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气候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家诚,林之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3119·1205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603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6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气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气候的定义和中国气候的内容1
2.中国气候学发展简史4
3.研究气候的意义6
4.中国的地理特点9
第二章 中国的环流和天气系统12
1.北半球及东亚的经向气压梯度和纬向风分布12
2.我国及邻近地区的气压场和风18
3.我国的气旋和反气旋24
4.季风28
5.寒潮33
6.台风39
第三章 气温46
1.我国1、4、7、10月平均气温分布主要特点46
2.我国四季开始日期分布特点55
3.各种界限温度初终期、持续日数及积温63
4.地形、拔海高度与气温直减率79
5.地形对我国气温的主要影响89
6.气温的年较差和年变化97
7.气温的日较差和日变化107
8.气候大陆度120
9.冷空气降温随高度分布127
第四章 降水131
1.年、1、4、7、10月平均雨量、雨日分布主要特点131
2.我国暴雨气候特点145
3.降水变率、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和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分布特点156
4.地形、拔海高度与降水163
5.降水年变化和雨季176
6.降水日变化196
7.我国降水时数时空分布的研究206
第五章 温度和蒸发223
1.水汽压的年、季空间分布223
2.地理因子对水汽压分布的影响230
3.极端最大和极端最小水汽压分布233
4.水汽压的年变化和日变化236
5.相对湿度年、季空间分布238
6.地理因子对相对湿度分布的影响246
7.相对湿度年变化249
8.相对湿度日变化253
9.蒸发量的年、季空间分布256
10.地理因子对蒸发量的影响264
11.蒸发量的年变化267
第六章 云量、日照和太阳总辐射269
1.总云量、低云量的年季分布269
2.地理因子对云量分布的影响290
3.云量的年变化和日变化293
4.日照时数的年、季分布形势299
5.日照百分率年、季分布形势307
6.地理因子对日照的影响316
7.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的年变化320
8.日照时数日变化326
9.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329
第七章 风速341
1.平均风速、大风日数、极大和最大风速分布主要特点341
2.地理因子对风速分布的影响356
3.风速年变化362
4.风速日变化366
5.地方性风举例371
6.气压年、日变化379
第八章 地温与冻土384
1.一、七月平均地面温度和地气温差的分布384
2.极端最高和极端最低地面温度分布388
3.地温垂直变化389
4.地温日际和月际变化随深度分布(举例)398
5.最大冻土深度和永冻土400
第九章 各种天气现象403
1.雾403
2.雷暴411
3.冰雹425
4.沙暴、扬沙、浮尘和烟437
5.雨淞和雾淞443
6.霜和霜冻,降雪和积雪449
第十章 中国气候区划467
1.中国气候区划历史简况467
2.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的中国气候区划469
3.中央气象局的中国气候区划472
4.中国气候区划新探474
5.我国干湿气候区划479
6.我国季风气候区划482
7.全国建筑气候分区初步区划484
8.全国农业气候区划487
9.我国种植制度的气候区划490
10.我国柑桔气候区划和柑桔冻害区划491
11.我国风能区划496
12.我国太阳能资源利用区划498
13.我国冬季服装气候分区500
第十一章 我国气候变化506
1.我国地质时代的气候506
2.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511
3.我国现代气候变化517
4.当前属何气候时代和地质时代气候变化的原因522
第十二章 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原因527
1.天文原因528
2.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530
3.大气中的主要冷热源537
4.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543
5.人类活动因子549
第十三章 我国气候资源和气候灾害559
1.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分布559
2.我国粮食生产的气候资源潜力562
3.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565
4.我国的气候能源569
5.我国的气候灾害572
结束语578
附录1 1951-1980年30年平均气候资料表578
附录2 书中出现的主要气象台站经纬度和拔海高度表589
热门推荐
- 175476.html
- 2986892.html
- 2478341.html
- 82349.html
- 3203897.html
- 3172609.html
- 860677.html
- 666622.html
- 672981.html
- 7993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67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93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84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47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8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6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04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86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1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