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通信网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通信网 第3版
  • 毛京丽,董跃武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3489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通信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通信网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通信网的基本概念1

1.1.1通信系统的组成1

1.1.2通信网的概念及构成要素3

1.1.3通信网的分类5

1.1.4通信网的基本结构6

1.2通信网的质量要求9

1.3现代通信网的构成9

1.3.1业务网10

1.3.2支撑网10

1.4现代通信网的基础技术11

1.4.1交换技术11

1.4.2传输技术16

1.5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趋势29

小结31

习题32

第2章 电话通信网33

2.1电话通信网的基本概念33

2.1.1电话通信网的基本构成33

2.1.2对电话通信网的质量要求34

2.1.3电话通信网的分类34

2.2固定电话通信网35

2.2.1固定电话网的等级结构35

2.2.2长途网36

2.2.3本地网38

2.2.4固定电话通信网的路由选择41

2.3移动电话通信网47

2.3.1移动电话通信的特点47

2.3.2移动电话通信网的分类48

2.3.3移动电话通信系统的组成49

2.3.4数字移动电话通信网结构51

小结53

习题55

第3章ATM网56

3.1宽带ISDN(B-ISDN)56

3.1.1窄带ISDN (N-ISDN)56

3.1.2 B-ISDN的概念58

3.1.3 B-ISDN的业务58

3.1.4 B-ISDN的信息传递方式60

3.2 ATM基本概念62

3.2.1 ATM的概念62

3.2.2 ATM的特点64

3.2.3 ATM的虚连接65

3.3 ATM网的网络结构69

3.3.1 ATM网络结构69

3.3.2 B-ISDN用户-网络接口70

3.4 ATM标准73

3.4.1 CCIT(ITU-T)关于B-ISDN的建议73

3.4.2 B-ISDN (ATM)协议参考模型73

3.4.3 ATM物理层规范75

3.4.4 ATM层规范81

3.4.5 AAL层规范(用户平面的AAL层规范)82

3.5 ATM交换84

3.5.1 ATM交换的特点84

3.5.2 ATM交换的基本原理84

3.5.3 ATM交换机的分类与组成85

3.5.4 ATM交换的缓冲排队方式87

3.5.5 ATM交换结构89

3.6多协议标签交换89

3.6.1 MPLS的概念89

3.6.2 MPLS网的组成及作用89

3.6.3 MPLS的原理90

3.6.4转发等价类91

3.6.5 MPLS数据报的格式92

3.6.6 MPLS的技术特点及优势94

小结94

习题97

第4章 基于IP的通信网98

4.1 IP网络的基本概念98

4.1.1 IP网络的概念及特点98

4.1.2 TCP/ IP参考模型99

4.2以太网104

4.2.1传统以太网104

4.2.2高速以太网111

4.2.3交换式以太网116

4.3宽带IP城域网119

4.3.1宽带IP城域网基本概念119

4.3.2宽带IP城域网的分层结构120

4.3.3宽带IP城域网的骨干传输技术123

4.4路由器及IP网的路由选择协议128

4.4.1路由器129

4.4.2 IP网的路由选择协议134

小结148

习题151

第5章 接入网153

5.1接入网概述153

5.1.1接入网的定义与接口153

5.1.2接入网的功能模型155

5.1.3接入网的分类157

5.1.4接入网支持的接入业务类型158

5.2铜线接入网159

5.2.1不对称数字用户线接入技术159

5.2.2甚高速数字用户线接入技术167

5.3 HFC接入网170

5.3.1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的概念170

5.3.2 HFC的网络结构171

5.3.3 HFC网的工作过程173

5.3.4 HFC网络双向传输的实现173

5.3.5 HFC的优缺点175

5.4以太网接入技术176

5.4.1以太网接入的概念176

5.4.2以太网接入的网络结构176

5.4.3以太网接入的优缺点177

5.5光纤接入网178

5.5.1光纤接入网基本概念178

5.5.2 ATM无源光网络187

5.5.3以太网无源光网络188

5.5.4吉比特无源光网络195

5.6无线接入网199

5.6.1无线接入网的概念及分类199

5.6.2本地多点分配业务系统200

5.6.3无线局域网202

5.6.4微波存取全球互通系统214

小结219

习题223

第6章 电信支撑网225

6.1 No.7信令网225

6.1.1信令的概念及分类225

6.1.2 No.7信令简介227

6.1.3 No.7信令网的组成与网络结构228

6.1.4我国No.7信令网的结构与组网234

6.2数字同步网237

6.2.1同步网概述237

6.2.2同步网的同步方式239

6.2.3同步网中的时钟源241

6.2.4我国同步网的结构和组网原则244

6.3电信管理网247

6.3.1电信管理网的基本概念247

6.3.2电信管理网的体系结构250

6.3.3电信管理网的逻辑模型253

6.3.4我国电信管理网概述255

小结256

习题259

第7章 通信网络设计基础261

7.1通信网络结构设计基础261

7.1.1图论基础知识261

7.1.2最短路径271

7.1.3站址选择279

7.2网络流量设计基础283

7.2.1排队论基本概念284

7.2.2 M/ M/1排队系统289

7.2.3 M/M/m/n排队系统292

7.2.4排队论在通信网中的应用292

小结296

习题299

第8章 通信网络规划301

8.1通信网络规划概述301

8.1.1通信网络规划的基本概念301

8.1.2通信网络规划的任务和步骤303

8.1.3通信网络规划的内容304

8.2通信业务预测305

8.2.1通信业务预测的基本概念305

8.2.2直观预测法306

8.2.3时间序列分析法307

8.3固定电话网规划316

8.3.1概述316

8.3.2电话业务预测319

8.3.3本地网规划321

8.4传输网规划334

8.4.1电路数量的一般计算方法334

8.4.2传输网络的生存性335

8.4.3本地SDH传输网设计实例337

8.5接入网规划345

8.5.1接入网规划的内容346

8.5.2接入网规划的原则和流程346

8.5.3接入网的网络组织347

8.5.4 SDH技术在接入网中的应用349

8.6 No.7信令网规划352

8.6.1 No.7信令网规划的内容352

8.6.2 No.7信令网规划的原则352

8.6.3信令链路的计算353

小结356

习题358

第9章 下一代网络及软交换技术360

9.1下一代网络概述360

9.1.1 NGN的基本概念和特点360

9.1.2 NGN的体系结构362

9.1.3 NGN的关键技术365

9.1.4 NGN的演进路线367

9.2软交换技术概述369

9.2.1软交换的概念369

9.2.2软交换的主要特点370

9.2.3软交换系统架构371

9.2.4软交换系统功能373

9.2.5软交换与其他网络的互通374

9.3软交换系统支持的协议377

9.4软交换网关381

9.4.1网关概述381

9.4.2信令网关383

9.4.3媒体网关385

小结390

习题393

第10章 三网融合394

10.1三网融合的意义及发展394

10.1.1三网融合的意义394

10.1.2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396

10.1.3三网融合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397

10.2三网融合接入网关键技术398

10.2.1三网融合对宽带接入网的需求398

10.2.2三网融合下的宽带接入技术399

10.3三网融合承载网关键技术401

10.3.1三网融合对承载网的总体要求401

10.3.2 IP网络技术403

10.3.3光传送网技术407

10.3.4内容分发网络技术410

10.3.5三网融合承载网建设方案411

小结414

习题416

参考文献4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