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族发展史 第3卷 明代清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尤中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晨光出版社
- ISBN:978754142749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533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1548页
- 主题词:中华民族-民族历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民族发展史 第3卷 明代清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七章 明朝时期1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及其发展与灭亡1
一 朱元璋建立明朝1
(一)明朝的建立1
(二)征伐北元4
(三)平定四川12
(四)平定云南15
二 明惠帝、明成祖至明宣宗期间22
(一)诸帝事略22
(二)“靖难之役”22
(三)明成祖亲征漠北27
(四)安南之归附、设治与叛乱32
(五)开设贵州41
三 明英宗、明代宗至明穆宗期间43
(一)诸帝事略43
(二)征讨麓川之役及孟养、木邦、孟密的叛乱纷争44
(三)土木堡之变与鞑靼兵南下51
(四)与鞑靼争夺河套地区60
(五)平定固原鞑靼满四的叛乱65
(六)平大藤峡67
(七)平定云南寻甸土官后裔的叛乱72
(八)广西田州土官的叛乱和归顺73
(九)庚戌之变77
(十)俺答求封及贡市81
四 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至明毅宗期间82
(一)诸帝事略82
(二)西南边疆土司间的纷争与缅甸洞吾王朝的内侵83
(三)辽东兵端及其发展92
(四)平定播州129
(五)援朝鲜抗倭寇135
(六)平定云南武定、寻甸“罗罗”(彝族)的反抗141
(七)四川永宁土官奢崇明和贵州水西土目安邦彦的叛乱142
(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151
五 南明及南方、西南各族的抗清斗争168
第二节 鞑靼与瓦剌209
一 鞑靼209
(一)明朝与北元各部的关系209
(二)也先称帝与蒙古内部的分裂225
(三)鞑靼汗位的废立与纷争及与明朝的关系228
(四)达延汗统一东蒙古的鞑靼诸部235
(五)俺答的称雄图霸240
(六)大汗小王子直属察哈尔部的东迁和东蒙古鞑靼各部的分散割据265
(七)陵丹汗统一左、右翼诸部的活动及漠南诸部的归属后金271
二 瓦剌277
第三节 别失八里、亦力把里、喀什噶尔、哈密、吐鲁番、叶尔羌296
一 别失八里、亦力把里、喀什噶尔296
二 哈密300
三 吐鲁番302
四 叶尔羌304
第四节 琉球、鸡笼——台湾309
一 琉球、鸡笼地域考309
二 日本人入侵琉球和鸡笼314
三 荷兰人的入侵315
四 西班牙殖民者侵入台北及其失败317
五 台湾人民反抗荷兰殖民统治者的斗争与郑成功收复台湾318
第五节 汉族324
一 民族融合与分布面的扩大324
二 文化的发展339
(一)科学技术339
(二)哲学350
(三)文学艺术352
(四)史学363
(五)宗教信仰365
第六节 东北的民族群体374
一 辽东都指挥使司的建立和军民屯田的开展374
二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的设置和后金的兴起378
三 女真人——满族400
(一)经济403
(二)语言文字405
(三)文化教育406
(四)宗教信仰407
(五)生活习俗408
四 索伦人——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408
五 锡伯409
六 吉列迷(乞烈迷)409
七 朝鲜族410
第七节 蒙古族413
一 分布区域和社会组织的变化413
二 经济生活417
(一)畜牧业418
(二)手工业419
(三)狩猎、捕鱼及其他副业420
(四)农业421
(五)贸易422
三 文化生活424
(一)教育424
(二)医学425
(三)历法425
(四)文学425
(五)史学427
(六)法规428
(七)工艺和美术430
(八)音乐和体育430
(九)婚姻、丧葬431
(十)禁忌432
(十一)风尚432
(十二)衣食住行432
(十三)宗教信仰433
第八节 西北的民族群体439
一 明朝对西北各民族地区的设治和经营439
(一)陕西都、布、按三司的设置439
(二)对西北各民族地区进行卫所移民和垦殖439
(三)对西域的招徕445
二 回族447
(一)分布区域与民族融合447
(二)经济450
(三)文化生活习俗452
(四)杰出人物453
三 维吾尔(畏兀儿)460
(一)分布区域的政治状况与民族融合460
(二)经济462
(三)文化生活464
四 撒里畏兀儿469
五 哈萨克、乌孜别克、吉尔吉斯——柯尔克孜和塔吉克470
(一)哈萨克470
(二)乌孜别克474
(三)吉尔吉斯——柯尔克孜476
(四)塔吉克478
第九节 西部的民族群体482
一 明朝对西部各民族地区的设治和经营483
(一)羁縻都司、卫所、长官司等的设置483
(二)僧官的授封491
(三)设置驿传494
二 藏族495
(一)经济496
(二)文化498
三 西番509
(一)分布区域及共同杂居的民族509
(二)土官的设置512
(三)经济、文化513
(四)民族识别515
四 羌族516
五 撒剌和保安521
第十节 西南至中南的民族群体525
一 明朝对西南至中南各民族地区的设治和经营525
(一)在元朝行中书省的基础上改设都、布、按三司525
(二)发展和健全土司制度528
(三)大规模的移民垦殖活动606
二 白族和“罗罗”(彝族)611
(一)白族611
(二)“罗罗”(彝族)617
三 纳西族、傈僳族、哈尼族627
(一)纳西族627
(二)傈僳族630
(三)哈尼族631
四 怒族、俅族(独龙族)、阿昌族与“羯些子”、“阿昌”(峨昌)633
(一)怒族633
(二)俅族(独龙族)635
(三)阿昌族636
(四)“羯些子”、“阿昌”(峨昌)637
五 土家族638
(一)民族名称638
(二)分布区域639
(三)土家族地区土司的设置及其统治639
(四)经济644
(五)文化646
六 “百夷”649
(一)政治、军事组织和职官制度652
(二)经济制度652
(三)农业、手工业、商业、物产和交通652
(四)法制、礼仪653
(五)衣服和装饰653
(六)婚姻、家庭654
(七)丧葬654
(八)城市、居室654
(九)饮食654
(十)音乐歌舞654
(十一)驯养使用象655
(十二)文字和宗教信仰655
七 僮族和“仲家”(布依族)658
(一)僮(壮)族658
(二)“仲家”(布依族)677
八 侗族、水族、毛南族、仡佬族682
(一)侗族682
(二)水族690
(三)毛南族692
(四)仡佬族693
九 苗族和瑶族700
(一)苗族700
(二)瑶族710
十 木佬、佯僙和仡兜729
(一)木佬729
(二)佯僙731
(三)仡兜732
十一 龙家、宋家和蔡家732
(一)龙家732
(二)宋家733
(三)蔡家734
十二 蒲蛮和哈瓦(佤族)735
(一)蒲蛮735
(二)哈瓦(佤族)737
第十一节 东南的民族群体744
一 明朝对东南各民族地区的设治和经营744
二 畲族747
三 黎族748
四 台湾的“东番”族751
第八章 清朝时期753
第一节 清朝的建立及其发展与灭亡753
一 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后金)及皇太极的改金为清753
(一)健全政治、文化等各种组织结构和制度771
(二)发展和健全军事组织,不断展开向明朝和未归附的蒙古各部进攻773
二 清世祖、圣祖期间800
(一)收附喀尔喀蒙古817
(二)收附青海厄鲁特蒙古819
(三)收附贺兰山厄鲁特蒙古820
(四)康熙亲征准噶尔821
(五)平定吴三桂等“三藩”的叛乱825
(六)统一台湾833
(七)稳定和巩固对西藏的统治836
三 清世宗、高宗期间840
(一)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841
(二)雍正征准噶尔842
(三)改土归流846
(四)进一步巩固对西藏的统治860
(五)平定大小金川868
(六)乾隆平准噶尔873
(七)土尔扈特来归879
(八)乾隆戡定“回疆”880
(九)乾隆绥服西属国886
(十)乾隆征缅甸890
(十一)乾隆征抚安南897
(十二)乾隆湖、贵征苗900
四 清仁宗、宣宗期间903
(一)嘉庆湖、贵征苗903
(二)川、湖、陕白莲教组织民众的反抗907
(三)道光重定回疆911
(四)道光湖、粤平瑶921
(五)鸦片战争925
五 清文宗、穆宗、德宗、宣统帝期间928
(一)太平天国之兴亡930
(二)西南各民族的反清斗争942
(三)西北各民族的反清斗争946
(四)安集延阿古柏入侵新疆和俄国强占伊犁948
(五)中法越南战争952
(六)中、日朝鲜战争(甲午战争)960
(七)戊戌变法968
(八)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入侵975
(九)日本和俄国在中国土地上争战982
(十)革命党的斗争与改良派的活动986
(十一)清朝廷的伪立宪998
(十二)保路风潮的掀起1002
(十三)武昌起义与清朝的覆亡1005
第二节 汉族和回族1028
一 汉族1028
(一)民族融合与分布面的扩大1028
(二)文化的发展1050
二 回族1148
(一)分布区域的先后扩大1148
(二)经济生活1149
(三)文化生活1150
(四)杰出人物1152
第三节 东北的民族群体1165
一 清朝对东北各民族地区的设治和经营1165
(一)盛京将军辖区及改奉天行省后的建置1166
(二)吉林将军辖区及改行省后的建置1167
(三)黑龙江将军辖区及改行省后的建置1171
二 满族1178
(一)民族政权的建立和民族的形成与发展1178
(二)文化的发展1189
三 达斡尔族1195
(一)族源和族名称呼1195
(二)分布区域、内部组织及迁徙流动1197
(三)经济文化生活1205
四 锡伯族1208
(一)民族名称、族源、分布区域的先后变动1208
(二)经济文化生活1211
五 鄂伦春族1214
(一)族源、族名称呼及分布区域1214
(二)社会生活1216
六 鄂温克族1217
(一)族源、族名称呼及分布区域1217
(二)经济文化生活1220
七 赫哲族1222
(一)族源、族名称呼及分布区域1222
(二)主要聚居区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状况1227
(三)清朝对赫哲族主要聚居区的统治政策措施1230
(四)宗教信仰1231
八 朝鲜族1232
(一)民族来源1232
(二)生活习俗1235
第四节 东北、北方、西部、西北地区的蒙古族1239
一 清朝对蒙古族地区的设治和经营1239
(一)内蒙古1240
(二)察哈尔1247
(三)外蒙古1248
(四)青海1261
二 经济文化生活1266
第五节 西北的民族群体1273
一 清朝对西北各民族地区的设治和经营1273
(一)甘肃的设治和经营1273
(二)新疆的设治和经营1280
二 维吾尔族1285
(一)民族名称和分布区域1285
(二)经济生活1285
(三)文化生活1287
三 哈萨克族1290
(一)民族名称和分布区域1290
(二)经济生活1293
(三)文化生活1294
四 布鲁特——吉尔吉斯、柯尔克孜1299
(一)民族名称和分布区域1299
(二)经济生活1303
(三)文化生活1304
五 乌孜别克1305
六 塔塔尔族1309
七 塔吉克族1311
八 撒里畏兀儿(裕固族)1315
第六节 西部的民族群体1320
一 清朝对青海、西藏的设治和经营1320
(一)青海的设治和经营1320
(二)西藏的设治和经营1325
二 西番族、撒拉尔族、土族、保安族、东乡族1330
(一)西番族1330
(二)撒拉尔族1336
(三)土族1339
(四)保安族1343
(五)东乡族1346
三 藏族1348
(一)分布区域1348
(二)经济生活1348
(三)文化生活1350
第七节 西南至中南的民族群体1355
一 清朝对西南至中南各民族地区的设治和经营1355
(一)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各级政权机构的建立和政区的调整1355
(二)继续设置土司1357
(三)继续进行改土归流1363
(四)继续向边疆和靠内的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汉族移民垦殖1366
二 白族和彝族1369
(一)白族1369
(二)彝族1379
三 纳西族、傈僳族、哈尼族1401
(一)纳西族1401
(二)傈僳族1406
(三)哈尼族1409
四 倮黑(拉祜)、苦葱(苦聪)、攸乐(基诺)1415
(一)倮黑(拉祜)1415
(二)苦葱(苦聪)1418
(三)攸乐(基诺)1419
五 怒族、俅族(独龙族)、阿昌族、“遮些”1421
(一)怒族1421
(二)俅族(独龙族)1422
(三)阿昌族1424
(四)“遮些”1425
六 土家族、羌族1426
(一)土家族1426
(二)羌族1431
七 佯僙、木佬、仡兜、宋家、龙家、蔡家、六额子1433
(一)佯僙1433
(二)木佬1434
(三)仡兜1434
(四)宋家1434
(五)龙家1435
(六)蔡家1435
(七)六额子1435
八 佤族、布朗族、崩龙族(德昂族)1436
(一)佤族1436
(二)布朗族1437
(三)崩龙族(德昂族)1438
九 “摆夷”(傣族)和僮(壮)族1439
(一)“摆夷”(傣族)1439
(二)僮(壮)族1446
十 侗族、水族、布依族、毛南族、仫佬族、仡佬族1460
(一)侗族1460
(二)水族1466
(三)布依族1469
(四)毛南族1480
(五)仫佬族1481
(六)仡佬族1482
十一 苗族和瑶族1493
(一)苗族1493
(二)瑶族1509
第八节 东南的民族群体1518
一 清朝对东南各民族地区的设治和经营1518
二 畲族1520
三 黎族1522
四 高山族1525
后记1529
附录:各校次审读、校对、统稿人员名单1532
热门推荐
- 608154.html
- 1219455.html
- 1852019.html
- 1787641.html
- 2426783.html
- 796561.html
- 1563817.html
- 1354545.html
- 1781235.html
- 28086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0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8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33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2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47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68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84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1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9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8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