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
  • 傅伯杰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3631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丘陵地 景观学 生态学 黄土高原(学科: 丘陵地 学科: 景观学 学科: 生态学 学科: 研究) 黄土高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土地利用与生态过程1

一、土地利用、尺度与格局1

(一)土地利用的含义1

(二)景观的尺度、格局与异质性2

二、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5

(一)土地利用与土壤水分5

(二)土地利用与土壤养分8

(三)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9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12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12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特点14

第二章 研究区域基本特征16

一、黄土高原范围与生态环境特征16

(一)自然地理环境17

(二)优势资源与开发前景19

(三)社会经济特征22

(四)生态环境特征23

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类型及其特征24

(一)晋陕黄河峡谷丘陵区26

(二)陕北、陇东、宁东南低山丘陵沟壑区27

(三)宁南陇中梁峁丘陵沟壑区27

三、陕西省安塞县大南沟流域基本特征29

(一)气候29

(二)地貌与土壤30

(三)植被30

(四)人类活动30

四、陕西省安塞县大南沟流域土地利用现状31

(一)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制图31

(二)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33

第三章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36

(一)资料来源37

(二)航空像片土地利用解译37

一、土地利用格局分析方法37

(三)景观格局分析指标38

二、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40

(一)1975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40

(二)1997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43

三、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政策启示46

(一)土地利用面积变化46

(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47

(三)景观格局演变47

(四)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48

第四章 土地利用与土壤物理性质49

一、引言49

二、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变异51

(一)研究方法51

(二)土壤物理性质的基本特征53

(三)土壤物理性质的内在关联性54

(四)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分异55

(五)结论与讨论58

三、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预测60

(一)模型概述60

(二)模型评价63

(三)结论与建议70

第五章 土地利用与土壤水分的时空关系72

一、引言72

(一)研究方法74

二、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关系74

(二)降雨量及其季节分配特点比较79

(三)土地利用类型与剖面平均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79

(四)土地利用类型与剖面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84

(五)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水分的剖面分布特征87

(六)结论与讨论91

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壤水分坡面分布的关系92

(一)丰水年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壤水分的坡面分布特征92

(二)欠水年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壤水分的坡面分布特征94

(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壤水分坡面分布特征的年际比较97

(四)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壤水分坡面分布模拟98

(五)结论与讨论103

四、土壤水分的地统计分析104

(一)土壤水分的变异函数105

(二)土壤水分的Kriging插值分析117

五、土壤水分的时空预测模型128

(一)模型概述128

(二)模型评价133

(三)结论与讨论149

第六章 土地利用与土壤养分的时空关系151

一、引言151

二、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养分的时空关系153

(一)研究方法153

(二)土壤养分的一般特征与内在关联性154

(三)土地利用类型与平均土壤养分含量156

(四)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养分的时间变异157

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壤养分的坡面分布格局160

(一)土壤养分的坡面分布特征160

(二)土地利用结构与平均土壤养分含量161

四、土壤养分的地统计分析162

(一)土壤养分的半变异函数162

(二)土壤养分的Kriging插值分析167

五、土壤养分的空间预测模型173

(一)模型概述173

(二)模型评价176

(三)结论与讨论182

第七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85

一、引言185

二、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88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188

(二)土地利用方式与水土流失190

(三)不同坡度农田与水土流失196

(四)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与氮磷流失206

(五)不同坡度农田的氮磷流失213

三、土地利用结构与水土流失221

(一)研究方法221

(二)土地利用结构与水土流失221

(三)结论与讨论223

四、土地利用变化与水土流失模拟225

(一)LISEM土壤侵蚀模型简介、校正及模拟225

(二)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230

(三)结论与讨论232

第八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规划233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内容和过程233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233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内容236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过程238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原则和方法238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的原则238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的步骤240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规划方法——公众参与242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246

(一)影响土地适宜性的因子246

(二)土地评价因子图编制249

(三)土地适宜性图编制250

四、土地利用情景分析与规划方案制订250

(一)情景分析的影响因子251

(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策略252

(三)制定土地利用情景方案的依据254

(四)土地利用情景方案分析255

五、土地利用方案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258

(一)生态适宜性评价258

(二)经济可行性评价261

(三)社会可接受性评价277

六、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282

参考文献2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