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三阶段复习法应考指南 第5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三阶段复习法应考指南 第5版
  • 本书编委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6296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215页
  • 文件大小:167MB
  • 文件页数:1237页
  • 主题词:建筑结构-工程师-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三阶段复习法应考指南 第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阶段 考点串讲2

第一章 荷载(2天)2

第1天 荷载2

1.1楼面和屋面活荷载2

1.1.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2

1.1.2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7

1.1.3等效均布活荷载8

1.1.4屋面活荷载12

1.1.5屋面积灰荷载13

1.1.6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15

1.1.7动力系数16

1.2雪荷载16

1.3吊车荷载19

1.3.1吊车及其荷载系统组成19

1.3.2吊车的工作制与工作级别21

1.3.3吊车荷载组合及动力系数22

1.4荷载效应组合25

1.4.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25

1.4.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31

1.4.3结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时的分项系数33

第2天 风荷载38

2.1风荷载计算规定38

2.1.1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38

2.1.2基本风压ω038

2.1.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39

2.1.4风载体型系数μs40

2.1.5顺风向振动、风振系数40

2.2单层、多层和高层建筑的风荷载计算43

2.2.1单层房屋的风荷载43

2.2.2多层房屋的风荷载44

2.2.3高层房屋的风荷载46

2.3高层钢结构的风荷载计算49

2.4高耸结构的风荷载计算49

2.5横风向风振50

2.6特殊情况下的风荷载计算54

2.6.1风荷载的群楼效应54

2.6.2山区的风荷载55

2.6.3沿海海面和海岛的风荷载55

2.7围护结构的风荷载计算56

第二章 地震作用(2天)62

第3天 抗震设计基本原则及地震作用概述62

3.1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62

3.1.1抗震设防目标和二阶段设计方法62

3.1.2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65

3.2地震影响69

3.2.1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69

3.2.2设计特征周期69

3.3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70

3.4地震作用概述71

3.4.1地震作用计算的原则71

3.4.2偶然偏心的影响75

3.4.3地震作用效应调整和最小地震剪力76

3.4.4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82

第4天 地震作用计算及结构抗震验算89

4.1水平地震作用计算89

4.1.1抗震设计反应谱89

4.1.2结构基本周期的近似计算公式95

4.1.3底部剪力法98

4.1.4振型分解反应谱法111

4.2竖向地震作用计算119

4.2.1高层结构和高耸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120

4.2.2大跨结构和长悬臂结构122

4.3各类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23

4.3.1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24

4.3.2高耸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25

4.4结构抗震验算127

4.4.1多遇地震下结构承载力验算128

4.4.2抗震变形验算133

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6天)145

第5天 受弯构件145

5.1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假定与一般规定145

5.1.1基本假定145

5.1.2等效矩形应力图147

5.1.3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147

5.2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148

5.3 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152

5.3.1受压翼缘计算宽度152

5.3.2 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平衡方程152

5.4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154

5.4.1需验算受剪承载力的截面位置154

5.4.2受弯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155

5.5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弯承载力157

5.6梁与板的构造要求158

第6天 受压构件165

6.1轴心受压构件165

6.2偏心受压构件170

6.2.1 P—δ效应与P—Δ效应170

6.2.2理论偏心距、附加偏心距与初始偏心距171

6.2.3二阶效应的计算171

6.2.4大偏心破坏与小偏心破坏174

6.2.5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的配筋设计175

6.2.6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复核177

6.2.7偏心受压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178

第7天 受拉、受扭、冲切、局部受压187

7.1受拉构件187

7.1.1轴心受拉构件187

7.1.2偏心受拉构件187

7.2受扭构件189

7.2.1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189

7.2.2受扭纵筋和受扭箍筋的配筋强度比189

7.2.3纯扭构件的承载力190

7.2.4同时受剪、扭作用的构件190

7.2.5同时受弯、剪、扭作用的构件191

7.3受冲切构件194

7.3.1不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时板的受冲切承载力194

7.3.2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时板的受冲切承载力196

7.4局部受压197

第8天 梁内局部配筋、墙、叠合式受弯构件204

8.1梁内附加钢筋204

8.1.1受集中荷载作用时的附加钢筋204

8.1.2梁内折角处的附加钢筋205

8.2墙206

8.3叠合式受弯构件211

第9天 牛腿、预埋件与深受弯构件219

9.1牛腿219

9.2预埋件222

9.3吊环225

9.4深受弯构件226

第10天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235

10.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235

10.1.1裂缝宽度验算235

10.1.2挠度验算237

10.2预应力混凝土计算中的重要概念239

10.2.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类型239

10.2.2有效预应力239

10.2.3“换算截面”与“净截面”239

10.2.4由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240

10.2.5预加力Np0、Np240

10.2.6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筋应力σp0241

10.3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计算242

10.3.1使用阶段的计算242

10.3.2施工阶段的验算243

第四章 钢结构(5天)248

第11天 轴心受力构件248

11.1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和刚度248

11.1.1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计算248

11.1.2轴心受力构件的刚度计算249

11.2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253

11.2.1构件的长细比253

11.2.2构件的整体稳定256

11.3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258

11.4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计算260

11.4.1格构式轴心受压柱绕实轴的整体稳定260

11.4.2格构式轴心受压柱绕虚轴的整体稳定260

11.4.3格构式轴心受压柱分肢的稳定261

11.4.4格构式轴心受压柱缀材计算261

11.5支撑杆件的计算266

第12天 受弯构件269

12.1受弯构件的强度计算269

12.1.1抗弯强度269

12.1.2抗剪强度269

12.1.3局部承压强度270

12.1.4折算应力的强度270

12.2受弯构件的挠度计算271

12.3整体稳定计算272

12.3.1不需要计算梁整体稳定的情况272

12.3.2梁的整体稳定273

12.4局部稳定计算280

12.4.1腹板局部稳定280

12.4.2翼缘局部稳定282

12.4.3加劲肋的计算283

第13天 拉弯和压弯构件288

13.1强度计算288

13.2实腹式压弯构件稳定计算290

13.2.1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290

13.2.2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291

13.2.3弯矩作用在两个主平面内的整体稳定291

13.2.4局部稳定292

13.3格构式压弯构件稳定计算296

13.3.1弯矩绕实轴作用296

13.3.2弯矩绕虚轴作用296

13.3.3弯矩作用在两个主平面内的稳定297

13.4框架柱的计算长度299

13.4.1单层或多层框架等截面柱299

13.4.2单层厂房框架下端刚性固定的阶形柱300

13.4.3其他情况的框架柱301

第14天 连接计算304

14.1焊缝连接304

14.1.1焊缝符号304

14.1.2对接焊缝305

14.1.3直角角焊缝306

14.1.4部分焊头的对接焊缝和T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307

14.2螺栓连接310

14.2.1螺栓的排列和构造要求310

14.2.2普通螺栓连接311

14.2.3高强度螺栓连接312

14.2.4螺栓计算的调整314

第15天 疲劳计算及其他319

15.1疲劳计算319

15.2塑性设计324

15.2.1一般规定324

15.2.2容许长细比和构造要求325

15.3钢与混凝土组合梁327

第五章 砌体结构(4天)333

第16天 砌体材料强度及房屋静力计算基本规定333

16.1《砌体规范》的适用范围333

16.2砌体强度的确定和调整333

16.3房屋静力计算的基本规定335

16.3.1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确定335

16.3.2弹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336

16.3.3刚弹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337

16.3.4刚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337

16.3.5带壁柱墙的计算截面翼缘宽度bf的确定340

第17天 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341

17.1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341

17.1.1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341

17.1.2构件高厚比β的确定(用于计算影响系数?或查?表)341

17.1.3受压构件计算高度H0的确定342

17.1.4轴向力偏心距e的确定343

17.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345

17.2.1砌体截面局部均匀受压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345

17.2.2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γ的确定346

17.2.3影响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A0的确定347

17.2.4梁端支承处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347

17.2.5梁端设有刚性垫块时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349

17.2.6梁下设有垫梁时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350

17.3轴心受拉、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351

第18天 高厚比验算及过梁、墙梁、挑梁计算354

18.1墙、柱的高厚比验算354

18.1.1墙、柱高厚比验算的基本公式354

18.1.2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μ1的确定355

18.1.3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μ2的确定355

18.1.4带壁柱墙和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规定356

18.1.5壁柱间墙或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规定356

18.2过梁的计算360

18.2.1过梁上荷载的计算360

18.2.2过梁的承载力计算361

18.3墙梁的计算362

18.3.1墙梁设计的基本规定363

18.3.2墙梁的计算简图363

18.3.3墙梁的计算荷载364

18.3.4墙梁的承载力计算364

18.4挑梁的计算367

18.4.1砌体墙中钢筋混凝土挑梁的抗倾覆验算367

18.4.2雨篷的抗倾覆验算369

18.4.3挑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369

18.4.4挑梁的承载力计算370

第19天 配筋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及砌体结构抗震设计372

19.1配筋砖砌体构件的计算372

19.1.1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372

19.1.2组合砖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374

19.2配筋砌块砌体构件的计算377

19.2.1计算基本规定377

19.2.2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378

19.2.3偏心受压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78

19.2.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378

19.2.5配筋率要求378

19.2.6配筋砌块砌体构件的高厚比要求379

19.3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379

19.3.1一般规定379

19.3.2计算要点380

19.3.3构件截面抗震承载力计算382

19.3.4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计算385

第六章 地基与基础(6天)389

第20天 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和土中应力计算389

20.1土的基本概念390

20.1.1土粒密度390

20.1.2土的含水性391

20.1.3土的孔隙性391

20.1.4基本物理性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392

20.2黏性土的状态394

20.3土中应力计算396

20.3.1自重应力计算396

20.3.2附加压力计算398

第21天 地基承载力与地基沉降计算401

2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主要修订内容401

21.1.1强制性条文的主要变化401

21.1.2关于地基基础设计402

21.1.3关于天然地基基础的构造要求403

21.1.4关于桩基础设计及构造要求403

21.1.5关于基坑工程404

21.2地基基础设计基本规定405

21.3地基承载力408

21.3.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408

21.3.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409

21.3.3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411

21.3.4地基承载力计算413

21.4土的压缩性和沉降计算418

21.4.1土的压缩性418

21.4.2单一压缩土层的沉降计算420

21.4.3地基变形计算的规范方法421

21.4.4建筑物变形允许值424

21.4.5回弹变形量计算426

第22天 浅基础设计428

22.1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428

22.2扩展基础(柔性基础)431

22.2.1柱下独立基础431

22.2.2墙下条形基础440

22.2.3柱下条形基础441

22.3高层建筑筏形基础442

22.3.1梁板式筏基442

22.3.2平板式筏基445

第23天 桩基础454

23.1综述454

23.2桩内力计算455

23.3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460

23.3.1原位测试法460

23.3.2经验参数法463

23.3.3钢管桩466

23.3.4混凝土空心桩466

23.3.5嵌岩桩467

23.3.6后注浆灌注桩468

23.3.7液化效应469

23.3.8受压桩桩身计算469

23.4桩基沉降计算470

23.5特殊条件下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475

23.6承台计算476

23.6.1承台弯矩计算476

23.6.2承台冲切计算478

23.6.3承台抗剪计算480

23.6.4箱形、筏形承台基桩冲切计算484

23.7抗拔桩计算485

23.8桩基水平承载力计算486

第24天 软弱地基处理492

24.1综述492

24.2换填垫层法494

24.3预压地基496

24.4桩土复合地基综述498

24.5散体材料增强体复合地基499

24.6有粘结强度增强体复合地基500

24.7多桩型复合地基501

第25天 挡土墙与稳定性验算场地、液化土和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503

25.1土压力503

25.1.1朗肯、库仑土压力理论503

25.1.2规范公式507

25.2重力式挡墙508

25.3场地510

25.4天然地基和桩基础抗震验算513

25.4.1天然地基513

25.4.2桩基础514

25.5液化土和软土地基516

第七章 木结构(2天)520

第26天 结构构件计算520

26.1木材的强度与调整520

26.1.1材料的强度设计值520

26.1.2设计指标调整520

26.2轴心受拉构件521

26.3轴心受压构件522

26.3.1强度522

26.3.2稳定性522

26.4受弯构件523

26.4.1抗弯承载力523

26.4.2抗剪承载力523

26.4.3挠度524

26.5拉弯构件524

26.6压弯构件524

26.6.1强度524

26.6.2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性525

26.6.3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525

第27天 连接计算527

27.1齿连接527

27.1.1单齿连接527

27.1.2双齿连接528

27.1.3保险螺栓的计算529

27.2螺栓连接和钉连接529

第八章 高层建筑、高耸结构(7天)534

第28天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534

28.1最大适用高度534

28.2高宽比限值537

28.3结构体系的规则性537

28.3.1关于结构体系规则性的一般规定537

28.3.2结构平面布置的规则性539

28.3.3结构竖向布置的规则性539

28.4变形缝540

28.5水平位移和舒适度要求541

28.5.1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变形验算541

28.5.2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541

28.5.3舒适度要求541

28.6抗震等级543

28.7构件承载力设计表达式548

28.8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和抗连续倒塌设计548

第29天 结构计算分析552

29.1一般规定552

29.2构件刚度和内力的调整552

29.2.1连梁刚度折减系数552

29.2.2楼面梁刚度增大系数553

29.2.3框架梁弯矩的调幅553

29.2.4楼面梁扭矩折减系数553

29.3结构计算嵌固端553

29.4结构整体稳定和抗倾覆555

29.4.1结构整体稳定555

29.4.2抗倾覆问题557

29.5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557

第30天 框架结构562

30.1框架梁562

30.1.1截面尺寸562

30.1.2框架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563

30.1.3框架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564

30.2框架柱566

30.2.1截面尺寸566

30.2.2框架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566

30.2.3框架柱斜截面承载力计算570

30.3节点核心区576

第31天 剪力墙结构580

31.1剪力墙墙肢581

31.1.1一般规定581

31.1.2内力设计值582

31.1.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583

31.1.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583

31.1.5施工缝的抗滑移验算583

31.1.6墙肢构造要求584

31.1.7关于短肢剪力墙的设计要求589

31.2连梁590

31.2.1连梁内力设计值591

31.2.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592

31.2.3斜截面承载力计算592

31.2.4构造要求592

第32天 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594

32.1框架-剪力墙结构594

32.2筒体结构602

第33天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608

33.1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609

33.2其他复杂高层建筑结构617

第34天 混合结构619

34.1混合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定619

34.2结构布置622

34.3结构计算622

34.4构件设计623

第九章 桥梁结构(4天)629

第35天 桥梁设计采用的作用、桥梁横向分布系数629

35.1作用与作用组合629

35.1.1作用629

35.1.2作用组合630

35.2城市桥梁设计采用的汽车荷载636

35.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637

35.3.1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概念637

35.3.2荷载横向分布的计算方法638

35.3.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桥跨的变化641

第36天 桥梁内力计算645

36.1行车道板的计算645

36.2简支梁桥内力计算652

36.2.1主梁内力计算652

36.2.2横隔梁内力计算653

第37天 梁式桥的支座 桥梁墩台660

37.1梁式桥的支座660

37.1.1支座及其分类660

37.1.2板式橡胶支座的计算660

37.2桥梁墩台665

37.2.1桥墩与桥台简介665

37.2.2重力式桥墩的计算667

37.2.3柔性墩计算668

37.2.4盖梁计算670

第38天 基本构件计算676

38.1钢筋混凝土构件676

38.1.1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676

38.1.2变形(挠度)验算677

38.1.3最大裂缝宽度验算677

38.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备知识680

38.2.1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680

38.2.2张拉控制应力与预应力损失680

38.3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计算681

38.3.1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681

38.3.2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682

38.3.3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的应力验算686

第十章 静力计算(4天)699

第39天 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计算699

39.1结构刚度699

39.2连续梁的可变荷载不利布置699

39.3力矩分配法701

39.3.1适用条件701

39.3.2计算步骤701

39.4分层法703

39.4.1计算假定703

39.4.2计算要点704

39.4.3适用条件704

39.5弯矩调幅707

39.6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707

39.6.1结点法708

39.6.2截面法709

第40天 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计算711

40.1反弯点法和D值法711

40.1.1反弯点法711

40.1.2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713

40.2框架结构水平位移近似计算716

40.3剪力分配法717

40.3.1计算单元717

40.3.2等高排架的计算——剪力分配法718

第41天 单层厂房、砌体结构及高层结构内力计算722

41.1吊车荷载作用下考虑厂房整体空间作用的排架内力计算722

41.1.1单层厂房整体空间作用的概念722

41.1.2考虑空间作用的排架内力计算722

41.2砌体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723

41.2.1静力计算方案723

41.2.2刚性方案单层房屋承重纵墙的静力计算724

41.2.3刚性方案多层房屋承重纵墙的静力计算724

41.3剪力墙的分类和受力特点728

41.4各类剪力墙内力与位移计算要点729

41.4.1整体剪力墙729

41.4.2小开口整体墙730

41.4.3联(双)肢剪力墙731

41.4.4壁式框架732

41.5框架-剪力墙结构计算方法简介732

41.6筒体结构简化分析方法734

41.6.1水平荷载在框架(框筒)和实腹(墙)筒体之间的分配734

41.6.2估算框筒梁柱截面的槽形截面法735

第42天 影响线及常用杆系结构内力计算736

42.1影响线736

42.1.1静力法求解影响线736

42.1.2机动法求解影响线737

42.1.3机动法求解多跨静定梁的影响线738

42.1.4影响线的应用739

42.2常用杆系结构内力计算744

第二阶段 习题解析750

第十一章 荷载习题解析(1天)750

第43天750

第十二章 地震作用习题解析(1天)760

第44天760

第十三章 混凝土结构习题解析(7天)772

第45天772

第46天781

第47天792

第48天801

第49天812

第50天823

第51天833

第十四章 钢结构习题解析(7天)846

第52天846

第53天855

第54天864

第55天873

第56天882

第57天891

第58天900

第十五章 砌体结构习题解析(5天)907

第59天907

第60天918

第61天931

第62天943

第63天953

第十六章 地基与基础习题解析(6天)962

第64天962

第65天972

第66天984

第67天996

第68天1009

第69天1022

第十七章 木结构习题解析(2天)1044

第70天1044

第71天1050

第十八章 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习题解析(6天)1055

第72天1055

第73天1063

第74天1071

第75天1079

第76天1088

第77天1095

第十九章 桥梁结构习题解析(4天)1102

第78天1102

第79天1110

第80天1115

第81天1121

第二十章 静力计算习题解析(1天)1127

第82天1127

第三阶段 模拟冲刺1144

第二十一章 模拟试题(一)及答案解析(4天)1144

第83~84天 模拟试题(一)1144

第85~86天 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与解析1160

第二十二章 模拟试题(二)及答案解析(4天)1179

第87~88天模拟试题(二)1179

第89~90天 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与解析11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