习在休息时间受伤是工伤吗925

合同约定因自身过失导致工伤,劳动者需自己负责是否有效926

来不及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治疗费用能否报销927

单位没有给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患病的医疗费如何支付927

职工已经投商业保险的是否可以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928

单位用工不缴生育保险,生育保险待遇须自担928

医疗期满病没治好遭解聘怎么办929

第四章 以案说法——工资、报酬931

最低工资是指所有报酬加一起吗931

拿着公司欠工资的欠条,劳动者怎么“讨薪”932

劳务派遣人员不能同工同酬合法吗932

试用期职工与正式职工不能同工同酬合法吗934

劳动合同约定“无底薪+高提成”是否就不存在最低工资标准935

“劳动报酬”一词,究竟蕴涵多少干货936

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且无须支付经济补偿吗937

推行“弹性工作时间”也得支付加班费939

经济补偿按合同履行地标准执行939

脱产学习人员工资基数如何确定940

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可否兼得941

清明小长假加班,加班费如何计算942

未签劳动合同受工伤停工期内有工资吗943

单位拖欠工资,职工能否主张加付赔偿金943

职工加班未经审批,能否主张加班费944

解除劳动关系还能拿到当年的年终奖吗945

用人单位能够减发绩效工资吗946

年关岁末你的工资到手了么947

“年终奖”发不发、怎么发,谁说了算948

劳动者给单位造成损失,如何赔偿949

被借调后工资被降档,合法吗950

试用期内零工资合法吗951

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劳动者有权主张赔偿金吗951

试用期辞职,能要求经济补偿吗952

单位发“锅”抵“米”是否合法953

工作后考取研究生后辞职要支付违约金吗954

劳动者主动拒签劳动合同能否要求双倍工资补偿955

春节假期上班,加班费如何计算956

教学机构放假期间应否支付劳动者工资957

加班费多少老板定标准合法吗9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