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树鼩基础生物学与疾病模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树鼩基础生物学与疾病模型
  • 郑永唐,姚永刚,徐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4168552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498页
  • 主题词:树鼩科-生物学-研究;树鼩科-实验动物-试验模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树鼩基础生物学与疾病模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树鼩基础生物学3

第一章 树鼩进化分类地位的分子证据3

第一节 前言3

第二节 树鼩的传统分类地位4

一、树鼩归类于攀鼩目4

二、争论不休的攀鼩目4

第三节 基于分子证据界定树鼩的进化地位6

一、基于分子证据界定物种进化地位的方法——系统发育研究方法6

二、线粒体DNA数据揭示树鼩与兔形目动物是“近亲”7

三、核基因数据分析9

第四节 结语13

第二章 树鼩群体遗传多样性17

第一节 前言17

第二节 遗传多样性概述17

一、遗传多样性的概念17

二、研究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指标18

三、研究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方法19

第三节 攀鼩目动物的系统分类与地理分布20

第四节 树鼩表型多态性23

第五节 群体间遗传多样性25

一、微卫星位点的分析25

二、线粒体DNA的研究26

三、基于其它分子标记的研究29

第六节 树鼩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资源利用与保护29

第三章 树鼩基因组测定与特点概述32

第一节 前言32

第二节 基因与基因组32

第三节 树鼩基因组测序33

一、中美测定的树鼩基因组整体质量比较33

二、树鼩基因组测序与组装34

第四节 树鼩基因组的特点36

一、树鼩的转座因子与分散重复序列36

二、蛋白质编码基因38

三、非编码RNA38

第五节 树鼩基因组的进化39

第六节 树鼩的功能基因46

一、树鼩的假基因46

二、树鼩特有的缺失基因51

三、树鼩与灵长类特有的共同基因52

四、树鼩的神经系统基因55

五、树鼩的免疫系统基因61

六、树鼩的代谢系统基因64

七、树鼩运动系统相关基因66

第七节 树鼩药物靶点基因66

一、树鼩细胞色素P450(CYP)家族67

二、树鼩肝炎药靶基因67

第八节 树鼩转录组学研究68

一、树鼩转录组测序68

二、树鼩基因表达信息69

第九节 树鼩基因组数据库的开发70

第十节 展望71

第四章 树鼩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的研究76

第一节 前言76

第二节 MHC基因和分子的结构及功能76

一、MHC基因及分子结构77

二、MHCⅠ和Ⅱ类分子的功能79

第三节 树鼩MHC的结构81

一、树鼩MHCⅠ类基因及分子结构81

二、树鼩MHCⅡ类基因及分子结构84

第四节 树鼩MHC基因的遗传学特点86

一、多态性86

二、单倍型遗传87

三、连锁不平衡88

第五节 结语与展望89

第五章 树鼩病毒限制因子TRIM5α/TRIMCyp的研究91

第一节 病毒限制因子TRIM5α91

一、宿主限制因子TRIM5α的发现91

二、TRIM5基因及其转录本结构92

三、TRIM5α各个结构域的功能92

四、TRIM5αmRNA的组织分布93

五、TRIM5α限制逆转录病毒的可能机制93

六、TRIM5α以物种特异性的方式限制逆转录病毒94

七、TRIM5的进化特征94

八、TRIM5α参与天然免疫通路95

第二节 病毒限制因子TRIMCyp96

一、亲环素A及其逆转座子96

二、灵长类动物TRIMCyp97

第三节 树鼩TRIM5的研究99

一、树鼩TRIM5基因及其转录本结构99

二、树鼩TRIM5的组织分布和功能100

第四节 树鼩TRIMCyp的研究102

一、树鼩TRIMCyp形成模式102

二、树鼩TRIMCyp在攀鼩目与灵长目/皮翼目分化后产生并固定104

三、树鼩TRIMCyp的组织分布105

四、树鼩TRIMCyp的RBCC结构域与TRIM5的RBCC结构域所受选择压力不同106

五、树鼩TRIMCyp不能限制HIV-1和SIVmac106

六、树鼩TRIMCyp参与天然免疫调控108

第五节 结语与展望109

第六章 树鼩肿瘤相关基因介绍114

第一节 前言114

第二节 树鼩肿瘤相关基因比较分析114

一、肿瘤相关基因来源及比较方法114

二、同源性比对结果115

三、树鼩-人同源性比小鼠-人同源性高10%以上的基因介绍120

四、树鼩特有同源基因介绍133

五、树鼩特有同源基因及树鼩-人同源性较高的肿瘤相关基因信号通路聚类分析140

第三节 肿瘤动物模型情况概述143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143

第七章 树鼩的脑形态146

第一节 树鼩脑的大体形态146

第二节 树鼩脑的演化147

第三节 树鼩脑中一些特化较大的结构148

一、树鼩脑的皮层下结构148

二、大脑及大脑皮层149

第四节 树鼩脑功能解剖150

一、视觉系统150

二、听觉系统152

三、体感系统152

四、树鼩的锥体和锥体外运动系153

第八章 树鼩脑活体T2加权MRI立体定位图谱156

第一节 前言156

第二节 T2加权MRI树鼩大脑核团与白质结构标定156

一、动物准备与数据采集156

二、数据处理157

三、树鼩脑MRI的表面解剖157

四、主要核团和白质结构标注158

第三节 结语163

第九章 树鼩脑结构的演化与行为165

第一节 前言165

第二节 脑结构、功能及其演化166

一、脑外观的基本形态和结构166

二、树鼩脑的演化地位167

第三节 感知觉及相关行为168

一、视觉168

二、痛觉与行为169

三、嗅觉和听觉169

第四节 学习与记忆170

第五节 应激及情绪行为172

第六节 昼夜节律173

第十章 树鼩情绪相关脑区肽能神经元分布175

第一节 树鼩情绪相关脑区的解剖结构175

一、下丘脑175

二、内侧前额叶和扣带回皮层177

三、杏仁核体177

四、海马结构178

五、隔区179

六、终纹床核179

第二节 树鼩情绪相关脑区中肽能神经元分布180

一、加压素神经元在情绪相关脑区中分布180

二、催产素神经元在情绪相关脑区中分布184

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神经元在情绪相关脑区中分布188

四、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在情绪相关脑区中分布192

五、神经肽Y神经元在情绪相关脑区中分布194

第十一章 树鼩基础生理学数据207

第一节 前言207

第二节 驯养树鼩常规形态和解剖学数据208

一、体尺指标数据208

二、主要脏器指标数据210

三、脑容量数据211

第三节 驯养树鼩的基础生理学指标212

一、基础身体指标212

二、脑电214

三、生理节律215

四、糖代谢指标215

五、应激内分泌学指标216

第四节 存在问题与展望217

第十二章 树鼩基础生理代谢220

第一节 树鼩基础生理代谢220

一、树鼩体重、空腹血糖、性别和年龄的关系220

二、树鼩肥胖与糖脂代谢223

三、温度和季节对树鼩生理代谢的影响224

第二节 树鼩肝脏和肌肉蛋白质组学224

第三节 树鼩脂代谢相关基因研究225

一、树鼩脂代谢基因比较基因组学225

二、树鼩FABP家族227

三、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基因228

第十三章 树鼩的血液生理生化233

第一节 树鼩的常用血液生物化学指标233

第二节 树鼩的常用血液学指标237

一、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237

二、外周血细胞数量检测241

第十四章 树鼩乳腺生物学245

第一节 树鼩乳腺的正常发育245

一、树鼩乳腺的特征245

二、树鼩乳腺发育过程中的激素变化250

第二节 树鼩乳腺相关疾病251

一、树鼩乳腺自发肿瘤251

二、树鼩乳腺寄生虫255

第三节 树鼩乳腺相关基因克隆和分析255

一、激素受体ESR基因255

二、生长因子受体257

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信号途径259

第十五章 树鼩共生微生物265

第一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基础理论265

一、微生物与微生物学265

二、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265

三、微生物的特点266

第二节 动物与微生物的关系267

一、有益微生物267

二、条件致病微生物267

三、病原微生物267

第三节 树鼩共生微生物情况分析267

一、体表共生微生物268

二、口腔共生微生物269

三、呼吸道共生微生物269

四、肠道共生微生物270

五、肛门共生微生物271

第四节 树鼩共生微生物对树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标准化研究的意义272

一、人工驯养繁殖对树鼩共生微生物的影响272

二、树鼩的共生微生物研究推进其实验动物化进程273

三、树鼩的人工驯养繁殖和实验树鼩标准化的推进273

第十六章 树鼩正常组织学及图解275

第一节 神经系统275

第二节 循环系统278

第三节 呼吸系统279

第四节 消化系统281

一、消化管281

二、消化腺281

第五节 泌尿系统287

第六节 生殖系统289

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291

第八节 免疫系统293

第九节 肌肉、皮肤和脂肪295

第十七章 树鼩生殖生理与辅助生殖297

第一节 树鼩生殖器官解剖结构及生理特性297

一、雄性生殖器官解剖结构及生理特性297

二、雌性生殖器官解剖结构及生理特性302

第二节 树鼩生殖内分泌学研究309

一、妊娠期孕酮的分泌范型309

二、雄性树鼩发育中雄激素分泌的范型309

第三节 树鼩人工辅助生殖技术310

一、树鼩精液采集和冷冻保存310

二、胚胎移植324

第十八章 树鼩规范化人工繁育330

第一节 树鼩饲养环境和设备330

一、饲养环境330

二、树鼩的饲养笼具331

第二节 树鼩的饲料和饮水332

一、饲料和饮水332

二、应用效果333

第三节 树鼩规范化人工繁育334

一、树鼩的引进和检疫334

二、树鼩繁殖群的管理335

三、仔树鼩的培育339

第四节 树鼩常见疾病及其防治341

一、传染性胃肠炎341

二、肺炎342

三、外伤性创伤342

第二篇 疾病树鼩模型347

第十九章 抑郁症树鼩模型347

第一节 抑郁症347

第二节 抑郁症发病机理假说简介347

一、“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348

二、“神经营养因子”假说348

三、“成年海马神经元新生”假说348

四、“奖励缺失”假说348

五、“应激”假说348

六、“神经可塑性”假说348

七、“谷氨酸受体功能”假说349

第三节 抑郁症的动物模型349

第四节 对现有抑郁症动物模型的评述351

第五节 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科学意义352

第六节 抑郁症的树鼩模型研究进展352

一、树鼩作为模型动物的潜在优势352

二、树鼩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353

第七节 树鼩抑郁症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展望355

一、树鼩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355

二、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357

第二十章 树鼩与药物成瘾363

第一节 药物成瘾及常用研究方法363

第二节 树鼩的药物成瘾研究现状和初步结果364

一、戒断症状366

二、部分树鼩可建立纳洛酮催瘾所致条件化位置厌恶367

三、结合相邻饲养检测树鼩是否形成吗啡条件化位置偏好368

第三节 树鼩建立吗啡依赖模型的局限性369

第二十一章 情绪相关精神疾患的树鼩模型371

第一节 前言371

第二节 抑郁症模型372

一、社会挫败模型373

二、习得性无助模型375

三、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模型376

第三节 树鼩的药物成瘾模型377

一、自我给药模型377

二、条件位置偏爱模型378

第四节 树鼩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379

第五节 慢性痛模型381

第六节 树鼩的攻击行为382

第七节 研究展望382

第二十二章 树鼩病毒感染模型的研究385

第一节 前言385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树鼩感染模型的研究385

一、乙型肝炎病毒385

二、乙型肝炎病毒的树鼩原代肝细胞培养模型388

三、乙型肝炎病毒的树鼩体内感染模型389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树鼩感染模型的研究391

一、丙型肝炎病毒391

二、丙型肝炎病毒的原代树鼩肝细胞培养模型392

三、丙型肝炎病毒的树鼩体内感染模型393

四、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树鼩基因组学研究393

第四节 其它病毒树鼩感染模型的研究393

第五节 结语与展望394

第二十三章 树鼩细菌感染模型399

第一节 细菌感染疾病及其动物模型399

第二节 几种树鼩细菌感染模型的建立401

一、树鼩生物材料细菌感染模型401

二、树鼩皮肤烧伤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402

三、模型特点及应用404

四、免疫抑制的树鼩绿脓杆菌肺炎模型404

五、树鼩盲肠结扎与穿孔导致的多种细菌感染模型406

六、树鼩对细菌内毒素(LPS)的免疫反应407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408

第二十四章 树鼩乳腺癌模型研究411

第一节 动物模型在乳腺癌研究中的意义411

一、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411

二、乳腺癌动物模型类型412

三、乳腺癌动物模型存在的困境413

第二节 致癌剂DMBA联合MPA创建树鼩乳腺癌模型414

一、研究背景414

二、树鼩乳腺癌诱发过程414

三、肿瘤组织的检测416

四、基因突变分析418

五、讨论419

第三节 PyMT慢病毒诱导创建树鼩乳腺癌模型420

一、研究背景420

二、慢病毒诱导树鼩乳腺肿瘤过程421

三、慢病毒诱导乳腺肿瘤病理检测422

四、讨论423

第二十五章 树鼩胶质母细胞瘤模型427

第一节 胶质母细胞瘤概述427

一、胶质母细胞瘤简介427

二、人类胶质母细胞瘤的遗传学变异428

三、人类胶质母细胞瘤组织病理学特征428

四、胶质母细胞瘤治疗及前景429

第二节 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研究及进展430

一、非确定基因改变策略430

二、确定基因改变策略431

第三节 树鼩胶质母细胞瘤模型的研究432

第四节 结语与展望435

第二十六章 树鼩血栓疾病动物模型438

第一节 血栓疾病研究概况438

一、血栓概念及发病情况438

二、血栓形成机制的研究440

三、抗血栓药物研究情况441

第二节 血栓疾病动物模型442

一、人类疾病与动物模型442

二、血栓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情况442

第三节 树鼩血栓模型444

一、树鼩作为动物疾病模型的优势444

二、树鼩颈部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的构建445

第四节 结语447

第二十七章 树鼩代谢性疾病模型451

第一节 树鼩糖尿病动物模型451

一、树鼩自发糖尿病452

二、树鼩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453

三、树鼩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453

第二节 树鼩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458

一、高热量食物诱导的树鼩非酒精性脂肪肝458

二、罗格列酮治疗树鼩非酒精性脂肪肝460

第三节 树鼩动脉粥样硬化461

第二十八章 利用树鼩精原干细胞建立转基因树鼩的尝试465

第一节 前言465

第二节 基因编辑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简介465

一、外源基因的随机插入465

二、基因的定点编辑技术465

第三节 进行稳定遗传基因编辑需要的细胞种类467

一、在1-细胞胚胎中进行基因编辑467

二、在多能干细胞中进行基因编辑468

三、在雄性生殖干细胞中进行基因编辑468

第四节 树鼩基因编辑的现状分析468

第五节 利用精原干细胞建立转基因树鼩的初步尝试469

一、树鼩睾丸细胞的分离及精原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尝试469

二、树鼩精原干细胞的表面分子标记的筛选471

三、白消安处理建立精原干细胞移植受体471

第六节 结语与展望4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