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家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
  • 凌宁主编;江苏省人才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ISBN:780189425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社会服务-公务员-学习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家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公共服务的概念2

(一)“公共”概念元分析2

(二)“服务”概念元分析6

(三)公共服务的概念8

二、公共服务的基本特征14

(一)系统性14

(二)过程性14

(三)多样性15

(五)多元性16

(四)公共性16

(六)成本效益性17

三、公共服务的分类18

四、公共服务的分析框架22

(一)公共服务的基本理论22

(二)公共服务运行系统论23

(三)公共服务主体论23

(四)公共服务能力论23

(五)公共服务工具论24

(六)公共服务方法论24

(七)公共服务发展论24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25

五、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的意义25

(二)满足公共需要的迫切要求26

(三)构建中国模式的现实要求27

(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28

第二章 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29

一、公共选择理论29

(一)公共选择理论核心30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命题31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31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运动的兴起35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35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36

(三)新公共管理运动与公共服务42

三、分散化公共治理理论43

(一)分散化公共治理的基本动因43

(二)作为治理工具的代理机构47

(三)责任与控制原则48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50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50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及其特征51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内容53

(一)公共物品的定义60

五、公共物品提供理论60

(二)公共物品的提供62

第三章 公共服务职能分析66

一、公共服务职能定义66

(一)公共服务职能的理论基础66

(二)公共服务职能的科学界定72

二、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内容76

(一)制度供给和创新职能77

(二)提供良好的公共政策服务79

(三)提供公共产品81

(四)提供公共服务83

三、公共服务职能变迁84

(一)我国公共服务职能所面临的问题84

(二)公共服务职能变迁的基本要求86

(三)公共服务职能变迁的重点88

第四章 公共服务主体93

一、公共服务组织94

(一)公共服务组织的内涵和分类94

(二)建设公共服务组织的理性来源96

(三)公共服务组织的基本特征100

二、公共服务者102

(一)公务员103

(二)非政府公共服务组织人员及其管理108

三、政府公共服务组织改革112

(一)西方政府公共服务组织改革113

(二)中国政府公共服务组织改革116

第五章 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分析120

一、政府公共服务模式的历史轨迹120

(一)古代社会中政府的公共服务模式121

(二)近现代社会中政府的公共服务模式124

(三)当代社会中政府公共服务模式125

(四)中国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型127

(一)政府全能型公共服务模式分析128

二、政府公共服务主要模式分析128

(二)政府主导型公共服务模式分析130

(三)政府参与型公共服务模式分析133

(四)市场型公共服务模式分析136

(五)公共服务中的电子政务模式139

三、中国政府公共服务模式的选择142

(一)社会性公共服务支出为主体的支出模式142

(二)科教优先的公共服务增长模式143

(三)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公共服务消费模式145

(四)多中心治理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147

(五)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管理制度创新148

(一)公共服务工具的概念151

一、公共服务工具的概念、分类与作用151

第六章 公共服务工具分析151

(二)公共服务工具的分类153

(三)公共服务工具在公共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158

二、公共服务工具的种类160

(一)公共服务主体能力建设工具161

(二)公共服务机制工具169

(三)具体服务工具177

三、公共服务工具的选择179

(一)工具选择的四种理论179

(二)公共服务工具选择要考虑的因素181

第七章 公共服务产品提供185

一、公共服务产品的涵义185

(一)公共服务产品的概念185

(二)公共服务产品的一般特征186

(三)公共服务产品的具体特征188

(四)准公共服务产品190

二、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体制191

(一)高度集中的政府垄断供给体制192

(二)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体制194

(三)我国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体制的演变197

(一)政府供给199

三、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方式199

(二)私人供给203

(三)自主供给206

四、几种常见的公共服务产品简介210

(一)国防210

(二)秩序211

(三)环保213

(四)科技214

(五)教育216

(六)文化218

(一)一般性公共服务能力222

一、公共服务能力的涵义222

第八章 公共服务能力标准222

(二)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225

(三)公务员公共服务必须坚持的理念227

二、公共服务能力的分类与构成229

(一)公共服务能力的分类229

(二)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构成233

(三)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重点235

三、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要求237

(一)公务员诚实守信能力238

(二)公务员联系群众能力241

(三)公务员接受群众监督能力243

(四)公务员运用现代行政技术能力245

第九章 公共服务绩效考评249

一、公共服务绩效考评的历史演进249

二、公共服务绩效考评的涵义与价值取向252

(一)公共服务绩效考评的涵义252

(二)公共服务绩效考评的价值取向255

三、公共服务绩效考评的类型、程序和方法257

(一)公共服务绩效考评的类型257

(二)公共服务绩效考评的基本程序259

(三)公共服务绩效考评的主要方法263

(一)公共服务绩效考评的难点268

四、公共服务绩效考评的难点与改革设想268

(二)改进公共服务绩效考评的路径选择272

第十章 国外公共服务经验278

一、英国公共服务的经验279

(一)非垄断化改革的基本举措279

(二)利用管制推动竞争的主要形式280

(三)公与私之间竞争的主要策略282

(四)公共部门之间竞争的基本方式283

二、德国的卫生保健体制284

(一)德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基础和构成284

(二)德国医疗保险的类型与管理原则285

(三)德国医疗服务的主要措施与医疗改革的动因287

(四)德国医疗改革的基本举措289

三、芬兰社会保障制度291

(一)芬兰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291

(二)芬兰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策略294

四、美国政府公共服务改革296

(一)美国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路向296

(二)美国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策略297

五、澳大利亚公共服务策略301

(一)出台较为全面的服务法规301

(二)确立较为规范的公共服务基准302

(三)高层领导着力弘扬服务理念303

(四)完善专职推进的服务管理机构304

(五)逐渐形成服务网络管理系统305

(六)不断推出服务新方式306

六、韩国公共服务经验307

(一)设立政府书刊阅览和发售系统308

(二)推行大办公室制与窗口服务制308

(三)重新设计行政和业务流程309

(四)大力开发行政信息资源310

(五)倡导亲切服务311

(六)提供全方位的便利服务312

主要参考文献313

后记3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