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Linux入门与实战经典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何明,何茜颖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6631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27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642页
- 主题词:Linux操作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Linux入门与实战经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0章 Linux的安装及相关配置1
0.1 计算机的主要部件2
0.2 计算机操作系统简介3
0.3 安装Linux系统的准备工作3
0.4 安装Linux操作系统5
0.5 telnet和ftp服务的启动与连接11
第1章 UNIX和Linux操作系统概述16
1.1 什么是UNIX17
1.2 UNIX的简要发展史17
1.3 UNIX的设计理念18
1.4 GNU页目与自由软件19
1.5 Linux简介20
1.6 Oracle Linux的特点20
1.7 启动和关闭Linux系统21
1.8 登录和退出Linux22
第2章 运行Linux命令及获取帮助26
2.1 Linux(UNIX)命令的格式27
2.2 whoami命令28
2.3 who、w、users和tty命令29
2.4 uname命令及带有选项的命令31
2.5 date、cal和clear命令及带有参数的命令33
2.6 su和passwd命令34
2.7 whatis命令与命令的--help选项39
2.8 怎样阅读命令的使用摘要40
2.9 利用man命令来获取帮助信息41
2.10 浏览Man Pages43
2.11 利用关键字搜寻Man Pages44
2.12 利用info命令来获取帮助46
2.13 其他获取帮助的方法48
2.14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49
第3章 目录和文件的浏览、管理及维护50
3.1 Linux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51
3.2 Linux系统中一些重要的目录51
3.3 目录和文件的命名以及绝对和相对路径53
3.4 使用pwd和cd命令来确定和切换目录54
3.5 使用ls命令列出目录中的内容59
3.6 使用cp命令复制文件和目录62
3.7 使用mv命令移动及修改文件和目录名67
3.8 使用mkdir命令创建目录71
3.9 使用touch命令创建文件72
3.10 使用rm命令删除文件74
3.11 使用rmdir或rm-r命令删除目录76
3.12 Linux系统图形界面操作简介79
3.13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79
第4章 不同系统之间传输文件及文件的浏览80
4.1 ftp简介81
4.2 利用ftp将文件从本地传送到远程系统84
4.3 利用ftp将文件从远程系统传输到本地86
4.4 使用file命令确定文件中数据的类型89
4.5 使用cat命令浏览正文文件的内容91
4.6 使用head命令浏览文件中的内容94
4.7 使用tail命令浏览文件中的内容96
4.8 使用wc命令显示文件行、单词和字符数97
4.9 使用more命令浏览文件99
4.10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100
第5章 Bash Shell简介101
5.1 shell的工作原理102
5.2 bash的成长历程103
5.3 使用type识别bash的内置命令105
5.4 利用通配符操作文件108
5.5 利用Tab键补齐命令行111
5.6 命令行中~符号的使用112
5.7 history命令与操作曾经使用过的命令113
5.8 bash变量简介及大括号{}的用法116
5.9 将一个命令的输出作为另一个命令的参数119
5.10 使用Linux命令进行数学运算120
5.11 命令行中反斜线(\)的用法122
5.12 Linux命令中引号的用法124
5.13 gnome终端的一些快捷操作126
5.14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127
第6章 输入/输出和管道(|)及相关的命令129
6.1 文件描述符与标准输入/输出130
6.2 使用find命令搜索文件和目录131
6.3 将输出重定向到文件中135
6.4 重定向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输出信息)137
6.5 输入重定向及tr命令140
6.6 cut(剪切)命令142
6.7 paste(粘贴)命令144
6.8 使用col命令将Tab转换成空格146
6.9 使用sort命令进行排序147
6.10 使用uniq命令去掉文件中相邻的重复行150
6.11 管道(|)操作152
6.12 使用tee命令分流输出155
6.13 发送电子邮件156
6.14 阅读电子邮件158
6.15 利用管道发送邮件161
6.16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163
第7章 用户、群组和权限164
7.1 Linux系统的安全模型165
7.2 用户(Users)及passwd文件165
7.3 shadow文件167
7.4 groups(群组)及group和gshadow文件171
7.5 root用户及文件的安全控制174
7.6 怎样查看文件的权限175
7.7 Linux系统的安全检测流程177
7.8 使用符号表示法设定文件或目录上的权限178
7.9 使用数字表示法设定文件或目录上的权限181
7.10 nautilus界面的汉化和权限设定185
7.11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185
第8章 用户、群组及权限的深入讨论187
8.1 passwd、shadow和group文件及系统用户和群组188
8.2 使用passwd修改密码和检查用户密码的状态189
8.3 使用su命令进行用户的切换191
8.4 发现与用户相关信息的命令196
8.5 Linux系统的默认权限设定198
8.6 特殊权限(第4组权限)202
8.7 以chmod的字符方式设置特殊(第4组)权限204
8.8 以chmod的数字方式设定特殊权限206
8.9 特殊权限对可执行文件的作用207
8.10 特殊权限对目录的作用210
8.11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216
第9章 Linux文件系统及一些命令的深入探讨217
9.1 磁盘分区和文件系统218
9.2 i节点218
9.3 普通文件和目录220
9.4 cp、mv及rm命令如何操作inodes222
9.5 符号(软)连接223
9.6 怎样发现软连接断开问题225
9.7 软连接所对应路径的选择及软连接的测试226
9.8 列出软连接对应的i节点号及软连接的工作原理230
9.9 硬连接231
9.10 Linux系统中的文件类型和socket简介234
9.11 怎样检查磁盘空间235
9.12 可移除式媒体的工作原理及CD和DVD的使用238
9.13 可移除式媒体——USB闪存240
9.14 可移除式媒体——软盘242
9.15 将软盘格式化为DOS文件系统及可能产生的问题246
9.16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248
第10章 正文处理命令及tar命令249
10.1 使用cat命令进行文件的纵向合并250
10.2 unix2dos和dos2unix命令(工具)251
10.3 使用diff或sdiff命令比较两个文件的差别254
10.4 使用aspell和look命令检查单词的拼法256
10.5 使用expand命令将制表键(Tab)转换成空格260
10.6 使用fmt和pr命令重新格式化正文261
10.7 归档文件和归档技术265
10.8 使用tar命令创建、查看及抽取归档文件267
10.9 文件的压缩和解压缩269
10.10 在使用tar命令的同时进行压缩和解压缩272
10.11 使用tar命令将文件打包到软盘上的步骤及准备工作274
10.12 低级格式化多张虚拟软盘275
10.13 使用tar命令将arch目录打包(备份)到软盘上276
10.14 使用tar命令利用软盘上的备份恢复arch目录277
10.15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279
第11章 Shell编程(sed、awk、grep的应用)280
11.1 使用grep命令搜索文件中的内容281
11.2 使用egrep命令搜索文件中的内容288
11.3 使用fgrep命令搜索文件中的内容292
11.4 使用sed命令搜索和替换字符串294
11.5 awk命令简介及位置变量(参数)300
11.6 在awk命令中指定字段的分隔符及相关例子302
11.7 在awk命令表达式中使用NF、NR和$0变量303
11.8 利用awk命令计算文件的大小305
11.9 简单shell脚本的开发307
11.10 在awk命令中条件语句的使用309
11.11 在awk命令中循环语句的使用310
11.12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314
第12章 利用vi编辑器创建和编辑正文文件316
12.1 vi编辑器简介317
12.2 vi编辑器的操作模式320
12.3 在vi编辑器中光标的移动320
12.4 进入插入模式323
12.5 在命令行模式下修改、删除与复制的操作324
12.6 粘贴命令326
12.7 复原和重做命令及vi的可视模式327
12.8 在命令行模式下关键字的搜索328
12.9 一些编辑命令及编辑技巧329
12.10 扩展模式与文件的存储和退出330
12.11 快速移动光标在文件中的位置332
12.12 快速移动光标在屏幕中的位置333
12.13 vi编辑器的过滤功能334
12.14 设置vi编辑器工作方式335
12.15 搜寻和替代关键字337
12.16 间接(高级)读写文件操作338
12.17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341
第13章 配置Bash Shell和系统配置文件342
13.1 Bash Shell的配置与变量343
13.2 通过局部变量来设定Shell344
13.3 局部变量PS1345
13.4 别名的用法及设定347
13.5 利用set进行Shell的设置350
13.6 将局部变量转换成环境变量354
13.7 常用的环境变量358
13.8 Shell启动脚本和登录Shell360
13.9 Login shell执行的启动脚本和顺序361
13.10 Non-login shell执行的启动脚本和顺序364
13.11 /etc/profile文件和/etc/profile.d目录366
13.12 ~/.bash profile和~/.bashrc及其他的一些系统文件368
13.13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371
第14章 系统安装注意事项及相关的概念373
14.1 RHEL安装的硬件需求及相关的概念374
14.2 硬件设备与文件的对应关系376
14.3 安装RHEL的方法和一些安装选项377
14.4 硬盘的结构及硬盘分区379
14.5 Linux系统中硬盘的分区381
14.6 配置文件系统的注意事项384
14.7 Linux系统安装时的网络配置386
14.8 Linux系统安装时的其他配置387
14.9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388
第15章 系统的初始化和服务390
15.1 Linux系统引导的顺序391
15.2 BIOS的初始化和引导加载程序392
15.3 GRUB程序和grub.conf文件396
15.4 在grub开机选单中加入多个系统的实例401
15.5 修改root和grub的密码403
15.6 内核的初始化和init的初始化405
15.7 run levels(运行级别)408
15.8 /etc/rc.d/rc.sysinit所做的工作410
15.9 执行对应/etc/rc.d/rc*.d目录中的程序(脚本)411
15.10 守护进程412
15.11 System V脚本(程序)的特性415
15.12 System V服务的管理及/etc/rc.d/rc.local脚本416
15.13 虚拟控制台418
15.14 管理和维护服务420
15.15 关闭系统及重启系统425
15.16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427
第16章 Linux内核模块及系统监控429
16.1 Linux系统内核模块以及这些模块的配置430
16.2 /proc虚拟文件系统432
16.3 通过sysctl命令永久保存/proc/sys下的配置435
16.4 检测和阳监督Linux系统中的硬件设备436
16.5 系统总线支持和可热插拔总线支持438
16.6 系统监视和进程控制工具——top和free440
16.7 系统监视和进程控制工具——vmstat和iostat443
16.8 系统中进程的监控——ps和pgrep445
16.9 系统中进程的监控——pstree、kill和pkill447
16.10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453
第17章 软件包的管理455
17.1 RPM的特性和RPM程序的工作方式456
17.2 使用RPM安装及移除软件457
17.3 查询RPM软件包中的信息460
17.4 验证RPM软件包是否修改过462
17.5 rprn2cpio工具467
17.6 RPM软件包的属性依赖性问题470
17.7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473
第18章 硬盘分区、格式化及文件系统的管理474
18.1 在VMware虚拟机上添加虚拟硬盘475
18.2 系统初始化时怎样识别硬盘设备及硬盘分区475
18.3 使用fdisk和partprobe命令来管理硬盘分区477
18.4 创建文件系统(数据的管理)481
18.5 使用mke2fs格式化命令创建文件系统的实例484
18.6 ext2与ext3文件系统之间的差别及转换487
18.7 为一个分区设定lable(分区名)490
18.8 文件系统的挂载与卸载492
18.9 mount和umount命令深入讨论497
18.10 使用mount命令的两个特殊实例501
18.11 利用/etc/fstab文件在开机时挂载文件系统504
18.12 虚拟内存的概念以及设置与管理508
18.13 使用硬盘分区创建和使用系统交换区的实例508
18.14 使用文件创建和使用系统交换区的实例510
18.15 在ext3/ext2文件系统中文件属性的设定512
18.16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516
第19章 Linux网络原理及基础设置518
19.1 Linux操作系统怎样识别网络设备519
19.2 使用ifconfig命令来维护网络520
19.3 使用ifdown和ifup命令停止和启动网卡521
19.4 网络配置文件和使用命令行网络配置工具配置网络522
19.5 使用图形化网络配置工具配置网络526
19.6 在一个网卡上绑定多个IP地址529
19.7 分享其他Linux系统上NFS的资源535
19.8 利用Auto-Mounter自动挂载NFS文件系统539
19.9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543
第20章 用户管理及维护545
20.1 /etc/passwd文件与finger和chfn命令546
20.2 怎样在Linux系统中添加一个新的用户账户551
20.3 使用newusers命令一次创建一批(多个)用户554
20.4 用户的私有群组以及群组的管理557
20.5 使用usermod命令修改用户账户558
20.6 使用usermod命令锁住用户及将用户解锁561
20.7 使用userdel命令删除用户账号562
20.8 用户账户密码的管理564
20.9 Login shell与Non-login shell脚本以及su命令570
20.10 普通用户利用sudo命令执行root用户权限的命令571
20.11 suid、sgid以及sticky特殊权限综述573
20.12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577
第21章 Linux高级文件系统管理578
21.1 在虚拟机上添加虚拟硬盘579
21.2 磁盘阵列简介579
21.3 RAID 0的工作原理580
21.4 RAID 1的工作原理581
21.5 RAID 5的工作原理582
21.6 配置软件RAID 1的实例584
21.7 软件RAID 1的测试和恢复实例589
21.8 逻辑卷管理的概念592
21.9 创建逻辑卷的实例593
21.10 动态放大逻辑卷596
21.11 增大Volume Group的大小598
21.12 删除逻辑卷、卷组以及物理卷599
21.13 Linux系统的磁盘配额管理601
21.14 设定用户磁盘配额的实例602
21.15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606
第22章 Linux系统排除故障方法简介608
22.1 排除故障的基本原理609
22.2 排除图形界面(X协议)故障的流程610
22.3 排除网络故障的实例及流程612
22.4 开机以及文件系统故障排除的流程615
22.5 某一运行级别的恢复617
22.6 修复/etc/fstab设定错误而产生的系统故障617
22.7 Linux系统的救援模式及如何进入救援模式618
22.8 修复根目录文件系统损毁的实例619
22.9 开机管理程序损坏的实例620
22.10 您应该掌握的内容622
结束语623
参考文献625
热门推荐
- 364351.html
- 2784056.html
- 2148928.html
- 426718.html
- 3070932.html
- 3815342.html
- 1830079.html
- 3463643.html
- 2791300.html
- 23315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18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02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5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3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51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7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4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6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9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