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法评论 第25卷 2009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兴良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6420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32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648页
- 主题词:刑法-法的理论-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事法评论 第25卷 200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理论前沿1
正犯与犯罪事实支配理论&〔德〕克劳斯·罗克辛 文 劳东燕译1
一、正犯与共犯的界分基础1
二、支配犯(H errschaftsdelikte)8
犯罪事实支配理论之本体论&廖北海71
一、犯罪事实支配之概念72
二、犯罪事实支配之类型74
三、犯罪事实支配内容确定之评析99
四、犯罪事实支配之结构105
关于“回到塔甘采夫”的刑法学反思&焦旭鹏108
一、引言108
二、塔甘采夫的理论在中国的引介109
三、塔甘采夫的犯罪构成理论113
四、回到塔甘采夫后回到了哪里116
五、回到塔甘采夫后带来了什么119
六、“回到塔甘采夫”背后的知识路径122
七、结语128
刑事程序研究130
论侦查权的行使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兰跃军130
一、侦查权对保障被害人权利的作用130
二、侦查权与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冲突和协调136
侦查阶段的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李昌林153
一、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适用率154
二、增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初始适用156
三、增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后的变更适用159
四、增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后的变更适用163
五、实现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羁押替代功能167
六、防止滥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177
犯罪学研究181
动态中的和谐——“社会敌意事件及调控·犯罪学高层论坛”发言摘要&皮艺军等181
2009年3月14日上午181
2009年3月14日下午200
2009年3月15日上午222
论犯罪学理论及其建设&王燕飞237
一、犯罪学理论的定义及特征237
二、国外犯罪学理论的整体性评析244
三、我国犯罪学理论的建设问题257
对加罗法洛犯罪学思想的曲解与澄清&米传勇267
一、概说:将行为人刑法理论的研究成果装入行为刑法的理论体系267
二、法定犯罪与行政犯罪269
三、法定犯罪与道德277
四、结语287
再犯危险性评估方法及检验&文姬289
一、罪犯矫正与风险管理相结合的刑事政策289
二、再犯危险性评估的方法291
三、再犯危险性评估的检验307
刑事执行研究314
监狱功能的多元视角探析&汪勇314
一、监狱功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314
二、监狱功能的学术评述317
三、监狱功能的多元视角分析321
四、监狱功能的膨胀与限缩327
五、监狱功能的实现及局限329
六、结语333
参与行刑主体多元化及其变革路径&吴旭334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行刑多元社会主体的生成334
二、多元社会主体参与行刑:监狱行刑悖论之克服338
三、多元社会主体参与行刑的法律依据及其完善方案341
四、多元社会主体参与行刑的实践模式及其完善路径342
专题研究345
宪政刑法观&王太宁345
一、宪政刑法观的提出345
二、非宪政刑法观的“刀把子”隐喻348
三、早期宪政刑法观的“契约”形象358
四、当代宪政刑法观的最安全形象367
五、三种刑权力运行模式和我们的选择372
刑法解释研究学术报告&吴丙新376
一、刑法解释的目标377
二、刑法解释的主体379
三、刑法解释的对象383
四、刑法解释的原则385
五、刑法解释的方法390
六、刑法解释的概念:一个简短的总结393
论身份犯之身份&舒洪水396
一、身份犯之身份的内涵397
二、身份犯之身份的外延405
三、身份犯之身份的界定408
四、身份犯在刑法面前人人平等409
承继共犯否定论:从因果共犯论视角的论证&陈洪兵414
一、理论上惊人的混乱是作此文的缘起414
二、否定说是因果共犯论的必然归结416
三、承继共犯问题的类型化探讨423
四、结语431
走向共犯的教义学——一个学术史的考察&陈兴良432
一、共同犯罪立法的溯源432
二、正犯与共犯的区分437
三、共犯二重性说的衰败443
四、共犯从属性说的接受450
五、共犯处罚论的引入455
六、单一正犯体系的兴起461
刑法上的占有&徐凌波468
一、概述:占有概念的再梳理468
二、占有状态:事实上的控制支配状态471
三、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本权”还是“占有”?477
四、主观违法性要素:“非法占有目的”482
处断刑的引入:量刑程序设置的实体要求&吴情树490
一、处断刑的形式机能:法定刑通向宣告刑的桥梁490
二、处断刑的实质依据:内外双重价值的追求493
三、处断刑的引入:量刑程序设置的实体要求498
四、结束语:量刑规范化的期待503
刑讯逼供的社会心理学阐释——以挫折攻击行为理论为分析工具&吴纪奎505
一、刑讯逼供的挫折源:证据供需失衡506
二、刑讯逼供的催化剂:社会情景520
三、可能的出路及面临的挑战529
我国羁押立法之实体规范检讨&石经海535
一、引论:羁押立法的实体规范解读535
二、本论:我国羁押立法的实体规范检讨539
三、推论:我国羁押立法的实体规范完善550
四、结语557
劳动刑法视阈下集体劳资纠纷的刑法规制模式&姜涛558
一、问题的导出:由“东航集体返航事件”说起558
二、域外的视角:国外刑法介入集体劳资纠纷的演进与经验561
三、中国的话语:刑法合理介入集体劳资纠纷的思考567
四、简单的结论:走向劳动刑法学研究的新时代574
刑事证明标准之证成&董玉庭575
一、刑事证明标准:主观中的客观575
二、证明标准的理论诉争576
三、殊途同归:各种证明标准之检讨583
侦查决策研究——以现代决策理论为视角&杨立云591
一、现代决策理论592
二、现代决策理论视野下的侦查决策594
三、侦查决策的原则606
四、侦查决策的两大类型及其机制614
五、结语630
《刑事法评论》征稿启事631
热门推荐
- 2202104.html
- 904238.html
- 2878782.html
- 3346977.html
- 1247780.html
- 3336436.html
- 401231.html
- 1672564.html
- 2228393.html
- 1569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26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2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9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0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94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31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90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79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1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4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