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语言学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苏新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ISBN:756005386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文化语言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化语言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语言学1
一、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民族文化关系的学科1
第一章 绪论1
二、文化语言学是阐释性学科2
三、文化语言学是交叉性学科3
四、文化语言学是关于语言本体的学科5
第二节 文化语言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6
一、文化语言学与结构语言学的关系6
二、文化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的关系7
三、文化语言学与人类语言学的关系9
四、文化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关系9
第三节 本课程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11
一、课程主要内容、任务与目的11
二、课程学习方法与时间安排12
第一节 西方语言学的人文研究14
一、威廉·冯·洪堡特14
第二章 文化语言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14
二、萨丕尔和沃尔夫15
三、马林诺夫斯基16
第二节 我国20世纪前半期的汉语人文研究17
一、20世纪前半期汉语人文研究的理论来源17
二、汉语人文研究的实践20
三、罗常培的《语言与文化》21
四、20世纪前半期汉语人文研究的特点23
一、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出现与发展24
第三节 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兴起、原因及特点24
二、中国文化语言学出现的历史原因28
三、中国文化语言学的理论特点32
第四节 中国文化语言学的三个流派38
一、文化参照派38
二、文化认同派39
三、社会学派40
四、三个流派之比较42
一、文化的定义与内容46
第一节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46
第三章 文化语言学的语言观46
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51
三、语言是一种文化样式57
第二节 语言的多重属性与多重功能60
一、人文性是语言的一种重要属性60
二、语言人文性的含义61
三、语言的人文性与文化内涵63
四、语言人文性与其他属性的关系67
第三节 语言人文性的表现形式68
一、语言人文性在语言的各个方面都有反映68
二、语言人文性研究的深入发展69
第四节 语言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71
一、对语言共性的研究71
二、文化语言学对语言个性的研究72
第四章 汉语词汇与文化75
第一节 单个词语的文化探求75
一、词语的产生与消失76
二、词语命名84
三、词义演变91
第二节 类别词的文化探求98
一、基本词汇98
二、亲属称谓词106
三、动物词113
第三节 词汇系统的文化探求120
一、词汇体系的内部构成120
二、词汇系统的开放与同化128
第五章 汉语语法与文化135
第一节 语法人文性的基本特点135
一、语法人文性考察的依据135
二、三级语法单位的人文映射137
第二节 汉语词法结构与民族思维特点140
一、词素的对称与汉民族的辩证思维140
二、词素的先后与汉民族的道德观念142
一、重语序背后的语义观143
第三节 汉语句法结构与汉民族思维特点143
二、流水句与重时间的逻辑思维146
第六章 汉语语音与文化152
第一节 语音结构对汉语构成的影响152
一、汉语音节结构的特征及其影响152
二、同源词的音义联系158
三、联绵词和叠音词的表义特征161
第二节 语音对语言交际的影响162
二、同音词谐音的文化功能163
一、词语命名中的语音因素163
三、语音对文学的影响166
第七章 汉字与文化171
第一节 汉字的形成与文化基础171
一、汉字的性质171
二、汉字字根的象形特点173
三、汉字表意性质的扩展175
四、“六书”揭示的汉字发展过程177
一、汉字反映的古代生活方式178
第二节 汉字构形与古代社会生活178
二、汉字反映的古代钱币兴替180
三、汉字反映的女性社会地位186
第三节 汉字与汉语的密切关系187
一、字形显示字内部的意义关系188
二、凭字形确定字族的意义关系189
三、凭借汉字辨析同音词190
四、用汉字造词191
第四节 汉字构形的文化精神192
一、汉字的具象性192
二、汉字的平衡性196
三、构字与构词之间的通约性197
第五节 汉字的文化娱乐功能199
一、回文诗199
二、顶真与成语接龙200
三、字谜201
四、汉字的倒置、重合与错讹202
第八章 方言与文化205
第一节 汉语方言的形成与人口迁移206
一、方言区的形成207
二、方言岛211
第二节 汉语方言的强弱互易与社会文化213
一、强弱不同的方言对民族共同语发生的影响力不同213
二、方言竞争中的文化优势决定论214
第三节 方言词语与地域文化215
一、词语命名与气候环境216
二、词语命名与地理环境217
第四节 方言使用与地域文化219
一、方言的社会地位219
二、方言的法律地位221
第九章 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224
第一节 已有研究之综述224
一、罗常培的研究方法224
二、游汝杰的研究方法227
三、陈建民的研究方法228
四、申小龙的研究方法229
五、邢福义的研究方法232
六、戴昭铭的研究方法234
七、《中国文化语言学辞典》反映的研究方法236
八、对已有研究之思考238
第二节 文化参照法241
一、什么是文化参照法241
二、文化参照法的运用243
第三节 阐释法247
一、什么是阐释法247
二、阐释法的运用249
第四节 描写法251
一、什么是描写法251
二、描写法的运用252
参考文献258
术语表261
热门推荐
- 933637.html
- 1277994.html
- 2237658.html
- 2669031.html
- 747185.html
- 3540425.html
- 419498.html
- 1701443.html
- 281529.html
- 37735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45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57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4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9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8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83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4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2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7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