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当代存在论美学 曾繁仁美学思想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当代存在论美学 曾繁仁美学思想研究
  • 罗祖文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978753332946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美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当代存在论美学 曾繁仁美学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鲁枢元1

导论 曾繁仁美学的当代价值1

一 研究现状述评2

二 从新时期的美学学术转型看曾繁仁美学8

三 曾繁仁美学的学理主脉:存在论美学12

四 曾繁仁美学的理论个性16

第一编 曾繁仁文艺美学思想:经验存在论21

第一章 文艺美学的学科生成与定位23

一 文艺美学的生成语境:艺术的审美回归与学术民族化的自觉追求23

二 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29

第二章 文艺美学的学科特性35

一 文艺美学的学科属性:人文学科35

二 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审美经验37

三 文艺美学的研究方法:审美经验现象学方法49

第三章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54

一 面对中西文论:去粗存精54

二 建设新文论的方法:综合比较58

第二编 曾繁仁美育思想:人生存在论61

第一章 曾繁仁美育思想的理论来源63

一 西方古代“和谐论”美育思想63

二 西方现代美学的“美育转向”71

三 西方现代教育中的美育79

四 中国古代的“中和论”美育思想85

五 中国现代美育思想90

第二章 美育的性质:包含感性与情感教育的“人的教育”97

一 鲍姆加登与“感性教育”98

二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101

三 曾繁仁对马克思美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07

第三章 美育的学科性质112

一 作为人文学科的现代美育112

二 多维视角中的美育学科115

三 美育与德、智、体三育的互补共生118

第四章 美育的作用与意义128

一 美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生活的艺术家128

二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培养情商131

三 美育的社会、文化功能:中和协调134

第五章 美育所凭借的手段141

一 美育实施的指导思想:有机整体观141

二 美育实施的主要途径:艺术教育144

三 自然美育:培育人与自然友好平等的情感149

四 美育实施的目标:审美力的培养与情操的培育153

第六章 生态审美教育156

一 生态审美教育的提出156

二 生态审美教育的基本立足点与哲学基础159

三 生态审美教育的手段162

四 生态审美教育所凭借的主要审美范畴164

五 生态审美教育的性质167

六 生态审美教育的目标与任务171

第七章 美育的学科建设174

一 当代美育建设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174

二 美育学科的研究方法:人学的研究方法179

三 美育与当代文化艺术发展新趋势180

第三编 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生态存在论187

第一章 生态美学的产生背景189

一 生态美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191

二 生态美学产生的哲学与文化背景: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193

三 生态美学产生的文学背景:生态批评的兴起与发展202

第二章 生态美学的理论指导213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实践观具有浓郁的生态审美意识213

二 “异化的扬弃”包含有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思想215

三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哲学维度217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218

五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生态理论建设中的基本贡献220

第三章 生态美学的西方资源224

一 工业革命背景下的生态美学资源224

二 海德格尔的生态审美观228

三 西方20世纪兴起的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230

四 基督教文化中的生态资源:生态神学234

第四章 生态美学的中国资源240

一 儒家的生态智慧:仁者爱人240

二 《周易》的生态审美智慧:“生生为易”242

三 道家的生态审美智慧:“道法自然”246

四 佛家的生态审美智慧:众生平等251

五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生态审美智慧254

第五章 曾繁仁对经典文学文本的生态解读259

一 《诗经》中所蕴涵的生态存在论审美理想259

二 《额尔古纳河右岸》:家园的回望263

三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心灵故乡的回归与家园的重建267

四 《白鲸》:人与自然和解才能共存270

第六章 生态美学的内涵272

一 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的内涵272

二 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75

三 生态美学的基本范畴279

四 生态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287

第七章 生态美学建设的反思294

一 生态美学是后现代语境下的新兴学科294

二 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联系与区别297

三 生态美学的实践与运用:城市生态建设观303

四 生态美学的发展路径:全球视野,中国经验309

结语 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311

一 曾繁仁对文艺美学研究的贡献:由本质论到经验论311

二 曾繁仁对审美教育研究的贡献:由思辨美学到人生美学315

三 曾繁仁对生态美学研究的贡献: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322

参考文献3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