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共用天线电视系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共用天线电视系统
  • 董书佩,郝树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46883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共用天线电视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的发展和应用1

第二节 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的组成5

第二章 无线电波、天线和馈线8

第一节 无线电波的基本知识8

一、无线电波8

三、超短波的传播9

二、无线电波的极化9

四、重影的形成15

五、接收点电场强度的划分17

第二节 天线的基本原理19

一、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19

二、天线的主要参数21

三、对电视接收天线的要求26

第三节 馈线27

一、馈线的种类27

二、长线的概念30

三、馈线的主要参数31

四、馈线的匹配36

五、平衡装置41

第三章 共用天线电视系统中常用的接收天线49

第一节 引向天线49

一、引向天线的工作原理49

二、引向天线的尺寸50

三、引向天线加宽频带的几点措施64

四、天线和馈线的连接66

第二节 对数周期天线68

一、对数周期天线的结构68

二、对数周期天线的工作原理71

三、介绍一种十二单元对数周期天线72

四、介绍两种复合天线73

第三节 组合天线76

一、天线的组合76

二、双层五单元天线78

三、四层或双层双列五单元天线80

第四章 混合器82

第一节 混合器的技术指标82

一、接入损失82

二、输入输出阻抗83

三、输入端之间的相互隔离83

四、工作频率83

第二节 混合器电路举例83

一、由高低通滤波器组成的混合器83

二、HH—2型混合器84

三、宽频带三路混合器85

四、带通多路混合器86

五、VHF与UHF混合器87

第五章 分配器和分支器88

第一节 对磁性材料的要求89

第二节 分配器90

一、分配器的电气特性91

二、三分配器92

三、三分配器和四分配器99

第三节 分支器102

一、分支器的电气特性103

二、分支器的基本电路分析105

三、常用分支器举例108

四、全频道分支分配器113

一、放大器的用途115

二、放大器的分类和名称115

第一节 概述115

第六章 放大器115

第二节 低电平放大器120

一、用途120

二、主要指标121

三、实际电路举例127

第三节 中电平放大器134

一、用途134

二、主要指标134

三、实际电路举例137

一、接收天线的选择144

第一节 天线的安装144

第七章 系统的工程设计、安装和调整144

二、接收天线位置、高度、方向的确定145

三、接收天线的架设148

四、天线的避雷157

五、干线架空电缆的防雷160

第二节 系统的工程设计161

一、前端设备的设计161

二、分配系统的设计167

三、馈电方式183

四、设计举例184

五、工程预算189

第三节 前端设备和分配系统的安装191

一、天线放大器与混合器的安装191

二、信号分配箱191

三、用户接线盒与管线敷设194

四、分配器和分支器的安装197

六、安全要求199

五、外线架设199

第四节 调整202

一、前端设备的调整202

二、分配系统的调整203

第五节 质量评价与验收205

一、系统按规模分类205

二、系统质量评价方法205

三、主观评价208

四、客观测试210

五、安全要求211

第八章 测量212

第一节 损耗、频响、增益和隔离212

一、无源部件的测量213

二、有源部件的测量215

第二节 最大输出电平、三音交调比、频道内载波互调比217

一、宽带型放大器的测量217

二、频道型放大器的测量219

第三节 载波二次互调比220

一、噪声系数的测量222

第四节 噪声系数和反射损耗222

二、反射损耗的测量223

第五节 自动增益控制224

第六节 频率准确度、频率总偏差和图像伴音225

载频间距225

一、调制器的测量225

二、频率变换器的测量226

第一节 原因的检查和分析227

一、区别电视机本身故障和外界影响227

第九章 接收效果不好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227

二、从现象推测造成接收效果不好的原因228

三、检查外界影响的范围和程度229

四、发现外界影响的原因230

第二节 几种外界影响的解决方法231

一、由于建筑物等反射而形成的重影231

二、高压送电线影响233

三、强电场区直接波影响235

四、高频机器干扰236

五、桅杆放大器的辐射干扰238

六、无线电广播电台、电视差转台等引起的干扰239

七、同频干扰240

第十章 城市电缆电视简介242

第一节 概述242

一、城市电缆电视的众多优点242

二、联网方式243

三、中心站244

一、同轴电缆干线传输系统245

第二节 远距离传送245

二、光缆干线传输系统250

三、多路微波传输系统252

第三节 卫星地面接收站255

一、通信卫星255

二、卫星电视系统组成256

三、卫星电视接收站257

四、安装和调试260

五、我国可收视的通信卫星2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