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工程设计总结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刘智成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978711410625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108MB
- 文件页数:499页
- 主题词:城市铁路-铁路工程-设计-广州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工程设计总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概述1
1.1 工程概况1
1.2 系统选择3
1.2.1 工程特点3
1.2.2 直线电机运载系统的技术特点3
1.2.3 选择直线电机运载系统的必要性4
1.2.4 四号线应用直线电机运载系统的适用性5
1.2.5 采用直线电机运载系统技术关键点5
1.3 主要创新点和设备国产化5
1.3.1 主要创新点5
1.3.2 设备国产化6
2 工程地质及勘察16
2.1 主要技术标准16
2.2 主要勘察成果17
2.3 设计接口21
2.4 设计体会与建议28
3 线路29
3.1 概述29
3.1.1 设计范围29
3.1.2 线路走向29
3.1.3 车站分布29
3.2 主要技术标准30
3.2.1 线路平面30
3.2.2 线路纵断面30
3.2.3 钢轨与道岔30
3.2.4 扣件31
3.2.5 道床31
3.2.6 轨距与正线数目31
3.2.7 最高行车速度31
3.3 设计依据的基础资料31
3.4 线路平面设计31
3.4.1 线路平面设计的特点31
3.4.2 线路平面设计的控制点32
3.4.3 曲线分布及小半径36
3.5 线路纵断面设计37
3.5.1 线路纵断面设计的特点37
3.5.2 线路纵断面设计的控制点37
3.5.3 线路纵断面坡段分布40
3.6 辅助线设计40
3.6.1 折返线及单渡线40
3.6.2 停车线42
3.6.3 联络线42
3.6.4 安全线42
3.6.5 出、入段线42
3.7 与外部环境的协调44
3.7.1 与道路规划红线、沿线物业规划的协调44
3.7.2 对沿线文物的保护44
3.7.3 与建筑物(含规划)的协调44
3.8 线路平面及纵断面调整44
3.8.1 调线调坡的重要性44
3.8.2 调线调坡的原则44
3.8.3 调线调坡的内容45
3.8.4 侵限处理措施45
3.8.5 调线调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对策45
3.8.6 调线调坡结果47
3.9 体会与建议47
3.9.1 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城市合理建设轨道交通的根本47
3.9.2 加强与相关专业的配合是做好线路设计的关键47
3.9.3 高架段线路尽量不要采用平坡47
3.9.4 高架线路景观的要求47
3.9.5 关于节能坡应用的原则48
3.9.6 关于预防侵限的建议48
4 车辆49
4.1 概述49
4.2 技术特征49
4.2.1 列车编组49
4.2.2 技术参数49
4.3 总体布置54
4.3.1 转向架上电气设备的布置54
4.3.2 车外设备布置55
4.4 电传动系统56
4.4.1 列车主电路系统图56
4.4.2 电传动系统主电路57
4.4.3 电路功能57
4.4.4 VVVF逆变器57
4.4.5 直线电机58
4.4.6 感应板60
4.4.7 气隙61
4.4.8 电传动控制62
4.4.9 保护63
4.5 转向架63
4.5.1 构架64
4.5.2 轮对64
4.5.3 一系悬挂64
4.5.4 二系悬挂65
4.5.5 直线电机悬挂65
4.5.6 基础制动65
4.6 车体66
4.6.1 车体强度和刚度的要求66
4.6.2 车体的机械能量吸收66
4.6.3 隔声隔热66
4.7 制动67
4.7.1 制动方案67
4.7.2 空气制动控制67
4.8 辅助电源67
4.9 照明69
4.10 通风和空调69
4.10.1 主要技术参数69
4.10.2 空调机组运行模式69
4.11 列车控制和通信系统70
4.12 乘客信息系统70
4.12.1 音频信息系统70
4.12.2 视频信息系统71
4.13 直线电机车辆的缺点72
4.13.1 能耗大72
4.13.2 电传动系统的投资大74
4.14 能耗降低措施75
4.14.1 降低能耗75
4.14.2 优化感应板的设计76
4.14.3 转向架改进76
4.14.4 VVVF逆变器改进77
4.14.5 客室通风的改进77
4.14.6 DC110V接地的改进77
4.14.7 列车主电路改进77
4.14.8 地面制动电阻的改进77
4.15 国产化77
5 感应板79
5.1 感应板设计及应用成果79
5.2 感应板铺装基本原则80
5.3 感应板布置铺装81
5.3.1 地下线及地面线感应板铺装81
5.3.2 高架桥感应板铺装81
5.3.3 合成轨枕道床感应板铺装82
5.3.4 车辆段内感应板布置82
5.3.5 交叉渡线与感应板布置83
5.4 感应板安装前轨道条件83
6 轨道86
6.1 直线电机运载系统轨道设计要求86
6.2 设计成果汇总表86
6.3 轨道结构设计成果87
6.3.1 钢轨87
6.3.2 扣件87
6.3.3 轨枕88
6.3.4 地下线整体道床结构88
6.3.5 高架线板式道床结构89
6.3.6 高架线防脱护轨89
6.3.7 道岔及轨下基础90
6.3.8 轨道减振90
6.3.9 钢轨伸缩调节器及无缝线路设计91
6.3.1 0道床排水92
6.3.1 1 车挡93
6.4 车辆段轨道结构93
6.4.1 轨枕及道床的设计93
6.4.2 合成轨枕碎石道床93
6.4.3 小号码道岔93
6.4.4 平过道设计94
6.4.5 支柱式检查坑设计94
6.5 设计接口95
6.5.1 防迷流接口95
6.5.2 供电三轨安装接口95
6.5.3 车站及区间排水接口95
6.5.4 感应板安装与轨道的接口95
6.5.5 道岔与信号系统接口96
6.6 主要设计图96
7 限界98
7.1 本线限界设计的特点98
7.2 限界设计参数98
7.2.1 车辆98
7.2.2 轨道99
7.2.3 线路99
7.2.4 供电99
7.3 设计过程99
7.3.1 车辆选型的演变99
7.3.2 隧道建筑限界的制定过程100
7.4 设计成果及应用情况100
7.4.1 根据不同工况,设计不同的车辆限界100
7.4.2 接触轨限界101
7.4.3 受流器限界101
7.5 有关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的讨论102
7.5.1 受流器限界102
7.5.2 站台建筑限界103
7.5.3 直线地段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103
7.6 工程实施情况106
7.6.1 限界检查总体情况106
7.6.2 栏杆侵限106
7.6.3 站台侵限106
7.6.4 高架双线建筑限界107
8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109
8.1 预测客流109
8.1.1 预测客流量109
8.1.2 客流特性和客流规模分析110
8.2 系统设计规模与设计运输能力112
8.2.1 列车运行交路112
8.2.2 系统设计运输能力113
8.2.3 列车停站时间113
8.2.4 列车牵引计算114
8.2.5 列车运行计划115
8.2.6 平均满载率116
8.3 车站辅助配线及系统能力116
8.3.1 车站辅助配线116
8.3.2 系统能力计算117
8.4 列车运行组织117
8.4.1 列车运行要求117
8.4.2 列车驾驶模式118
8.4.3 列车调度指挥118
8.5 车站管理119
8.5.1 车站管理模式119
8.5.2 站务管理119
8.5.3 车站设备管理119
8.5.4 车辆乘务管理119
8.6 票务管理119
8.7 主要设计特点119
8.8 附图及附表121
9 车站建筑和装修130
9.1 地下车站建筑和装修130
9.1.1 概述130
9.1.2 技术要求和标准131
9.1.3 车站建筑设计思路134
9.2 高架车站建筑与装修146
9.2.1 概述146
9.2.2 技术要求和标准147
9.2.3 车站建筑设计思路149
9.2.4 高架车站装修设计161
10 结构工程163
10.1 地下结构和防水163
10.1.1 结构设计原则163
10.1.2 车站结构设计163
10.1.3 车站工程实录167
10.1.4 区间结构设计176
10.1.5 结构防水179
10.2 高架结构180
10.2.1 概述180
10.2.2 主要技术标准181
10.2.3 标准简支梁设计184
10.2.4 整孔梁设计185
10.2.5 整孔梁预制187
10.2.6 整孔梁架设187
10.2.7 节段拼装简支梁设计189
10.2.8 节段拼装梁预制190
10.2.9 节段拼装简支梁架设191
10.2.10 沙湾大桥和市桥沥大桥桥跨布置193
10.2.11 沙湾大桥194
10.2.12 市桥沥大桥199
10.2.13 简支梁下部结构设计203
10.2.14 桥面附属结构205
10.2.15 问题与处理206
11 供电系统207
11.1 供电207
11.1.1 系统概况207
11.1.2 工程特点、难点、技术创新207
11.1.3 主要设计成果210
11.1.4 安装调试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214
11.1.5 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及对策214
11.1.6 设计体会与建议217
11.1.7 运行效果217
11.2 DC 1 500V三轨系统218
11.2.1 系统概况218
11.2.2 系统技术特性218
11.2.3 主要技术指标及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222
11.2.4 技术创新点223
11.2.5 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223
11.2.6 三轨监测224
11.2.7 经济及社会效益224
11.2.8 推广应用情况225
11.2.9 部分工程实例图225
12 通信系统227
12.1 主要技术标准227
12.1.1 传输系统主要技术指标227
12.1.2 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227
12.1.3 公务通信及调度电话系统主要技术指标228
12.1.4 广播系统主要技术指标228
12.1.5 时钟系统主要技术指标228
12.1.6 电源系统主要技术指标228
12.1.7 治安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主要技术指标228
12.1.8 公安无线集群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229
12.1.9 民用有线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230
12.1.1 0民用无线射频分配系统主要技术指标230
12.2 技术特点、难点与措施231
12.3 主要设计成果232
12.3.1 传输系统232
12.3.2 专用无线通信系统232
12.3.3 公务通信及调度电话系统233
12.3.4 专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233
12.3.5 广播系统234
12.3.6 时钟系统235
12.3.7 电源系统235
12.3.8 通信集中告警系统236
12.3.9 公安通信系统236
12.3.1 0民用通信系统238
12.3.1 1 实际运行效果240
12.3.1 2主要工程数量表240
12.4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243
12.5 设计体会与建议243
12.6 工程实录245
13 信号系统247
13.1 工程概况247
13.1.1 正线信号工程247
13.1.2 车辆段信号工程248
13.1.3 试车线工程248
13.2 工程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及主要成果248
13.2.1 技术标准起点高,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作为技术起点248
13.2.2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249
13.2.3 主要技术成果249
13.3 四号线信号系统工程的主要特点251
13.3.1 在直线电机运输环境中的应用251
13.3.2 无线移动闭塞ATC系统在国内的首次应用251
13.3.3 首次在车辆段采用计轴系统251
13.3.4 首次配套9号曲线尖轨可动心道岔、5号道岔的转辙设备251
13.3.5 采用新型的LED信号机251
13.3.6 采用区域集中式联锁控制模式252
13.3.7 防淹门接口的处理252
13.3.8 IBP盘接口处理252
13.3.9 背投显示屏和PIDS信息接口处理252
13.3.10 无线车地通信方式252
13.3.11 利用系统降级功能与轨道交通建设同步分段开通252
13.3.12 满足国产化率的要求252
13.4 主要的设计、施工、验收标准253
13.5 工程应用情况及达到的目的与效果253
13.6 主要设计经验及改进建议253
14 乘客信息显示系统255
14.1 PIDS系统工程主要特点255
14.2 PIDS系统工程概况256
14.2.1 PIDS有线部分256
14.2.2 PIDS无线部分257
14.2.3 经济及社会效益259
14.2.4 系统功能总结259
14.2.5 经验教训259
14.3 主要技术创新点259
14.3.1 千兆光纤以太网259
14.3.2 无线局域网技术260
14.4 实施效果260
15 通风与空调系统261
15.1 通风与空调261
15.1.1 主要技术标准261
15.1.2 技术特点、难点与措施265
15.1.3 运行模式274
15.1.4 系统设备监控276
15.1.5 主要成果277
15.1.6 经验及建议281
15.1.7 社会经济效益282
15.1.8 部分工程实例图282
15.2 集中供冷283
15.2.1 工程概述283
15.2.2 主要技术方案284
15.2.3 经验、教训及总结286
16 给排水和气体灭火系统288
16.1 工程概况288
16.2 给排水及消防系统288
16.2.1 技术特点、难点及技术创新288
16.2.2 系统功能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290
16.2.3 系统设计方案291
16.2.4 运行模式及控制方式296
16.2.5 系统主要接口297
16.2.6 系统安装及调试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298
16.2.7 经验及建议298
16.3 气体灭火系统299
16.3.1 技术特点、难点及技术创新299
16.3.2 系统功能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300
16.3.3 系统设计方案301
16.3.4 运行模式302
16.3.5 系统主要接口302
16.3.6 系统安装及调试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303
16.3.7 主要设计成果304
16.3.8 经验及建议304
17 低压配电与照明系统306
17.1 概述306
17.1.1 设计范围306
17.1.2 主要设计原则306
17.2 动力配电系统设计306
17.2.1 动力配电系统306
17.2.2 负荷分类307
17.2.3 不同级别负荷供电要求307
17.2.4 电线电缆敷设307
17.3 设备监控308
17.3.1 环控设备控制方式与信号308
17.3.2 消防泵、污水泵、废水泵、雨水泵控制方式与信号308
17.3.3 保护与测量308
17.4 照明设计309
17.4.1 照明种类309
17.4.2 照度标准309
17.4.3 照明配电310
17.5 接地与防雷310
17.5.1 接地310
17.5.2 防雷310
17.5.3 接地线引入方式310
17.5.4 接地端子排、箱310
17.6 设备及其布置311
17.6.1 环控电控室311
17.6.2 照明配电室311
17.6.3 事故照明电源室(蓄电池室)311
17.6.4 配电箱311
17.6.5 照明灯具311
17.6.6 电线电缆311
17.6.7 电缆桥架、托架及保护管312
17.6.8 电缆井312
17.7 与其他专业接口312
17.7.1 与供电系统的接口312
17.7.2 与SCADA系统的接口312
17.7.3 与相关设备系统的接口312
17.7.4 与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的接口312
17.7.5 与变频器的接口312
17.7.6 与给排水系统的接口313
17.7.7 与建筑专业的接口313
17.7.8 与结构专业的接口313
17.8 难点及解决措施313
17.8.1 高架车站、区间的防雷313
17.8.2 高架车站大空间照明314
17.9 技术创新点314
17.9.1 改变照明的供电方式314
17.9.2 高架车站照明系统314
17.1 0效果317
18 机电设备监控系统318
18.1 系统概况318
18.2 系统设计的特点、难点及技术创新318
18.2.1 系统设计的特点、难点318
18.2.2 技术特点及创新319
18.3 主要技术指标320
18.3.1 系统产品使用环境条件320
18.3.2 系统技术要求320
18.4 系统构成方案320
18.4.1 全线系统构成方案320
18.4.2 地下车站系统构成方案322
18.4.3 高架车站系统构成方案322
18.4.4 集中冷站系统构成方案325
18.5 系统主要设备选型326
18.5.1 控制器选型326
18.5.2 网络设备选型326
18.5.3 传感器及电动二通流量调节阀选型326
18.6 系统主要功能327
18.6.1 中央级监控功能327
18.6.2 车站级监控功能327
18.6.3 就地级监控功能328
18.6.4 系统维修功能328
18.7 系统主要接口329
18.7.1 与主控系统接口329
18.7.2 与低压配电专业接口329
18.7.3 与通风和空调专业接口330
18.7.4 与自动电/扶梯专业接口330
18.7.5 与给排水专业接口330
18.7.6 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口330
18.8 监控对象、监控内容和监控模式331
18.8.1 监控对象331
18.8.2 监控内容331
18.8.3 监控模式331
18.9 安装及调试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336
18.9.1 有关系统设计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方案336
18.9.2 有关施工安装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方案336
18.9.3 有关系统调试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方案337
18.10 设计体会、认识及建议337
18.11 工程实录338
18.11.1 主要照片338
18.11.2 系统实际运行效果339
1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40
19.1 主要技术标准340
19.2 技术特点、难点与措施341
19.2.1 技术特点341
19.2.2 难点与措施341
19.3 主要设计成果、系统构成及设计接口342
19.3.1 主要设计成果342
19.3.2 系统构成343
19.3.3 设计接口345
19.4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347
19.4.1 探测器的设置原则347
19.4.2 与AFC接口的处理347
19.5 消防验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48
19.6 系统选型348
19.7 设计体会与建议348
20 自动售检票系统349
20.1 系统组成和功能349
20.1.1 系统组成349
20.1.2 系统功能349
20.2 主要技术标准352
20.2.1 中央计算机系统和车站计算机系统352
20.2.2 编码/分拣机352
20.2.3 AFC现场设备352
20.2.4 车票353
20.3 主要创新点353
20.4 技术特点、难点与措施354
20.5 主要设计成果354
20.6 设计体会与建议354
21 门禁系统355
21.1 系统组成及功能355
21.1.1 系统组成355
21.1.2 系统功能355
21.2 系统运营模式357
21.3 主要技术标准357
21.4 主要创新点357
21.5 主要设计成果357
21.6 设计体会与建议357
22 屏蔽门及安全门系统358
22.1 主要技术标准358
22.1.1 系统设计参数358
22.1.2 结构设计参数359
22.2 技术特点、难点与措施360
22.2.1 系统功能361
22.2.2 门体结构和门机驱动系统361
22.2.3 系统控制模式362
22.2.4 其他工程特点362
22.2.5 系统难点与解决措施362
22.3 主要设计成果及接口363
22.3.1 供电系统363
22.3.2 控制系统363
22.3.3 半高安全门高度的定义363
22.3.4 系统运行模式364
22.4 施工(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365
22.5 设计体会及建议366
22.5.1 总结366
22.5.2 建议366
22.6 工程实录366
23 防淹门系统368
23.1 防淹门系统构成及功能368
23.1.1 防淹门系统构成368
23.1.2 防淹门系统功能369
23.2 防淹门操作流程370
23.3 接口设计371
23.3.1 与信号系统的接口371
23.3.2 与主控系统的接口371
23.3.3 与低压配电的接口371
23.3.4 与轨道专业的接口371
23.3.5 与限界专业的接口372
23.3.6 与土建专业的接口373
23.3.7 与供电系统的接口373
23.4 设计创新373
23.5 设计经验和教训373
23.5.1 设计经验373
23.5.2 教训373
23.6 总结与建议374
23.7 工程实录374
24 自动扶梯、电梯和楼梯升降机376
24.1 主要技术标准376
24.1.1 自动扶梯376
24.1.2 电梯377
24.1.3 楼梯升降机378
24.2 技术特点、难点与措施378
24.2.1 自动扶梯378
24.2.2 电梯381
24.2.3 楼梯升降机的设置381
24.3 主要设计成果和接口381
24.3.1 主要设计成果381
24.3.2 主要接口382
24.4 施工过程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382
24.4.1 金洲吊装382
24.4.2 东涌等站的吊装方案382
24.4.3 扶梯开孔与轴线的定位383
24.5 设计体会与建议383
25 消防设计384
25.1 主要设计原则384
25.2 主要设计情况回顾384
25.2.1 建筑384
25.2.2 水消防386
25.2.3 灭火器配置386
25.2.4 防排烟387
25.2.5 消防设备供电387
25.2.6 气体灭火387
25.2.7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388
25.2.8 消防通信广播、CCTV388
25.3 高架车站消防相关设计388
25.3.1 《关于征询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高架车站相关问题的函》的复函388
25.3.2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高架车站消防专题研究》388
25.4 消防验收392
25.4.1 验收检查项目392
25.4.2 验收效果393
25.5 主要设计经验及建议393
25.5.1 建筑防火393
25.5.2 防排烟系统394
25.5.3 水消防395
25.5.4 消防联动控制395
25.5.5 火灾报警395
25.5.6 机电设备监控系统(EMCS)396
26 控制中心(OCC)397
26.1 广州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规划情况397
26.2 四号线控制中心的功能定位397
26.3 主要工艺设计原则397
26.4 工艺设计398
26.5 其他机电系统399
26.6 四号线控制中心运营组织机构及定员399
26.7 防雷399
26.8 主要设计经验及建议400
27 主控系统401
27.1 四号线主控系统的组成401
27.1.1 中央级主控系统401
27.1.2 车站级主控系统402
27.1.3 主干网络及其他辅助系统403
27.2 主要技术标准403
27.2.1 系统的可靠性指标403
27.2.2 系统的响应性指标403
27.2.3 系统的国产化率404
27.3 主要技术特点404
27.3.1 实现子系统的准集成404
27.3.2 具备多状况下的运行模式405
27.3.3 形成优先级控制体系405
27.4 主要设计成果405
27.4.1 具备完善的集中监视和控制功能405
27.4.2 具备各运行模式下的联动功能408
27.4.3 具备辅助决策支持功能408
27.4.4 具备系统软件的测试功能409
27.4.5 主干网络具备自恢复机制409
27.4.6 具备模拟培训、仿真功能409
27.4.7 提供完善的后备控制机制409
27.4.8 提供充分的冗余机制409
27.4.9 可满足系统的扩展需求410
27.5 主控系统的相关接口410
27.6 设计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411
27.7 设计体会与建议412
27.7.1 主控系统设计体会412
27.7.2 主控系统设计建议413
27.8 工程实录414
27.8.1 主控系统应用情况及效果414
27.8.2 主控系统主要设备指标实录414
27.8.3 主控系统图414
27.8.4 工程各阶段照片414
28 车辆段及综合基地419
28.1 工艺419
28.1.1 新造车辆段的功能定位419
28.1.2 车辆段的规模419
28.1.3 段址选择420
28.1.4 工艺总平面布置420
28.1.5 运用库工艺及设计421
28.1.6 综合库工艺及设计421
28.1.7 工艺设备及设备国产化423
28.1.8 工艺设计特点424
28.2 路基设计424
28.2.1 设计原则424
28.2.2 特殊路基处理措施425
28.3 综合管线425
28.3.1 设计概况425
28.3.2 设计标准426
28.3.3 设计特点426
28.4 站场及线路设计427
28.4.1 主要设计内容427
28.4.2 主要设计规范427
28.4.3 主要技术标准427
28.4.4 出、入段线设计428
28.4.5 站场线路布置428
28.4.6 站场路基及附属工程428
28.4.7 段内道路设计429
28.4.8 站场排水设计429
28.4.9 站场设计特点和创新430
28.4.1 0经验和教训431
28.5 桥涵设计432
28.5.1 设计概述432
28.5.2 设计依据及标准432
28.5.3 箱涵设计433
28.6 房屋建筑433
28.6.1 工程概况433
28.6.2 建筑设计435
28.6.3 绿化设计436
28.6.4 建筑装修设计436
28.6.5 结构设计437
28.7 低压配电437
28.7.1 降压变电所437
28.7.2 动力供电437
28.7.3 室内照明438
28.7.4 室外照明438
28.7.5 防雷与接地438
28.7.6 防杂散电流的措施439
28.7.7 设备、材料选择439
28.7.8 专业接口与协调管理439
28.8 通风空调439
28.8.1 设计参数及标准439
28.8.2 设计简介440
28.8.3 主要设计特点440
28.9 室内给排水及水消防441
28.9.1 采用的主要参数和标准442
28.9.2 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用水量汇总443
28.9.3 室内给排水设计444
28.9.4 室内给排水主要设计特点445
28.10室 外给排水及水消防445
28.10.1 给水系统设计445
28.10.2 水消防系统446
28.10.3 排水系统设计446
28.10.4 经验与教训447
29 工程投资与概算448
29.1 概算448
29.1.1 编制概况448
29.1.2 编制范围448
29.1.3 编制单元划分448
29.1.4 采用定额449
29.1.5 工、料、机单价及设备概算价450
29.1.6 工程总投资450
29.2 工可投资与概算投资比较457
29.3 投资分析457
29.4 经营成本对比分析457
29.5 财务效益对比分析457
附录458
热门推荐
- 3354519.html
- 2357984.html
- 251032.html
- 1097031.html
- 3834511.html
- 3130842.html
- 3796274.html
- 2422199.html
- 54692.html
- 2112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90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6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1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61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08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02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22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27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76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