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东省地方志丛书 阳东县志 1988-2000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广东省地方志丛书 阳东县志 1988-2000
  • 阳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5997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764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831页
  • 主题词:阳东县-地方志-1988~200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广东省地方志丛书 阳东县志 1988-2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述1

大事记7

第一篇 建置区划27

第一章 建置27

第一节 位置27

第二节 沿革27

第二章 区划28

第一节 区建制时期28

第二节 县建制时期29

第三章 各镇概况31

第一节 东城31

第二节 北惯33

第三节 合山36

第四节 那龙41

第五节 田畔43

第六节 雅韶45

第七节 大沟48

第八节 三山51

第九节 新洲54

第十节 东平61

第十一节 塘坪63

第十二节 大八69

第十三节 白沙74

第十四节 双捷78

第十五节 麻汕80

第二篇 环境资源84

第一章 地质地貌84

第一节 地质84

第二节 地貌86

第二章 气候 物候88

第一节 气候88

第二节 物候88

第三章 自然灾害89

第一节 洪涝灾害89

第二节 旱灾90

第三节 台风暴潮91

第四节 冻害91

第五节 冰雹 龙卷风 雷电92

第四章 自然资源92

第一节 水92

第二节 动植物95

第三节 矿产97

第四节 土地101

第五节 海洋103

第三篇 人口与计划生育106

第一章 人口106

第一节 人口变化106

第二节 人口分布108

第三节 人口结构109

第二章 计划生育121

第一节 机构与团体121

第二节 宣传教育122

第三节 节育措施123

第四节 节育成效125

第五节 优生优育126

第四篇 经济综述与经济管理127

第一章 经济综述127

第一节 发展概要127

第二节 发展战略的制订与实施128

第三节 发展水平129

第四节 经济结构131

第二章 经济管理139

第一节 计划139

第二节 统计141

第三节 审计143

第四节 物价144

第五节 质监和计量146

第六节 工商147

第七节 国土152

第五篇 农业155

第一章 农村体制改革与产业调整155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155

第二节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157

第二章 种植业157

第一节 管理机构157

第二节 粮食作物158

第三节 经济作物160

第四节 水果163

第五节 土壤 肥料165

第六节 品种与技术推广167

第七节 农田基本建设168

第八节 农具、农机管理169

第三章 林业170

第一节 管理机构170

第二节 森林资源171

第三节 造林绿化172

第四节 林业体制173

第五节 森林资源管护174

第六节 林区开发与林木经营176

第四章 畜牧业176

第一节 管理机构176

第二节 牲畜饲养176

第三节 家禽饲养178

第四节 良种鹅繁殖与培育179

第五节 畜禽疫病防治179

第六节 饲料资源及加工180

第五章 渔业181

第一节 管理机构181

第二节 捕捞181

第三节 养殖184

第四节 渔场 渔港186

第五节 海产品流通与加工186

第六节 渔业和渔域管理187

附一: 山地农业开发纪实188

附二: 特色品牌农业190

第六篇 工业194

第一章 管理机构与企业改革194

第一节 管理机构194

第二节 企业改革194

第二章 所有制结构196

第一节 国有企业196

第二节 集体企业198

第三节 民营企业199

第四节 三资企业199

第三章 工业门类200

第一节 食品 化工200

第二节 五金 刀具203

第三节 皮革 服装206

第四节 建材 家具207

第五节 印刷209

第六节 铸造 机械209

第七节 造船 制冰211

第八节 核电212

第九节 部分工业名优产品选介212

第四章 工业园区213

第一节 规划与开发213

第二节 县城工业园区214

第三节 镇工业区215

附一:“十八子”——中国菜刀中心216

附二:“喜之郎”——果冻布丁生产企业218

第七篇 城乡建设221

第一章 县城规划与建设221

第一节 管理机构221

第二节 县城规划222

第三节 县城建设222

第四节 城建管理与监察230

第二章 村镇建设231

第一节 镇区规划与建设231

第二节 乡村建设235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237

第一节 管理机构237

第二节 市场管理237

第三节 产权、产籍管理237

第四节 房屋建设管理238

第五节 住房制度改革238

第四章 建筑业239

第一节 工程设计与施工240

第二节 质量与安全管理242

第三节 建筑工程公司242

第五章 环境保护244

第一节 管理机构244

第二节 环境监理244

第三节 环境污染状况244

第四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246

附:阳东县县城建设纪略247

第八篇 交通 运输 邮电250

第一章 交通250

第一节 管理机构250

第二节 公路251

第三节 铁路254

第四节 港口码头255

第二章 运输256

第一节 经营企业256

第二节 公路运输257

第三节 水路运输259

第三章 邮电260

第一节 邮政260

第二节 电信264

第三节 移动通信267

第九篇 水利 电力269

第一章 水利269

第一节 管理机构269

第二节 水利设施270

第三节 水费征收与水利执法275

第四节 “三防”工作275

第二章 电力278

第一节 管理机构278

第二节 水力发电278

第三节 供电设施279

第四节 电网改造280

第五节 供电售电281

第十篇 商贸 旅游282

第一章 商贸282

第一节 国内贸易282

第二节 对外经济贸易296

第三节 流通体制改革303

附:三体招商模式309

第二章 旅游311

第一节 管理机构311

第二节 旅游资源312

第三节 景区开发314

第四节 旅游服务315

第十一篇 财税 金融317

第一章 财政317

第一节 管理机构317

第二节 财政收支317

第三节 财务管理与监督319

第二章 税务321

第一节 管理机构321

第二节 农业税与工商税321

第三节 中央税 地方税 中央地方共享税324

第四节 税务管理325

第三章 金融326

第一节 金融机构326

第二节 货币327

第三节 存款328

第四节 贷款330

第五节 外汇331

第六节 保险332

第四章 体制改革333

第一节 试行乡镇财政包干体制333

第二节 税务体制334

第三节 金融体制334

第四节 价格体制335

第十二篇 中共阳东地方组织336

第一章 县(区)委员会336

第一节 建区初期区委领导班子成员336

第二节 历届县(区)委领导班子成员336

第三节 县(区)委工作机构及主要负责人338

第二章 党员代表大会340

第一节 县(区)党员代表大会340

第二节 乡镇党员代表大会341

第三章 县(区)委全体会议343

第一节 区委一届全体会议343

第二节 县(区)委二届全体会议343

第三节 县委三届全体会议344

第四节 县委四届全体会议345

第四章 基层党组织345

第一节 基层组织设置345

第二节 党员结构346

第五章 纪检监察347

第一节 组织概况347

第二节 主要工作348

第六章 组织工作350

第一节 干部队伍建设350

第二节 干部选拔任用351

第三节 离退休干部管理351

第七章 宣传工作353

第一节 宣传教育353

第二节 党员培训355

第八章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55

第一节 制订规划与创建活动356

第二节 道德宣传教育活动358

第三节 文明新风尚360

第九章 党史研究与保密工作362

第一节 党史研究362

第二节 保密工作363

第十三篇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第一章 人大代表的选举364

第一节 县(区)历届人大代表产生364

第二节 县(区)历届人大代表构成364

第二章 县(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366

第一节 区一届人大各次会议366

第二节 县(区)二届人大各次会议367

第三节 县三届人大各次会议368

第四节 县四届人大各次会议369

第三章 县(区)人大常务委员会370

第一节 组成人员370

第二节 工作机构及职责372

第三节 主要工作374

第四章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380

第十四篇 地方人民政府第一章 县(区)人民政府383

第一节 政府领导班子成员383

第二节 政府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385

第三节 垂直管理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391

第四节 政府办公室工作393

第五节 法制工作396

第六节 信访工作397

第七节 外事侨务及港澳台工作398

第二章 镇(乡)人民政府400

第一节 组织概况400

第二节 政府主要负责人401

第三章 历届政府主要工作404

第一节 第一届区人民政府(1988.10~1991.1)405

第二节 第二届县(区)人民政府(1991.1~1994.1)406

第三节 第三届县人民政府(1994.1~1999.1)408

第四节 第四届县人民政府(1999.1~2000.12,在届)410

第十五篇 人民政协412

第一章 政协阳东县委员会412

第一节 历届政协委员的组成412

第二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全体会议413

第二章 政协阳东县常务委员会414

第一节 历届政协常务委员会的组成415

第二节 历届政协常务委员、主席会议416

第三章 主要工作与活动417

第一节 统一战线与政治协商417

第二节 视察调研与参政议政418

第三节 各项活动418

第十六篇 公安 司法420

第一章 公安420

第一节 机构与组织420

第二节 警务工作421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424

第四节 危险物品和特种行业管理425

第五节 户政管理426

第六节 边防边境管理427

第七节 交通安全管理428

第八节 消防管理430

第九节 拘留(戒毒)管理431

第二章 检察431

第一节 机构431

第二节 刑事检察431

第三节 法纪检察432

第四节 民事行政检察432

第五节 举报控申检察432

第六节 反贪污贿赂工作433

第七节 监所检察433

第三章 审判433

第一节 机构433

第二节 立案434

第三节 刑事审判434

第四节 民事和经济审判434

第五节 行政审判435

第六节 执行工作435

第四章 劳改队 监狱435

第一节 沿革435

第二节 对罪犯改造的管理436

第五章 司法行政438

第一节 机构438

第二节 律师事务438

第三节 公证439

第四节 基层法律服务439

第五节 民事调解439

第六节 普及法制教育440

第十七篇 民政 武装441

第一章 民政441

第一节 管理机构441

第二节 社会救助441

第三节 社会优抚443

第四节 双拥工作445

第五节 革命老区建设446

第六节 婚姻管理449

第二章 武装451

第一节 机构451

第二节 民兵工作451

第三节 征兵工作453

第四节 县境内的重大兵事453

第十八篇 群众团体459

第一章 总工会459

第一节 组织概况459

第二节 工会代表大会459

第三节 女职工代表大会460

第四节 主要工作与活动460

第二章 共青团462

第一节 组织概况462

第二节 共青团历次代表大会462

第三节 主要活动462

第三章 妇联463

第一节 组织概况463

第二节 妇女代表大会464

第三节 主要活动464

第四章 工商联466

第一节 组织概况466

第二节 主要活动466

第五章 残联468

第一节 组织概况468

第二节 残联代表大会469

第三节 主要工作469

第十九篇 劳动 社保 人事470

第一章 劳动470

第一节 管理机构470

第二节 劳动力资源470

第三节 劳动就业472

第四节 劳动保护与技能培训473

第五节 劳动监督与仲裁473

第六节 职工工资474

第二章 社会保障475

第一节 管理机构475

第二节 社会保险管理475

第三节 养老、失业、工伤保险476

第四节 社会保险基金征集477

第五节 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发放478

第三章 人事478

第一节 管理机构478

第二节 机构编制479

第三节 干部管理483

第二十篇 教育489

第一章 管理机构489

第一节 县机构489

第二节 镇机构490

第三节 学校内设机构490

第二章 学校布局与办学模式490

第一节 学校布局490

第二节 办学模式492

第三章 教育投入与办学条件493

第一节 教育经费与教育收费493

第二节 学校建设与教学设备496

第四章 学校教育497

第一节 基础教育497

第二节 职业教育501

第三节 成人教育503

第五章 教育队伍504

第一节 教职工与师资水平504

第二节 教师待遇505

第六章 教育改革与学校管理506

第一节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素质教育实验506

第二节 基础教育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507

第三节 学校管理规范化建设508

第七章 招生考试510

第一节 初中招生考试510

第二节 高中阶段招生考试510

第三节 高校招生考试511

第二十一篇 科技 卫生 体育512

第一章 科技512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512

第二节 科技计划编制与实施514

第三节 重要科技成果与奖励514

第四节 发明与创新专利管理517

第五节 地震测报518

第二章 卫生519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519

第二节 医院建设521

第三节 卫生防疫523

第四节 妇幼保健525

第五节 爱国卫生526

第三章 体育527

第一节 机构与团体527

第二节 体育设施与体育市场528

第三节 群众体育529

第四节 学校体育530

第五节 竞技体育531

第二十二篇 文化539

第一章 文化539

第一节 文化管理539

第二节 文学540

第三节 艺术542

第四节 民间文化545

第二章 遗址547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547

第二节 古墓552

第三节 古建筑555

第四节 石雕 纪念碑558

第五节 革命旧址561

第三章 文物562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文物562

第二节 化石古樟洪钟563

第三节 革命文物564

第四章 广播电视 书刊 档案565

第一节 广播电视565

第二节 书刊567

第三节 档案568

第二十三篇 社会生活570

第一章 人民生活570

第一节 物质生活概况570

第二节 经济收入570

第三节 粮食571

第四节 饮食572

第五节 宅居576

第六节 服饰577

第七节 生活用品581

第二章 婚姻家庭585

第一节 婚姻585

第二节 家庭586

第二十四篇 民俗 宗教590

第一章 民俗风情590

第一节 传统节日590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节日与纪念日593

第三节 礼仪习俗593

第四节 民间用语习俗597

第五节 民间文体活动598

第六节 东平渔妇服饰603

第七节 集市买卖604

第八节 民间渔猎606

第二章 民间工匠与游走职业608

第一节 手艺工匠608

第二节 游走职业613

第三章 宗教信仰616

第一节 天主、基督、佛、道教616

第二节 吉水寺617

第二十五篇 方言618

第一章 方言汉字与方言同音字618

第一节 阳江(阳东)方言汉字618

第二节 普通话与阳东方言同音字619

第二章 方言词汇621

第一节 词汇特点621

第二节 分类词汇举例624

第三章 语法特点636

第一节 词法636

第二节 句法638

第四章 民谚 流行用语641

第一节 民谚64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流行用语648

第二十六篇 人物650

第一章 人物传650

谭可则650

李萁650

梁士锋651

谭作舟651

陈章甫652

李伯振653

梁嗣和654

伍驺654

陈元泳655

洪文丽656

陈国璋656

陈华657

林良荣657

陈辉耀658

谭光复659

利春晓660

霍健敏660

第二章 人物录661

谭修德661

郑光鸿661

许宗祥662

黄安仁662

黄德鸿663

黄白云663

陈开奕664

谭恩光664

陈开臻665

杨松666

陈香柏666

陈醉666

陈劲667

卢丽娟667

陈立班668

郑应洽669

项景谦669

陈国兴670

刘齐670

第三章 人物表670

第一节 烈士英名表670

第二节 教科文界正高级职称及知名人物表675

第三节 进士、举人名表677

第四节 英模人物表678

第五节 职官表689

附录693

表格索引744

CONTENTS749

编后记7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