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镇名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后强等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09706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乡镇-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四川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镇名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一、全球化与乡土文化1
二、城镇化与新村建设2
三、地域特色与古镇名村3
第二节 基本内涵5
一、历史城镇5
二、乡村聚落6
三、四川村镇7
第三节 研究意义8
一、旧时记忆引发思乡情8
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10
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11
第二章 国内外古镇名村保护与开发现状14
第一节 国外古镇名村的保护与开发14
一、法国:保护区制度15
二、日本:传统建造物保存制度17
第二节 国内古镇名村的保护与开发19
一、江南水乡古镇19
二、皖南古村落22
第三节 对四川古镇名村保护与开发的启示24
一、共同参与25
二、政策保障26
三、筹集资金27
第三章 四川省古镇名村保护与开发现状28
第一节 四川古镇名村开发基础28
一、五大类型28
二、三大特点30
第二节 四川古镇名村保护现状33
一、严重破坏阶段(1949~1979年)33
二、保护起步阶段(1979~2000年)34
三、产业研发阶段(2000年至今)35
第三节 四川古镇名村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37
一、传统文化异质同构37
二、保护机制体制较差38
三、公众参与总体不足39
第四章 古镇名村保护与开发的理论依据42
第一节 古建筑学理论42
一、筑穴而居43
二、天人合一44
第二节 古风水学理论48
一、左青龙右白虎48
二、言形势语方位50
三、选风水活建筑51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论52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内容52
二、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53
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55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56
一、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56
二、文化产业区域集群理论58
第五章 四川古镇名村整体格局及特点61
第一节 区域分布的特点61
一、突出据点62
二、线性分布66
三、区域发展69
第二节 四川民居整体风貌及特色71
一、川东民居71
二、川南民居73
三、川西民居74
四、川北民居76
第六章 四川古镇名村具体形态及渊源79
第一节 廊坊式、凉厅式79
一、廊坊式古镇80
二、凉厅式古镇82
第二节 寨堡式、碉楼式84
一、寨堡式古镇84
二、碉楼式古寨86
第三节 盘龙式、水乡式87
一、盘龙式古镇87
二、水乡式古镇89
第七章 四川古镇名村代表建筑及功能91
第一节 会馆、庙宇91
一、会馆91
二、庙宇94
第二节 衙门、官寨98
一、衙门98
二、土司官寨99
第三节 文昌阁、书院100
一、文昌阁100
二、书院102
第四节 大宅院、宗祠103
一、大宅院103
二、宗祠104
第八章 四川古镇名村建筑结构及风格106
第一节 四川干栏建筑结构及风格106
一、干栏107
二、吊脚楼107
三、骑楼108
第二节 四川客家民居结构及风格110
一、二堂屋110
二、客家围屋111
三、客家碉楼民居111
第三节 藏羌彝民居结构及风格112
一、藏族民居112
二、羌族民居115
三、彝族民居117
第九章 四川古镇名村建筑小品及符号119
第一节 戏楼与市井生活119
一、历史背景119
二、建筑特点120
三、文化生活121
第二节 牌坊、惜字塔与人文教化122
一、牌坊122
二、惜字塔125
第三节 栈道、桥梁与文化经济纽带126
一、栈道126
二、桥梁127
第四节 黄桷树、神石、火塘及信仰130
一、景观绿化与黄桷树信仰130
二、建筑装饰与神石信仰131
三、民居空间与火塘信仰133
第十章 古镇名村的民间文化136
第一节 山歌文化136
一、因心而歌136
二、因酒而歌140
三、因情而歌141
四、因作而歌144
第二节 节庆文化146
一、汉族节会147
二、羌年150
三、藏族环山鸡节151
四、彝族火把节152
第三节 民间传说153
第十一章 古镇名村的社会风俗文化157
第一节 生活习俗157
一、饮食157
二、服饰159
三、日常生活162
第二节 婚姻164
一、汉族婚姻164
二、藏族婚姻165
三、羌族婚姻166
四、彝族婚姻168
第三节 丧葬169
一、汉族丧葬170
二、藏族丧葬171
三、羌族丧葬172
四、彝族丧葬173
第十二章 古镇名村的风水文化175
第一节 传统风水文化简述175
一、风水探源175
第二节 古镇名村选址风水文化180
一、风水古城阆中180
二、雅安上里古镇183
第三节 古镇名村建筑风水文化184
一、四川古镇名村建筑风水中的宗教文化184
二、四川古镇名村建筑风水中的伦理文化186
三、四川古镇名村建筑风水中的禁忌文化188
第十三章 古镇名村保护与开发的总体构想191
第一节 古镇名村保护与开发的指导思想191
一、坚持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191
二、遵循科学的保护与开发规律194
三、重视客观存在的制度环境198
第二节 古镇名村保护与开发的基本任务199
一、形态、风貌的保护200
二、传统文化的传承202
三、古镇名村经济激活204
第三节 发展路径206
一、文化传承,保持个性化发展207
二、城乡统筹,保持协调性发展209
三、产业升级,保持高端性发展211
第十四章 古镇名村保护与开发的产业支撑213
第一节 产业选择213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214
二、以主题文化为灵魂216
三、以资源保护为基准217
四、以产业集群为重点218
第二节 产村相融220
一、村域产业发展220
二、“新村”建设222
第三节 产镇结合231
一、古镇产业发展232
二、古镇“产镇一体化”发展的路径236
第十五章 古镇名村的基础设施建设239
第一节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39
一、外联通道建设239
二、内畅路网建设243
第二节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44
一、古镇名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244
二、生产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46
三、景观、防灾水利设施建设247
第三节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248
一、电力基础设施建设249
二、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250
三、加快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251
第四节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53
一、广电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54
二、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55
三、移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56
第十六章 古镇名村保护与开发保障措施258
第一节 提高公众认识258
一、提高对古镇名村历史文化的认识258
二、提高对发展愿景的认识260
三、提高对发展路径的认识262
第二节 强化整体规划264
一、提高规划的质量264
二、强化规划执行267
三、强化规划的修订268
第三节 加强政策引导270
一、利用好古镇名村保护与开发现有的政策制度体系270
二、研究古镇名村保护与开发政策制度的不足274
三、加强古镇名村保护与开发政策制度完善275
第四节 创新资金筹集279
一、PPP模式概述279
二、PPP模式的主要运行类型280
主要参考文献282
附表286
后记293
热门推荐
- 3016114.html
- 2364471.html
- 2039384.html
- 3461537.html
- 3904876.html
- 1701040.html
- 605189.html
- 3415476.html
- 1433834.html
- 579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94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5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0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9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7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6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1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9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53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