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危重病医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危重病医学
  • 崔书章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83049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487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1504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危重病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本书主要缩略语21

第一篇 危重病医学基础理论21

第一章 心脏功能21

第一节 心脏功能的细胞和分子学基础21

第二节 心肌力学24

第三节 心脏泵功能25

第四节 心力衰竭发生机制30

第二章 体内氧运输和氧合作用38

第一节 肺泡、血液和组织中的PO2和PCO238

第二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9

第三节 氧释放与氧消耗43

第三章 止凝血机制52

第一节 止、凝血机制分子生物学基础52

第二节 血栓与止血分子生物学基础75

第三节 止血缺陷与血栓筛选检查91

第四节 止、凝血在危重病临床中的意义94

第四章 免疫应答机制101

第一节 抗原及抗原呈递101

第二节 淋巴细胞及其活化105

第三节 体液免疫应答108

第四节 细胞免疫应答115

第五章 炎症介质119

第一节 概述119

第二节 炎症介质119

第三节 炎症反应中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126

第四节 炎症介质释放机制127

第五节 抗炎作用机制127

第一节 物理检查133

第二篇 危重病诊断检测技术133

第一章 危重症病人常规监测133

第二节 生命体征监测134

第三节 常用生理学参数监测139

第二章 呼吸功能144

第一节 概述144

第二节 呼吸系统生理结构和功能145

第三节 通气功能测定146

第四节 弥散功能151

第五节 呼吸动力学152

第六节 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及临床应用156

第七节 肺功能临床诊断及评价160

第八节 呼吸监测167

第一节 气体定律与血气分析175

第三章 动脉血气分析175

第二节 血气监测176

第四章 支气管镜检查182

第一节 概述182

第二节 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应用182

第三节 支气管镜检查的方法187

第四节 并发症及预防190

第五章 心电监测192

第一节 概述192

第二节 心电监测设备192

第三节 电极与导联选择194

第四节 心电监测的影响因素196

第五节 各种心电监测仪的应用范围196

第六节 心电监测的临床应用197

第六章 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204

第七章 心导管检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211

第一节 概述211

第二节 气囊漂浮导管检查211

第三节 左心导管检查217

第八章 冠状动脉造影220

第一节 冠状动脉解剖220

第二节 冠状动脉造影适应证和禁忌证223

第三节 冠状动脉造影术224

第四节 冠状动脉造影发现234

第五节 介入性冠状动脉造影237

第六节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临床间关系238

第九章 ICU中消化内镜的应用241

第一节 肾脏生理256

第十章 危重症病人肾功能监测256

第二节 肾功能监测257

第三节 急性肾衰竭监测266

第十一章 止血、血栓实验室检查268

第一节 实验原理268

第二节 Ⅰ期止血实验室检查268

第三节 Ⅱ期止血实验室检查273

第四节 抗凝血因子实验室检查280

第五节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实验室检查282

第六节 病理性抗凝物实验室检查286

第十二章 颅内压监测289

第一节 概述289

第二节 颅内压监测方法的选择289

第三节 颅内压监测结果分析292

第四节 颅内压监测适应证和禁忌证295

第五节 颅内压监测注意事项及并发症296

第六节 颅内压监测展望296

第十三章 影像学检查在危重症中的应用299

第一节 概述299

第二节 急性气道阻塞300

第三节 胸部创伤301

第四节 重症肺感染305

第五节 其他肺部急症307

第六节 心血管危重症308

第七节 腹部急症314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危重症324

第一节 概述332

第十四章 放射性核素在危重病医学中的应用332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333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在循环系统中的应用335

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在内分泌系统中的应用340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在消化系统中的应用343

第六节 放射性核素在泌尿系统中的应用346

第七节 放射性核素在呼吸系统中的应用347

第十五章 微机在ICU中的应用349

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发展简史349

第二节 常用微机350

第三节 微机的构成351

第四节 微机在ICU设备中的应用352

第五节 ICU中的计算机管理系统359

第六节 微机在HIS及ICU信息管理中的应用361

第一节 复苏发展简史365

第三篇 危重病医学治疗技术365

第一章 心肺脑复苏365

第二节 心肺复苏机制368

第三节 CPR方法和步骤372

第四节 脑复苏380

第二章 气道管理384

第一节 气管内插管384

第二节 气管造口392

第三章 机械通气支持398

第一节 概述398

第二节 机械通气的生理作用399

第三节 机械通气适应证401

第四节 机械通气模式402

第五节 机械通气并发症407

第六节 机械通气的管理410

第七节 机械通气监测416

第八节 撤机问题418

第九节 无创性机械通气423

第十节 肺保护策略427

第四章 氧疗428

第一节 氧疗的适应证428

第二节 氧疗装置和方法429

第三节 氧疗的临床应用433

第四节 氧疗副作用435

第五节 高压氧治疗438

第五章 机械循环支持技术445

第一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445

第二节 机械性心室辅助448

第三节 人工心脏456

第六章 临时心脏起搏462

第一节 临时起搏的适应证462

第二节 临时起搏常用的方法及设备464

第三节 临时起搏程序建立466

第四节 临时起搏并发症预防和处理468

第七章 心脏电复律471

第一节 概述471

第二节 同步电复律471

第三节 电除颤477

第八章 心脏介入治疗技术480

第一节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480

第二节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486

第三节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490

第四节 经皮穿刺肺动脉瓣成形术493

第五节 经皮穿刺气囊主动脉瓣成形术494

第九章 血液净化技术498

第一节 血液透析498

第二节 血液滤过504

第三节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506

第四节 血浆置换517

第五节 腹膜透析520

第十章 血液输注526

第一节 血液保存526

第二节 血液成分的种类528

第三节 红细胞输注530

第四节 血小板输注537

第五节 白细胞输注540

第六节 新鲜冰冻血浆输注544

第七节 全血输注545

第十一章 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549

第一节 危重症病人代谢变化549

第二节 营养状态的评定与监测552

第三节 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方法555

第四节 特殊情况营养支持559

第五节 临床营养支持进展560

第四篇 危重病诊断和处理565

第一章 ICU中的心血管问题565

第一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565

第二节 心脏猝死571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574

第四节 严重心律失常588

第五节 心力衰竭605

第六节 高血压危象618

第二章 ICU中的肺脏问题627

第一节 急性呼吸衰竭627

第二节 急性上气道阻塞631

第三节 哮喘持续状态637

第四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48

第五节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656

第六节 肺栓塞661

第七节 睡眠相关呼吸疾病668

第三章 ICU中的肾脏问题677

第一节 肾脏保护677

第二节 急性肾衰竭680

第一节 消化道出血698

第四章 ICU中的胃肠问题698

第二节 应激性溃疡综合征708

第三节 急性肝衰竭715

第四节 急性胰腺炎737

第五章 ICU中的血液问题748

第一节 急性溶血性贫血748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759

第六章 ICU中的内分泌问题769

第一节 危重症病人高血糖处理769

第二节 糖尿病昏迷773

第三节 甲状腺危象785

第四节 粘液性水肿昏迷788

第五节 肾上腺危象790

第六节 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795

第七章 危重症病人的代谢变化801

第一节 危重症病人酸碱平衡失常801

第二节 机体对应激的反应812

第三节 恶性肿瘤病人代谢并发症818

第八章 ICU中的神经病学824

第一节 ICU中若干神经系统症状的诊治策略824

第二节 意识障碍827

第三节 晕厥838

第四节 癫癎持续状态850

第五节 代谢性脑病857

第六节 急性脑血管疾病871

第七节 颅内压增高综合征884

第九章 ICU中的感染问题892

第一节 ICU中发热问题的处理892

第二节 ICU中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896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898

第四节 医院获得性肺炎905

第十章 ICU中其他问题913

第一节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913

第二节 休克综合征921

第三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942

第五篇 ICU中的外科问题959

第一章 腹腔脓毒症诊断和处理959

第一节 腹腔脓症病理生理学959

第二节 腹腔脓毒症诊断960

第三节 急性腹膜炎处理962

第四节 腹腔脓肿处理965

第五节 特殊腹腔脓毒症处理966

第六节 腹腔脓毒症的抗菌药物治疗972

第二章 危重症患者的疼痛治疗977

第一节 概述977

第二节 急性疼痛发生机制980

第三节 急性疼痛的诊断980

第四节 急性疼痛的治疗982

第五节 自控镇痛988

第六节 晚期癌症患者镇痛治疗989

第三章 创伤992

第一节 颅脑损伤992

第二节 脊柱骨折脱位和脊髓损伤997

第三节 胸部外伤1002

第四节 腹部损伤1009

第一节 概述1021

第四章 严重烧伤病人的处理1021

第二节 烧伤的病理生理学1022

第三节 烧伤的诊断1024

第四节 烧伤治疗原则1027

第五节 吸入性损伤1030

第六节 烧伤感染1033

第七节 化学烧伤1036

第六篇 器官移植1043

第一章 多器官供体管理问题1043

第一节 概述1043

第二节 器官移植现状1043

第三节 有关脑死亡和器官供体法律方面的问题1044

第四节 脑死亡检查和器官损献1047

第一节 概述1051

第二章 移植免疫学和免疫抑制药物应用1051

第二节 移植免疫成分1053

第三节 移植免疫和免疫抑制药物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应用1053

第四节 免疫抑制药物联合应用1059

第三章 肾移植病人监护与治疗1062

第一节 概述1062

第二节 围手术期监护与治疗1064

第三节 排斥反应监护与治疗1066

第四节 移植并发症1067

第五节 肾移植受体感染监护与治疗1068

第六节 其他并发症监护与治疗1070

第四章 肝移植监护与治疗1075

第一节 概述1075

第二节 肝移植手术1077

第三节 围手术期监护与治疗1078

第四节 移植并发症治疗1079

第五节 排斥反应的监护与治疗1081

第六节 感染的监护与治疗1081

第七节 其他并发症监护与治疗1083

第五章 心脏移植的监护与治疗1086

第一节 概述1086

第二节 心脏移植适应证和禁忌证1086

第三节 围手术期监护与治疗1087

第四节 移植并发症1089

第六章 肺移植的监护与治疗1092

第一节 概述1092

第二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1092

第四节 围手术期的监护与治疗1094

第三节 供体的选择与肺保护1094

第五节 术后排斥反应与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1096

第六节 移植并发症1097

第七节 心肺联合移植概况1098

第七章 胰腺移植受者的监护与治疗1100

第一节 概述1100

第二节 移植适应证1101

第三节 围手术期处理1101

第四节 排斥反应监护与治疗1103

第五节 移植并发症1106

第八章 小肠移植监护与治疗1110

第一节 概述1110

第二节 小肠移植手术1111

第三节 围手术期监护与治疗1112

第四节 移植并发症治疗1113

第五节 排斥反应处理1115

第六节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1117

第七节 感染监护与治疗1117

第八节 营养支持的并发症1120

第九章 移植后受体排斥、感染和恶性肿瘤诊断及治疗1123

第一节 概述1123

第二节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1124

第三节 实体器官移植后感染1127

第四节 移植后恶性肿瘤1129

第七篇 ICU中的产科问题1133

第一章 妊娠期间母体生理性改变1133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改变1133

第三节 消化系统改变1134

第二节 呼吸系统改变1134

第四节 泌尿系统改变1135

第五节 内分泌系统改变1135

第二章 ICU中的高危妊娠1137

第一节 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1137

第二节 妊娠合并肺部疾病1143

第三节 妊娠合并肝脏疾病1147

第四节 妊娠合并肾脏疾病1152

第五节 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1156

第六节 妊娠合并内分泌疾病1160

第七节 妊娠合并急腹症1165

第八节 妊娠与癫癎1168

第九节 妊娠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170

第十节 妊娠期外伤1172

第一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174

第三章 妊娠并发症1174

第二节 前置胎盘与胎盘早剥1181

第三节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183

第四节 羊水栓塞1185

第五节 产后出血1187

第六节 产科休克1188

第四章 高危妊娠剖宫产中的麻醉选择1190

第一节 妊娠生理变化对麻醉的影响1190

第二节 麻醉方法选择1190

第三节 常见高危妊娠麻醉管理1191

第五章 妊娠期用药1194

第一节 妊娠期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1194

第二节 妊娠期临床用药原则1194

第四节 妊娠期抗凝药物应用1196

第三节 妊娠期抗感染药物应用1196

第五节 妊娠期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1197

第六节 分娩期镇痛药物应用1200

第七节 哺乳期用药的选择1201

第八篇 ICU中的儿科问题1205

第一章 儿科重症监护1205

第一节 呼吸系统监测1205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监测1208

第三节 神经系统监测1210

第四节 体温监测及危重病评分1211

第二章 小儿心肺复苏1215

第一节 心脏骤停原因1215

第二节 病理生理1216

第三节 诊断和处理1217

第三章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1222

第一节 急性呼吸衰竭病因1222

第二节 急性呼吸衰竭诊断1223

第三节 急性呼吸衰竭的处理1225

第四章 小儿心力衰竭1229

第一节 小儿心力衰竭诊断1229

第二节 心力衰竭治疗1232

第五章 婴儿猝死1238

第一节 婴儿猝死综合征1238

第二节 威胁婴儿生命症1240

第九篇 危重症治疗的药理学基础1245

第一章 总论1245

第一节 基础药理学在ICU中的应用1245

第二节 危重症病人药动学和药效学1249

第三节 儿科危重症药理学1258

第二章 危重症病人血药浓度监测1267

第一节 TDM指征及评价1267

第二节 危重症病人需进行TDM的药物1269

第三章 肾衰竭时的药物应用1275

第一节 肾衰竭时的药动学和药效学1275

第二节 急性肾衰竭常用药物1276

第三节 肾衰竭用药应注意的问题1280

第四章 肝衰竭时的药物应用1327

第一节 肝功能与药物处理1327

第二节 肝病对药物代谢及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1330

第三节 肝衰竭病人用药1331

第四节 肝衰竭病人用药剂量调整1333

第一节 心力衰竭对药动学和药效学影响1339

第五章 心力衰竭治疗药物应用1339

第二节 心力衰竭用药1340

第六章 呼吸衰竭药物治疗1356

第一节 概述1356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药物治疗1356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1365

第一节 应激性溃疡综合征治疗药物1365

第二节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药物1369

第三节 腹泻治疗药物1371

第四节 促胃肠动力药物1372

第五节 镇吐药物1374

第六节 胃肠解痉药物1377

第一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1380

第八章 抗心律失常药物1380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1381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1388

第九章 溶栓治疗药物1392

第一节 抗凝血药物1392

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物1396

第三节 溶栓药物1399

第四节 溶栓治疗进展1403

第十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应用1405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1405

第二节 氨基糖苷类1410

第三节 大环内酯类及万古霉素1412

第四节 氟喹诺酮类药物1413

第五节 厌氧菌感染治疗药物1414

第六节 抗真菌药物1415

第七节 抗病毒药物1417

第八节 抗原生动物感染药物1418

第十一章 镇静止痛和神经肌肉阻断药的应用1420

第一节 镇静药应用1420

第二节 镇痛药应用1423

第三节 神经肌肉阻断药物应用1425

第十二章 危重症病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1428

第一节 概述1428

第二节 糖皮质激素化学结构及合成1429

第三节 糖皮质激素分泌调节和代谢1429

第四节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1433

第五节 糖皮质激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1438

第一节 计算机在临床控制给药方面的应用1439

第十三章 计算机在危重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1439

第二节 计算机在临床合理用药咨询方面的应用1443

第三节 计算机在临床用药方案设计方面的应用1449

第十篇 危重症病人护理1461

第一章 危重症病人监测治疗技术护理1461

第一节 人工气道与机械通气护理1461

第二节 心脏起搏和电复律的护理1464

第三节 血液净化技术的护理1467

第二章 危重症病人的护理1469

第一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病人的护理1469

第二节 昏迷病人的护理1470

第三章 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1473

第一节 急危重症病人心理护理1473

第二节 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1476

附录 危重症病人的病情评价系统14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