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德社会学引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龚长宇著;郑杭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6391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道德社会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德社会学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道德社会学的缘起与发展1
第一节 道德社会学的缘起2
一、孔多塞:“道德科学”的代言人3
二、威廉·冯特:道德社会学的探路人6
三、埃米尔·迪尔凯姆:道德社会学的奠基人9
第二节 国外道德社会学的发展23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道德社会学研究23
二、“二战”以后的道德社会学研究24
三、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的道德社会学研究25
第三节 我国道德社会学的思想源流及发展26
一、我国道德社会学的思想源流27
二、20世纪上半叶道德社会学从洋科学变成本土科学的历程30
三、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道德社会学33
第二章 道德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43
第一节 确立道德社会学研究对象的途径43
一、历史的途径:迪尔凯姆奠定的“实质性传统”44
二、经验的途径:当代社会学家和伦理学家的理论诉求45
三、分析的途径:为了预测而观察47
第二节 道德社会学的研究对象47
一、道德行为事实是道德事实结构的核心要素48
二、道德行为事实是人的道德性的最充分的体现51
三、道德行为事实能够体现社会学所倡导的“实证精神”51
第三节 道德社会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52
一、道德社会学与社会学52
二、道德社会学与伦理学54
三、道德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57
第四节 道德社会学的研究方法59
一、道德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具体方法、操作手段和技术59
二、道德社会学的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和中观研究61
第五节 道德社会学的功能61
一、认识功能62
二、实践功能63
第三章 社会行动理论与道德行为事实64
第一节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社会行动理论64
一、马克斯·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65
二、符号互动论与现象学的行动理论67
三、吉登斯的社会行动理论70
第二节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社会行动理论75
第三节 批判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社会行动理论82
第四节 社会行动理论对道德社会学研究的启迪97
一、社会行动理论为解释道德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97
二、道德社会学同样服务于求解“社会秩序如何可能”的社会学主题99
三、道德行为是道德社会学研究的切入点103
第四章 道德社会化:道德行为的发生机制105
第一节 道德社会化及其理论取向105
一、道德社会化的含义105
二、社会学取向的道德社会化理论107
三、心理学取向的道德社会化理论110
第二节 道德社会化的构成要素124
一、道德社会化的首要要素:认同道德规范125
二、道德社会化的次要要素:明晰道德关系136
三、道德社会化的第三要素:形成道德人格138
第三节 道德社会化的实现途径140
一、社会的道德教育140
二、个体的道德修养141
第四节 道德社会化的测量143
一、科尔伯格的“方面评价法”和“直观性问题评价法”143
二、哈贝马斯的“道德发展和自我同一性”指标146
第五章 婚姻家庭道德:血缘群体中的道德事实150
第一节 婚姻家庭的社会学意义150
一、作为社会制度的婚姻150
二、作为社会组织形式的家庭152
第二节 婚姻家庭道德规范154
一、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婚姻家庭道德规范155
二、婚姻家庭道德规范的功能157
第三节 婚姻家庭道德事实的研究方法162
一、相互作用方法与婚姻家庭道德事实研究162
二、夫妻关系中的道德事实研究164
三、亲子关系中的道德事实研究168
四、婚姻家庭紧张关系中的道德事实研究174
五、婚姻家庭道德事实研究的综合指标体系180
第六章 社会公德:公共领域中的道德事实182
第一节 公共领域与社会公德183
一、哈贝马斯论“公共领域”183
二、汉娜·阿伦特的“公共领域”188
三、公共领域的界域191
第二节 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193
一、政治公共领域中的道德193
二、公共场所中的道德194
三、公共交往(陌生人场域)中的道德198
第三节 测量社会公德事实的指标体系212
第七章 职业道德:业缘关系中的道德214
第一节 职业与社会分工215
一、职业215
二、职业与社会分工216
三、职业分类218
第二节 业缘关系与职业道德220
一、业缘关系220
二、职业道德221
三、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223
第三节 职业道德事实的构成要素225
一、对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状况226
二、职业声望——职业评价状况226
三、不同类型业缘关系中的道德230
四、测量业缘关系道德状况的指标体系234
第八章 道德失范235
第一节 道德失范理论236
一、迪尔凯姆的道德失范理论236
二、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236
三、道德失范的基本含义238
第二节 道德失范的类型239
第三节 我国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240
第四节 克服道德失范的对策思考242
一、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价值规范体系,是克服道德失范的前提和基础242
二、完善社会制度是克服道德失范的重要保证243
三、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克服道德失范的根本途径243
结语245
一、总结245
二、讨论246
参考文献249
后记259
热门推荐
- 1036943.html
- 20653.html
- 1421525.html
- 1108961.html
- 2175227.html
- 493525.html
- 3438465.html
- 3114550.html
- 1244532.html
- 1896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17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49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8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81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28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31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9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2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7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