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张君劢解读 中国史境下的自由主义话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丁三青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05820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自由主义-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张君劢解读 中国史境下的自由主义话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引子1
第一章 史境与自由主义7
一、方法论问题8
自由主义的现代性起源8
史境与自由主义13
二、自由主义的解读模式:以英、德为例15
英国的自由主义解读模式15
德国的自由主义解读模式22
三、“中国史境”与自由主义29
现代性诉求与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出现29
“中国史境”下的自由主义解读模式35
话语横移41
中国自由主义者的生存样态45
第二章 中国自由主义的流派与特点48
一、中国自由主义的流变48
严复与中国自由主义的产生48
新文化运动:中国自由主义运动的开始53
1920~1927:中国自由主义的分化与自由主义运动的困挫57
1927~1937:资产阶级的异化与自由主义者的抗争65
1937~1945: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77
1945~1949:自由主义运动的最高潮与自由主义的式微90
二、中国自由主义流派考论91
胡适的实用主义91
张东荪的社会主义101
陈独秀的民主主义112
梁漱溟的民粹主义114
三、中国自由主义流派对勘118
“直线横移”与“错置具体感的谬误”118
“中国问题”与“话语修正”119
理论混杂与中间道路121
“文化边际人”与现实政治态度121
第三章 西方话语与中国儒学的杂糅123
一、张君劢对西方话语的横移与自由主义123
德国的哲学123
英国的政治131
二、张君劢对中国儒学的承接与自由主义139
儒学的现代性解读140
精神自由与新儒家148
第四章 在自由与权力之间153
一、文化民族主义153
中国传统民族观念的反思153
培养新的“中华民族性”155
二、国家主义157
国家民族本位157
统一与民权162
三、宪政主义165
“宪法之父”165
宪政何以成为必要170
宪政何以成为可能172
四、民主政治177
理性政治178
政党思想179
修正的民主政治184
人权思想191
五、社会主义197
社会主义的解读197
社会民主主义200
国家社会主义204
民主社会主义212
第五章 “百家争鸣”与“中间道路”218
一、1946年的现代性意义218
现代性与“历史时间”218
1946:现代性与中国的自由主义222
二、又一个“百家争鸣”时期226
民主社会主义的国际大合唱226
“第三条道路”:自由主义者对战后中国现代性方案的设计230
三、调处国共冲突246
倾力于三大问题的解决246
调处国共冲突253
第六章 中国自由主义的大转折260
一、“国大”:众矢之的260
二、张君劢:“有条件参加‘国大’”266
在“国大”门槛前徘徊266
“有条件参加‘国大’”271
三、原因分析281
民社党生态的困窘281
国民党投其所好,百般拉拢286
充满矛盾的自由主义理念289
“宪法之父”的“宪政情结”292
人格分裂与异化297
四、大受物议302
第七章 历史的余音307
一、自由主义阵营的分化307
张君劢被民盟开除307
张君劢与民社党的分裂310
二、猎官分肥312
三、最后的表演318
美国的新战略318
“新第三方面”的自由主义运动323
拥戴李宗仁328
四、为蒋介石捞取救命稻草331
“隔江而治”331
“三分天下有其一”334
参加新政协336
第八章 自由主义之悲340
一、自由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340
自由主义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341
自由主义与民主政治的实现343
自由主义与经济现代化344
自由主义与文化现代化344
二、自由主义之悲345
过分强大的现实建制的权力347
软弱的第三种势力348
资本主义的样态与“双重自由”351
理论体系的缺陷353
乌托邦的儒家政治道德354
三、历史的回眸358
参考文献362
后记(一)368
后记(二)370
热门推荐
- 3468221.html
- 891351.html
- 3182378.html
- 2686484.html
- 1480416.html
- 3871015.html
- 7501.html
- 1204120.html
- 1498873.html
- 2696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30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8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26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0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04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82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56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