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子政务的管理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电子政务的管理与实践
  • 汤志伟,张会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71402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131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电子政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子政务的管理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电子政务的基础理论1

1.1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发展1

1.1.1电子政务产生的历史背景1

1.1.2美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2

1.1.3加拿大电子政务发展历程3

1.1.4英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4

1.1.5新加坡电子政务发展历程6

1.1.6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7

1.2电子政务的概念、功能与特点10

1.2.1电子政务的概念10

1.2.2电子政务的功能12

1.2.3电子政务的特点14

1.3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16

1.3.1 G2G模式16

1.3.2 G2B模式18

1.3.3 G2C模式18

1.3.4 G2E模式19

1.4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20

1.4.1基础设施20

1.4.2信息资源22

1.4.3服务与应用系统22

1.4.4保障机制24

第二章 电子政务的规划与组织管理25

2.1电子政务的目标定位25

2.1.1电子政务与行政生态环境25

2.1.2电子政务与政府职能转变28

2.1.3电子政务与政府组织机构30

2.2电子政务的规划管理33

2.2.1电子政务规划的原则33

2.2.2电子政务规划的内容35

2.2.3电子政务规划的方法36

2.2.4电子政务的总体规划37

2.3电子政务的组织体系39

2.3.1电子政务的战略决策机构39

2.3.2电子政务的实施协调机构40

2.3.3电子政务的社会参与机构40

2.3.4英国电子政务的组织体系41

2.3.5美国电子政务的组织体系42

2.3.6新加坡电子政务的组织体系44

2.4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45

2.4.1政府首席信息官的产生背景45

2.4.2政府首席信息官的主要职责47

2.4.3政府首席信息官的素质能力48

2.4.4美国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49

2.4.5加拿大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51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流程管理53

3.1政务流程概述53

3.1.1政务流程的含义53

3.1.2政务流程的组成54

3.1.3政务流程的类型55

3.1.4政务流程的特点56

3.1.5官僚制组织结构下政务流程的弊端57

3.1.6电子政务环境下急需政务流程重组58

3.2电子政务流程重组59

3.2.1电子政务流程重组的基本原则59

3.2.2电子政务流程重组的实施步骤60

3.2.3电子政务流程重组的关键环节61

3.2.4业务流程重组分析模型63

3.2.5电子政务流程重组的分析模型应具备的特征68

3.2.6现有分析模型对电子政务流程重组的适应性70

3.3电子政务流程重组案例分析72

3.3.1 Petri网与EEPC分析模型结合的可行性72

3.3.2基于EEPC的扩展的Petri网分析模型73

3.3.3商业许可证申请流程的典型性78

3.3.4商业许可证申请流程的现状79

3.3.5商业许可证申请流程的分析80

3.3.6商业许可证申请流程的再造81

第四章 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管理85

4.1电子政务信息资源采集85

4.1.1电子政务信息源的不同类型85

4.1.2电子政务信息资源采集原则87

4.1.3电子政务信息资源采集渠道89

4.1.4电子政务信息资源采集方法90

4.2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组织92

4.2.1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组织的含义92

4.2.2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组织的方式93

4.2.3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组织的语言95

4.2.4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组织元数据97

4.3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99

4.3.1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含义99

4.3.2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100

4.3.3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机制104

4.3.4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107

4.4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公开110

4.4.1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公开之间的关系110

4.4.2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及其主要构成要素111

4.4.3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系统动力学分析114

4.4.4政府信息公开中信息寻租的表现形式117

4.4.5政府信息公开中信息寻租的博弈分析118

4.4.6政府信息公开中信息寻租的治理对策123

第五章 电子政务的决策管理126

5.1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126

5.1.1电子政务有助于提高行政决策的效率126

5.1.2电子政务有助于提高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127

5.1.3电子政务有助于强化行政决策的公众监督128

5.1.4电子政务有助于降低行政决策的成本129

5.1.5电子政务有助于提高行政决策人员的素质130

5.2电子政务的智能决策技术131

5.2.1数据仓库131

5.2.2数据挖掘133

5.2.3联机分析处理135

5.2.4 Web挖掘136

5.2.5可视化技术138

5.3电子政务的决策支持系统140

5.3.1决策支持系统的产生与发展140

5.3.2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与构成141

5.3.3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的提出142

5.3.4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的案例144

第六章 电子政务的服务管理147

6.1电子政务公共服务147

6.1.1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含义147

6.1.2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发展阶段148

6.1.3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模式划分149

6.1.4我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过渡模式的实现方式150

6.2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需求及其结构152

6.2.1电子政务公共服务需求的产生152

6.2.2电子政务公共服务需求的特征154

6.2.3电子政务公共服务需求的广度结构154

6.2.4电子政务公共服务需求的深度结构155

6.3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需求分析157

6.3.1电子政务公共服务需求分析的思路157

6.3.2电子政务公共服务需求分析的模型158

6.3.3 KANO-SPD矩阵中服务(S)的细分159

6.3.4 KANO-SPD矩阵中公众(P)的细分161

6.3.5 KANO-SPD矩阵中个体需求的识别162

6.3.6 KANO-SPD矩阵中群体需求的识别164

6.3.7 KANO-SPD矩阵中整体需求的识别165

6.3.8 KANO-SPD矩阵中公众群体的识别167

6.3.9应用KANO-SPD矩阵需注意的问题169

6.4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组织与构建171

6.4.1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含义与内容171

6.4.2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工作流程173

6.4.3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体系结构174

6.4.4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关键技术176

6.5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网格式管理181

6.5.1网格与网格式管理思想181

6.5.2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网格式细分182

6.5.3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网格式整合183

第七章 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186

7.1电子政务安全概述186

7.1.1电子政务安全的提出186

7.1.2电子政务安全的目标188

7.1.3电子政务安全的策略189

7.1.4电子政务安全的管理191

7.2电子政务安全的风险管理193

7.2.1电子政务安全风险的概念193

7.2.2电子政务安全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195

7.2.3电子政务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196

7.2.4电子政务安全风险分析的要求198

7.2.5电子政务安全风险分析的方法199

7.2.6电子政务安全风险分析的案例204

7.3电子政务安全的技术保障210

7.3.1网络基础设施安全210

7.3.2边界安全213

7.3.3计算环境安全217

7.3.4支撑性技术设施安全219

第八章 电子政务的项目管理221

8.1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的过程与内容221

8.1.1电子政务建设需要项目管理221

8.1.2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的过程223

8.1.3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的内容225

8.2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模式228

8.2.1顺序开发模式228

8.2.2原型开发模式230

8.2.3 RUP开发模式232

8.3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监理235

8.3.1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监理的含义235

8.3.2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监理的作用236

8.3.3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监理的内容238

8.3.4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监理的实施240

8.4电子政务项目的外包管理241

8.4.1电子政务外包的含义241

8.4.2电子政务外包的动力242

8.4.3电子政务外包的模式244

8.4.4电子政务外包的实施245

8.5电子政务应用SaaS模式246

8.5.1 SaaS模式的含义246

8.5.2 SaaS模式的特征248

8.5.3电子政务应用SaaS模式的策略249

8.5.4电子政务应用SaaS模式的风险250

第九章 电子政务的评价管理252

9.1电子政务系统的综合评价252

9.1.1电子政务系统综合评价的含义252

9.1.2电子政务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253

9.1.3电子政务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254

9.1.4电子政务系统的平衡积分卡(EGS-BSC)254

9.1.5电子政务系统的质量功能展开(EGS-QFD)257

9.1.6电子政务系统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集合261

9.2电子政务绩效的综合评价263

9.2.1电子政务绩效综合评价的含义263

9.2.2电子政务绩效综合评价的原则264

9.2.3科学发展观下的电子政务绩效265

9.2.4将行政生态学引入电子政务绩效综合评价266

9.2.5基于QFD的电子政务绩效综合评价过程267

9.2.6电子政务绩效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269

9.3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评价273

9.3.1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评价的含义273

9.3.2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评价的模型274

9.3.3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评价的实施276

参考文献2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