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
  • 成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4779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121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1140页
  • 主题词: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概论1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是肝炎病毒研究的重要手段1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的研究手段4

第三节 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可丰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5

第四节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抗肝炎病毒治疗的新途径7

第五节 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的内容9

第二章 甲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12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结构12

第二节 HAV基因组编码产物15

第三节 甲型肝炎病毒的复制17

第四节 甲型肝炎病毒的变异及分型19

第五节 甲型肝炎病毒的抗原结构22

第六节HAV减毒与细胞培养适应化的分子基础23

第七节 甲肝疫苗的研究进展24

第三章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结构与功能28

第一节HBV基因组28

第二节HBV的复制32

第三节HBV DNA的转录及调控35

第四节HBV结构蛋白38

第四章 丙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45

第一节 丙型肝炎病毒发现的历史45

第二节 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结构46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异质性46

第四节 丙型肝炎病毒各基因区的功能47

第五节 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50

第五章 丁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56

第一节HDV的基因结构56

第二节HDV基因组的编码产物58

第三节HDV基因的转录和复制62

第四节HDV病毒的装配65

第五节HDV RNA的编辑66

第六节HBV RNA的核酶67

第七节HDV的基因型分布与疾病表现特征69

第八节HDV和HBV的相互关系69

第九节HDV的致病机制70

第十节HDV的分子生物学内容在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应用71

第六章 戊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74

第一节HEV的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75

第二节HEV的分子分类学78

第三节HEV的基因型79

第四节HEV的细胞培养81

第五节HEV的抗原表位83

第六节HEV基因工程疫苗85

第七章 庚型肝炎病毒和GB病毒的分子生物学88

第一节GBV-C/HGV的发现88

第二节GBVs和HGV的病毒学特性89

第三节GBV-C/HGV实验室检测93

第四节GBV-C/HGV流行病学93

第五节GBV-C/HGV致病性94

第六节GBV-C/HGV与HIV的共感染95

第八章 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100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概况100

第二节HBV基因型的地域分布103

第三节HBV基因型和基因变异的关系106

第四节HBV基因型和临床疾病的关系108

第九章 乙型肝炎病毒的ccc DNA118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ccc DNA的形成、转录和ccc DNA池118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的ccc DNA检测方法和意义122

第三节 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病毒ccc DNA的影响127

第四节 乙型肝炎治疗的展望129

第十章 乙型肝炎病毒准种特点及其异质性132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准种定义132

第二节HBV不同基因的准种特点135

第三节HBV准种和基因异质性的研究意义146

第十一章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新开放读码框架151

第一节 新开放读码框的发现及验证152

第二节 新开放读码框的基因型和血清型分布特征及地域分布153

第三节 新开放读码框的序列变异154

第四节 新开放读码框与肝病的关系155

第五节 新开放读码框上游启动子的研究156

第六节 新开放读码框编码多肽的研究157

第七节 新开放读码框作用机制的研究157

第十二章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转录物与亚基因组164

第一节HBV基因转录物164

第二节HBV亚基因组167

第三节 亚基因组研究技术171

第十三章 乙型肝炎病毒DNA与肝细胞基因组的整合176

第一节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整合的方法学176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整合机制179

第三节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整合的相关蛋白184

第四节HBx蛋白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整合188

第五节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整合与基因变异189

第十四章 乙型肝炎病毒显负性突变体193

第一节 显负性突变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193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显负性突变体发展过程及其分子机制194

第三节HBV核壳蛋白的显负性突变能够显著抑制HBV的复制195

第四节HBV包膜蛋白的显负性突变能够显著抑制HBV的复制199

第五节HBV X蛋白显负性突变体能够显著抑制HBV的复制202

第六节P蛋白将是显负性突变调控HBV复制的潜在重要靶点203

第七节 改造HBV作为肝靶向型基因治疗载体是显负性突变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理论上的新突破206

第十五章 乙型肝炎病毒DNA转染细胞系的建立和应用213

第一节HBV DNA转染细胞系的建立条件及相应技术213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转染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应用218

第三节HBV DNA转染细胞系复制和表达的特点221

第四节HBV蛋白的表达与调控223

第十六章 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227

第一节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227

第二节 转基因动物的建立228

第三节 转基因动物的鉴定233

第四节 转基因动物中基因的表达234

第五节 转基因动物的应用234

第六节 转基因动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238

第七节 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239

第十七章 丙型肝炎病毒复制子252

第一节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及复制252

第二节HCV病毒复制子一致性基因组的意义254

第三节HCV复制子在细胞培养中的复制能力254

第四节 表观遗传学对HCV病毒复制子复制的影响257

第五节 通过HCV复制子在细胞水平产生病毒颗粒258

第六节HCV病毒复制子的应用260

第七节 丙型肝炎病毒复制子的前景261

第十八章 乙型肝炎病毒受体265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受体研究进展266

第二节 病毒受体的研究方法272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276

第十九章 丙型肝炎病毒的受体280

第一节 丙型肝炎病毒的CD81受体280

第二节 丙型肝炎病毒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285

第三节 钙依赖型凝集素受体288

第四节 丙型肝炎病毒的其他受体291

第二十章 肝炎病毒基因组的PCR扩增295

第一节PCR技术的原理295

第二节PCR技术的主要类型303

第三节PCR技术在病毒学研究和诊断中的应用315

第四节 常见问题和PCR污染的分析与对策328

第二十一章 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突变研究333

第一节 人工突变研究方法333

第二节 直接重复序列的突变339

第三节S ORF基因突变341

第四节C ORF区基因突变349

第五节P ORF的突变351

第六节X ORF的突变354

第二十二章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表达的调控357

第一节 基因调控的研究方法357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的生活史概述361

第三节 病毒复制的调控362

第四节 乙型肝炎病毒的转录调控366

第五节 乙型肝炎病毒的转录后调控375

第二十三章 乙型肝炎病毒蛋白质的基因工程表达380

第一节HBV蛋白基因工程表达的条件380

第二节 原核细胞表达系统386

第三节 酵母菌表达系统387

第四节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389

第五节 非包膜蛋白的基因工程表达393

第二十四章 肝炎病毒基因工程抗体397

第一节 概述397

第二节 基因工程抗体结构与功能398

第三节 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03

第四节 基因工程抗体在肝炎病毒研究中的应用404

第五节 抗体鸡尾酒——新一代抗体药物406

第二十五章 酵母单杂交技术与肝炎病毒研究410

第一节 酵母单杂交技术的原理及应用410

第二节 应用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启动子Ⅰ的结合蛋白414

第二十六章 酵母双杂交技术与肝炎病毒研究419

第一节 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原理及应用419

第二节 酵母双杂交技术在肝炎病毒研究中的应用425

第二十七章 噬菌体展示技术与肝炎病毒研究429

第一节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原理和应用429

第二节 以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HBV调节基因结合蛋白433

第三节 以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肝炎病毒蛋白结合蛋白441

第四节 以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肝炎病毒蛋白抗原表位444

第五节 以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肝炎病毒蛋白的人源化单链可变区抗体446

第二十八章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与肝炎病毒研究451

第一节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的原理451

第二节 以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HBV反式调节基因455

第三节 以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HCV反式调节基因467

第二十九章 蛋白质组技术与肝炎病毒的研究481

第一节 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况481

第二节 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484

第三节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及应用485

第四节 蛋白质组学和肝炎病毒相关肝脏疾病的研究491

第五节 蛋白质组学在有毒物质的肝脏中代谢的研究498

第六节 问题与展望499

第三十章 基因组技术与肝炎病毒的研究502

第一节 基因组技术概论502

第二节 基因克隆技术503

第三节 定量PCR技术505

第四节 启动子活性和结合蛋白研究技术507

第五节 差异基因筛选和基因的反式调节作用研究技术511

第六节蛋白与蛋白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技术515

第七节 基因功能缺失研究技术516

第八节 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520

第三十一章 生物信息学技术与肝炎病毒研究524

第一节 生物信息学技术与新基因的研究524

第二节 新基因功能预测的理论及方法527

第三节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预测及方法529

第四节 顺式作用元件的预测532

第五节 直系同源体簇数据库的原理和应用536

第六节 生物信息学技术与新基因研究539

第三十二章 纳米技术与肝炎病毒研究549

第一节 纳米技术发展概况549

第二节 纳米技术的基本内容550

第三节 纳米医学551

第四节 纳米技术在肝炎病毒及其相关疾病中的应用560

第五节 纳米医学研究前景561

第三十三章 表观遗传学与肝炎病毒研究564

第一节 表观遗传学概况564

第二节 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564

第三节DNA甲基化与肝细胞癌572

第四节 与肝炎病毒相关性疾病的基因甲基化研究573

第五节 表观遗传学治疗概况576

第六节 展望577

第三十四章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易感基因研究580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易感基因研究的基础580

第二节 宿主对HBV感染易感遗传性的研究583

第三节HBV宫内感染易感基因的研究591

第四节 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型方法591

第五节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宿主遗传易感性研究的问题及展望593

第三十五章Toll样受体与肝炎病毒感染研究597

第一节TLRs概述597

第二节TLRs的信号转导通路601

第三十六章 肝炎病毒感染与细胞自噬614

第一节 细胞死亡的分类614

第二节 自噬的形态学特点和分类616

第三节 自噬相关基因618

第四节 自噬的分子机制619

第五节 自噬过程中的信号转导途径621

第六节 自噬的功能622

第七节 自噬的检测方法625

第八节 肝炎病毒感染与自噬626

第三十七章 肝炎病毒与细胞因子633

第一节 细胞因子概述633

第二节 肝炎病毒感染与细胞因子634

第三节 干扰素与肝炎病毒636

第四节TNF-α与肝炎病毒640

第五节TGF-β与肝炎病毒645

第六节 白细胞介素与肝炎病毒648

第三十八章 肝炎病毒与一氧化氮信号系统657

第一节 一氧化氮的生物合成及其生物学作用657

第二节 一氧化氮信号系统研究进展660

第三节 一氧化氮信号系统与肝炎病毒的作用机制663

第三十九章 肝炎病毒与APOBEC3G信号系统671

第一节APOBEC家族671

第二节APOBEC3G672

第三节APOBEC3G和肝炎病毒674

第四十章 肝炎病毒和自身免疫678

第一节 肝炎病毒和肝外自身免疫现象678

第二节 肝炎病毒和自身抗体686

第三节 肝炎病毒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689

第四十一章 肝炎病毒与代谢综合征693

第一节 代谢综合征693

第二节HBV和HCV都与MS密切相关694

第三节HBV和HCV引发MS的机制697

第四节HBV和HCV感染伴发MS的治疗709

第四十二章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分子机制717

第一节HBV垂直传播的分子机制717

第二节HCV垂直传播的分子机制722

第四十三章 肝炎病毒与肝纤维化730

第一节 肝纤维化的病因730

第二节 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732

第三节 肝纤维化的诊断737

第四节 肝纤维化的治疗进展740

第五节 肝炎病毒与肝纤维化744

第六节 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749

第四十四章 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754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754

第二节 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763

第三节 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与肝细胞癌770

第四十五章 肝细胞癌的标志物780

第四十六章 抗肝炎病毒反义技术795

第一节 反义技术的概述795

第二节 反义分子的种类和来源798

第三节 反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805

第四节 反义技术抗肝炎病毒的作用靶位及其应用810

第四十七章 抗肝炎病毒的寡核苷酸815

第一节 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机制815

第二节 反义寡核苷酸的修饰和生物学意义817

第三节 反义寡核苷酸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820

第四节 新型寡(脱氧)核苷酸823

第五节 展望827

第四十八章 抗肝炎病毒的核酶技术829

第一节 核酶概述829

第二节 核酶的设计837

第三节 核酶在抗肝炎病毒中的具体应用844

第四十九章RNA干扰技术与肝炎病毒研究850

第一节RNA干扰的作用机制850

第二节 诱导产生RNA干扰的方法852

第三节RNA干扰的主要应用领域854

第四节RNA干扰与乙型肝炎病毒研究856

第五节RNA干扰与丙型肝炎病毒研究858

第六节RNA干扰与其他肝炎病毒研究859

第七节RNA干扰在肝炎病毒研究中的挑战及其对策860

第五十章 微小RNA技术与肝炎病毒研究866

第一节miRNA概述866

第二节miRNA与病毒感染875

第三节miRNA与肝炎病毒感染879

第四节 展望883

第五十一章 抗肝炎病毒的基因治疗886

第一节 基因治疗概述887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的基因治疗894

第五十二章 干扰素(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与病毒性肝炎治疗909

第一节 干扰素909

第二节 干扰素与慢性乙型肝炎913

第三节 干扰素与慢性丙型肝炎921

第五十三章 拉米夫定与乙型肝炎的治疗931

第一节 拉米夫定概述931

第二节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34

第三节 拉米夫定治疗的局限性938

第四节 拉米夫定的联合治疗941

第五十四章 阿德福韦酯与乙型肝炎的治疗944

第一节 药效学特征944

第二节 药代动力学特性947

第三节 毒理研究948

第四节 不良反应949

第五节 药物耐受性950

第六节 药物相互作用950

第七节 药物过量951

第八节 临床应用951

第九节 存在问题955

第五十五章 恩替卡韦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958

第一节 恩替卡韦的化学结构和功能958

第二节 临床前研究959

第三节 临床研究961

第四节 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969

第五十六章 替比夫定与乙型肝炎的治疗974

第一节 替比夫定的药理学概况974

第二节替比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976

第五十七章 核苷(酸)类似物的细胞内代谢985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及其复制过程985

第二节 核苷(酸)类似物的结构985

第三节 核苷(酸)类似物的作用机制989

第五十八章 乙型肝炎病毒核苷(酸)类似物耐药变异1001

第一节HBV耐药变异的发生机制1001

第二节HBV耐药变异的相关概念及变异位点的命名方法1003

第三节 常见耐药变异位点1004

第四节 常用基因型耐药检测技术1006

第五节 表型耐药检测技术简介1008

第六节HBV耐药变异的相关临床问题1009

第五十九章 丙型肝炎病毒NS3丝氨酸蛋白酶解旋酶及抑制剂1014

第一节NS3丝氨酸蛋白酶1014

第二节NS3解旋酶1018

第六十章 丙型肝炎病毒NS5B的RNA依赖性RNA聚合酶及抑制剂1023

第六十一章 肝炎病毒基因疫苗1032

第一节 基因疫苗的发展概况1032

第二节 基因疫苗的作用机制和优势1032

第三节 基因疫苗导入体内的方法1034

第四节 基因疫苗的构建和制备1036

第五节 基因疫苗的佐剂1037

第六节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疫苗1038

第七节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疫苗1042

第八节 基因疫苗研究展望1044

第六十二章 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研究1048

第六十三章 戊型肝炎病毒疫苗的研究1061

第一节HEV基因型1061

第二节HEV基因组结构1062

第三节HEV抗原表位研究1063

第四节HEV疫苗研究进展1064

第六十四章 基因插入失活与功能基因筛选1073

第一节 基本概念1073

第二节 基因插入失活概况1074

第三节 功能基因筛选策略1081

第四节 基因捕获技术在功能基因筛选中的应用1083

第六十五章 未知功能基因研究策略1087

第一节 编码基因序列的研究1087

第二节 调节基因序列的研究1089

第三节 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分析10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