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博弈与社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博弈与社会
  • 张维迎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博弈与社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个体理性与社会最优1

第一节 社会的基本问题1

1.1 协调问题3

1.2 合作问题6

1.3 协调与合作交织8

1.4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11

第二节 个体理性行为13

2.1 博弈论的方法论13

2.2 工具理性假设16

2.3 有限理性20

2.4 理性人假设的意义21

第三节 社会最优与帕累托标准23

3.1 帕累托效率标准23

3.2 效率的卡尔多—希克斯标准25

3.3 效率标准在法律上的应用27

本章提要30

第二章 纳什均衡与囚徒困境博弈32

第一节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32

第二节 囚徒困境博弈36

2.1 囚徒困境: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36

2.2 囚徒困境举例38

2.3 囚徒困境的一般形式40

第三节 理性化选择41

3.1 理性人不选择坏战略41

3.2 理性作为共同知识45

第四节 纳什均衡与一致预期49

4.1 纳什均衡49

4.2 应用举例:寻租行为和产权制度52

4.3 混合策略下的纳什均衡54

本章提要58

第三章 多重均衡与制度和文化60

第一节 多重均衡问题60

1.1 产品标准化问题61

1.2 交通博弈62

1.3 约会博弈63

1.4 资源争夺博弈63

1.5 分蛋糕问题64

第二节 聚点均衡和均衡选择65

2.1 聚点均衡65

2.2 帕累托标准67

第三节 法律和社会规范的协调作用68

3.1 交通规则的演进69

3.2 规则间的冲突和协调70

3.3 协调中的信息73

3.4 规则的正义性74

第四节 路径依赖的困惑75

4.1 键盘的寓言76

4.2 VHS的秘密77

4.3 微软神话77

4.4 大学改革的童话78

本章提要79

第四章 威胁与承诺81

第一节 威胁的可信与不可信81

1.1 动态博弈的描述81

1.2 作为行动计划的战略82

1.3 威胁的可信性83

第二节 序贯理性86

2.1 动态博弈中的理性要求86

2.2 子博弈87

2.3 逆向归纳与理性共识89

2.4 反事实悖论92

第三节 承诺行为92

3.1 承诺的作用92

3.2 承诺的成本95

第四节 宪政与民主98

4.1 有限政府98

4.2 民主作为一种承诺100

本章提要103

第五章 讨价还价与耐心105

第一节 讨价还价问题105

1.1 合作与冲突105

1.2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106

第二节 谈判砝码与谈判能力107

2.1 蛋糕的大小与分配107

2.2 纳什谈判解109

2.3 边际贡献与谈判能力111

2.4 改变谈判砝码113

2.5 应用举例: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资产定价114

第三节 轮流出价与耐心116

3.1 有限次谈判与后动优势116

3.2 无限期谈判与耐心118

3.3 耐心与公平119

3.4 谈判成本120

3.5 谈判与信息121

第四节 谈判中的社会规范122

4.1 最后通牒博弈122

4.2 社会规范124

本章提要126

第六章 重复博弈和合作行为127

第一节 走出囚徒困境127

1.1 重复博弈127

1.2 战略空间129

1.3 合作的价值与耐心130

第二节 合作与惩罚132

2.1 针锋相对132

2.2 永不原谅134

2.3 信息与合作136

2.4 胡萝卜加大棒137

2.5 皇帝女儿不愁嫁139

2.6 过犹不及140

第三节 大社会中的合作141

3.1 多重关系下的合作142

3.2 长期参与人145

3.3 和尚与庙148

3.4 联合抵制的社会规范149

3.5 敌友规则151

3.6 连带责任153

本章提要154

第七章 不完全信息与声誉156

第一节 连锁店悖论156

1.1 连锁店悖论156

1.2 奖惩与合作159

第二节 信息不完全与声誉机制162

2.1 单方信息不完全与声誉机制163

2.2 双方信息不完全下的声誉机制168

第三节 声誉模型应用举例170

3.1 解开连锁店悖论170

3.2 大智若愚171

3.3 政府的声誉173

3.4 “刑不上大夫”174

第四节 声誉的积累175

4.1 贝叶斯法则175

4.2 假作真来真亦假176

4.3 大学的名声177

本章提要178

第八章 逆向选择与品牌和政府管制180

第一节 非对称信息问题及其后果180

1.1 非对称信息问题180

1.2 逆向选择181

1.3 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185

1.4 生活中其他一些逆向选择现象188

第二节 非对称信息与品牌价值191

2.1 解决非对称信息的市场机制191

2.2 行业与品牌价值192

2.3 技术进步与品牌195

2.4 收入水平与品牌价值196

第三节 非对称信息与政府管制198

3.1 解决非对称信息的非市场机制198

3.2 政府管制与信誉199

本章提要202

第九章 信号传递与社会规范204

第一节 信号传递机制204

1.1 学历与能力204

1.2 信号传递的一般模型208

第二节 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信号213

2.1 广告的信号传递作用213

2.2 资本市场中的信号传递215

2.3 资本雇佣劳动216

2.4 生活中的信号传递219

第三节 社会规范的信号传递作用221

3.1 如何理解送礼221

3.2 婚姻契约225

3.3 浪费性消费226

3.4 礼仪和法律的作用227

3.5 信息不对称与观念变迁229

本章提要230

第十章 机制设计与收入分配232

第一节 机制设计理论232

1.1 如何让人说真话232

1.2 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234

1.3 部分保险与全额保险238

第二节 价格歧视241

2.1 卖方的无知241

2.2 两部收费制与信息租金242

2.3 穷人受罪与吓唬富人244

第三节 拍卖机制设计和公共产品偏好247

3.1 四种基本拍卖方式247

3.2 说实话的拍卖机制249

3.3 公共产品的偏好显示251

第四节 平等与效率253

4.1 平等与效率矛盾的根源254

4.2 莫里斯最优收入税理论255

4.3 国有企业高素质员工的流失257

第五节 大学教师的选拔机制259

5.1 鱼目混珠与自投罗网259

5.2 解决武大郎开店问题262

本章提要264

第十一章 道德风险与腐败266

第一节 从腐败谈起266

第二节 委托—代理模型269

2.1 利益冲突272

2.2 信息不对称274

2.3 风险态度276

2.4 有限责任277

第三节 激励机制的设计278

3.1 激励与保险的冲突278

3.2 激励的强度281

3.3 相对绩效比较283

3.4 论功行赏与任人唯贤285

3.5 大学教员的激励286

第四节 政府官员的激励289

4.1 难以监督的官员289

4.2 腐败方程式290

4.3 腐败的蔓延293

4.4 腐败的治理294

本章提要295

第十二章 演化博弈与自发秩序297

第一节 演化博弈的基本要素297

1.1 从生物进化到社会演进297

1.2 演化稳定战略299

1.3 生物进化与社会演化的不同300

1.4 单元均衡与多元均衡302

第二节 演化博弈举例302

2.1 协调博弈302

2.2 婚姻博弈307

2.3 鹰鸽博弈311

第三节 囚徒困境与合作文化的演进313

3.1 针锋相对者生存313

3.2 弱稳定与强稳定318

3.3 合作文化的破坏319

第四节 自发秩序与产权制度的演化322

4.1 自发秩序322

4.2 产权博弈323

4.3 惯例的出现324

4.4 从惯例到规范326

本章提要327

第十三章 法律与社会规范329

第一节 法律的有效性329

第二节 法律与社会规范的不同333

第三节 法律和社会规范的基本功能337

3.1 三种社会规范337

3.2 作为激励机制的法律与社会规范338

3.3 作为协调预期的法律与社会规范341

3.4 作为信号传递机制的法律与社会规范344

第四节 社会规范的遵守与违反348

4.1 人们为什么遵守社会规范348

4.2 人们为什么违反社会规范350

4.3 二阶囚徒困境问题353

第五节 社会规范和法律的社会条件354

5.1 影响法律和社会规范相对有效性的因素354

5.2 法治国家和国家法治357

本章提要359

第十四章 制度企业家与儒家社会规范361

第一节 制度企业家361

1.1 游戏规则的创新者361

1.2 风险与理念365

第二节 轴心时代的制度企业家367

2.1 为天下立道367

2.2 人类的行为准则369

2.3 成功者的轨迹376

第三节 儒家社会规范380

3.1 作为社会规范和法律的混合体的礼380

3.2 协调预期与定分止争382

3.3 君子与激励机制384

3.4 儒家文化作为古代社会游戏规则的价值387

3.5 古典儒家的法治精神与中国的未来389

本章提要392

参考文献394

人名索引410

关键词索引4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