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百年暨南史 1906-2006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百年暨南史 1906-2006
  • 张晓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9736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2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549页
  • 主题词:暨南大学-校史-1906~2006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百年暨南史 1906-200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南京初创时期(1906—1923)1

第一节 暨南学堂的创办1

一、晚清侨教政策的调整与海外华侨教育的兴起1

二、南洋查学与暨南学堂的兴办4

三、暨南学堂的拓展7

四、学习与生活10

五、暨南学堂与辛亥革命12

第二节 暨南学校的恢复与发展13

一、暨南学校的恢复13

二、师范科与商业科并举18

三、商科迁沪与合设商科大学20

四、创设女子部23

五、组建校董会24

六、真如建校,扩大与南洋华侨的联系26

一、迁校真如与兴建暨南村30

第一节 真如初期的发展30

第二章 真如发展时期(1923.9—1937.8)30

二、初展宏图与江浙军阀混战的冲击32

三、学务扩充与学术熏陶34

四、在国民革命的洪流中39

第二节 创建暨南大学40

一、创建大学计划与校舍扩建40

二、大学组建与教学体制44

三、设立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50

四、南洋华侨教育会议的召开53

五、学术演讲与学术团体55

六、中学部的改组61

七、文体盛况62

八、“一·二八”事变与暨南的分合64

九、创建大学五年来的财务概况69

十、在民主与救亡运动初期70

一、校长更迭与办学新主张71

第三节 校长更迭与新的开端71

二、文理商三院的基本概况与专题讲座的设立76

三、加强体育教学与暨南体育的新气象81

四、改进附属中学的教学82

五、海外文化事业部的新开端83

六、暨南大学与抗日救亡运动86

第三章 上海“孤岛”时期(1937.8—1941.12)91

第一节 移址“孤岛”91

一、在租界内迁徙办学91

二、内迁之努力94

第二节 战时机构设置与经费99

一、学校行政组织99

二、院系调整101

三、战时经费开支103

第三节 战时教学体制与学术活动105

一、学制管理与课程设置105

二、学生管理与学生状况110

三、学术活动与成果119

四、暨大师生与“孤岛”文艺122

第四节 投身抗日爱国运动127

一、参加“八一三”抗战后援活动127

二、组建“暨南大学学生内地救亡团”128

三、“最后一课”129

第四章 建阳时期(1941.夏—1946.夏)133

第一节 内迁福建建阳的历史背景133

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与学校在“孤岛”办学的艰难处境133

二、太平洋战争爆发与“孤岛”的不复存在133

三、建阳具备办学的各种有利条件134

第二节 尽笳吹弦诵在建阳——内迁建阳始末135

一、设立暨大福建建阳分校135

二、暨大整体南迁137

三、暨大的校舍建设与师生生活139

四、抗战胜利与复迁上海145

一、院系机构设置与学校的稳步发展147

第三节 学校的稳步发展与教学、科研活动147

二、教学科研工作和导师制149

三、建阳时期的侨生154

四、何炳松担任校长10周年纪念活动157

第四节 民主堡垒,革命摇篮——建阳时期学校师生的爱国民主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158

一、教师的爱国民主活动159

二、学生的爱国民主活动160

三、驱逐盛叙功和许杰风潮162

四、校园文化生活165

第五节 国立东南联合大学的筹办与并入暨南大学170

一、筹办历史背景170

二、设立东南联合大学筹备委员会171

三、筹办始末171

四、东南联大并入暨南大学176

一、迁沪办学及其困境177

第五章 复员回沪时期(1946.3—1951.6)177

第一节 复员回沪177

二、校产问题的提出182

第二节 机构设置与人事制度183

一、学校行政管理机构183

二、院系及师资的扩充185

三、教职员的聘用与待遇187

第三节 课程设置与图书仪器的增加190

一、课程设置190

二、名师荟萃193

三、图书仪器的多方筹措195

第四节 严格的学生管理与学生活动197

一、学生管理制度197

二、学生的基本情况201

三、丰富的学生活动204

一、“壁联”与学生自治会改选205

第五节 暨南师生的爱国民主运动205

二、反美抗暴运动206

三、“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208

四、冲破黎明前的黑暗211

第六节 接管、合并与停办212

一、人民政府接管暨大212

二、与他校的合并214

三、暂时停办217

第六章 广州重建时期(1957—1970)219

第一节 重建的历史背景219

一、新中国成立后侨生负笈祖(籍)国219

二、新中国成立前后暨大的被合并与校名保留221

三、广东省政协决定在广州筹建一所华侨大学222

四、成立暨南大学筹备委员会223

五、筹建暨南大学223

二、成立暨南大学建校委员会226

一、暨大的开学典礼226

第二节 重建初期226

三、陶铸任暨大校长227

四、系科专业设置230

五、教学科研工作232

六、校园文体活动238

第三节 初步发展时期239

一、陈序经、杨康华先后任暨大校长240

二、成立校务委员会和董事会242

三、重视教学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45

四、科研工作初见成效252

五、丰富多彩的侨校校园文化255

六、办学条件的改善与办学规模的初步发展257

第四节 学校被迫撤销261

一、撤销的历史背景261

二、撤销始末262

第一节 暨南大学的复办265

一、中央决定恢复暨南大学265

第七章 广州复办初期(1978.3—1986.8)265

二、恢复董事会 制定发展规划266

三、筹备就绪 招生开学267

第二节 学校管理体制的确立269

一、中央决定重点扶植暨南大学269

二、实行校长负责制271

三、健全行政及教学管理机构273

四、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273

五、董事会工作的改进274

第三节 专业设置与学校规模278

一、专业设置278

二、院系设置280

三、招生工作281

第四节 教学科研人员和设施283

一、师资队伍建设283

二、教学、科研设施285

三、基本建设及华侨医院等附属设施286

第五节 本科教育与管理288

一、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289

二、教学管理的改进措施292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294

四、努力提高学生的质量297

五、学生课外学习和文体活动299

第六节 其他层次的教育与管理301

一、研究生教育301

二、多种形式的办学303

第七节 科学研究与管理305

一、科研机构及科研活动305

二、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308

第八节 对外教育学术交流311

一、对外教育学术交流概况311

二、国外及港澳专家学者的来访313

三、本校教职员工的出访交流316

第八章 争创面向21世纪的重点大学(1986.9—1996.6)320

第一节 庆祝建校80周年320

一、迎接建校80周年华诞320

二、庆祝建校80周年典礼321

第二节 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323

一、董事会工作323

二、学校领导班子的调整326

三、争取进入国家“211工程”行列328

四、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331

五、校友会的联谊工作334

第三节 开创对外办学的新局面337

一、招生制度的改革337

二、拓展对外合作办学340

三、创办中旅学院和华文学院341

第四节 教学科研人员和设施343

一、师资队伍建设344

二、改善办学条件347

第五节 深化本科教育改革349

一、教学改革的基本精神349

二、专业调整与改革351

三、课程改革与建设352

四、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354

五、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不断提高354

第六节 研究生教育及改革356

第七节 科学研究与管理360

一、科研机构的调整与管理360

二、理工医科研项目与成果361

三、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与成果365

四、重点学科与文科基地建设370

五、积极举办学术研讨会371

六、学术刊物和暨大出版社371

七、对外教育学术交流372

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375

第八节 学生工作与文化体育活动375

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377

三、学生体育运动379

第九节 后勤工作与校办产业382

一、后勤工作及其改革382

二、校办产业383

第九章 进入“211工程”建设时期(1996.6—2006.6)386

第一节 庆祝建校90周年和95周年386

一、90周年校庆庆典386

二、95周年校庆庆典389

第二节 学校建制和院系设置390

一、董事会工作390

二、学校领导成员的更迭393

三、党政机构设置395

四、院系专业设置396

一、行政工作405

第三节 党政工作405

二、党群工作408

三、校友工作412

第四节 “211工程”建设413

一、“九五”“211工程”建设413

二、“十五”“211工程”建设416

第五节 教学工作与管理418

一、招生工作418

二、教职工队伍建设420

三、相关教学资源建设423

四、本科教育425

五、研究生教育429

六、华文教育432

七、预科教育433

八、成人教育434

第六节 科学研究及管理435

一、科研管理工作435

二、科研工作的快速进展436

三、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获奖概况437

四、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奖概况440

五、科研成果转化和推介442

六、重点学科、实验室和基地建设443

七、学术期刊444

第七节 合作办学新局面445

一、创办珠海学院445

二、共建附属医院448

三、开展市校合作449

第八节 国际交流与合作450

一、在五大洲建立合作关系450

二、主要外事活动451

第九节 学生工作及文体活动453

一、学生工作的深化453

二、文艺及科技活动454

三、体育工作457

四、第一届亚洲大学生田径锦标赛458

一、校园基本建设460

第十节 基建服务后勤治安等工作460

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461

三、后勤管理462

四、校园绿化及治安工作463

五、团结一致抗击“非典”464

第十一节 百年校庆筹备工作465

暨南百年大事记470

表1 暨南大学历届校董一览表485

附录485

表2 暨南学堂、学校、大学历任堂长、正副校长一览表490

表3 暨南大学历任党委(党组)书记、副书记一览表492

表4 暨南大学历任秘书长、教务长、训导长、总务长一览表493

表5 暨南大学各学院院长一览表495

表6 暨南大学各系系主任一览表501

表7 暨南大学各研究所(中心、部、室)负责人一览表512

后记5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