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泽东的道路 (1893-1949)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万禄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市: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12131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920页
- 文件大小:136MB
- 文件页数:9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毛泽东的道路 (1893-1949)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上册3
第一编 成长的道路——从农民的孩子到马克思主义者(1893—1921)3
第一章 农民的孩子——韶山春秋5
一、故乡和家世5
二、6岁就开始劳动9
三、同情穷苦人,帮助穷苦人11
四、倔强的性格17
五、同情被迫造反的穷苦人20
六、聪明好学,善于思考25
七、劳动与苦读34
八、读《盛世危言》36
九、“过激派”老师——李漱清39
十、立志出乡关41
第二章 赞同维新变法——读书东山高等小学堂43
一、“今天我们学堂取了一个建国才!”43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6
三、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47
第三章 投身辛亥革命——第一次到长沙51
一、第一次公开发表政见51
二、辛亥革命的战士54
三、第一次知道“社会主义”这个名词58
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60
五、湖南省立第一中学的高才生61
六、图书馆的半年自学读书生活66
七、第一次看到世界大地图69
第四章 努力修学储能,继续探求人生和救国的真理——湖南第一师范的峥嵘岁月72
一、“一师是个好学校”72
二、独特的学习道路97
三、“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关于体育运动的实践、倡导和研究142
四、杰出的社会活动家165
第五章 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五四”运动前后198
一、第一次北京之行198
二、湖南“五四”运动的领导者217
三、第二次北京之行232
第六章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实现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转变253
一、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253
二、领导湖南的自治运动270
三、关于革命道路和建党问题的讨论279
四、舍“小家”为“大家”——教育全家走上革命的道路314
五、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321
本编结语327
第二编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21—1935)337
第一章 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坚持和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339
一、出席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339
二、创办最初的“党校”——湖南自修大学342
三、领导湖南的工人运动347
四、坚持和推进革命统一战线377
五、“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401
六、“现在注重研究中国农民问题”414
七、领导全国的农民运动451
八、“心潮逐浪高”——在中国共产党五大前后495
第二章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上)——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500
一、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502
二、向井冈山进军514
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533
四、“三月失败”575
五、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581
六、“八月失败”的前前后后603
七、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619
八、柏路会议634
第三章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640
一、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640
二、围绕建军路线的一场激烈争论——古田会议的前前后后663
三、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696
四、实现“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的战略计划706
五、调查研究,“要拼着精力”——寻乌调查714
六、“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反对本本主义》725
七、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革命路线734
八、抵制李立三路线740
九、领导和指挥三次反“围剿”战争745
十、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军事路线780
十一、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790
十二、指导宁都起义和红五军团建设794
第四章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下)——在逆境和曲折中开拓前进800
一、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斗争800
二、以主要精力做政府工作842
三、时刻关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855
四、伟大的历史转折点遵义会议——毛泽东在全党全军领导地位的确立873
五、红军长征的胜利891
六、奠基西北893
本编结语905
下册923
第三编 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935—1945)923
第一章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924
一、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925
二、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928
三、大力开展全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939
四、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955
五、和平解决西安事变964
六、从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976
七、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会议982
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989
九、两条基本历史经验991
第二章 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和提出持久战理论996
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和两种不同的抗战方针996
二、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1000
三、指导华北抗战1012
四、八路军实施战略展开,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1025
五、成立新四军,创建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1034
六、在党内在全国均须反对投降主义1038
七、发表两篇重要军事著作1045
八、两条抗战路线,两种不同结果1063
第三章 反对王明右倾错误的斗争1068
一、王明在回国之前1068
二、十二月政治局会议1071
三、三月政治局会议前后1077
四、召开六届六中全会1087
第四章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1106
一、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形势的重大变化1106
二、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1114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的新发展1130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新中国的模型1144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1144
二、新中国的模型1165
第六章 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反共高潮1184
一、“皓电”与“佳电”1184
二、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1188
三、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1191
四、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1198
五、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后的时局1204
六、《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1205
七、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三次反共高潮1210
第七章 战胜困难的主要政策和措施1219
一、实行精兵简政政策1222
二、开展军民大生产运动和进行经济建设1230
第八章 领导和发动延安整风运动1249
一、为什么要开展整风运动1250
二、整风运动的准备和发动1255
三、第一次“九月会议”和高级干部整风学习1272
四、全党范围的普遍整风运动1283
五、第二次“九月会议”和高级干部整风学习的总结1338
六、《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353
七、延安整风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1370
第九章 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372
一、中共七大的议事日程1373
二、中共七大的伟大历史意义1397
三、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和毛泽东的领袖地位1398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411
本编结语1419
第四编 新中国的诞生(1945—1949)1437
第一章 针锋相对1439
一、两个中国之命运1439
二、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1441
三、反对蒋介石篡夺抗战胜利果实的斗争1457
四、赴重庆谈判1461
五、“打是为了争取和平”1492
第二章 胸中自有雄兵百万1496
一、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1496
二、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1498
三、粉碎蒋介石军事进攻的主要作战方法1501
四、解放区军民作战的胜利1506
五、撤离延安前后1508
六、开始扭转陕北战局1525
七、与军民同甘共苦1533
第三章 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1540
一、运筹窑洞,决胜千里1540
二、陕北战争翻过“山坳”了1550
三、“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行动纲领1562
四、“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1575
五、评西北大捷和新式整军运动1579
六、东渡黄河,迎接全国胜利1585
七、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592
第四章 伟大的战略决战1594
一、进驻西柏坡1594
二、及时地抓住战略决战的时机1603
三、正确地选择战略决战的首战方向1612
四、指挥辽沈战役,歼灭卫立煌集团1614
五、指挥淮海战役,歼灭刘峙集团1631
六、指挥平津战役,歼灭傅作义集团1644
第五章 将革命进行到底1671
一、战略决战后的基本形势1671
二、《将革命进行到底》1672
三、击破美蒋反动派的“和平”阴谋1680
四、部署和指挥渡江战役1684
五、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693
第六章 新中国的诞生1696
一、主持召开七届二中全会1696
二、“我们决不当李自成!”1701
三、《论人民民主专政》1704
四、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1712
编末寄语——学习毛泽东1727
后记1745
热门推荐
- 3612002.html
- 2158431.html
- 2158806.html
- 3598254.html
- 986127.html
- 3123064.html
- 1414751.html
- 895391.html
- 150844.html
- 3189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11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93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36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30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6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1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0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3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9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2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