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检验医学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丁振若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338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283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13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检验医学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血液学检验1
第一章 血液的一般检验1
第一节 抗凝剂1
第二节 血液细胞分析2
第三节 血液其他检验15
第四节 流式细胞仪分析血液细胞的原理和临床意义20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28
第一节 骨髓检验28
第二节 骨髓血细胞检验基本分析技术31
第三节 微核细胞检查及分析技术56
第三章 常见血液病的血象、骨髓象的检查及结果分析58
第一节 贫血58
第二节 白血病63
第三节 造血系统其他恶性疾病66
第四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71
第五节 紫癜72
第六节 其他73
第四章 溶血性贫血的检验诊断79
第一节 溶血性贫血的检验步骤79
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的常用筛选试验80
第三节 溶血性贫血的分类试验82
第五章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检验诊断96
第一节 血管壁结构或功能的检测96
第二节 血小板检测102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测117
第四节 抗凝物质检测129
第五节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检测136
第六节 甲襞微循环检验144
第七节 几种出血性疾病的检验诊断146
第一节 血液粘度测定151
第六章 血液流变学检验151
第二节 红细胞流变性检测154
第三节 白细胞的流变性检测157
第四节 血栓弹力图158
第五节 体外血栓形成158
第七章 血栓前状态的检验诊断160
第一节 血栓前状态的意义160
第二节 血栓前状态有关成分的改变及其检验诊断进展160
第八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检验诊断163
第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定义163
第二节 诱发DIC的基础疾病及情况163
第三节 DIC的诊断164
第九章 抗凝和溶栓治疗及其实验室监测167
第一节 抗血凝药物及其实验室监测167
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物及其实验室监测170
第一节 尿液的生成及主要成分173
第二篇 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检验173
第十章 尿液一般检验173
第二节 尿液一般检查的适应证174
第三节 尿液标本采集及保存175
第四节 尿液的理学检验177
第五节 尿液的化学检查183
第六节 尿液沉渣检查203
第七节 尿液沉渣组化定位的进展218
第十一章 粪便检验220
第一节 粪便正常成分及一般检查的适应证220
第二节 粪便标本采集221
第三节 粪便的理学检验222
第四节 粪便的显微镜检验225
第五节 粪便的显微化学检验233
第六节 粪便的化学检验234
第七节 消化吸收定性试验238
第十二章 胃液分析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240
第一节 胃液分析240
第二节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251
第十三章 脑脊液257
第一节 脑脊髓液穿刺的适应证258
第二节 标本采集259
第三节 一般性状检查261
第四节 化学检查264
第五节 特殊生化检查及生化分析进展276
第六节 免疫学检查286
第七节 显微镜检查291
第八节 细菌学检查293
第九节 细胞学检查294
第一节 浆膜腔液穿刺的适应证299
第十四章 浆膜腔液检查299
第二节 标本采集300
第三节 一般性状检查300
第四节 化学检查301
第五节 酶学及免疫学检查304
第六节 显微镜检查309
第七节 细胞学检查310
第八节 细菌学检查312
第十五章 关节腔积液及鞘膜囊积液检查314
第一节 关节腔积液穿刺适应证315
第二节 标本采集315
第三节 一般性状检查316
第四节 化学检查318
第五节 免疫学检查319
第六节 微生物检查320
第七节 细胞学检查321
第八节 显微镜检查322
第九节 鞘膜囊积液检查324
第十六章 生殖系统的检验326
第一节 精液的检查326
第二节 前列腺液的检验346
第三节 阴道分泌物的检验349
第四节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352
第五节 羊水的检查355
第十七章 痰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370
第一节 痰液的检验370
第二节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376
第十八章 泪液及唾液的检验383
第一节 泪液的检查383
第二节 唾液的检查393
第三篇 临床脱落细胞检查407
第十九章 细胞检查的基本知识407
第一节 临床脱落细胞的概念407
第二节 脱落细胞检查的优缺点408
第三节 临床脱落细胞检查诊断要点409
第二十章 女性生殖道脱落细胞检查411
第一节 阴道上段侧壁刮片检测雌激素水平411
第二节 女性生殖道炎症的脱落细胞检查413
第三节 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脱落细胞检查416
第二十一章 呼吸道脱落细胞检验418
第一节 鼻咽癌脱落细胞检查418
第二节 肺癌的脱落细胞检查419
第二十二章 胃肠道脱落细胞检查421
第一节 食管脱落细胞检查421
第二节 胃的脱落细胞检查422
第三节 大肠脱落细胞检查423
第二十三章 尿液脱落细胞检查424
第一节 尿液中的正常细胞424
第二节 泌尿道良性病变的脱落细胞425
第三节 泌尿道恶性肿瘤脱落细胞426
第二十四章 浆膜腔积液的脱落细胞检查428
第一节 良性病变的脱落细胞检查428
第二节 浆膜腔积液肿瘤细胞检查429
第二十五章 淋巴结针吸细胞检查431
第一节 正常淋巴结的细胞431
第二节 淋巴结良性病变的细胞检查431
第三节 淋巴结肿瘤及白血病细胞检查433
第二十六章 乳腺脱落细胞检查436
第一节 乳腺涂片的正常细胞436
第二节 乳腺良性病变的细胞检查437
第三节 乳腺癌的细胞检查438
第二十七章 体表及软组织针吸细胞检查440
第一节 体表肿瘤针吸细胞检查440
第二节 软组织肿瘤针吸细胞检查441
第二十八章 腹腔肿物穿刺细胞检查444
第一节 肝脏肿物穿刺针吸细胞检查444
第二节 腹膜后肿物穿刺针吸细胞检查445
第四篇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447
第二十九章 蛋白质测定447
第一节 血清总蛋白测定447
第二节 血清白蛋白测定448
第三节 血清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测定449
第四节 血清蛋白电泳检查450
第五节 血清前白蛋白测定451
第六节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452
第七节 α1-抗胰蛋白酶测定453
第八节 肝珠蛋白测定454
第九节 铜蓝蛋白测定454
第十节 运铁蛋白测定455
第十一节 血清铁蛋白测定456
第十二节 血清粘蛋白测定457
第十三节 α1-酸性糖蛋白测定458
第十四节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458
第三十章 氨基酸测定460
第一节 血清(浆)、体液、细胞中氨基酸的正常浓度及临床评价461
第二节 尿液总氨基酸测定474
第三节 血清色氨酸测定及色氨酸耐量试验475
第四节 尿液羟脯氨酸测定476
第五节 苯丙氨酸的酶分析477
第六节 谷氨酰胺及谷氨酸的测定478
第七节 支链氨基酸的测定479
第三十一章 糖及其代谢物的测定481
第一节 血清(血浆)葡萄糖测定481
第二节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482
第三节 馒头餐葡萄糖测定485
第四节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485
第五节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487
第六节 血液乳酸测定487
第七节 β-羟丁酸测定489
第八节 乙酰乙酸测定489
第九节 丙酮酸的测定490
第十节 血清半乳糖测定491
第十一节 血清1,5脱水山简朴醇492
第十二节 脑脊液葡萄糖测定492
第三十二章 血脂及脂蛋白测定493
第一节 血脂测定493
第二节 血清脂蛋白分析495
第三节 血清载脂蛋白的测定499
第四节 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测定502
第五节 脂蛋白-X-502
第六节 磷脂及游离脂肪酸测定503
第三十三章 无机元素测定505
第一节 钾测定505
第二节 钠测定507
第三节 氯测定508
第四节 血钙测定509
第五节 离子钙测定511
第六节 无机磷测定512
第七节 镁测定513
第八节 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测定514
第九节 铜测定516
第十节 血清锌测定517
第十一节 硒测定518
第三十四章 肝病的实验诊断519
第一节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519
第二节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520
第三节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521
第四节 碱性磷酸酶同工酶测定523
第五节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测定523
第六节 血清胆碱酯酶测定525
第七节 血清单胺氧化酶测定526
第八节 血清5′-核苷酸酶测定527
第九节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测定528
第十节 血氨测定531
第十一节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532
第十二节 血清Ⅳ型胶原测定533
第十三节 血清Ⅲ型前胶原肽测定534
第十五节 透明质酸535
第十四节 血清层粘连蛋白测定535
第十六节 色素排泄试验536
第十七节 肝纤维化的实验诊断进展537
第三十五章 肾脏疾病的实验诊断543
第一节 尿素测定543
第二节 肌酐测定544
第三节 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脏清除试验545
第四节 肾小管功能试验547
第五节 肾血流量测定549
第六节 尿酸测定550
第七节 血、尿β2-微球蛋白测定551
第八节 尿、血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552
第九节 尿Tamm-Horsfall蛋白测定553
第十节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554
第十一节 尿转铁蛋白测定554
第十二节 α2-巨球蛋白测定555
第十三节 尿α1微球蛋白556
第十四节 尿免疫球蛋白测定556
第十五节 尿补体含量测定557
第十六节 尿酶测定558
第十七节 肾脏结石分析560
第十八节 肾脏疾病实验室诊断的评价561
第三十六章 心脏疾病的实验诊断563
第一节 同型半胱氨酸测定563
第二节 血清肌酸激酶测定564
第三节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566
第四节 乳酸脱氢酶测定569
第五节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测定570
第六节 α-羟丁酸脱氢酶测定572
第七节 丙酮酸激酶测定573
第八节 肌红蛋白测定574
第九节 心肌肌钙蛋白测定575
第十节 心脏疾病实验室诊断的评价577
第三十七章 胰腺炎及小肠功能的实验诊断586
第一节 淀粉酶586
第二节 脂肪酶589
第三节 胰蛋白酶原及其同工酶591
第四节 胰蛋白酶原活性肽595
第五节 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进展595
第六节 蛋白吸收定量试验604
第七节 脂肪吸收定量试验606
第八节 粪便的酶类测定608
第九节 D-木糖小肠吸收试验610
第三十八章 其他酶类试验613
第一节 酸性磷酸酶测定613
第二节 腺苷脱氨酶测定614
第三节 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615
第四节 过氧化氢酶测定616
第五节 醛缩酶测定616
第六节 精氨酸琥珀裂解酶测定618
第七节 亮氨酸氨基肽酶测定618
第八节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测定619
第三十九章 血液气体分析621
第一节 标本采集621
第二节 指标和参考值621
第三节 酸碱平衡紊乱类型的判断627
第四节 低氧血症与呼吸衰竭629
第五节 CO分析630
第六节 过氧化脂质测定632
第四十章 维生素分析635
第一节 血清(浆)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测定635
第二节 血清(浆)维生素E测定638
第三节 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测定640
第四节 维生素B1测定642
第五节 维生素B2测定645
第六节 尿中N'-甲基尼克酰胺测定647
第七节 维生素C测定649
第八节 叶酸测定651
第四十一章 内分泌激素测定654
第一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654
第二节 儿茶酚胺类激素测定662
第三节 性激素测定664
第四节 甲状腺激素测定671
第五节 环磷苷酸测定679
第六节 肽类激素测定681
第七节 前列腺素测定690
第八节 垂体激素测定700
第九节 下丘脑测定708
第十节 糖尿病激素检测711
第四十二章 治疗药物监测717
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722
第二节 抗恶性肿瘤药物724
第三节 环孢霉素A726
第四节 FK506728
第五节 抗癫痫药729
第六节 茶碱732
第七节 三环类抗抑郁药733
第八节 抗心律失常药736
第九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738
第五篇 临床免疫学检验741
第四十三章 非特异性免疫学检验741
第一节 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测定741
第二节 中性粒细胞吞噬与杀菌功能测定742
第三节 溶菌酶测定743
第四节 C-反应蛋白测定744
第五节 纤维结合蛋白的测定746
第六节 嗜异性凝集试验747
第七节 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748
第八节 寒冷凝集试验754
第四十四章 补体测定756
第一节 总补体溶血活性测定756
第二节 补体旁路途径溶血活性测定758
第三节 C1q含量测定759
第四节 补体C3含量测定759
第五节 补体C4含量测定761
第六节 B因子含量测定762
第七节 C3裂解产物测定763
第八节 C3肾炎因子检测766
第九节 补体溶解免疫复合物活性及抑制IC沉淀的活性检测767
第四十五章 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测定769
第一节 IgG,IgA,IgM含量测定769
第二节 IgD含量测定774
第三节 血清IgE含量测定775
第四节 IgG亚类测定777
第五节 M蛋白的检测与鉴定779
第六节 冷球蛋白的检测786
第四十六章 感染免疫检测788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学诊断788
第二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免疫学诊断808
第三节 虫媒病毒的免疫学诊断811
第四节 呼吸道病毒的免疫学诊断814
第五节 肠道病毒的免疫学诊断821
第六节 疱疹病毒感染的免疫学诊断827
第七节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诊断833
第八节 人类逆转录病毒的免疫学诊断835
第九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免疫学诊断836
第十节 伤寒与副伤寒血清学检测842
第十一节 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845
第十二节 脑膜炎奈瑟菌血清学检测847
第十三节 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诊断848
第十四节 结核病的免疫学诊断849
第十五节 衣原体抗体检测850
第十六节 支原体血清学诊断852
第十七节 立克次体血清学诊断854
第十八节 螺旋体的免疫学诊断857
第十九节 内毒素检查及临床意义864
第二十节 血吸虫病的免疫诊断867
第二十一节 囊虫病的免疫学诊断874
第二十二节 弓形虫病的免疫学诊断877
第二十三节 并殖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881
第四十七章 细胞免疫检验885
第一节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与纯化885
第二节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离887
第三节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计数检测890
第四节 T淋巴细胞功能测定896
第五节 K和NK细胞的检测903
第六节 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904
第四十八章 细胞因子检测906
第一节 白细胞介素的检测910
第二节 集落刺激因子检测917
第三节 肿瘤坏死因子检测919
第四节 干扰素的检测921
第五节 红细胞生成素的检测923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925
第四十九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免疫学检测925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的检测935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的检测937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的检测939
第五十章 自身免疫疾病的实验诊断942
第一节 抗核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942
第二节 抗脱氧核糖核酸抗体测定945
第三节 抗Sm抗体测定949
第四节 抗U1RNP抗体测定950
第五节 抗SS-A/Ro,抗SS-B/La抗体测定951
第六节 抗组蛋白抗体测定953
第七节 抗着丝粒抗体测定955
第八节 抗Sc1-70抗体测定956
第九节 抗PM-1抗体测定957
第十节 抗Sa抗体测定958
第十一节 抗Ku抗体测定959
第十二节 抗嗜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测定960
第十三节 抗线粒体抗体测定962
第十四节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964
第十五节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测定965
第十六节 抗心肌抗体测定966
第十七节 抗心磷脂抗体测定968
第十八节 抗透明带抗体测定970
第十九节 抗子宫内膜抗体测定971
第二十节 抗精子抗体测定973
第二十一节 类风湿因子测定975
第二十二节 抗骨骼肌抗体测定976
第二十三节 抗胰岛素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与抗胰岛素受体抗体测定978
第二十四节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测定980
第二十五节 抗肝细胞膜特异性脂蛋白抗体测定982
第二十六节 抗肝细胞膜抗原抗体测定983
第二十七节 抗肾上腺皮质抗体测定984
第二十八节 抗胃壁细胞抗体测定985
第二十九节 抗平滑肌抗体测定986
第三十节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测定987
第三十一节 自身抗体的临床研究现状988
第五十一章 肿瘤相关抗原的检测994
第一节 甲胎蛋白测定994
第二节 癌胚抗原检测995
第六篇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1017
第五十二章 临床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菌1017
第一节 临床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的变迁1017
第二节 大肠埃希菌的致病性1018
第三节 葡萄球菌的致病性1020
第四节 链球菌的致病性1021
第五节 奈瑟菌属、莫拉菌属的致病性1023
第六节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致病性1024
第七节 棒状杆菌的致病性1024
第八节 嗜血杆菌及其致病性1026
第九节 分枝杆菌属及其致病性1027
第十节 军团菌和军团菌病1028
第十一节 志贺菌属及其致病性1029
第十二节 沙门菌属及其致病性1029
第十三节 克雷伯菌属及其致病性1030
第十四节 变形杆菌、摩根菌和普罗菲登菌及其致病性1031
第十五节 耶尔森菌属及其致病性1032
第十六节 肠杆菌属及其致病性1034
第十七节 沙雷菌属及其致病性1035
第十八节 霍乱弧菌及其致病性1036
第十九节 气单胞菌、邻单胞菌及其致病性1036
第二十节 弯曲菌、幽门螺杆菌及其致病性1037
第二十一节 非发酵菌及其致病性1038
第二十二节 细菌L型及其致病性1040
第二十三节 支原体、衣原体及其致病性1042
第二十四节 厌氧菌及其致病性1045
第二十五节 常见的深部真菌及其致病性1046
第二十六节 奴卡菌、放线菌及其致病性1049
第二十七节 临床新发现传染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1051
第五十三章 临床标本的采集、培养及常见菌1054
第一节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054
第二节 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057
第三节 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061
第四节 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065
第五节 下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067
第六节 胆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071
第七节 眼、耳、鼻、喉拭子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073
第八节 脓汁标本、病灶分泌物的细菌检验1075
第九节 穿刺液标本的细菌检验1078
第十节 生殖系统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080
第五十四章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1083
第一节 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及结果分析1083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1088
第三节 体液中抗生素浓度及血清杀菌水平的测定1097
第四节 细菌的耐药机制、防治和监测1100
第五十五章 病原学鉴定技术1112
第一节 细菌的快速鉴定技术1112
第二节 细菌的染色技术(细菌形态学检验)1118
第三节 临床常见微生物的实验室检查1120
第五十六章 微观生态学与临床1129
第一节 微观生态学的概念1129
第二节 细菌的定植1132
第三节 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1138
第四节 微生态失调与感染1141
第五节 微生态防治1147
第六节 微生态学检验1153
第五十七章 医院感染与监测1155
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概念1155
第二节 医院感染发生概况1156
第三节 医院感染构成因素的分析1158
第四节 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微生物1160
第五节 医院环境细菌污染的监测1164
第六节 灭菌效果的微生物监测1167
第七篇 分子生物学检验1171
第五十八章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理论概述1171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概论1171
第二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1181
第三节 核酸的生物合成1186
第五十九章 基本技术与原理1193
第一节 核酸的提取和纯化1193
第二节 核酸分子杂交1197
第三节 聚合酶链式反应1200
第四节 DNA芯片1209
第六十章 分子生物学检验的临床应用1216
第一节 在病毒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216
第二节 在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1227
第三节 在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1235
第四节 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1241
第五节 在肿瘤相关基因诊断中的应用1243
第六节 在寄生虫感染诊断中的应用1250
第七节 在遗传病基因诊断中的应用1253
第八节 在器管移植中的应用1276
第九节 在细菌耐药基因中的应用1279
热门推荐
- 550054.html
- 3434107.html
- 1925971.html
- 479503.html
- 2162470.html
- 1324788.html
- 1033613.html
- 327811.html
- 1332500.html
- 1353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9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2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3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6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15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4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5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65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3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4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