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殷瑞钰,李京文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780238050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66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487页
  • 主题词: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合研究报告3

中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摘要3

一 我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3

(一)老工业基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3

(二)我国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不容回避3

(三)我国老工业基地面临着发展的机遇3

(四)我国老工业基地仍具有很多优势4

二 我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4

(一)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4

(二)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4

三 我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5

(一)深化体制改革5

(二)加快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改造5

(三)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5

(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5

(五)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

四 我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6

(一)重整装备制造业6

(二)深层次开发多种资源6

(三)拓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6

(四)优先发展教育6

(五)走新型工业文明之路6

五 促进我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7

(一)加大国家支持力度7

(二)加强老工业基地的规划及其实施7

(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7

(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7

(五)加大教育和技术研发投入7

(六)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7

中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8

一 我国老工业基地发展现状8

(一)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8

(二)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贡献9

(三)当前我国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10

(四)我国老工业基地面临的机遇11

(五)我国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优势12

二 国外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12

(一)世界各国老工业基地的基本情况13

(二)国外老工业基地衰退的主要原因14

(三)国外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经验15

三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及其借鉴16

(一)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状况16

(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18

(三)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对内地老工业基地的启示19

四 我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20

(一)我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20

(二)我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21

(三)我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21

(四)我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22

(五)我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22

五 我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23

(一)深化体制改革23

(二)加快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改造24

(三)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25

(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25

(五)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6

六 我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27

(一)重整装备制造业27

(二)深层次开发多种资源28

(三)拓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29

(四)优先发展教育30

(五)走新型工业文明之路31

七 促进我国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32

(一)加大国家的支持力度32

(二)加强对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规划及其实施保障机制33

(三)转变政府职能34

(四)推进国有企业(含军工企业)改革34

(五)加大教育和技术研发投入35

(六)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36

地区研究报告39

辽宁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39

一 辽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结构特征39

(一)发展概况与历史贡献39

(二)结构特征40

(三)存在问题42

(四)制约因素44

二 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45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45

(二)辽宁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46

(三)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8

(四)辽宁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49

三 环境与挑战:变劣势为优势的机遇49

(一)环境特征:全球化与E时代认知49

(二)政策动力:国家战略与区域协调50

(三)迎接挑战:抓住“双重机遇”,实施“长短”结合的策略51

(四)创新:向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内涵52

四 辽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和目标选择52

(一)战略定位:基于系统的整体思考52

(二)原则与目标:基于切入点与突破口结合53

五 重点任务与具体行动:产业与区域发展的系统链接55

(一)产业行动:产业集群与产业链清单55

(二)城市行动:规划、计划的整体协调58

(三)政府行动:大力推进和谐辽宁建设59

六 政策建议与保证措施60

(一)抓住“双重机遇”,不断改善促进辽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60

(二)将实施自主创新作为提升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60

(三)消除体制障碍与机制约束,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60

(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高民营企业的比重61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构建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62

(六)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62

(七)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优化振兴老工业基地推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法治环境62

参考文献63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64

一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概况与特征64

(一)发展概况64

(二)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就64

二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64

(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64

(二)发展的制约因素66

三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在新形势下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67

(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67

(二)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68

四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战略定位69

(一)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69

(二)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69

五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选择71

(一)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71

(二)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72

六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77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途径78

(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途径82

(三)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途径84

(四)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85

(五)对俄贸易战略升级86

(六)发展服务产业途径88

(七)科技发展途径90

(八)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92

(九)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93

(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93

七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94

(一)加大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94

(二)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96

(三)发挥企业在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中的主体地位97

吉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99

一 吉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问题99

(一)吉林老工业基地的辉煌与衰退99

(二)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现状与特点103

(三)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13

二 吉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目标118

(一)吉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定位118

(二)吉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127

(三)吉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129

(四)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130

三 吉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131

(一)对中央政府扶持吉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132

(二)对吉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135

重庆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142

一 重庆老工业基地的形成与现状142

(一)重庆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142

(二)重庆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现状143

二 重庆老工业基地面临的战略机遇与突出问题146

(一)重庆老工业基地面临的战略机遇146

(二)重庆老工业基地面临的突出问题147

三 重庆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151

(一)指导方针与指导思想151

(二)战略目标152

(三)发展模式选择152

四 重庆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153

(一)深化体制改革153

(二)加快科技创新与企业技术改造155

(三)调整产业布局157

(四)构建循环产业链161

五 重庆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三峡库区问题162

(一)三峡工程的三大效益初现162

(二)不可忽视的库区安全隐患163

(三)库区建设与重庆市可持续发展163

(四)库区建设亟待解决的难题164

六 重庆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164

(一)地方政策性建议164

(二)国家政策性建议166

参考文献167

山西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168

一 山西省工业发展历史、现状与特征168

(一)山西省情简介168

(二)山西工业发展阶段168

(三)山西省作为国家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贡献169

(四)山西省工业发展现状与结构分析170

(五)中部六省支柱产业分布比较170

二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制约因素171

(一)山西省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分析171

(二)产业结构问题173

(三)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174

(四)资源开发、利用问题181

(五)煤炭生产供应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81

(六)体制与机制问题184

(七)科技、教育和人才问题184

三 发展的优势与机遇186

(一)发展优势分析186

(二)发展机遇分析187

四 发展定位和目标选择188

(一)发展定位188

(二)目标选择189

(三)实施方案190

(四)建设内容190

五 发展思路和战略选择191

(一)发展思路应遵循的原则191

(二)发展思路191

六 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192

(一)国家和山西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192

(二)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特点与内涵193

(三)优势产业193

七 政策措施195

(一)体制与机制195

(二)科技、教育与人才196

(三)国家与地方政策性建议196

参考文献202

附录 焦化工业和焦炉煤气利用203

(一)焦化工业和焦炉煤气利用现状203

(二)焦炉煤气组成特性和综合利用途径205

专题研究报告211

专题一 我国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和企业制度创新211

一 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历史、特点和困境211

(一)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困境的历史原因211

(二)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特点212

(三)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困境213

(四)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和企业制度创新的现实难题213

二 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振兴的总体思路214

(一)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215

(二)国有企业改革应遵循效率优先原则215

(三)国有企业改革中应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216

(四)以创新统领改革216

(五)坚持科学发展观216

三 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的策略217

(一)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改革217

(二)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结构改革218

(三)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改革219

(四)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技术创新220

(五)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管理改革223

四 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创新需要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225

(一)强化对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支持225

(二)从国家全局和地方经济的长远利益出发,制订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产业政策225

(三)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225

(四)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26

(五)完善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就业226

(六)制订政策支持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226

(七)营造良好的对外开放环境226

(八)转变政府职能,使各级政府真正成为服务型政府227

专题二 我国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28

一 我国老工业基地的由来及贡献228

(一)我国老工业基地的由来228

(二)我国老工业基地的贡献229

(三)改革开放后继续保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35

二 我国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特点236

(一)老工业基地的特点以传统工业为主236

(二)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特点是资源导向型236

(三)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特点是行政主导型237

三 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提升238

(一)老工业基地产业改造的基础与优势238

(二)传统产业改造与提升的必要性239

(三)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改造与提升的策略239

四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40

(一)兼容、协调、带动、渗透的理念240

(二)老工业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241

(三)优化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社会和制度环境242

专题三 老工业基地国防(军工)企业的振兴与发展244

一 世界国防(军工)企业发展现状与态势244

(一)国外国防(军工)企业发展态势分析244

(二)国内国防(军工)企业发展现状分析247

二 老工业基地国防(军工)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248

(一)老工业基地国防(军工)企业发展历程与现状248

(二)老工业基地国防(军工)企业存在的问题251

三 老工业基地国防(军工)企业发展目标与思路253

(一)老工业基地国防(军工)企业振兴与发展的指导思想253

(二)老工业基地国防(军工)企业发展定位254

(三)老工业基地国防(军工)企业发展目标254

(四)老工业基地国防(军工)企业发展思路254

四 老工业基地国防(军工)企业的军民结合与协调发展256

(一)老工业基地军工企业军民结合的回顾与反思256

(二)老工业基地军工企业军民结合的启示258

(三)老工业基地军工企业军民结合、协调发展的对策258

五 老工业基地国防(军工)企业振兴的政策建议260

(一)继续按“分类处理”原则对老工业基地军工企业进行彻底整改调整260

(二)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实现军民协调发展262

(三)加快军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数字军工”战略264

(四)加强军工企业的人才储备和吸引工作,落实“人才强企”战略264

(五)继续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减轻企业负担265

专题四 新型工业文明建设对老工业基地协调发展的作用和意义267

一 关于工业文明的概述267

二 典型工业化国家工业文明的历程和启示267

(一)历程268

(二)启示271

三 我国老工业基地的持续良性发展需走新型工业文明的道路274

(一)新型工业文明的概述274

(二)老工业基地的现状275

(三)走新型工业文明道路对老工业基地持续良性发展具有现实意义277

四 建议278

(一)号召全社会全民共同参与和谋划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278

(二)树立中国人自己必须解决自己问题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处理好五大关系278

(三)成立有关集团公司278

参考文献279

专题五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借鉴280

专题五综合报告280

一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现状280

(一)率先改革开放280

(二)率先实现工业化280

(三)率先迈入现代化281

二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281

(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281

(二)推进经济国际化281

(三)加快非公经济发展281

(四)优化经济结构282

(五)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282

三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对老工业基地的启示282

(一)促进体制创新282

(二)解决结构性问题283

(三)大力发展非公经济283

(四)依靠市场发展283

(五)引入外部生产要素283

(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84

四 实现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与老工业基地协调发展284

(一)着眼优势互补,实现合理的协调发展284

(二)立足经济互含,实现科学的协调发展284

(三)采取多种形式,实现有效的协调发展284

子课题一 上海发展经验对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285

启示之一: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对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启示研究285

(一)上海经济发展概况285

(二)上海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286

(三)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启示287

(四)小结290

参考文献290

启示之二:上海城市建设与管理经验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借鉴291

(一)城市公用事业经营291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92

(三)就业和社会保障294

参考文献296

启示之三:上海国有企业改革经验及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296

(一)上海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成绩296

(二)上海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297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与困境298

(四)上海国有企业改革经验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299

参考文献300

启示之四:上海市政府职能转换的经验300

(一)创新发展“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新体制300

(二)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301

(三)政企分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301

(四)政社、政事分开,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展第三部门302

(五)改革行政审批制度302

(六)加强市场规范和监管,注重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建设303

(七)加强法制建设,促进依法行政304

(八)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实行政务公开304

参考文献305

启示之五:上海市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验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305

(一)上海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验305

(二)上海新型工业化道路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310

(三)结论315

启示之六: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上海经验的借鉴315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本状况315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上海经济发展状况比较316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上海经验的借鉴318

参考文献320

子课题二 浙江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及其对老工业基地的启示321

一 我国浙江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和新趋势321

(一)我国浙江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321

(二)浙江省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特点322

(三)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的新趋势324

二 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325

(一)体制先发,机制创新325

(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326

(三)依靠市场带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专业化产业区+专业市场”成为推动浙江区域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327

(四)以区域块状经济为基础的产业群发展模式是浙江经济发展与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主流模式329

三 浙江经验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借鉴意义330

(一)加快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330

(二)借鉴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经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完善老工业基地的所有制结构333

(三)借鉴浙江经验,注重工业园区与流通市场、物流业的互动协调发展,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商务成本竞争力334

(四)借鉴浙江“内源式”产业群发展模式,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实现产业整合,培育若干有竞争力的企业集群335

(五)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增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内在动力337

(六)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轻小”的产业格局,抓紧研究制定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338

参考文献339

子课题三 广东经济发展经验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340

一 广东经济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总结340

(一)解放思想341

(二)创新体制341

(三)优化环境342

(四)发展外向型经济343

(五)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343

(六)高水平推进城镇化343

(七)努力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经济发展新路子344

二 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344

(一)经济增长乏力344

(二)传统工业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345

(三)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345

(四)技术装备老化345

(五)企业发展后劲不足345

三 广东发展经验对振兴东北的启示345

(一)解放思想、抓住机遇346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346

(三)努力建设开放型经济346

(四)加快体制创新,改善发展环境346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347

(六)发挥基层的积极性347

(七)以增量带动存量调整,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造347

子子课题一: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及其对老工业基地的启示348

(一)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背景分析348

(二)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研究349

(三)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启示357

参考文献358

子子课题二:广东汽车工业发展及对老工业基地的启示359

(一)借鉴广东省汽车工业359

(二)探索老工业基地汽车工业发展道路368

(三)结语370

参考文献370

子子课题三:广东省食品工业发展及对老工业基地的启示371

(一)广东省食品业发展概况371

(二)新世纪,广东食品发展受到挑战376

(三)对老工业基地的启示377

(四)结语378

参考文献378

专题六 国外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379

专题六综合报告379

一 世界主要老工业基地的形成、衰退与现状379

(一)英国379

(二)德国380

(三)法国381

(四)美国381

(五)日本382

(六)俄罗斯382

(七)印度383

二 国外老工业基地衰退原因分析383

(一)区域优势的转变是国外老工业基地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383

(二)产业结构有序演变规律是老工业基地衰退的本质原因384

(三)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385

三 国外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具体措施385

(一)政策方面385

(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方面386

(三)发展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386

(四)教育和技术研发投入387

(五)就业和培训388

(六)环境治理388

四 国外老工业基地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388

(一)纳入国家统一规划,制定长期发展战略389

(二)研究制定优惠的财政、金融、税收和产业政策389

(三)产业结构多元化,在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389

(四)产学研结合,形成区域创新体系390

(五)鼓励创业,注重发展中小企业,发展培训,解决失业390

(六)坚持可持续协调发展391

子课题一 英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分析391

一 英国部分老工业基地状况及其改造过程391

(一)伦敦地区工业改造391

(二)约克郡传统工业改造391

(三)西北部地区工业改造392

(四)中西部地区工业改造393

二 对英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分析393

(一)以有效的政府政策推动区域经济改革393

(二)以老城综合改造拉动产业转型394

(三)依靠市场和政府引导大力发展新兴产业394

(四)以高科技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395

(五)多种方法安置富余人员395

(六)鼓励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395

(七)格外重视环境保护工作395

三 英国老工业基地改造对我国的启示396

(一)调整政策思路396

(二)营造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的微观机制396

(三)注重使用市场经济手段来解决传统产业与区域的衰退问题396

参考文献396

子课题二 德国振兴鲁尔老工业区的经验与启示397

一 鲁尔区概况397

(一)德国及北威州概况397

(二)鲁尔区地理的位置及在德国经济中的地位397

二 鲁尔区的经济发展历程与振兴计划398

(一)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变迁398

(二)鲁尔区经济新的发展战略与振兴计划400

三 鲁尔区实施振兴计划的具体措施400

(一)建立有效的协调管理机构400

(二)三个地带的划分400

(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401

(四)下大力气治理环境污染401

(五)加大教育和技术研发投入401

四 鲁尔区振兴的主要成就402

(一)经济结构得到显著改善402

(二)中小企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403

(三)交通运输网日益完善403

(四)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极大改善403

(五)旅游开发成效显著404

五 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404

(一)积极建立以鼓励竞争为主旨的市场经济机制404

(二)通过技术进步等手段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405

(三)重视发展文化教育并推动产学研的有效结合405

(四)政府要有长期稳定的发展战略405

参考文献406

子课题三 法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406

一 东北部地区在法国工业中的地位407

二 北加莱海峡经济发展历程、现状和发展方向408

(一)发展历程408

(二)发展现状409

(三)未来发展方向409

三 洛林大区经济发展历程、现状和前景410

(一)经济发展和转轨实践410

(二)工业和经济现状411

(三)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412

四 经济转轨和振兴经验412

(一)统筹管理,形成国家、地方和经济组织一条龙协同治理体系412

(二)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413

(三)改造和创新并举,打造多样性的产业结构链413

(四)鼓励创业,发展培训,解决失业413

(五)引进外资,开发国外市场413

(六)重视科技在带动企业发展、实施工业转轨中的作用414

五 几点启示414

子课题四 美国钢铁之州的“锈带”复兴之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老工业地区的改造经验414

一 宾州自然与社会经济简况415

(一)自然人文环境415

(二)经济概况415

(三)以钢铁业为主的宾州传统工业415

(四)宾州钢铁工业的衰落及其原因416

二 宾州“锈带”改造政策与措施417

(一)政府改造老工业基地的政策417

(二)宾夕法尼亚州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具体措施417

三 宾州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效果及其启示419

(一)改造效果419

(二)宾州改造对我国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的启示419

参考文献421

子课题五 俄罗斯老工业基地振兴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421

一 总体情况概述421

二 发展历程和主要成绩423

三 对俄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424

四 目前发展缓慢的原因425

五 今后发展方向及与现代工业的关系426

六 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若干经验和教训427

七 对我国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启示427

(一)盲目照搬外国理论,采取与本国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激进改革,这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大忌428

(二)俄罗斯企业私有化后大多把“减员增效”奉为“灵丹妙药”,这不利于解决就业和社会稳定问题428

(三)在国有企业改造中,俄罗斯官员和企业领导相勾结,将企业资产尽量低估,使他们获得更多股权控制企业,从中牟取私利,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几年之内成为“寡头”428

(四)俄罗斯成立“地区经济联合会”的形式可供我们参考428

八 与我国毗邻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工业428

子课题六 印度的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现状及未来——以加尔各答工业区为例429

一 加尔各答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429

二 加尔各答工业区的停滞与衰败430

(一)独立后受政策影响,流入该地区的工业资本减少431

(二)因原材料和需求的变动使得传统工业衰落,而发展新兴工业又缺少明显优势431

(三)缺少来自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整个地区的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严重落后432

(四)农村腹地的衰败使得加尔各答地区的工业发展失去了良好的依托433

三 加尔各答工业区的未来433

调查研究报告437

辽宁老工业基地调研报告437

一 发展现状与结构特征437

(一)省情概述与环境评价437

二 难点问题与制约因素441

(一)结构失调与效益低下,导致发展动力与后劲不足441

(二)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441

(三)体制惯性与机制缺失442

(四)人才需求与科技差距442

三 优势劣势与环境机遇442

(一)优势与劣势442

(二)实施“振兴战略”二年来的回顾443

吉林老工业基地调研报告447

一 吉林老工业基地的辉煌与衰退447

(一)吉林老工业基地基础格局的形成与发展447

(二)吉林老工业基地的相对衰退448

二 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现状与特点452

(一)吉林老工业基地发展现状452

(二)吉林老工业基地重点产业的发展453

(三)吉林老工业基地的特点458

三 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461

(一)吉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产业的衰落问题461

(二)吉林老工业基地的人口与就业问题462

(三)吉林老工业基地的环境与生态问题463

(四)吉林老工业基地的“三农”问题4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