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陶行知选集 三卷本 第1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陶行知选集 三卷本 第1卷
  • 顾明远,边守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6040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737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782页
  • 主题词:陶行知(1891~1946)-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陶行知选集 三卷本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934—1946年)1

一、学校生活与教育1

(一)试验教育2

试验主义之教育方法2

试验主义与新教育(节录)7

介绍杜威先生的教育学说11

试验教育的实施14

思想的母亲17

(二)教育改造18

为考试事敬告全国学子18

呜呼某校23

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25

教育研究法34

以科学之方 新教育之事38

戏剧与教育41

都市教育调查法之商榷43

美国活动教授之一段46

道路与教育48

第一流的教育家50

新教育52

对于教员和师范生的几点希望62

地方教育行政为一种专门事业65

对于参与国际教育运动的意见70

中国女子教育之既往与将来73

在实际教育调查社为孟禄举行的饯别会上的讲话77

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78

大学教育的两大要素85

办公原则89

教育与科学方法97

为反对中学男女同学的进言103

讨论施行新学制之普遍原则106

教人读书 做国民107

空前之全国教育大会108

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一个用钱少的活学校109

平民教育概论114

南京安徽公学创学旨趣125

《语体文应用字汇》序129

《柏克赫斯特女士与道尔顿制》序131

在中华教育改进社第四届年会上的社务报告133

中国教育政策之商榷134

介绍柏克赫斯特女士137

《新教育评论》创刊缘起139

义务教育的根本在平民教育141

学生的精神144

《新教育评论》之使命147

国画也要提倡了150

整个的校长152

事业之境界154

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155

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158

“伪知识”阶级165

设立教育研究所案177

教育改进178

留学制度急应改革184

再论改造教育187

我国教育之出路190

再论中国教育之出路192

改革高等教育之管见194

目前中国教育的两条路线——教劳心者劳力,教劳力者劳心197

创造的教育201

(三)乡村教育211

同到乡下去211

我之学校观212

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215

无锡小学之新生命——开原乡立第一小学一日生活记219

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229

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232

一个特别考试238

穿着西装革履哪像个农民239

从野人生活出发240

农夫的身手242

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校旨趣243

本校产生时的催生娘娘245

改革乡村教育案247

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两个特点249

中国的乡村社会欢迎你们250

《破晓》序251

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255

哥伦布探得新大陆258

文渼指导之遗志260

《谈心集》序263

大众的力量伟大264

为组织试验乡推行村治呈民政厅文267

护校宣言269

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273

对于乡村教育的一个新建议——乡村工学团之试验277

为农人服务的方针和做学问的方法280

农工教育对于社会改造的重要283

(四)儿童教育288

评陈著之《家庭教育》——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288

幼稚园之新大陆——工厂与农村292

晓庄儿童生活大纲294

要使全国个个乡村都有一个幼稚园295

把小孩子送到学校里去296

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297

我们开办小学的原因300

推广乡村幼稚园案301

各省开办试验幼稚师范案303

科学的孩子304

介绍苏联的儿童教育306

儿童科学教育308

创设儿童科学通讯学校317

大树底下小树不好生长——与戴自俺的一次谈话319

科学训练要从幼稚园开始321

(五)生活教育322

教学合一322

活的教育325

报章重在传达真相——给《学灯》记者的信337

我们的信条338

行是知之始340

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343

教学做合一346

在劳力上劳心349

以教人者教己352

小学目标案354

编制小学生活历案355

减少校工以实现劳动教育案357

答朱端琰之问359

图书馆之真意义370

这一年371

《在晓庄》序375

生活即教育378

“做”是教和学的中心380

湘湖教学做讨论会记381

答操震球之问390

生活即教育391

社会即学校——答操震球问400

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401

生活历411

艺友制的教育415

师范生的第一变——变个孙悟空418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423

科学的生活439

莫轻看徒弟446

新旧时代之学生447

从烧煤炉谈到教育448

仍在不辍研究中的“活的教育”450

手脑相长454

反省的行动或行动的反省——教学做合一过程的新发现461

细胞分裂的教育办法463

中途而废才是真正的败仗——致程本海464

(六)学校教育466

《金陵光》出版之宣言466

我的学历及终身志愿——致J.E.罗素470

师范生应有之观念473

五族共和与教育者之责任479

抗日救国运动中教育界之责任483

一个教师与家长的答复——出头处要自由!486

主人教育489

欢迎罗格博士490

国难与教育493

从教育上谋国难的出路——手脑并用495

二、政治生活与时事评论499

(一)民生民权500

一夫多妻之恶结果500

北京大学要求人权508

如何教农民出头509

中华民族之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512

农夫之声552

中国的人命554

新年三问三答556

一切乡村建设必须为农民谋福利559

(二)民主自由564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564

农民联合会574

主动的民意575

平等与自由576

不除庭草斋夫579

(三)时政评论580

民国三年之希望580

共和精义582

大水是谁的罪593

何不提倡裁兵筑路595

同水打仗的军队596

国民与瞎民597

政治家与政客599

美化孙中山陵园的重要一环600

“和平”、“奋斗”、“救中国”601

不转弯的笔603

战时的功课604

新旧中国之军师606

“好政府”最后之一幕608

长忙玩忘完610

这是什么意思611

颠倒的逻辑612

军阀的镜子613

新政府小影614

教育破产与政府之责任615

县长的资格618

政治黑暗与教育破产620

(四)抗日局评622

托尔斯泰与穆罕默德的信徒622

傅将军到哪里去了?623

屡败屡战625

一致对外究待何时626

史督师对国民训话628

笼统哥之统一630

东北两少年632

战神前之对话634

敬告国民640

“剿匪”与“造匪”641

再论“剿匪”与“造匪”644

三论“剿匪”与“造匪”647

回乡去怎样工作649

三、社会生活与其他656

因循篇657

伪君子篇662

医德668

遗传论673

尊重人格为最重要683

可敬之袁观澜684

万众一心地拒毒685

学做一个人686

尊重公有财产689

康有为的诗692

恋爱与事业——人生可以做主的两大问题693

比牛顿大一倍695

世上三等人696

生难杀易697

如是我见698

血染的诺贝尔奖金700

爱之三字经702

车夫老王704

我的小怀抱705

爱迪生之死706

怎样学爱迪生708

不如学阿尔709

法拉第711

爱迪生前后受敌713

富兰克林——小徒弟列传之一715

克虏伯之金钱观723

是非725

丧事不要浪费727

陶行知大事年表728

后记7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