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京津冀雾霾治理一体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京津冀雾霾治理一体化研究
  • 吴志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2366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空气污染-污染防治-研究-华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京津冀雾霾治理一体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言1

1.1 雾霾现象及其成因的历史梳理3

1.1.1 雾霾的词源学阐释3

1.1.2 工业社会时代的雾霾及其成分5

1.2 京津冀雾霾成因的复杂性12

1.2.1 京津冀雾霾成因的勾连13

1.2.2 京津冀雾霾成因复杂的深度解析15

1.3 雾霾治理人人有责18

1.3.1 消费革命:物欲的革命18

1.3.2 治理雾霾需要净化心灵之霾19

第2章 雾霾成分的技术机理分析21

2.1 雾霾颗粒物基本分类22

2.1.1 颗粒物空气动力学分类22

2.1.2 大气中二次颗粒物的形成过程23

2.2 主要污染源颗粒物形成机理28

2.2.1 电厂燃煤排放颗粒物的形成机理28

2.2.2 机动车排放颗粒的机理34

2.2.3 生物质燃烧形成颗粒的机理37

2.2.4 垃圾焚烧排放39

2.3 雾霾治理与空气质量标准41

第3章 国外雾霾典型治理及其启示43

3.1 国外雾霾事件的典型成因及其治理历程43

3.1.1 两起典型雾霾事件的成因43

3.1.2 发达国家大气污染治理历程简要回顾46

3.1.3 发达国家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措施49

3.2 国外雾霾一体化治理的经验53

3.2.1 洛杉矶大气污染治理经验53

3.2.2 伦敦大气污染治理经验57

3.2.3 东京大气污染治理经验62

3.2.4 德国鲁尔工业区大气污染治理经验65

3.2.5 巴黎大气污染治理经验69

3.3 国外雾霾一体化治理经验的启示72

3.3.1 树立联防联控理念,建立区域管理组织,增强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73

3.3.2 加强立法执法,促进信息公开,为联防联控提供法律保障74

3.3.3 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市场参与,调动各领域积极性76

3.3.4 优化区域发展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77

3.3.5 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治理成果的可持续性78

第4章 京津冀雾霾成因及其类型深度分析79

4.1 京津冀地区雾霾成因的地形气象分析81

4.1.1 京津冀地区的地形结构和区域发展83

4.1.2 京津冀雾霾成因的地形分析89

4.2 汽车尾气与雾霾治理94

4.2.1 汽车之城的崛起94

4.2.2 交通拥堵的迷思96

4.3 燃煤与京津冀雾霾治理100

第5章 煤的清洁化利用与京津冀雾霾治理一体化106

5.1 煤的清洁化利用的必要性106

5.1.1 环境资源会枯竭107

5.1.2 中国的资源禀赋需要煤的清洁化利用108

5.1.3 煤的清洁化利用是治理大气污染的最直接手段108

5.2 煤的清洁化利用技术的发展110

5.2.1 中国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发展简况110

5.2.2 中国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113

5.3 雾霾下的煤炭清洁化利用发展政策途径119

5.3.1 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产业快速发展119

5.3.2 加强政策激励,促进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120

5.3.3 加强立法,促进产业规范发展和技术推广应用121

第6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京津冀雾霾治理一体化123

6.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123

6.1.1 区域经济合作与聚集节约124

6.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127

6.2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探索历程129

6.2.1 京津冀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129

6.2.2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探索132

6.3 京津冀区域关系与存在问题分析135

6.3.1 京津冀区域关系与区域影响力135

6.3.2 京津冀一体化圈层划分136

6.3.3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存在问题分析138

6.4 京津冀一体化治理模式基本框架141

6.4.1 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143

6.4.2 明确“首都圈”各行政单元的功能定位145

6.4.3 构建一体化的基础设施146

第7章 绿色发展与京津冀雾霾治理一体化148

7.1 绿色发展的内涵149

7.1.1 历史视角下的绿色发展149

7.1.2 西方语境中的绿色发展153

7.1.3 中国话语体系中的绿色发展156

7.2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现状161

7.2.1 绿色发展指标的基本内涵161

7.2.2 国外关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161

7.2.3 国内关于绿色发展指标的研究171

7.3 京津冀雾霾治理与绿色发展178

7.3.1 京津冀雾霾治理一体化的必要条件178

7.3.2 京津冀地区的合作途径179

7.3.3 建立三地统一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180

7.3.4 将公众参与纳入绿色发展指标体系182

第8章 京津冀雾霾一体化治理工作现状184

8.1 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问题的提出184

8.2 国内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的成功案例和启示186

8.2.1 北京奥运会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186

8.2.2 上海世博会与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188

8.2.3 广州亚运会与珠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188

8.3 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及其发展190

8.3.1 健全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相关法规、政策190

8.3.2 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相关机构建设及其工作进展195

8.3.3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的进展198

8.4 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深化的困境202

8.4.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环保支付能力不一202

8.4.2 相关环保法规政策缺失。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失衡204

8.4.3 环保基数差距,抬高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门槛205

8.4.4 固化思维方式,联防联控面临推进的深层障碍206

第9章 京津冀雾霾一体化治理机制的实现途径208

9.1 京津冀地区生态共治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及其效果分析208

9.1.1 京津冀生态共治机制的历史渊源208

9.1.2 京津冀雾霾治理过程中的博弈问题与联防联控的有效性分析213

9.2 京津冀雾霾治理一体化联防联控机制实现的政策途径216

9.2.1 加强顶层设计,全面统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217

9.2.2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科学处理区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218

9.2.3 强化科技支撑,有效构建区域污染治理的科技联动机制220

9.2.4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防治的浓厚氛围220

9.3 京津冀雾霾治理一体化联防联控实现机制的法律途径221

9.3.1 加强立法,完善法治化保障222

9.3.2 加强执法力度,切实保障治理效度227

9.3.3 加强司法建设,完善体制机制234

9.4 京津冀雾霾治理一体化联防联控实现机制的教育途径240

9.4.1 教育是促进能源节约的重要途径240

9.4.2 加强能源教育,促进三地能源消费理念和行为的革命244

参考文献2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