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
  • 方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8946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生物课-教学法-初中-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5

第一章 生物学科的发展与研究方法5

第一节 生物学科发展的历史5

一、描述生物学阶段6

二、实验生物学阶段7

三、分子生物学阶段8

第二节 生物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1

一、生物学科的现状11

二、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12

第三节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3

一、生物学研究的一般过程13

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4

三、生物学研究中的逻辑思维16

第二章 科学探究19

第一节 理解科学探究19

一、科学探究的含义19

二、科学探究的过程20

三、理解科学探究的重要概念20

第二节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1

一、《课标》对各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21

二、在探究性学习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2

三、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23

第三章 生物与生物圈26

第一节 生命的特征26

第二节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27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7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9

第三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29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29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29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30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31

第四节 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31

一、生物圈的范围31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32

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33

四、生物圈2号33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38

第一节 显微镜及其使用38

一、显微镜发展的历史38

二、显微镜的结构39

三、显微镜的使用40

四、显微镜的原理与使用相关的规律40

第二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41

一、基本单位的含义41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41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44

第三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44

一、细胞分裂44

二、细胞分化与生物体的组织47

三、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48

第五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52

第一节 植物的类群52

一、藻类、苔藓和蕨类52

二、种子植物55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一生56

一、种子的萌发56

二、植株的生长58

三、开花和结果59

第三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62

一、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62

二、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63

三、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63

第六章 生物圈中的人67

第一节 人的由来68

一、人类的进化68

二、人的生殖与发育68

第二节 人体的营养69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69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71

三、消化的方式71

四、食物的消化过程71

五、营养物质的吸收72

第三节 人体的呼吸72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73

二、肺通气73

三、肺换气73

第四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74

一、血液74

二、心脏和血管76

三、血液循环的途径77

第五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78

一、尿液形成的器官78

二、尿液的生成过程78

三、尿液的排出79

第六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79

一、神经调节79

二、体液调节81

第七章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87

第一节 动物的类群88

一、原生动物门88

二、腔肠动物门88

三、扁形动物门89

四、线形动物门89

五、环节动物门89

六、软体动物门89

七、节肢动物门89

八、脊索动物门90

第二节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91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92

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93

三、社会行为94

第三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95

一、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95

二、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95

三、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95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96

一、细菌96

二、真菌97

三、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97

四、细菌和真菌的培养98

第五节 病毒99

一、病毒的发现99

二、病毒的大小和形态99

三、病毒的结构99

四、病毒的分类99

五、病毒的繁殖和生活99

六、病毒与人类的关系99

第八章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104

第一节 生物的生殖105

一、植物的生殖105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06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07

四、鸟类的生殖和发育107

第二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08

一、生物的遗传108

二、生物的变异117

第九章 生物的多样性125

第一节 生物的分类125

一、生物的分类单位125

二、生物的五界系统126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127

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127

二、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127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27

一、就地保护128

二、迁地保护128

三、科学研究保护128

四、构建法律体系128

第四节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128

一、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128

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130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131

第十章 生物技术136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136

一、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136

二、食品的保存137

三、利用发酵技术生产药品138

四、微生物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138

第二节 现代生物技术简介139

一、克隆技术139

二、转基因技术139

三、生物技术的安全性问题140

第十一章 健康的生活143

第一节 青春期健康143

一、青春期的生理变化143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44

第二节 传染病和免疫144

一、传染病145

二、免疫146

第三节 威胁人类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146

一、心脑血管疾病146

二、癌症146

第四节 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147

一、酗酒的危害147

二、吸烟的危害147

三、吸毒的危害148

第五节 医药常识与急救方法148

一、医药常识148

二、常见的急救方法149

第二部分 生物学教学知识与能力159

第一章 初中生物学的课程159

第一节 初中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与课程理念159

一、初中生物学课程的性质159

二、初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160

第二节 初中生物学课程设计思路与课程目标161

一、课程的设计思路161

二、课程目标162

第三节 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164

一、科学探究164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65

三、生物与环境166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68

五、生物圈中的人169

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71

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172

八、生物的多样性174

九、生物技术175

十、健康地生活176

第四节 初中生物学的教材177

一、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特点178

二、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179

三、教材分析的内容与方法179

第五节 初中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80

一、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180

二、社区生物学相关资源的利用181

三、学生生活经验的利用181

四、信息资源的利用181

第二章 生物学教学理念186

第一节 生物学科教学理念186

一、强调直观,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187

二、倡导探究,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187

三、提倡合作,发展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188

四、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与认知能力189

第二节 生物学的教学原则191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191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91

三、启发性原则192

四、直观性原则193

第三章 生物学教学策略196

第一节 教学策略概述196

一、教学策略的概念196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197

第二节 生物学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198

一、概念图教学策略198

二、合作学习教学策略200

三、探究学习教学策略202

四、5E教学模式203

五、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205

第三节 初中生物学教学策略选择的案例207

一、生物学概念性知识教学策略207

二、生物学实验和实践活动的教学及策略210

三、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215

第四章 基本教学技能225

第一节 导入技能225

一、导入的主要功能226

二、导入方法的类型226

三、应用原则与要点227

第二节 教学语言技能228

一、掌握语言技能的目的228

二、教学语言技能的基本特征228

三、教学语言的构成229

第三节 提问技能231

一、提问的功能231

二、提问的类型231

三、提问的原则和要点233

四、提问的注意事项233

第四节 讲解技能235

一、讲解的目的235

二、讲解的原则235

三、讲解技能的类型236

四、讲解技能的要点236

第五节 变化技能236

一、变化技能的目的237

二、变化技能的类型237

三、变化技能应用的要点238

第六节 强化技能239

一、强化技能的目的239

二、强化技能的类型239

三、应用原则240

第七节 演示技能240

一、演示技能的功能240

二、演示技能的类型240

三、实施要求241

四、注意事项241

第八节 板书技能241

一、板书设计的目的241

二、板书的类型242

三、板书的功能242

四、板书设计的原则243

第九节 结束技能244

一、结果的目的244

二、结课的类型245

三、结束技能的原则246

四、结束技能的要求246

第十节 课堂组织技能247

一、课堂组织的目的247

二、课堂组织技能的类型247

第五章 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及实践活动251

第一节 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地位与作用251

一、知识方面252

二、能力方面252

三、情感态度方面252

第二节 初中生物学实验和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252

一、生物学实验的类型252

二、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类型253

第三节 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准备与实施254

一、生物学实验教学的阶段划分及各阶段任务254

二、生物学实验的指导与评价255

第四节 生物学其他实践活动256

一、生物学其他实践活动的种类及作用256

二、生物学其他实践活动的过程与指导257

三、生物学其他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57

第五节 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257

一、防火与防爆257

二、防触电258

三、防化学品伤害258

四、防机械性伤害258

五、防致病微生物的危害258

第六章 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262

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理念与内容262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262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263

第二节 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265

一、学会学习265

二、学会反思266

三、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评价267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简介269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定义269

二、生物学教学研究的过程269

三、生物学教学研究常用的方法270

第三部分 生物学教学设计279

第一章 教学设计概述279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279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和要素279

二、相关学科知识和技术对教学设计的支撑280

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280

第二章 生物学课堂教学设计283

第一节 分析学习需求283

一、学生情况分析284

二、教学内容分析285

第二节 确定教学目标287

一、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287

二、教学目的的分类287

三、制定教学目标288

四、教学目标的排序289

五、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确定289

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289

一、教学策略概述289

二、不同领域的教学策略290

三、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294

第四节 设计教学过程294

一、案例一295

二、案例二296

第五节 教案的撰写299

一、教案编制的要点与格式299

二、教学反思300

第三章 教学评价307

第一节 生物学教学评价概述307

一、教学评价的目的307

二、教学评价的种类308

三、教学评价的原则309

第二节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310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310

二、课堂教学的评价项目311

三、课堂教学评价量表311

第三节 学生的学业评价312

一、学业评价的含义与理念312

二、学业评价的内容313

三、学业评价的方法313

四、纸笔测验315

五、实作评价320

六、档案袋评价3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