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天之学 耶稣会士和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通天之学 耶稣会士和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 韩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710806322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17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天之学 耶稣会士和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章 通天与敬天:欧洲科学在明清之际的传播1

第一章 耶稣会士与欧洲星占术著作的传播19

第一节 天启崇祯间耶稣会士有关天文星占的相关论述19

第二节 汤若望《天文实用》之编纂及其在清初的流传23

第三节 汤若望《天文实用》在乾隆时代的流传27

第四节 异端“新”知:穆尼阁对欧洲星占术的介绍32

第二章 康熙初年历法之争与耶稣会士的东来38

第一节 西洋历法的改编与杨光先反教案38

第二节 日影观测与康熙研习西学之开端42

第三节 来自澳门的“西学帝师”47

第四节 法国“国王数学家”来华55

第三章 从观星台事件到蒙养斋算学馆的设立62

第一节 观星台事件和李光地对历算的兴趣62

第二节 康熙时代的历算活动与人才培养70

第三节 蒙养斋算学馆的建立及其历算活动75

第四章 科学与权力:日影观测与康熙时代的历法改革81

第一节 康熙热衷日影观测之经过81

第二节 1692年乾清宫之日影观测85

第三节 1711年日影观测与历法改革的缘起89

第五章 “自立”精神与康熙时代的“西学中源”说106

第一节 康熙西学态度的转变及其背景107

第二节 康熙与“西学中源”说的流行111

第三节 士人对西学态度的演变116

一 何国宗:家世、生平及反教背景117

二 梅瑴成对西学的态度及其家学渊源121

第六章 欧洲天文学新知的传入与《钦若历书》的编纂127

第一节 蒙养斋算学馆与格物穷理院127

第二节 傅圣泽与欧洲新科学的介绍132

一 欧洲数学的编纂活动133

二 《历法问答》与欧洲新天文学的传入137

第三节 《钦若历书》的编纂与内容144

第七章 科学和宗教之间:耶稣会士、礼仪之争和日心说的传播150

第一节 科学和信仰:耶稣会士、奉教天文学家与礼仪之争150

一 奉教天文学家:身份、职位及其分布151

二 礼仪问题:耶稣会士和康熙、文人的互动155

三 “誓状”与“公书”:奉教天文学家对祭祖、祭孔的看法160

第二节 耶稣会士和日心说的传入168

一 安多、黄百家与日心说的传播169

二 蒋友仁与日心说的传入及其反响173

第三节 “用其技艺”:康熙皇帝科学和宗教的两手策略177

第八章 量天测地:耶稣会士与康乾时代的大地测量182

第一节 康熙朝地图测绘的背景182

第二节 “西洋筹人”安多与子午线的测量184

第三节 地图测绘的缘起和展开:测绘过程及路线187

第四节 乾隆时代的地图测绘191

第九章 复古与求新:雍正、乾隆间耶稣会士与宫廷天文学的传播195

第一节 宇宙体系的折中:《历象考成后编》的编纂195

一 《历象考成后编》编纂缘起195

二 《历象考成后编》的内容及其改进198

第二节 会通中西:《仪象考成》的编修209

一 《仪象考成》的编纂经过209

二 复古思潮与玑衡抚辰仪的制作211

三 《仪象考成》的恒星观测和星表编制215

第三节 耶稣会士与朝鲜燕行使的交往217

第四节 后耶稣会士时代的宫廷天文学家221

结语230

附录一 傅汎际、李之藻译《寰有诠》及其相关问题236

一 傅汎际和李之藻:《寰有诠》的译者237

二 《寰有诠》的底本及其翻译240

三 新的天文观测如何用于解释亚里士多德宇宙论?242

附录二 新教传教士与天文学的传播(1807—1859)247

一 天王星知识在东南亚和中国沿海城市的传播(嘉庆、咸丰朝)247

二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早期传播262

三 伟烈亚力:科学的传播者和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开拓者271

附录三 天文著作序跋汇编296

附录四 钦天监西洋人任职表323

附录五 外国人名表325

参考文献332

索引390

后记4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