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17册 《淮南鸿烈》思想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17册 《淮南鸿烈》思想研究
  • 林庆彰主编;陈丽桂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322407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17册 《淮南鸿烈》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刘安的生平与著作1

第一节 刘安的生平1

一、刘长的事迹与谋反1

二、刘安的事迹与谋反3

三、淮南王两世谋反研议6

第二节 刘安的著作12

第二章 《淮南子》的内容、体系与特质12

第一节 《淮南子》的撰作与校注21

第二节 《淮南子》的体系与特质23

一、规拟治图的实用目标——杂家、道家与政术23

二、以道为主,融采闳富24

三、本末完赅的体系与结构27

四、沿复、铺衍的楚文风格30

五、俳偶与叶韵32

六、毁誉纷歧的历代评价37

第三章 《淮南子》的思想要论41

第一节 道论42

一、道的体性与创生42

(一)道的体性42

(二)道的创生47

1、气化宇宙47

2、气、一与道50

二、道的效用与功能52

(一)柔弱、超拔的老庄道论53

(二)因循时变的淮南道术55

三、道德退化与仁、义、礼、乐63

(一)道德退化的历史观63

(二)仁义礼乐与救衰扶败65

四、结论68

第二节 修养论69

一、绪言69

二、道生万物与人副天数70

三、人性本静,嗜欲害之——性与情71

四、形贱神贵、适情辞馀74

五、气充神旺与心、神、气、志81

六、由「道」到「术」——《淮南子》修养论的最终目标87

(一)外化而内不化87

(二)自得89

第三节 《淮南子》中的阴阳学——天文91

一、阴阳家与阴阳学91

二、邹衍遗说与阴阳学93

三、《淮南子》的天文学97

(一)气的创生与天象98

(二)天的区划与构造99

(三)年的规定与月日的划分103

1、回归年的确定103

2、十二月的划分103

3、九州七舍与朝、昼、昏、夜103

(四)以北斗定天时104

1、十二律与二十四节气104

2、五音、十二律及其衍生106

3、冬夏二至与阴阳消长107

(五)太阴之运行、纪年与禨祥109

(六)阴阳刑德与五行用事115

1、刑德七舍115

2、五行之生壮、用事与灾眚115

(七)雌雄北斗与猒117

(八)干支纪日与州国配属118

(九)度、量、衡与音律之订定120

四、结论121

第四节 阴阳五行与神话交揉的《淮南子》地理122

一、阴阳五行与神话意象夹揉的自然地理122

(一)九州、九山、九塞、九薮、八风、六水123

(二)八殥、八纮、八极125

(三)三十七条河川之导源、流向与归趋127

(四)各地水质与物产128

(五)阴阳与气牵系下的自然生态与类应129

二、五行架构下的人地与物产131

(一)五行的生克与地理配属132

(二)土为中主与五行相治133

(三)五行的搭配与五气之循环转化134

三、神话地理135

(一)海内仙乡的建构——昆仑帝乡与神物136

(二)海外的神话国度——三十六国及其附近的仙乡异产137

(三)八风之神138

四、数术与生物学的交揉139

(一)阴阳数术下的神秘孕期139

(二)物种的生成与演化139

五、结论142

第五节 《淮南子》的感应思想——兼论《春秋繁露》144

一、传统中国哲学中的感应模式144

(一)天降祸福144

(二)气类相动145

(三)精诚感通146

二、《淮南子》的感应思想148

(一)肯定天人灾异148

(二)气类相动149

(三)精诚感通150

(四)气的交流与激荡——精诚感通与气类相动的合一152

三、《春秋繁露》中的感应理论154

(一)天的神性义155

(二)天与人的比附与合类156

(三)气类相动158

四、《淮南子》与《春秋繁露》感应论之异同161

(一)气化宇宙与物类相动之合一161

(二)精诚感通与天降祸福的歧异161

第六节 《淮南子·齐俗》对《庄子·齐物论》的因承与转化162

一、《庄子》的「齐物」论163

二、《淮南子》的「齐俗」论163

(一)由「齐物」到「齐俗」163

(二)道德不易,趋舍礼俗不定164

(三)重实用宜,因时处势168

第七节 淮南子的无为论172

一、先秦诸子的无为172

二、淮南无为论的特质173

三、淮南子的无为论175

(一)虚无与静默175

(二)自正其道:循天保真与反己正身178

(三)去智与劝学180

(四)易简与周数184

(五)柔后与因循187

(六)时、变与权、常194

四、结论198

第八节 《淮南子》的政治思想199

一、政治的目的与原则201

二、君道与臣操205

三、用人为官210

(一)用人210

(二)治官213

四、势与法215

(一)势215

(二)法216

1、法之功能与特质216

2、法的设立与依据218

3、法的施行与用贤219

4、仁本而法末220

六、结论221

第九节 淮南子论兵224

一、绪言224

二、《淮南子》以前诸子论兵224

(一)儒家论兵225

(二)墨家论兵225

(三)道家论兵226

(四)法家论兵226

(五)兵家论兵227

(六)《吕氏春秋》论兵230

三、《淮南子》论兵232

(一)兵之源起与仁义232

(二)兵本在政,以德止争234

(三)《淮南子》之兵术236

1、隐形与持静236

2、因乘而迅疾238

3、权、势与用奇240

4、论将243

附录一 淮南多楚语——论淮南子的文字247

一、「新特」「沿复」的《淮南子》用字247

二、淮南多楚语252

三、淮南与楚域265

附录二 《淮南子》解老267

一、汉人解老——由道至术267

二、承袭与创造兼具的《淮南子》解老268

(一)深入理解与创造性诠释268

(二)经世而尚用270

(三)铺衍以显实271

(四)博采以转化273

1、道与理、数、术274

2、柔后因循、用弱而强274

3、有为无为与去智劝学277

4、气化宇宙与精气养生277

5、气类感通、精诚相动279

三、结论280

参考书目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