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史镜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 1919-1991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史镜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 1919-1991
  • 周文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829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中苏关系-国际关系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史镜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 1919-199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吴健1

前言1

一 列宁亲手创建的共产国际1

(一)共产国际(第三国际)成立的一般概况1

(二)共产国际的反倾向斗争3

二 共产国际初期(1919—1927)5

甲 帮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5

(一)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维经斯基、马林等先后来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建立5

(二)“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及其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7

(三)建立民族革命统一战线,促进国共合作,是共产国际在中国的一项战略决策和重大贡献10

乙 推动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功过13

(一)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及失误14

(二)陈独秀和共产国际16

(三)共产国际初期,国际的集中制和中共要求独立自主的矛盾就已有显露26

三 共产国际中期(1927.7—1935.7)33

(一)从“八七”会议到中共“六大”33

(二)共产国际“六大”和李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37

(三)王明路线实质上就是国际路线39

(四)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45

(五)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国内临时中央的关系49

(六)共产国际“七大”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57

(七)共产国际中期,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失败的教训后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64

附:左尔格与中国革命——一个传奇人物67

四 共产国际后期(1935—1943)77

(一)第二次王明路线和共产国际77

(二)苏德战争爆发前后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基本政策82

(三)共产国际、苏联帮助新疆盛世才建立统治权的实质84

(四)共产国际(第三国际)的解散94

(五)共产国际(第三国际)后期,中共既肯定国际的领导,又正确处理国际的错误指导和干涉,奉行独立自主路线98

附:彼得·弗拉基米洛夫(孙平)及其《延安日记》102

五 斯大林晚年时期(1943—1953)110

(一)雅尔塔会议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10

(二)拆运中国东北工业的战略意图115

(三)斯大林派米高扬密访西柏坡116

(四)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斯大林做自我批评123

(五)毛泽东首晤斯大林128

(六)斯大林与“抗美援朝”137

六 赫鲁晓夫时期(1953.3—1964.10)147

(一)赫鲁晓夫上台初期,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示好(1953—1955)148

(二)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震惊世界——两国两党分歧渐次加深153

(三)波匈事件—— 苏共二十大后的震荡159

(四)1957年莫斯科会议166

(五)“长波电台”、“共同舰队”风波——中苏关系由好变坏的转折点175

(六)赫鲁晓夫对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说三道四179

(七)苏联单方面撕毁国防新技术协定185

(八)中苏分歧蔓延到对外战略方针上189

(九)从战略利益冲突到意识形态论争的四次交锋199

(十)空前激烈的两党公开论战,赫鲁晓夫下台221

七 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0—1982.11)227

(一)勃列日涅夫上台,贯彻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主义”227

(二)《评莫斯科三月会议》,中共拒绝出席苏共二十三大233

(三)苏方公然煽动颠覆毛泽东对中共的领导236

(四)中国反对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238

(五)珍宝岛军事冲突241

(六)苏联企图战略包围中国245

(七)中国开始构思对苏反包围新战略247

(八)漫长而曲折的中苏谈判253

八 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3—1991)258

(一)从中苏关系有所改善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恢复正常化258

(二)戈尔巴乔夫变改革为改向——苏联解体263

九 苏联共产党痛失执政地位的教训与启示275

(一)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75

(二)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76

(三)必须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276

(四)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276

(五)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277

(六)苏共执政失败的教训还警示我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必须加强全党的团结,倍加珍视团结277

(七)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