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笔迹分析与测试 实际应用中的笔迹破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庆梅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市: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720505114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笔迹分析与测试 实际应用中的笔迹破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2
第一节 笔迹及其特点2
一、笔迹的概念3
二、笔迹的产生3
三、笔迹的特点5
第二节 笔迹学的概念与理论依据7
一、笔迹学的概念7
二、笔迹学的理论依据8
三、笔迹学的科学性17
四、笔迹学的可行性18
五、笔迹分析在人才招聘中的作用22
第三节 我国古人对笔迹的研究与现代笔迹学的发展25
一、我国古人对笔迹的研究25
二、西方现代笔迹学的兴起与发展现状29
三、现代汉字笔迹学的研究和发展30
第二章 笔迹分析技术设计33
第一节 笔迹分析技术设计的目的与过程33
一、笔迹分析技术设计的目的33
(三)普遍性原则34
(二)同质性原则34
(四)专业性原则34
(一)可操作原则34
二、笔迹分析技术设计的原则34
第二节 笔迹分析技术设计的过程和步骤35
一、笔迹分析技术设计的过程35
(一)职位内容的收集与整理35
(二)笔迹分析内容的确定35
(三)笔迹特征的收集、筛选35
(四)笔迹特征的试用与检验36
(五)修改与确定36
二、笔迹分析与其他心理测验的异同点36
(二)笔迹分析与其他心理测验的相同之处37
(一)一般心理测验的特点37
(三)笔迹分析技术与其他心理测验的不同之处38
第三节 笔迹分析的具体要求39
一、进行笔迹分析所需要的工具39
二、对笔迹分析材料的要求39
三、对书写工具的要求40
第三章 笔迹分析的特征体系41
第一节 汉字笔迹分析的特征体系41
一、汉字常识41
(一)汉字的演变与各种书体的主要特征41
(二)笔画常识43
(三)笔顺常识43
(1)上仰横47
1.横47
二、汉字笔迹分析特征体系及其阐释47
(一)笔画47
(2)水平横48
(3)下滑横49
(4)长横50
(5)短横51
2.竖51
(1)顿笔竖51
(2)尖形竖52
(3)垂直竖52
(4)左倾竖53
(6)“竖”的方向变化无常54
(5)右倾竖54
(7)长竖55
(8)短竖57
(9)带钩竖58
3.撇59
(1)真撇59
(2)直撇59
4.捺60
(1)真捺60
(3)回钩捺61
(2)直捺61
(4)顿笔捺62
5.挑(提)62
(1)顿笔挑62
(2)连笔挑62
(3)长尾挑63
6.折64
(1)圆角折64
(2)尖角折64
(1)断钩65
7.钩65
(3)直角折65
(2)长钩66
8.刚健的笔画67
9.硬直的笔画67
10.轻柔的笔画68
11.流畅的笔画69
12.粗糙的笔画69
13.颤抖的笔画70
14.起笔71
(1)平直起71
(3)顿笔起72
(2)尖笔起72
15.收笔73
(1)尖笔收73
(2)顿收笔73
(3)带钩收74
(二)字体大小74
1.字体大75
2.字体小77
3.字体大小不78
5.字体先大后小80
4.字体先小后大80
(三)字体形状81
1.正方形81
2.竖长形82
3.扁宽形82
4.尖角形83
5.曲线形83
6.垂直形84
7.左倾形84
8.右倾形85
9.封口严密形86
11.连笔型87
10.封口开放形87
12.不规则形88
(四)字体结构89
1.结构严谨89
2.结构松散90
3.结构紧密90
4.结构疏朗91
5.合体字上大下小或左大右小92
6.合体字左小右大或上小下大92
(五)速度93
1.速度快93
3.速度迟缓95
2.速度适中95
(六)力度96
1.力度大97
2.力度适中97
3.力度小98
4.力度大小不一99
(七)布局100
1.行向100
(1)行向上倾100
(2)行向下倾101
(3)行向平直102
(4)字行呈波纹状103
(5)行向呈拱形104
(6)行向呈凹形105
2.字间距106
(1)字间距大106
(2)字间距适中107
(3)字距小107
(4)字间距大小不一108
(5)字间距先小后大109
(6)字间距先大后小109
(7)分段的字间距110
3.行间距111
(1)行间距宽111
(2)行距窄112
(3)行间距大小不一113
(4)行与行之间分隔不清晰114
4.左右留边115
(1)左留边大115
(2)左留边小115
(8)空白边整齐,距离一样116
(6)左右空白逐渐增阔(不论左右)116
(7)左右空白逐渐收窄116
(4)右留边小甚至不留空白116
(3)右留边大116
(5)左右不留空白116
(9)空白边参差不齐117
5.上方与下方空白117
(1)上方的空白117
(2)下方空白117
(八)标点117
1.标点书写认真118
2.标点书写随意119
3.标点书写不负责119
(九)签名120
4.签名中有很多修饰121
5.签名后加一个顿点121
1.签名与正文文体一致121
3.签名比正文文字大121
2.签名比正文文字小121
6.签名下画重线122
7.签名的行向向右上倾斜122
8.签名的行向向右下倾斜122
9.签名的字体向左倾斜122
10.签名垂直122
第二节 西方文字的笔迹分析特征体系122
一、J.Crepieux Jamin笔迹分析特征体系122
2.尖角多的笔迹123
1.学生式的笔迹123
3.曲线多的笔迹123
4.线状笔迹123
2.笔压轻123
1.笔压重123
(一)笔压123
(二)形状123
3.速度适中124
1.连接的笔迹124
(四)连续性124
4.速度慢124
2.速度较快的笔迹124
1.速度快的笔迹124
(三)速度124
2.分组的笔迹125
3.并列但相互独立的笔迹125
4.自动的笔迹125
(五)布局125
1.占满空间的笔迹125
7.右留边不留空白126
6.右边的空白边垂直126
(六)字体大小126
1.大字126
5.空白边越来越窄126
4.空白边逐渐增加126
3.空白边垂直并且有规律126
2.左边的空白边过大或过小126
2.小字127
(七)方向127
1.上升的笔迹127
2.下降的笔迹127
二、Pulver笔迹分析特征体系127
三、Ludwig Klages笔迹分析特征体系127
四、Hegar笔迹分析特征体系132
五、西方笔迹测量体系132
一、特征法137
第四章 国内外笔迹分析的常用方法137
二、测量法138
三、比较法138
四、直觉感知法139
五、望气法139
六、形与态结合法140
七、类推法140
八、微观到宏观分析法141
九、宏观到微观分析法141
十、综合法141
十一、软件测评法142
第五章 笔迹分析在人才招聘中的应用143
第一节 笔迹分析的使用程序与分析原则143
一、笔迹分析在人才招聘中使用的程序143
三、笔迹分析的基本原则144
二、笔迹分析的内容144
一、如何从笔迹分析性格148
(一)性格的结构148
第二节 笔迹分析的具体操作148
(二)性格类型149
1.外倾与内倾149
(1)外倾型150
(2)内倾型150
(3)外倾型人的笔迹特征151
(4)内倾型人的笔迹特征152
(三)四种基本心理功能152
3.感觉及其笔迹特征153
4.直觉及其笔迹特征153
2.情感及其笔迹特征153
1.思维及其笔迹特征153
(四)八种心理功能组合154
1.外倾思维型及其笔迹特征154
2.内倾思维型及其笔迹特征155
3.外倾情感型及其笔迹特征156
4.内倾情感型及其笔迹特征157
5.外倾感觉型及其笔迹特征158
6.内倾感觉型及其笔迹特征158
7.外倾直觉型及其笔迹特征159
8.内倾直觉型及其笔迹特征161
(五)性格的功能优势162
1.理智型及其笔迹特征163
2.情绪型及其笔迹特征164
3.意志型及其笔迹特征164
(六)独立——顺从说165
1.独立型及其笔迹特征165
2.顺从型及其笔迹特征166
二、如何从笔迹分析气质类型167
(一)气质类型及其笔迹特点167
1.多血质168
2.胆汁质168
4.抑郁质169
3.粘液质169
(二)四种气质类型的笔迹特征170
1.多血质的笔迹特征170
2.粘液质的笔迹特征171
3.胆汁质的笔迹特征171
4.抑郁质的笔迹特征172
三、如何从笔迹分析性别气质172
1.男性的笔迹特征173
2.女性的笔迹特征173
四、如何从笔迹分析思维方式175
(一)思维的特点176
(二)思维的过程176
(三)思维的种类177
1.抽象逻辑思维及其笔迹特征178
2.具体形象思维及其笔迹特征179
3.聚合思维及其笔迹特征180
4.发散思维及其笔迹特征181
5.跳跃思维及其笔迹特征182
6.创造思维及其笔迹特征182
五、如何从笔迹分析能力183
(一)一般能力、智力和特殊能力184
(二)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184
(三)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184
1.观察能力185
(1)观察能力强185
(五)一些常见能力及其笔迹特点185
(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185
(2)观察能力弱186
2.理解力186
(1)理解力强186
(2)理解力弱187
3.记忆力187
(1)记忆力强187
(2)记忆力弱188
4.分析判断能力188
(1)分析判断能力强188
(1)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强189
(2)分析判断能力弱189
5.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189
(2)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弱190
6.决断能力190
(1)决断能力强190
(2)决断能力弱191
7.应变能力191
(1)应变能力强191
(2)应变能力弱192
8.计算能力192
(1)计算能力强192
(1)管理能力强193
(2)管理能力弱193
9.管理能力193
(2)计算能力弱193
六、如何从笔迹分析中判断所适合的职业195
(一)个人与职业相和谐的指导理论195
1.人才成长与发展理论195
(1)个人因素196
(2)外在因素197
2.职业指导理论199
(1)特质—因素论200
(2)类型论200
(4)职业发展论202
(3)需要论202
(二)几种根据书写者自身特点选择职业的方法203
1.根据所学专业看适合的职业204
2.根据性格特点选择适合的职业204
(1)性格内向的人204
(2)性格外向的人204
(3)思维型为主的人204
(4)感觉型为主的人204
(5)直觉型为主的人204
(6)情感型的人204
(4)胆汁质205
(3)抑郁质205
(2)粘液质205
(1)多血质205
3.根据气质类型选择适合的职业205
4.根据能力选择适合的职业207
七、部分职业的笔迹特点208
(一)机关工作人员的字208
(二)社科研究人员的字209
(三)记者的字209
(四)编辑的字209
(五)教师的字210
(六)作家的字210
(七)企业家的字211
(八)文艺工作者的字212
(九)运动员的字213
(十)财会人员的字214
(十一)理工科技术人员的字214
(十二)医务人员的字214
(十三)军人的字215
(十四)工人的字216
(十五)农民的字216
(十六)文化层次较低人员的字216
第三节 关于笔迹分析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217
一、关于伪装笔迹的问题217
(一)伪装笔迹的性质与类别217
(二)伪装笔迹的识别方法219
二、如何看待性格中的两重性220
三、性格在时空变化中的差异性222
四、如何在笔迹分析中分析和利用性格的两重性和差异性223
第六章 笔迹学经验集萃与评注226
第一部分国内人士对笔迹的认识与相关经验226
第二部分国外部分人士对笔迹的认识与经验239
附录一:笔迹分析案例246
附录二:部分个人发表的有关笔迹学文章272
附录三:个性测试词语定义293
附录四:参考书目301
附录五:笔迹分析的测试内容302
热门推荐
- 2679706.html
- 1350397.html
- 1159781.html
- 3244549.html
- 2428583.html
- 1665274.html
- 3066550.html
- 2383043.html
- 2349391.html
- 3051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33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25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36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3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89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82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1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3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3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6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