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与儿童社会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世联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032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民族文化-影响-儿童-社会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化与儿童社会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儿童社会化:文化的视角1
第一节 大写的人:儿童是什么1
一 自然人:儿童是一种自然的存在2
二 活动的人:儿童是一种活动的存在3
三 未知的人:儿童是一种可能的存在4
四 社会人:儿童是一种社会的存在5
五 文化人:儿童是一种文化的存在6
第二节 儿童的社会化:儿童何以成为人7
一 多学科视阈下的儿童社会化内涵解读7
二 儿童社会化的内容与类型12
三 他律与自律:儿童社会化的教化与内化功能16
第三节 社会规范: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18
一 社会规范的概念界定18
二 社会规范的类型和功能19
第四节 文化:儿童社会化的内核25
一 文化的内涵25
二 儿童与文化:文化特质的获得29
三 文化认同:儿童社会化的本质31
第五节 儿童社会化困境:一种辩证分析36
一 社会文化转型与文化认同危机37
二 社会化偏差与失败38
三 不完全社会化与过度社会化40
四 逆向社会化与再社会化41
第六节 儿童社会化研究:以多元文化为价值取向43
一 文化和文化学取向为儿童社会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43
二 基于多元文化情境下的儿童社会化研究45
三 多元民族文化对儿童社会化研究的启示47
第二章 民族风俗习惯:教化与内化功能50
第一节 民族习俗:功能及其分类50
一 民族习俗50
二 民族习俗的分类53
三 民族习俗的教育功能59
第二节 民族习俗:多样性的文化生态65
一 各美其美:习俗因差异而呈现生机与美丽65
二 美人之美:多元文化视阈下的民族习俗观69
第三节 民族习俗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陶冶与制约71
一 民族习俗与儿童的社会认知73
二 民族习俗与儿童的社会情感77
三 民族习俗与儿童的社会行为79
第三章 民族信仰:个体化与社会化功能85
第一节 民族文化的深层形式:宗教与信仰86
一 宗教:一种特殊的文化86
二 信仰:文化的深层次形态91
第二节 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宗教与信仰:多元与趋同94
一 和而不同:多元文化视野下民族宗教文化的多元性94
二 美美与共: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宗教信仰的趋同性96
三 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102
第三节 民族信仰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个体化与社会化功能103
一 民族信仰对儿童个体社会化影响的辩证分析:积极与消极并存103
二 民族信仰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调查分析109
三 民族民间宗教信仰对儿童社会化的教育价值118
第四章 民族文学艺术:文化传承与文化模塑129
第一节 回眸惊艳:西南民族文学艺术的历史考察129
一 西南民族文学艺术的形成129
二 西南民族文学艺术的形式131
第二节 润物无声:民族文学艺术的功能139
第三节 民族文学艺术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不知不觉与无声无息142
一 民族文学艺术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142
二 民间文学艺术对儿童社会情感的影响149
三 民间文学艺术对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160
第五章 家庭教育:早期社会化与互向社会化171
第一节 家庭:儿童社会化的起点171
一 家庭:一个文化系统171
二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变迁与变革177
第二节 家庭教育:早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182
一 社会化的基础:早期社会化182
二 互喻文化与互向社会化184
三 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188
四 家庭对西南民族儿童文化认知影响的调查分析192
第三节 西南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跨文化比较195
一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的文化特征分析195
二 变迁中的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201
三 民族家庭教育的基本思考204
第六章 学校教育:主文化与亚文化207
第一节 学校:多元文化情境中的儿童社会化机构208
一 学校物质文化与儿童社会化210
二 学校制度文化与儿童社会化213
三 学校精神文化与儿童社会化215
第二节 课程:主流文化的体现者217
一 课程与儿童社会化218
二 隐性课程: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变量222
三 新课程影响下的儿童社会化224
第三节 教师:儿童社会化的主导者226
一 何为教师: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角色227
二 教师何为:教师文化影响下的儿童社会化229
第四节 学生:文化变革中的社会化主体233
一 学龄儿童社会化特征分析233
二 学生文化:学校文化中的亚文化235
三 反学校文化影响下的儿童社会化239
第五节 民族学校: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多元统一体247
一 多元文化教育与儿童社会化248
二 民族地区学校文化特征分析250
三 民族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253
第七章 同伴群体:模仿与同化259
第一节 模仿与同化:同伴交往的机制259
一 模仿与同伴交往260
二 同化与同伴交往262
第二节 同伴群体:儿童社会化的重要他人264
一 同伴群体概述264
二 同伴群体与同伴交往267
第三节 同伴交往:儿童社会性的发展269
一 同伴交往与儿童的社会认知270
二 同伴交往与儿童的情感态度275
三 同伴交往与儿童的社会行为277
第八章 传播媒体:一个多元文化的空间280
第一节 传播媒体与文化传播280
一 传媒与文化学习280
二 传媒与文化传播283
三 传媒的教育功能286
第二节 传播媒体:多元的文化空间288
一 媒体文化288
二 媒体与主体建构290
三 斗争的文化场域291
第三节 传播媒体: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双刃剑”292
一 电视、网络时代与儿童的社会化292
二 媒体:对传统教育的挑战302
三 电视:对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影响307
第九章 民族互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313
第一节 全球化与文化的多元化:文化割裂还是融合314
一 全球化:多学科下的检视314
二 全球化与多元化:并存318
第二节 族际互动:文化的传播与发展319
一 文化的传播319
二 影响族际互动的因素320
三 族际互动带来的变化322
第三节 渐入多元:西南少数民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324
一 民族文化互动的主要形式324
二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互动的概况326
第四节 民族文化互动: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新途径328
一 民族文化互动对西南少数民族儿童文化认知影响的调查分析328
二 民族成员互动对民族儿童社会化的影响332
三 民族文化互动对儿童社会化的负面影响338
四 培养民族认同感,提升民族文化自觉意识342
参考书目346
后记353
表2—1 六个少数民族各年龄段儿童人数分布表73
表2—2 少数民族儿童饮食习俗认知途径选择比例表74
表2—3 少数民族儿童服饰、饮食习俗认知选择比例表74
表2—4 各年龄段少数民族儿童服饰、饮食习俗认知选择比例表76
表2—5 少数民族儿童对民族服饰与节日情感的选择比例表77
表2—6 各年龄段少数民族儿童对民族服饰与节日情感的选择比例表79
表2—7 民族习俗对少数民族儿童行为影响比例表80
表2—8 民族习俗对各年龄段少数民族儿童行为影响比例表81
表3—1 少数民族儿童民族信仰因子影响途径选择比110
表3—2 六个少数民族儿童影响途径选择比110
表3—3 各少数民族儿童“民族神话故事与传说”选项获得途径比112
表3—4 各少数民族儿童“民族禁忌”选项获得途径比112
表3—5 各少数民族儿童“民族崇拜”选项获得途径比112
表3—6 各少数民族儿童“鬼神”选项获得途径比113
表3—7 影响各年龄段少数民族儿童途径汇总表114
表3—8 各少数民族儿童民族信仰选项比116
表3—9 各年龄段少数民族儿童民族信仰选项比117
表4—1 各少数民族儿童对民族语言文字认知及态度比较表143
表4—2 少数民族儿童对本民族民间艺术态度选择比例表158
表4—3 民族艺术对少数民族儿童社会情感态度影响的比较表159
表4—4 少数民族儿童对本民族民间艺术发展趋向认识的比较表159
表4—5 民族歌舞对少数民族儿童社会行为影响的比较表161
表5—1 不同途径影响少数民族儿童文化认知的对比193
表5—2 六个少数民族中家庭影响儿童民族文化认知的对比193
表5—3 不同途径影响少数民族儿童各文化因子的认知对比194
表5—4 家庭对不同年龄儿童民族文化的影响选择比194
表7—1 同伴交往对少数民族儿童民族文化认知的影响274
表7—2 民族禁忌对少数民族儿童情感态度的影响276
表7—3 同伴交往对少数民族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278
表7—4 少数民族儿童部分社会行为比较表278
表8—1 2004年1月—2006年7月18岁以下网民所占比例295
表8—2 各少数民族儿童通过电视了解民族文化的选择比309
表8—3 少数民族儿童对本民族文化了解途径对照表309
表8—4 电视对各少数民族儿童的影响311
表8—5 电视对少数民族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影响311
表9—1 外来旅游者对少数民族儿童文化认知的影响329
表9—2 民族成员互动对各少数民族儿童文化认知的影响329
表9—3 1980—1981年调查的三个民族的基本情况337
表9—4 2000—2001年调查的三个民族的基本情况338
热门推荐
- 429865.html
- 2360945.html
- 2832398.html
- 2196461.html
- 2765501.html
- 2696997.html
- 1264949.html
- 3732042.html
- 2991838.html
- 3642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10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7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59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33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5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46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6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70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10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