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外文论史 第3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曹顺庆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978780752987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99页
- 文件大小:338MB
- 文件页数:1049页
- 主题词:文学理论-文学史-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外文论史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卷1955
导论1955
第五编 公元七至九世纪的中外文论1967
第一章 欧洲中世纪的美学与文论1969
第一节 欧洲中世纪美学概述1970
第二节 基督教神学形式美学与修辞学1982
第二章 公元七至九世纪的印度文论2001
第一节 七至九世纪印度文化与文学概述2001
第二节 庄严论的奠定:婆摩诃《诗庄严论》2009
第三节 从庄严论到风格论:檀丁《诗镜》2024
第四节 庄严论的发展:优婆吒《摄庄严论》与楼陀罗吒《诗庄严论》2040
第五节 中印修辞论及诗病论的比较2049
第六节 往世书中的文论思想及诗人学的产生:《火神往世书》、《毗湿奴法上往世书》及王顶《诗探》2061
第七节 韵论的建立:欢增《韵光》2071
第八节 中印韵论的比较2086
第三章 公元七至九世纪的阿拉伯文论2097
第一节 阿拉伯文学与文论从兴起到繁荣昌盛:从伍麦叶王朝到强大的阿拔斯王朝2097
第二节“技”(绥纳尔特)的提出与阐释型批评的建立:贾希兹《修辞与阐释》2110
第三节“韵”、“味”、“技”与审美境界2121
第四节 品第论与历史型批评的形成:伊本·萨拉姆《名诗人的品级》与伊本·穆阿泰兹《诗人的品级》2132
第五节 中外品第论比较2143
第六节 科学批评方法的产生:伊本·古泰白《诗与诗人们》2152
第七节 修辞学理论的探讨:伊本·穆阿泰兹《贝蒂阿》与阿拉伯修辞学2162
第八节“庄严”、“贝蒂阿”与修辞学、作诗技巧论比较(中、印、欧洲、阿拉伯比较)2171
第四章 公元七至九世纪的中国文论2181
第一节 盛世气象与唐代文化及文学的繁荣2182
第二节 初唐史家的折衷文论2207
第三节 唐代诗选家的审美鉴赏批评2222
第四节 唐五代诗格与作诗技巧论2238
第五节 新乐府理论:元稹与白居易2259
第六节 复古载道论:从隋末王通到唐代韩愈、柳宗元等2277
第七节 诗境与意境:王昌龄、皎然与刘禹锡等2301
第八节 诗味与诗美:司空图2324
第九节 唐诗论与阿拉伯诗论比较研究2338
第五章 日本文论的奠基2357
第一节 日本文化的形成与日本文论的滥觞2357
第二节 释空海《文镜秘府论》与中日文论交流2383
第三节 日本和歌特色的确立:《新撰万叶集序》、《古今和歌集序》(真名序)、《新撰和歌集序》等2395
第四节《毛诗序》与《古今和歌集·序》:从摹仿到变异2409
第六编 公元十至十三世纪的中外文论2429
第一章 欧洲中世纪文论的终结2431
第一节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的高峰2431
第二节 托马斯·阿奎那:神学文论的总结2438
第三节 但丁:中世纪的终结与新时代的曙光2456
第四节 宗教与诗学的分与合:基督教与欧洲中世纪文论、印度宗教与印度文论、《古兰经》与阿拉伯文论、中国佛禅与妙悟论的宏观比较2476
第五节 欧洲俗语论与中国白话文学和文论2492
第二章 公元十至十三世纪的印度文论2514
第一节 戏剧理论的总结:胜财《十色》2514
第二节 中国、印度与欧洲古典戏剧理论比较2521
第三节 味论与韵论的深化:新护《舞论注》与《韵光注》2541
第四节 曲语论的展开:恭多迦《曲语生命论》2549
第五节 曲语论与中国、西方文论比较2557
第六节 合适论与推理论的兴起:安主《合适论》与摩希摩跋吒《韵辨》2574
第七节 庄严论的持续发展与梵语诗学的初步总结:婆阇《辩才女神的颈饰》、鲁耶迦《庄严论精华》、伐格薄吒《伐格薄吒庄严论》、曼摩吒《诗光》2590
第三章 公元十至十三世纪的阿拉伯文论2600
第一节 诗歌标准的建立:伊本·塔巴塔巴《诗之标准》与法拉比《诗书》2600
第二节 批评学的规范:古达曼·本·佐法尔《诗的批评》与伊本·拉西格《诗艺与诗评的基础》2607
第三节 比较批评的实践:埃米迪《艾布·台马木与布赫图里之比较》与吉尔加尼《在穆太纳比及其对手之间调停》2614
第四节 修辞型批评的发展:高希尔·杰尔加尼《修辞的秘诀》、伊本·西那奈《标准流畅阿拉伯语的秘密》、阿西贝阿《古兰经中的贝蒂阿》、哈兹姆《修辞学家的提纲、文学家的明灯》2621
第五节 其他批评论著:赛阿里比《稀世珍宝》、阿斯凯里《两种创作——诗歌与散文》、伊本·艾西尔《通论》等2629
第六节 中国与阿拉伯早期比较批评的实践2634
第四章 波斯文论的兴起2641
第一节 波斯文化与文学概述2641
第二节 波斯文论的开端:菲尔多西、纳赛尔·霍鲁斯与昂苏尔·基卡乌斯2648
第三节 内扎米·阿鲁兹依《文苑精英》2660
第四节 著名诗人的文艺思想:内扎米与萨迪2670
第五节 波斯与阿拉伯及中国文论的比较2680
第五章 公元十至十三世纪的中国文论2706
第一节 诗话的兴起与繁荣2707
第二节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及其文论2734
第三节 宋代理学家的文艺思想2769
第四节 词论的兴起与发展:李清照、王灼与张炎2794
第五节 作诗技巧的精巧与细致:从“江西诗派”理论到《诗人玉屑》2816
第六节 诗学理论的深化:从张戒到严羽2836
第七节 宋代理学家文艺思想与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家文艺思想比较2859
第八节 宋代诗话与阿拔斯王朝后期诗歌技巧论比较2875
第九节 中印诗味论的发展与深化:新护等人的味论与宋代诗味论2895
第六章 公元十至十三世纪的日本文论2904
第一节 和歌理论的发展与总结2904
第二节 日本诗话的嚆矢:虎关师炼《济北诗话》2921
第三节 中日诗话的影响及比较2926
第七章 朝鲜文论的滥觞2943
第一节 朝鲜文化与文学概况2943
第二节 朝鲜文论的兴起:李仁老《破闲集》、李逵报《白云小说》与崔滋《补闲集》2953
第三节 朝鲜文论的进展2977
第四节 中朝文论比较2982
热门推荐
- 3444931.html
- 3428728.html
- 844354.html
- 3003395.html
- 307167.html
- 3243970.html
- 2414632.html
- 479223.html
- 2398074.html
- 3319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80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3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08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8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33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0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9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15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2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