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教育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科学教育研究
  • 阎金铎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ISBN:753363728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理科(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中小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教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1

一、科学与人文精神1

1.“科学”的含义1

2.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2

3.两种文化的“分离”和“对立”3

4.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5

二、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流失8

1.价值取向过分偏重于物9

2.没有体现出精神创造是科学的灵魂10

3.求实精神贯彻得不够彻底11

4.没有反映出发展是科学的本性12

三、重视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12

1.素质教育呼唤人文精神12

2.科学伦理道德的教育14

3.科学精神的培养15

第二章 科学教育和生物科学教育18

一、对“科学”认识的深化21

1.科学的全方位性23

2.科学的综合性24

3.科学的过程性27

4.科学的文化性28

5.科学技术是生产力30

二、变革中的科学教育31

1.科学技术教育在课程中占主导地位32

2.科学课程综合和分化并存,但以综合为主导趋势34

3.科学教育中的STS研究和实践37

4.科学教育的“科学为大众”和高新科技的普及相结合38

5.科学—人道主义的教育目的观39

6.革新的科学教育需要教学理论的革新42

三、迎接中学生物科学教育改革的挑战45

1.应该追求生物科学教育的全方位效益47

2.应在现有学习内容的框架内融入生命的现代进展48

3.应该关注“生物—社会”问题在生物科学教育中的地位49

4.应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50

5.教学过程本质上应组织学生去参与51

6.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应探求新的教学原则53

7.了解、学习和正确使用现代教育技术55

第三章 生物科学的教育目标58

一、生物科学教育目标和教育方针的关系60

1.领会教育方针的基本精神60

2.生物科学教育在贯彻教育方针中的作用68

二、生物科学教育要反映生命科学的特征76

1.生命物质基础的特殊性——生物大分子76

2.生物界的多层次性77

3.生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78

4.生命活动和信息变换的关系79

5.生命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80

6.生物学中人是研究的主体又是客体80

7.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的独特性81

三、生物科学教育中的德育任务82

1.中学生物教学中思想教育内容的基本点82

2.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原则93

四、生物科学教育要加强素质教育97

1.提高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97

2.按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研究生物科学教育的改革100

第四章 我国中学生物科学课程的演进105

一、建国以来中学生物科学课程的演进和评价106

1.从苏联引进到自立的阶段106

2.科学教育和生产技术教育的争论阶段108

3.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讨论111

4.全面的课程改革时期的到来113

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建议114

1.课堂里要有社会115

2.课堂里要体现学生的生活115

3.课堂里要有科学史的分析116

4.课堂里要有更多的观察和实验117

5.尝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118

第五章 中学生物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特点与培养120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120

1.创造能力120

2.创造性思维121

3.中学生物理创造性思维121

4.中学生物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表现122

二、中学生物理创造性思维能力测试123

1.问卷调查123

2.因素分析方法模型124

3.测验的实施与评价125

4.中学生物理创造性思维能力结构128

5.对某校高二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状况的初步评估131

三、影响中学生物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非智力因素132

四、培养物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133

1.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物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突破口133

2.培养非智力因素,实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137

第六章 物理教学建模139

一、模式的一般理论139

二、教学建模原理142

1.系统科学三原理142

2.教学模式三原理142

3.教学建模三原理143

4.模式方法的局限性144

三、定性建模与定量建模145

1.定性建模的程序145

2.案例:整体教学模式的建构146

3.定量建模的程序149

4.学习记忆的“周期模式”150

四、物理教学的系统模式152

1.系统关联模式152

2.数理匹配模式158

3.数理匹配模式的启示164

五、物理教学建模及其分类167

1.从认识论看教学模式167

2.物理教材对应的教学模式169

3.实践中的物理教学模式176

第七章 化学学科能力结构构建教学理论184

一、科学教学的目的、任务和作用实质187

二、科学能力的实质与结构190

1.科学能力的类化经验实质190

2.科学能力的经验实质及内涵191

三、科学能力形成发展的根本途径196

四、化学学科的能力结构定向构建教学理论框架198

1.化学教学目的的能力培养观198

2.化学能力及教学内容的科学结构观198

3.化学能力发展及教学过程的定向构建观202

第八章 化学问题及化学问题解决的认知209

一、化学问题211

1.基础211

2.化学问题及其特点214

3.化学问题的分类217

4.研究课题与研究方向221

5.化学习题与试题222

二、化学问题的解决224

1.基础224

2.化学问题的解决228

3.化学问题解决的策略230

三、化学问题解决能力234

1.影响化学问题解决的因素234

2.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236

3.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239

四、化学问题和化学问题解决研究的改进241

1.要加强对化学问题和化学问题解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241

2.要加强对中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过程的研究241

3.要加强对化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242

第九章 化学教学模式的若干问题245

一、我国化学教学中的启发式论析245

二、我国化学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发展253

三、化学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与类型255

四、探研化学教学模式的方法论259

1.把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259

2.把充分激励学生的能动性贯彻于教学始终261

3.重视为学生学习创设最佳学习情境261

4.实施科学全面的教学测量和评价262

第十章 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264

一、确定教学目标265

二、分析教学任务268

1.分析学习结果的类型268

2.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270

3.分析使能目标及其关系271

三、设计教学策略273

1.确定知识教学的一般步骤273

2.选择教学方法275

3.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277

四、选择教学媒体278

五、进行教学评价281

1.诊断性评价282

2.形成性评价282

3.总结性评价283

第十一章 综合科学课程284

一、综合科学课程的理论探讨284

1.综合科学课程的概念284

2.综合科学课程的理论依据286

3.实施综合科学课程的现实动力289

二、综合科学课程的设计和内容291

1.综合科学课程的目标292

2.综合的技术293

3.综合科学课程的组织和内容296

三、世界范围内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300

1.1978年综合科学课程概况300

2.1987年综合科学课程概况304

3.世界范围内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趋势307

四、中国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308

1.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的实验309

2.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室综合理科课程实验314

3.浙江省和上海市开设综合科学课程的比较318

第十二章 素质教育呼唤教师素质的提高320

一、师德建设常新321

二、观念转变先行323

三、适应时代要求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