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心电图诊断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心电图诊断手册
  • 赵易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107350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183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1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心电图诊断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正常心电图1

一 P波2

二 P-R间期3

三 QRS波群4

四 ST段6

五 T波6

七 U波7

八 平均心电轴7

六 Q-T间期7

九 心脏的钟向转位9

十 心电图各波段及心率的测量9

十一 各种伪差的识别11

第2章 心电图各波段变异的临床意义13

一 P波的变异13

二 P-R间期的变异14

三 QRS波群的变异14

四 ST段变异16

五 T波变异17

六 Q-T间期变异18

七 U波变异19

第3章 房室肥大的心电图20

一 心房肥大20

(一)左心房肥大20

二 心室肥大21

(一)左心室肥大21

(三)双心房肥大21

(二)右心房肥大21

(二)右心室肥大24

(三)双侧心室肥大26

第4章 心肌梗塞27

一 心肌梗塞的基本心电图改变27

(一)缺血型改变27

(二)损伤型改变27

(三)坏死型改变28

二 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演变规律和分期28

(一)超急性期(早期)28

(二)急性期(充分发展期)29

(四)陈旧性梗塞期(慢性稳定期)31

(三)亚急性期(急性消散期)31

三 定位32

四 其他类型心肌梗塞的心电图34

(一)右心室心肌梗塞34

(二)心内膜下心肌梗塞34

(三)再发性心肌梗塞35

六 心肌梗塞合并束支、分支传导阻滞36

(一)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36

五 从室性异位搏动(例如早搏)诊断心肌梗塞36

(四)心肌梗塞后室壁瘤36

(二)心肌梗塞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37

(三)心肌梗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37

(四)心肌梗塞合并左后分支阻滞38

第5章 冠脉供血不足39

一 慢性冠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39

二 心绞痛的心电图39

(一)典型心绞痛的心电图40

(二)变异性心绞痛的心电图41

第6章 心电图负荷试验及其他有关试验42

一 Master二级梯双倍量运动试验42

(一)适应证42

(二)禁忌证42

(三)检查方法43

(四)结果判定44

(一)检查方法46

二 踏车运动试验46

(二)结果判定47

三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47

(一)检查方法47

(二)结果判定48

四 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48

(一)原理48

(二)适应证48

(三)检查方法48

五 其他负荷试验49

(一)葡萄糖负荷试验49

(四)结果判定49

(二)异丙肾上腺素负荷试验50

(三)潘生丁试验51

六 心得安试验52

(一)原理及适应证52

(二)试验方法52

(三)禁忌证及注意事项52

(四)结果判定52

(二)试验方法53

(三)结果判定53

七 心得安运动试验53

(一)适应证53

第7章 常见心脏疾患的心电图54

一 心包炎54

(一)急性心包炎54

(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54

(二)充血性心肌病55

(一)肥厚梗阻性心肌病55

三 心肌病55

二 心肌炎55

(三)限制性心肌病56

四 克山病56

五 肺原性心脏病56

(一)急性肺原性心脏病56

(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57

六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57

七 先天性心脏病58

(一)房间隔缺损58

(二)室间隔缺损58

(三)单纯肺动脉瓣狭窄59

(四)法乐氏四联症59

(五)动脉导管未闭59

(六)右位心60

(七)右旋心60

(一)洋地黄类药物62

(二)奎尼丁62

一 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62

第8章 药物及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62

(三)氟卡奈(氟卡胺)63

(四)胺碘酮(乙胺碘呋酮)64

(五)心得安64

二 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65

(一)低血钾65

(四)高血钙66

(三)低血钙66

(二)高血钾66

(五)低血镁67

(六)高血镁67

第9章 窦性心律失常68

一 正常窦性心律68

二 窦性心动过缓68

三 窦性心动过速69

四 窦性心律不齐69

八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0

七 窦房阻滞70

六 窦性停搏70

五 窦房结内游走节律70

第10章 期前搏动(早搏)与逸搏72

一 期前搏动72

(一)窦性早搏72

(二)房性早搏72

(三)房室交界性早搏73

(四)室性早搏73

(五)特殊类型室性早搏74

(六)室早的定位诊断75

(七)多类性早搏76

(八)室性早搏的分级77

(九)良性室早与病理性室早的鉴别77

(十)早搏波形正常化78

(十一)早搏后心电图改变78

(十二)各类早搏的病因及临床意义78

二 逸搏79

(一)房性逸搏79

(二)交界性逸搏79

(五)交界性逸搏心律80

(三)室性逸搏80

(四)房性逸搏心律80

(六)“左房”心律81

(七)“冠状窦”心律81

(八)室性逸搏心律81

第11章 心动过速82

一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82

(一)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82

(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84

(四)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86

(三)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SART)86

(五)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AAT)87

(六)多源性或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87

二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88

(一)单形性PVT88

(二)尖端扭转型PVT(TDP)88

(三)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90

(四)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90

(六)宽QRS心动过速91

(五)特发性良性室性心动过速(含分支性室速)91

三 非阵发性心动过速94

(一)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94

(二)双重性交界性心律94

(三)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95

第12章 扑动与颤动96

一 心房扑动(房扑)96

二 心房颤动(房颤)97

三 房颤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97

四 房颤时室性早搏和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97

五 心室扑动(室扑)98

六 心室颤动(室颤)98

第13章 并行收缩99

一 典型并行收缩99

(一)室性并行收缩100

(一)配对间期相等的变异型并行收缩101

(四)窦性并行收缩101

二 变异型并行收缩101

(二)房性并行收缩101

(三)房室交界区并行收缩101

(二)传入与传出阻滞的变异型并行收缩102

三 并行收缩性心动过速102

四 临床意义103

二 房内传导阻滞104

(一)不完全性房内阻滞104

一 窦房阻滞104

第14章 心脏传导阻滞104

(二)完全性房内阻滞(局限性完全性房内阻滞)105

(三)窦-室传导(弥漫性完全性心房肌阻滞)106

三 房室传导阻滞107

(一)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07

(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07

(三)2∶1房室传导阻滞108

(四)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08

(五)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08

(一)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109

四 心室内传导阻滞109

(二)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110

(三)左前分支阻滞(LAB)111

(四)左后分支阻滞(LPB)113

(五)左间隔支阻滞(LSB)113

(六)双侧束支阻滞114

(七)双分支阻滞114

(八)三分支阻滞114

(九)不定型心室内传导阻滞117

(一)干扰118

第15章 心脏传导阻滞中几种基本现象118

一 干扰和脱节118

(二)脱节121

(三)临床意义123

二 文氏现象123

(一)房室交界区内的文氏现象123

(二)窦房交界区内的文氏现象125

(三)左(或右)束支内文氏现象126

三 超常传导127

(五)临床意义127

(四)左束支前(或后)分支内文氏现象127

(一)房室交界区超常传导128

(二)束支超常传导128

(三)伪超常传导129

(四)魏登斯基现象(Wedenskyphenomenon)129

四 隐匿性传导130

(一)房室交界区隐匿性传导130

(二)束支内隐匿性传导131

五 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132

(三)临床意义132

(一)快频率依赖性束支阻滞133

(二)慢频率依赖性束支阻滞133

六 外出阻滞134

(一)类别135

(二)诊断135

第16章 预激综合征137

(一)心电图表现138

(二)分型138

一 Kent束型(典型预激综合征)138

二 变异型预激综合征141

(一)James型141

(二)Mahaim型141

(三)James+Mahaim型141

三 一种新的预激综合征旁道定位法142

四 预激综合征的特殊类型142

(一)间歇性预激142

五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143

(一)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动过速143

(三)潜在性预激143

(二)隐匿性预激143

(二)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144

(三)预激综合征合并房室传导阻滞146

六 预激综合征的鉴别诊断146

(一)与心肌梗塞的鉴别146

(二)与心室肥大的鉴别147

(三)与束支传导阻滞的鉴别148

一 常用起搏器心电图术语149

第17章 起搏心电图149

二 起搏部位心电图150

三 常用起搏器及其心电图150

四 起搏心律失常心电图152

五 起搏器故障心电图153

六 电张调节性T波改变154

七 起搏器依赖性155

第18章 动态心电图156

一 动态心电图与普通心电图比较156

二 临床应用157

三 正常动态心电图157

第19章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159

一 适应证159

二 方法159

(一)设备159

(二)操作160

(三)刺激方法160

(一)窦房结功能测定161

三 临床应用161

(二)房室传导功能测定163

(三)阐明房室结双径路或多径路现象165

(四)预激旁道电生理检查167

(五)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检查与治疗168

(六)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169

(七)其他169

第20章 希氏束电图170

一 记录方法170

三 临床意义171

二 基本参数171

附录173

一 心电图室的工作常规173

二 常用心电图导联及监测导联175

三 极(次极)量运动试验年龄与心率相关表176

四 自R-R间期推算心率及QT时限表177

五 自Ⅰ、Ⅲ导联查电轴表179

六 Master二级梯运动试验登梯次数表181

七 运动试验时运动量分级标准(Bruce分级法)1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