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海谋略·绿海策略·蓝海战略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三略”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红海谋略·绿海策略·蓝海战略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三略”论
  • 董玉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588985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商业银行-经济管理-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红海谋略·绿海策略·蓝海战略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三略”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红海谋略”篇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思考3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哲学思考3

二、“以人为本”的经济学、管理学思考5

三、对实现“以人为本”的一些战略思考7

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文化9

一、从“通用电气CEO韦尔奇价值理念和中国企业争相学习GE模式”说起9

二、从董事长与CEO谁是“一把手”的讨论看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实施需要观念更新11

三、从中西文化的差异的比较分析中去寻找建立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文化安排模式13

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及战略转型18

一、问题的提出18

二、从金融中介理论看商业银行存在的理由及从基于功能的视角对商业银行生存质疑的评析19

三、国有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进行战略转型22

金融创新与基于价值管理战略25

一、经济资本预算管理是金融创新、制度创新还是金融工具创新26

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是一场脱胎换骨的制度变革,但要从“形似”到“神似”任重道远28

三、实行基于价值的管理(VBM)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30

“双过剩”下国有银行的困境与出路35

一、产能过剩及其度量35

二、当前产能过剩与银行信贷风险35

三、产能过剩与流动性过剩37

四、商业银行对产能过剩的信贷风险的管理现状38

五、政策建议39

论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性信贷管理41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41

二、西方商业银行战略性信贷管理42

三、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经验,构筑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性信贷管理体系44

转换经营机制,促进农业银行商业化47

一、商业银行是按怎样的经营机制运行的4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的目标模式是什么48

三、国有商业银行的目标模式与过去国有专业银行的基本差异在哪里48

四、农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难点何在49

五、寻找突破口,推进农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50

实行责任会计制度是国有商业银行加强成本核算的有效途径52

一、建立起责任会计制度是符合国有商业银行加强成本核算的正确选择52

二、责任会计制度在西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中的实际运用53

三、运用管理会计、责任会计的核算理念,探讨加强和改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核算体系56

承包责任制:农业银行股改前一次有益探索59

一、国有银行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路径具有趋同性59

二、农行实行财务包干和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国有银行探索企业化经营的有益尝试61

三、承包制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后来的股份制改革做了很好的铺垫63

房地产业转型期的银行风险及其控制65

一、房地产业进入转型时期65

二、房地产转型期的银行风险66

三、银行风险的防范和控制68

对流程银行及构建策略的思考70

一、流程银行及主要特点70

二、“部门银行”与“流程银行”的利弊分析72

三、正视建设流程银行的主要障碍73

四、我国银行流程再造的原则75

五、当前流程银行建设的主要任务76

商业银行并购贷款开闸的风险防范78

一、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的内涵及历史溯源78

二、并购业务要求有健全的并购融资制度,国外并购贷款运作成熟,我国是尚待开垦的处女地,但前景广阔79

三、商业并购贷款的适时推出具有资源整合、增强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竞争力,达到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宏观经济效应81

四、并购贷款如同股票质押贷款、融资融券业务一样,是一个风险较高的业务,商业银行加强对并购贷款的风险管理非常必要83

建立和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制的思考86

一、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86

二、积极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体系86

三、建立完善我国住房金融制度体系88

如何堵住“假按揭”的灰色融资通道?91

一、“假按揭”制造房地产虚假繁荣91

二、房企融资多元化的可操作思路92

三、房市健康发展才能实现银行、开发商共赢95

当购房者遭遇“负资产”98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需要创新思维102

一、金融共生理论与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融资102

二、集群式贷款与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破解106

三、体制机制创新和业绩考核导向评价体系的建立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109

中小企业贷款与供应链融资116

一、中小企业贷款难难在何处116

二、何谓供应链及供应链融资117

三、供应链融资的特点及优势118

四、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风险120

五、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建议121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中的机会123

一、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辨析123

二、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现状回顾124

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作用和其发展在我国的意义127

四、商业银行积极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创设,有利于发展中间业务,促进经营战略转型129

国家控股银行显现哪些优势133

建立完善中国住房金融体系135

商业银行要关注产业链,防范信贷风险——从煤电油产业链和国内外价格差的角度看油电涨价138

多角度多维度评价股改前的国有银行142

一、缘起:欧美国家对银行的注资引发银行国有化话题142

二、从外因多视角评价国有商业银行144

三、从内因多维度透视国有商业银行146

把握股改有利时机,重塑国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150

一、纠正对企业文化认识上的偏差,提高重塑国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的认识150

二、本着求真务实和“扬弃”的态度,梳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认真思考国有银行股改后企业文化的远景目标156

三、以股改为契机,大力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160

强化资本约束理念,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166

一、资本约束是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是国际银行业普遍遵守的基本法则,是我国商业银行不能也无法绕开的关口166

二、资本约束理念是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后的核心经营理念170

三、资本约束理念是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后的核心理念的理由分析171

四、以资本约束理念,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战略的思想先导,借此强力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实现国有商业银行从利润管理到价值管理的历史性的转变174

消费金融公司:功能视角、宏观效应、风险管理180

一、功能视角:为什么消费金融公司有其存在的价值180

二、宏观视角:消费金融公司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转型的作用182

三、风险管理视角:如何保持消费金融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184

现代金融企业:人·制度·创新——对人力资源改革的调研与思考187

一、问题的提出187

二、引进国际银行先进的人力资源理念进行银行组织体系及薪酬制度改革187

三、实施“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构筑新的适合市场竞争需要的组织体系架构,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商业银行需要的激励约束机制191

“绿海策略”篇绿色信贷、绿色金融文化与环境内生型绿色经济197

一、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和谐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97

二、绿色信贷是实现环境内生型绿色经济的重要保证,把达不到环保要求的项目拒之门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99

外部性、生态伦理与环境内生型绿色经济206

一、外部性在环境内生型绿色经济发展中的效应与影响206

二、生态伦理和企业的环保社会责任209

三、改“经济人”为“环境经济人”,商业银行应该以绿色信贷为抓手,大力发展环境内生型绿色经济,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217

加强理论研究,推进绿色金融220

一、绿色金融的意义及在环境保护中的独特作用220

二、促使“经济人”向“环境经济人”转变,建立内生型绿色经济221

三、加强绿色金融理论建设222

汲取绿色奥运理念,推动绿色信贷前行225

一、奥运会是一项世界性体育盛事,更是绿色生态环保的宣言225

二、绿色奥运体现的是体育活动对社会责任的承诺227

三、汲取绿色奥运“绿色”理念,商业银行要把绿色信贷制度化、具体化,着力践行社会责任229

绿色信贷、和谐经济和商业银行社会责任232

绿色信贷:道义的呼唤236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236

二、节能减排的历史重任238

三、绿色信贷的开展情况240

四、绿色信贷的成果242

五、绿色信贷的不足243

绿色信贷和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与中国农业银行董玉华博士对话245

碳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启示248

一、碳排放权交易是一种潜在的巨大的市场,既可以促进环境内生型绿色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使参与者获取巨大商机248

二、商业银行开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于促进经营战略转型的重要意义250

三、商业银行在碳排放交易过程中的市场机会253

四、积极发展碳金融投资银行业务,参与境内碳市场融资和咨询业务255

践行科学发展观与推进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参加中央电视台央视网站《益言堂》节目谈绿色信贷与社会责任257

实施绿色信贷,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对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试验区的调研268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的体现268

二、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试验区在实践中的探索,说明发展循环经济前景广阔270

三、发挥政府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全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271

四、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274

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275

实行绿色信贷促进节能减排279

实施绿色信贷政策 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恩必特(NBT)经济沙龙学术观点综述281

一、绿色信贷是对环境不达标的企业一票否决,切断其资金供给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建立环境内生性绿色经济,需要建立绿色文化282

二、节能减排要有可操作的标准,要有社会大众的积极参与,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体系285

三、要学会运用市场机制来解决节能减排问题,重视节能减排的可持续性287

四、要从节能减排的前端开始,转变成为企业的内生行为288

五、采取有效手段变堵为疏,使环境治理的成本内部化290

六、由于有的民营企业不需信贷,使得绿色信贷具有局限性,环境治理关键要靠法律手段291

七、金融连接宏、微观,要研究利用金融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来治理环境污染,发挥金融的独特的作用292

八、环保治理的好坏考验地方官员的执政能力,要从执政能力的高度,认识环保问题的重要性293

绿色经济热盼绿色信贷扶持295

“蓝海战略”篇横向监督机制、履约机制与“三农”蓝海市场的开拓301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内涵和在各国小额信贷中的实践301

二、未来“三农”蓝海市场的开拓,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304

三、设计好“三农”服务的体制机制,认真研究服务“三农”的模式306

体制机制创新与金融机构服务“三农”309

一、体制机制的作用:发挥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激励功能309

二、加强内部激励:完善服务“三农”的事业部制组织体系及相应的业绩考核措施311

三、完善外部体制机制:给予涉农金融机构以政策支持313

体制机制创新与农村金融的改革发展315

一、体制机制的作用在于其激励与约束功能315

二、涉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321

三、要在利用横向监督机制和农村的履约机制设计运作模式上做好文章324

弱势群体金融扶持与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以“三农”服务为例331

一、体制造成的“弱势”需要体制形成的“强势”给予扶持331

二、商业银行有责任扶持弱势群体,是其符合公司治理架构中相关利益者理论要求的体现,也是商业伦理道德的要求331

三、商业银行对弱势群体的扶持财务上要可持续,方法方式上要创新模式332

从需求的角度重构“三农金融”异质性组织体系——从美国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所想到的335

一、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和国外涉农金融组织机构的差别335

二、多策并举,构建符合“三农金融”需求的异质性组织体系339

农村金融“短腿”咋补342

林农贷款难如何解决344

粮食安全费思量346

一、粮食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必须警钟长鸣346

二、国际上粮荒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几何347

三、当前粮食安全的评估和如何确保粮食安全349

四、财政和金融机构要为粮食生产多出力349

农业产业化始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兼论订单农业中的利益机制和履约机制351

一、农业产业化是国际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共同采用的路径。尽管我国的国情不同,但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先进理念、制度、技术,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化、农民合作社等的探索,对我国推进农业产业化具有借鉴意义351

二、农业产业化模式中采用“龙头企业+农户”的合同订单农业中存在的履约问题,反映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存在问题,实际上反映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博弈问题。如何解决好利益机制问题,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355

三、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东中西部的农村经济差距更大。要深入研究我国不同区域农村市场的不同特点,紧紧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359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及金融支持——对农合社发展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364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农民之间互助合作、提高农产品谈判能力、抵御市场风险、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平台,在各界普遍关注“三农”问题的时候,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意义重大364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设计非常重要,发展的要求符合中国国情,且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才能确保其持续健康地发展,保持合作社发展的旺盛的生命力。要重视合作社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认真界定好政府的作用边界368

三、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准绳,以银监会与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加大对农合社金融支持意见为契机,深刻认识支持农村合作社发展的意义。借鉴美、日、欧金融支持合作社发展的经验,创新农村合作社运行模式,采取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多管齐下,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375

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为金融机构开展“专合社贷款”创造条件——对四川资阳“专合社贷款”的调研380

一、政府做到“引导不干预、指导不代替”,采用指导、扶持、服务原则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金融机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向合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380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对于农民防御风险增加收入起到重要作用。但作为一个新的贷款品种,必须在积极支持的同时,加强贷款的风险管理382

三、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金融机构服务“三农”,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要帮助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以此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383

由冷转热:对农村金融服务变迁原因的探究390

一、农村商业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必然吸引金融机构的战略眼光390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日益优化有利于降低农村金融业务的成本和风险391

三、国家政策的鼓励引导增强农村金融业务的吸引力391

四、国际成功经验的示范效应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信心392

五、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化驱动商业银行投身农村市场392

五连增有利于农民增收和物价稳定394

一、为什么连续5年粮食丰收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意义重大394

二、‘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三农”之核心又是农民增收问题,那粮食的连续5年丰收对农民增收有什么作用395

三、粮食连续5年丰收对粮食安全有什么积极意义396

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这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民收入、粮食增产有什么积极意义397

农民需要怎样的金融服务399

扩大内需农村经济大有可为——解读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农村工作的精神401

一、如何看待当前的农村经济形势401

二、如何采取措施增加农产品有效供应401

三、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402

四、如何理解2009年工作安排中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403

五、金融机构如何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作用403

提升金融服务层次助推现代农业发展405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及其建设途径405

二、现代农业的特点及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407

三、提升金融服务层次,助推现代农业发展409

市场·政府与农业·农民·农村金融——对中美农村金融体系的比较分析和思考415

一、在对待农业、农民等弱势产业和群体方面,连最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美国,政府也发挥着“纠正市场失灵”的重要作用415

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构筑政策性农村金融、商业性农村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既符合国际惯例,也适合中国国情,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正确途径420

三、农业、农民、农村(农村社区)、农村金融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农村城镇化等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农村金融要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要通过一整套制度设计,如政府财政支农、农业保险、农业担保公司、信贷支农立法等来配套解决“三农”经济和农村金融问题,实现良性循环423

防止通货膨胀需要把金融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放在首位430

一、双管齐下治理价格上涨,防止演变成为通货膨胀430

二、完善财政和金融支农机制,大力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430

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432

主要参考文献435

后记4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