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倒转“红轮” 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倒转“红轮” 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
  • 金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98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7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倒转“红轮” 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倒转“红轮”——索尔仁尼琴与俄国的“分裂教派”传统1

一从《古拉格群岛》到《红轮》:索尔仁尼琴笔下的历史2

不只是“伟大作家”2

《红轮》的写作风格4

把“必须说出来的话”写下来5

书写一部关心俄罗斯命运的人都要读的书8

索尔仁尼琴“对历史的重新诠释”11

作家写历史的两个极端13

1917与1991:都是“西化”惹的祸?15

俄国历史进程的“断裂”18

二“向后看的反专制”:索尔仁尼琴的“文化保守主义”与俄国的“分裂派”传统22

索尔仁尼琴指责“利欲熏心的美国资本家”22

回顾“索-萨论战”24

先知的光荣与愤怒:索尔仁尼琴的“回归之旅”29

“当代的阿瓦库姆”31

俄国“新儒家”的特点37

三“近卫军”与“彼得”间的徘徊:俄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困境40

“向后看的反专制运动”40

历史最悠久的异见抗争43

分裂教派:索尔仁尼琴的精神家园46

“回归之旅”中的“北方崇拜”48

从利哈乔夫到索尔仁尼琴:新俄罗斯“国学”的演变51

分裂教派的“分裂”55

徘徊在“近卫军”与“彼得”之间58

第二章 破解“高尔基之谜”63

一“海燕”如何斗《群魔》64

“大起大落的高尔基”64

“行动主义”:1905年高尔基的第一次转变66

《路标》论战:与俄国知识界的决裂70

《群魔》事件:高尔基的又一次转折74

二从“不合时宜”到合乎时宜81

“不合时宜”者:高尔基与1917年革命81

唱红白脸的列宁与“冒傻气”的高尔基87

回国之路:1928年以前的高尔基93

斯大林与高尔基的“主仆”关系99

三“红色文豪”的崛起102

“乐意受骗”的人:“合乎时宜”的高尔基102

作为“原材料”的人:高尔基的劳改营之旅105

不论“左右”,听话就行:文学怎样变成“党的机器上的螺丝钉”111

作家挂帅,主编官修“历史”114

四 思想的误区,还是人格的悲剧?119

文豪太忙?高尔基何以没有写出斯大林传119

文豪之死:高尔基是被谋杀的吗?121

“从普罗米修斯到流氓”:文豪说的是谁?125

思想的误区,还是人格的悲剧?128

第三章 百年“路标”——背负十字架的知识分子131

一“路标三部曲”:俄罗斯文化保守主义之路132

相隔百年,反响迥异的一部“奇书”132

我读《路标文集》的体会137

“三部曲”的由来:从《唯心主义问题》到《来自深处》139

二 谁的“路标”?指向何方的“路标”?147

《路标》是一本“告别革命,回归文化”的书147

《路标》是一本寻求“反解放”的“解放之路”的书155

《路标》是一本强调“个性自由”的书160

《路标》是一本批判俄国“激进主义”思潮的书166

三 别尔嘉耶夫们的启示录:“宗教被造物”173

《路标》是一本与“60年代人”“思想决斗”的书173

《路标》是一本“重新审视自我”的书179

《路标》是一本“再造宗教”的书185

《路标》是一本续接“40年代”思想的书189

《路标》在实践上是一本“失败”的书192

第四章 路标派对“单色系”解释体系的挑战199

一 革命为什么不可轻言——“路标派”与俄国的“告别革命”200

每次阅读都有新体会202

反思文化激进主义及其后果205

人为催化的“革命”条件209

“激进主义”的发展逻辑217

二 反思“道德虚无主义”230

知识界思想清理尤为重要230

“善良淘汰”机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235

“民粹主义改造了马克思主义”242

三“外科手术式革命”的后遗症245

所谓“科学社会主义”是“车尔尼雪夫斯基主义”的回音245

批判“破坏的合理性”248

创造远比革命更重要250

中俄两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差异254

附:“否则就永远不能讲了”:斯托雷平改革与俄国知识界的保守思潮259

第五章 奇特的俄罗斯“贵族”制271

一 传统俄国“军人-贵族”制度的形成275

对外扩张造成的“超大国家”的体制特点275

莫斯科罗斯的波雅尔贵族体制281

立陶宛与莫斯科的体制哪一个好?——16世纪的“君臣论战”285

两个“叛逃者”的辩论:土耳其与东罗马的教训及其他291

主子还是奴仆?——此“贵族”不是彼贵族296

二 俄国的贵族兵制与农奴制303

贵族兵制与服役份地制303

俄国式的贵族制与俄国式的农奴制309

土地与人手的双重“凝固”312

三“农奴制”下何以能够强化中央集权?318

此农奴制非彼农奴制318

“国家农奴制”320

俄国“皇权主义”的由来325

四“贵族解放”法令和“解放”后的贵族336

服役贵族的“不自由”336

军人的强迫义务教育340

服役贵族与“知识分子”344

“贵族解放”与解放后贵族的两种取向349

“多余的人”与“知识分子”354

第六章 俄罗斯知识分子中的“狐狸”——贵族知识分子的形成及其特点361

一“贵族自由主义”的形成362

18世纪晚期的“官方自由主义”362

谢尔巴托夫:第二次思想争鸣时代的高潮368

贵族的经济状况372

“欧洲化”的俄国贵族376

二 贵族知识分子的文化生态环境382

贵族知识分子的生长背景382

贵族的“分裂教派”:俄国共济会与贵族思想者群体的形成384

作为“启蒙桥梁”和思想平台的共济会389

作为反对派秘密组织的共济会392

“沙龙里的论战”:西方派与斯拉夫派397

三 多面的“狐狸”:俄国贵族知识分子的特点406

“俄罗斯文学背负起超越自己承载量的负担”406

“政治肌无力”:行动能力的缺陷410

永远的忏悔者413

痛恨专制,却对农奴制态度暧昧417

既倾向“西化”,又厌恶“资本主义”:天生的现代性批判家422

贵族知识分子的宗教敏感:救世情怀与遁世倾向427

第七章 俄罗斯知识分子中的“刺猬”——平民知识分子的僧侣社会背景435

一 俄国平民知识分子“激进性”中的僧侣因素436

“平民”并非平凡的人民438

神职系统的封闭性和等级没落442

就业难题造就的“叛逆性”447

二 僧侣子弟中涌现出“愤青一代”451

从痛苦中造就了“仇恨”451

禁欲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汇合454

从上帝崇拜到“人民”崇拜:“非宗教的最高纲领主义”459

“从左派的言论中听到东正教心理的回应”464

三 平民知识分子第一人——别林斯基469

“狂暴的维萨里昂”469

别林斯基“变脸”473

别林斯基的思想发展轨迹475

“革命的雅各宾党人”如何变成伊凡雷帝的崇拜者477

“人民的保姆”手持柳条鞭打“顽皮的孩子”482

四 文学评论成为激进主义的摇篮486

根据阶级关系确立的文艺创作“三原则”486

别林斯基“和青蛙的战争”492

别林斯基与果戈里的“短兵相接”495

从“狐狸”走向“刺猬”:“平民知识分子”时代504

第八章 “刺猬”代表人物的成长历程509

一“俄国社会主义之父”:车尔尼雪夫斯基510

“60年代俄国社会思想的中心是车尔尼雪夫斯基”510

车氏“不可调和地仇视的只有贵族”514

“大批判”文体的开创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论战风格520

“阶级”立场与“行动”伦理524

二 文人相轻、利益冲突还是思想斗争?——俄国历史上的“两种知识分子之争”529

政治侨民中的内讧529

围绕《现代人》杂志的风波535

《前夜》评论事件与“两种知识分子”的决裂540

俄国版“理想主义的猪”与“现实主义的狼”544

三 车尔尼雪夫斯基对左派理论的建树549

极端功利主义的“善恶标准”549

“人民专制”理论551

“民主派反对自由派”554

反智主义、公社崇拜与“叛逆的僧侣子弟”思维特征558

四 两种知识分子的比较566

社会主义者中的“小波拿巴”倾向566

“行动者”vs“思想者”572

“哲学真理”与“斗争的真理”579

道德的悖反:禁欲主义与“行动伦理”583

“英雄”与“圣徒”588

排他性的“完整世界观”591

第九章 俄国知识分子中的“工蜂”——“第三种知识分子”及其社会实践597

一 新时代的真正任务是让人民少付出代价598

“第三种知识分子”的形成598

“小事理论”的提出603

争取民主的“迂回斗争”606

地方自治局蚕食政府权力610

“开启民智”的“社会工作者”612

二 少谈主义多谈问题的地方自治局运动615

社会改造初见成效615

政治诉求提上议事日程618

“地方自治派自由主义”622

1917年2月:再度成为革命的合作者624

从“不够民主”到因“民主”获罪:自治局工作者的厄运627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回光返照”629

“第三种人”的终结与“历史的回声”632

第十章 解开“俄罗斯之谜”的钥匙——俄国思想史上的“分裂运动”635

一 分裂运动的缘起636

“古风”时代的宗教与政教关系637

“凯撒(沙皇)”与“上帝”之争——尼康宗教改革642

二 分裂派与彼得“凯撒主义”的斗争650

彼得改革、宗教镇压与分裂运动的扩大650

俄国民间的“十字军运动”与最早的“持不同政见者”657

三 苍茫大地上的漂泊者——再论俄国历史上的“分裂运动”663

分裂运动与“北方崇拜”663

分裂运动与俄国的国内移民文化667

分裂运动的“往后看”理论671

四 分裂运动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678

分裂运动与俄国农民战争的关系679

分裂运动对贵族的影响685

分裂运动对俄国革命的影响689

分裂运动对知识分子的影响6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