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叶城县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叶城县志
  • 叶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高晓梅主编 著
  • 出版社: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ISBN:7228052064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716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7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叶城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

概述2

大事记10

第一编 建置 区划56

第一章 位置 境域56

第一节 位置 面积56

第二节 境域变迁56

第二章 建置沿革57

第一节 建县前的辖属57

第二节 建县后的建置沿革59

第三章 行政区划59

第一节 清代区划59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61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区划63

第四章 乡镇概况68

第一节 叶城镇68

第二节 恰尔巴格镇69

第三节 乌夏巴什镇70

第四节 洛克乡71

第五节 伯西热克乡71

第六节 铁提尔乡72

第七节 恰斯美其特乡73

第八节 吐古其乡74

第九节 江格勒斯乡74

第十节 加依提勒克乡75

第十一节 巴仁乡76

第十二节 乌吉热克乡77

第十三节 夏合甫乡77

第十四节 依力克其乡78

第十五节 萨依巴格乡79

第十六节 依提木孔乡80

第十七节 宗朗乡80

第十八节 柯克亚乡81

第十九节 西合休乡82

第二十节 棋盘乡83

第五章 地名考释84

第一节 地名语源84

第二节 成名类型84

第三节 考释举要86

第二编 自然环境98

第一章 地质98

第一节 地层98

第二节 地质演变99

第二章 地貌100

第一节 山区100

第二节 平原102

第三章 气候102

第一节 日照102

第二节 气温、地温104

第三节 降水 蒸发 湿度112

第四节风114

第五节 物侯116

第四章 水文118

第一节 河流118

第二节 泉水122

第三节 地下水123

第四节 冰川124

第五章 土壤 植被124

第一节 土壤分布124

第二节 土壤类型125

第三节 土壤特征128

第四节 土地利用129

第五节 植被130

第六章 生物 矿产131

第一节 生物资源131

第二节 矿产资源132

第七章 自然灾害133

第一节 干旱133

第二节 风沙133

第三节 干热风134

第四节 暴雨(雪)和山洪134

第五节 冰雹135

第六节 冻害136

第三编 人口138

第一章 人口发展与分布138

第一节人口发展138

第二节 人口分布141

第二章 人口构成141

第一节 民族构成141

第二节 性别构成142

第三节 年龄构成142

第四节 文化构成143

第五节 职业构成144

第三章 婚姻 家庭145

第一节 婚姻状况146

第二节 家庭147

第四章 计划生育147

第一节 机构147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148

第四编 农业152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和体制改革152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152

第二节 减租反霸153

第三节 土地改革153

第四节 农业合作化154

第五节人民公社155

第六节 生产责任制156

第二章 劳力 耕地 区划158

第一节 劳力158

第二节 耕地158

第三节 种植业区划162

第三章 农作物结构与耕作制度163

第一节 作物结构163

第二节 耕作制度166

第四章 主要农作物栽培167

第一节 小麦167

第二节 玉米170

第三节 棉花173

第四节 其他作物175

第五章 良种繁育与植物保护176

第一节 良种繁育176

第二节 植物保护176

第六章 农机具180

第一节 农机具演变180

第二节 主要农用机械181

第三节 农机管理183

第四节 农机供应184

第七章 经营管理185

第一节 机构185

第二节 管理业务186

第三节 经济效益189

第五编 林业193

第一章 林业资源193

第一节 天然林193

第二节 人工林193

第三节 主要树种194

第二章 植树造林195

第一节 育苗195

第二节 造林196

第三节 林业区划199

第三章 林木管理201

第一节 采伐 抚育201

第二节 管理措施202

第三节 管理机构203

第六编 畜牧业208

第一章 畜牧资源208

第一节 畜禽品种208

第二节 草场 饲料210

第二章 畜牧业区划及生产212

第一节 畜牧业区划212

第二节 牧业生产213

第三章 疫病防治216

第一节 畜禽疾病防治216

第二节 畜禽寄生虫病防治218

第三节 其他疫病防治219

第四章 机构219

第一节 行政机构219

第二节 畜牧基层机构、单位222

第七编 园艺 养殖224

第一章 园艺224

第一节 果品224

第二节 蔬菜229

第三节 西瓜 甜瓜231

第四节 风景树 花卉231

第二章 养殖232

第一节 蚕桑232

第二节 养蜂234

第三节 水产235

第八编 水利240

第一章 水资源及灌区240

第一节 水资源240

第二节灌区242

第二章 水利工程244

第一节 引水工程244

第二节 蓄水工程250

第三节 防洪工程251

第四节 提水工程252

第五节 防病改水工程252

第三章 水利管理252

第一节 管理机构252

第二节 工程管理253

第三节 灌溉管理254

第四节 水费征收255

第五节 投资效益256

第九编 工业259

第一章 农产品加工业259

第一节 粮食加工259

第二节 食用油加工260

第三节 棉花加工260

第二章 电力 煤炭业261

第一节 电力261

第二节 煤炭264

第三章 建材、农机修造业265

第一节建材生产265

第二节 农机修造267

第四章 食品、副食品加工业267

第一节 食品加工267

第二节 副食品加工268

第五章 皮革、纺织、缝纫业269

第一节 皮革269

第二节 纺织269

第三节 缝纫270

第六章小五金、木器、印刷业270

第一节 小五金 木器270

第二节 印刷业271

第七章 乡镇企业277

第一节 管理机构277

第二节 发展概况277

第三节 产品产量280

第四节 重点乡镇企业简介281

第十编 商业 粮油288

第一章 商业288

第一节 私营商业290

第二节 国营商业291

第三节 供销商业299

第二章 粮油316

第一节 机构沿革317

第二节 粮油购销317

第三节 调运 仓储318

第四节 粮油议购议销322

第十一编 交通 邮电324

第一章 交通324

第一节 机构设置324

第二节 道路326

第三节 渡口 桥梁329

第四节 运输333

第二章 邮电337

第一节 机构沿革337

第二节 邮政338

第三节 电信347

第十二编 财政 税务354

第一章 财政354

第一节 机构沿革354

第二节财政收入355

第三节 财政支出357

第四节 财政管理和监督359

第二章 税务360

第一节 机构沿革360

第二节 税制361

第三节 税收363

第四节 减免369

第五节 征收管理371

第十三编 金融374

第一章 机构 队伍374

第二章 货币流通375

第一节 货币375

第二节 货币流通量377

第三章 存款 储蓄378

第一节 存储余额378

第二节 利率380

第四章 贷款381

第一节 农业贷款381

第二节 工商贷款382

第三节 基建贷款383

第五章 债券385

第一节 公债385

第二节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385

第三节 国库券385

第四节 其他债券386

第六章 保险386

第一节 险种386

第二节 保险理赔386

第十四编 城乡建设390

第一章 管理机构390

第二章 县城建设390

第一节 布局 规化390

第二节 城镇道路392

第三节 公共设施394

第四节 房屋建设396

第三章 乡镇建设399

第一节 镇驻地建设399

第二节 农村“五好”建设400

第四章 环境保险401

第五章 建筑402

第一节 建筑队伍402

第二节 建筑水平402

第三节 建筑规模和效益403

第十五编 经济管理406

第一章 计划 统计406

第一节 机构沿革406

第二节 计划编制407

第三节 统计407

第二章 审计408

第一节 机构沿革408

第二节 专项审计408

第三节 内部审计408

第三章 物价409

第一节 机构沿革409

第二节 价格政策410

第三节 价格管理410

第四节 物价检查411

第四章 标准计量415

第一节 计量机构415

第二节 计量管理415

第三节 质量监督检查415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416

第一节 机构沿革416

第二节 企业登记417

第三节 监督管理419

第四节 市场管理420

第五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423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426

第七节 商标、广告管理428

第六章 土地管理428

第一节 机构沿革428

第二节 建设用地管理429

第三节 土地纠纷处理429

第四节土地监察及地籍管理429

第十六编 政党 群团432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叶城县地方组织432

第一节 组织机构432

第二节 党员436

第三节 历届党代会439

第四节 宣传教育442

第五节 纪律检查444

第六节 统一战线工作446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叶城县党部447

第一节 机构447

第二节 党务活动447

第三章 群众团体448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主要社会团体448

第二节 总工会449

第三节 农民团体450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450

第五节 共青团叶城县委员会452

第六节 工商联合会455

第七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455

第八节 消费者协会456

第九节 伊斯兰教协会456

第四章 重大政事纪略457

第一节 开辟列城——叶城驿运457

第二节 国民党军政人员经叶城逃亡国外457

第三节 减租反霸458

第四节 抗美援朝458

第五节“三反”运动459

第六节 土地改革459

第七节 肃反 审干460

第八节 整风和反右斗争460

第九节“大跃进”461

第十节 修建“七一”大渠462

第十一节 农业学大寨 工业学大庆464

第十二节“文化大革命”465

第十三节 平反冤假错案466

第十四节 平息1·13事件467

第十七编 政权 政协470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470

第一节 叶城县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470

第二节 叶城县人民代表大会471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475

第四节选举477

第二章 政府479

第一节 县署479

第二节 县公署 县政府480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481

第三章 人民政协484

第一节 机构沿革484

第二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485

第三节 主要工作486

第十八编 民政490

第一章 基层选举490

第二章 优抚 安置491

第一节 优抚491

第二节 拥军492

第三节 安置493

第三章 社会救济494

第一节 灾害救济494

第二节 困难户救济495

第三节 农村扶贫工作495

第四章 社会福利496

第一节 养济院496

第二节 敬老院496

第三节 孤儿养教497

第四节 残疾人工作498

第五章 婚姻登记管理498

第一节 宣传婚姻法498

第二节 婚姻登记499

第十九编 劳动 人事502

第一章 劳动502

第一节 劳动就业502

第二节 劳动安置503

第三节 职工工资505

第四节 福利 劳保507

第二章 人事508

第一节 机构沿革508

第二节 干部队伍508

第三节 干部管理510

第四节离、退休干部职工管理510

第二十编 政法512

第一章 公安512

第一节 机构沿革512

第二节 镇反 肃反513

第三节 刑事侦察514

第四节“严打”斗争515

第五节 治安管理515

第六节 户籍管理518

第七节 交通管理519

第八节 监所管理520

第二章 检察521

第一节 机构沿革521

第二节 审查批捕521

第三节 审查起诉522

第四节 法纪检察522

第三章 审判522

第一节 机构沿革522

第二节 审判工作523

第三节人民陪审员制度524

第四节 复查冤假错案524

第四章 司法行政525

第一节 机构沿革525

第二节律师事务525

第三节 公证526

第四节人民调解526

第五节 法制宣传526

第二十一编军事528

第一章 机构 驻军528

第一节 机构528

第二节 驻军529

第二章 兵役529

第一节募兵制529

第二节 志愿兵义务兵制530

第三章 民兵530

第一节 民兵组织530

第二节 军事训练531

第三节 装备管理532

第四节主要活动532

第四章 重大兵事纪略533

第一节 喀喇汗王朝与于阗国的战争533

第二节 富德驰援黑水营534

第三节 民国22年(1933年)的叶城暴乱534

第四节 民国26年(1937年)盛、马叶城 之战536

第五节蒲犁起义军攻占叶城537

第二十二编 教育 科技540

第一章 教育540

第一节 机构沿革540

第二节 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教育541

第三节 普通教育544

第四节 职业教育 专业教育550

第五节 成人教育552

第六节 教师队伍554

第七节 经费 设施557

第八节 勤工俭学560

第二章 科技560

第一节 机构沿革560

第二节 科技队伍561

第三节 科技管理563

第四节 科技调查、推广、普及568

第二十三编 文化572

第一章 机构 队伍572

第一节 行政机构572

第二节 事业单位572

第二章 文化艺术574

第一节 群众文化工作574

第二节 文艺创作575

第三节 文艺演出576

第四节 民间文艺578

第五节 美术 展览581

第三章 图书 档案582

第一节 图书582

第二节 档案585

第四章 广播 电视 新闻 电影586

第一节 广播586

第二节 电视587

第三节 报刊 新闻报道587

第四节 电影放映588

第五章 名胜 古迹589

第一节 叶城烈士陵园589

第二节 布特布尔罕纳590

第三节 布特翁库尔佛窟590

第四节 宗朗麻扎591

第五节 锡衣提牙可汗城遗址591

第六节 米尔咱·阿巴拜克热堡垒592

第七节 加米清真寺592

第八节 密尔岱山593

第九节 泰剑立陵594

第二十四编 卫生 体育598

第一章 卫生598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598

第二节 医疗卫生机构599

第三节 医疗设备、经费603

第四节 医疗技术605

第五节 医疗制度607

第六节 卫生防疫608

第七节 妇幼保健616

第八节 卫生管理617

第九节 爱国卫生运动619

第二章 体育620

第一节 机构620

第二节 经费 设施621

第三节 群众体育活动622

第四节 体育竞赛626

第二十五编 民族 宗教630

第一章 民族630

第一节 民族习俗630

第二节 民族工作640

第二章 宗教642

第一节 伊斯兰教传入642

第二节 清真寺643

第三节 宗教人士643

第二十六编 社会风尚646

第一章 民族团结646

第二章 军民鱼水情650

第三章 无私奉献 助人为乐652

第二十七编 人物656

第一章 人物传656

泰剑立656

邓缵先656

牙合甫·玉努司657

库万·尼牙孜657

吐迪·衣明658

牙生·阿不都如素力658

吐尼牙孜·米曼659

薛义峰660

哈斯木·巴克661

代维来提·恰瓦662

买买提·阿西木662

司拉依·司坎迪尔663

艾买提·买买提663

第二章 人物表664

附录670

一、民国《叶城县志》辑录670

二、轶事679

三、新编地方志文献缉要681

四、1991~1998年叶城县大事记684

五、1991~1998年叶城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695

六、1990~1998年叶城县党政六大班子主要领导名录705

修志始末709

《叶城县志》编审机构及编纂人员7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