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社会运动视域下的中国网络环保行动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海晏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83864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64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184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应用-环境保护-社会运动-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社会运动视域下的中国网络环保行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PX的发端:网络催生运动1
第一节 环保运动面临的决定因素是“对大众媒介的依赖”1
一、作为新社会运动的环保2
二、组织与运动4
三、运动与媒介6
四、国家一社会视域中传媒介入运动的意义12
第二节 网络在“第三领域”中扮演着传统媒体无法替代的角 色14
一、网络传播:跨地域动员的必要与可能15
二、体制内传统媒体的有限效果20
三、网络与传统媒体的媒介间议程设置24
第二章 作为政治的环保:PX事件中环保运动主体的网络建构33
第一节 “我们是谁”:三地PX事件中网络建构的行动主体34
一、网络建构的“我们”34
二、从“他们是谁”进一步明确“我们”38
三、网络建构的“想象共同体”41
第二节 “我们跟谁说”:易中天博客上厦门PX项目事件网友评论的文本分析45
一、求助与哗然:易中天博客关于PX项目事件的网友评论45
二、何谓“公共知识分子”:易中天博客上厦门PX项目事件网友评论的公众意识46
三、以“厦门市民”之名:易中天博客上厦门PX项目事件网友评论的地方共同体意识50
第三节 “我们听谁的”:厦门PX项目事件中连岳博客文本分析54
一、从自由撰稿人到意见领袖:网络制造的PX英雄54
二、从市民到公民:连岳博文关于“我们”的话语策略58
三、从环保到维权:连岳博文关于“目标”的话语策略61
四、体制内的抗争:连岳博文关于“行动”的话语策略65
第三章 从线上到线下:网络环保行动的升级76
第一节 厦门、大连、宁波三地PX项目事件的升级76
一、手机与网络推波助澜:厦门PX项目事件的升级77
二、央视与网民互动:大连PX项目事件的升级79
三、拆迁与环保的共谋:宁波PX项目事件的升级83
第二节 从传播到政治:PX事件升级的意义扩张85
一、网络媒介的社会化:环保行动意义扩张的传播前提85
二、从媒介到社会:环保名义下的网络言论扩张91
三、从媒介到政治:以运动表达意见93
第三节 环保行动升级的中观特色96
一、体制内的行动方式96
二、微妙的体制介入98
第四章 PX事件的影响:中国语境下的“亚政治”107
第一节 中国语境下PX事件的政治影响107
一、PX项目的搬迁或下马是否意味着市民运动的胜利107
二、一次次PX项目事件复制的是什么109
三、以结构化理论审视PX事件的政治影响112
四、PX事件推动网民培育政治理性115
第二节 中国语境下的“亚政治”119
一、不等同于西方“生活政治”的“亚政治”119
二、中国语境下“亚政治”的中观分析122
三、作为“国家政治”补充的“亚政治”124
四、PX事件与“亚政治”的民主参与126
第五章 网络亚政治与协商民主132
第一节 PX事件中的网络亚政治132
一、制度性失语:网络亚政治的环境132
二、网络意见领袖:网络亚政治的引导力量134
三、自由平等:网络亚政治的核心理念135
第二节 网络亚政治的传播意义136
一、传统媒体的异化136
二、反控制的网络传播138
第三节 发挥网络亚政治促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作用141
一、传播应体现民主的本意141
二、网络是一种民主的选择143
三、以网络行动接近理想化民主的尝试144
四、通过网络传播促进协商民主的设想146
五、从协商民主视角探索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方式148
结语 新社会运动中的传播、社会与政治154
一、本书的基本理念:作为社会交往形式、政治社会基础的传播154
二、本书的逻辑线索:从传播革命到社会与政治革命156
三、研究的可能方向:传播何以促进社会发展、政治建设159
后记162
热门推荐
- 1877818.html
- 1386502.html
- 595234.html
- 495493.html
- 3310267.html
- 211076.html
- 2184345.html
- 1442593.html
- 1459425.html
- 6115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4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00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90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3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31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9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0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44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