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石油勘探开发技术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常子恒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3233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00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13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石油勘探开发技术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石油地质与勘探3
第一章 现代石油地质理论与方法3
第一节 板块构造基本理论3
一、板块构造学基本概念3
二、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研究内容4
三、中国板块构造的基本特征7
四、板块构造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8
思考题9
第二节 盆地分析9
一、盆地分析的概念与发展历史10
二、盆地分析的主要内容10
三、典型盆地类型研究18
思考题26
第三节 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及其研究方法26
一、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27
二、层序地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9
三、层序地层学的主要研究技术与方法33
四、层序地层学的发展趋势34
思考题35
第四节 储层沉积学理论35
一、储层沉积学常用的基本概念36
二、储层沉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6
三、储层沉积学的相关分析测试技术41
思考题42
第五节 有机成烃理论43
一、陆相有机质成烃理论43
二、海相碳酸盐岩有机成烃理论45
三、煤成烃理论50
四、相关有机地化分析测试技术53
思考题55
第六节 天然气生成与聚集理论55
一、天然气的地质理论55
二、天然气生成与聚集理论56
三、我国主要含气盆地天然气聚集规律59
思考题61
第七节 成藏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61
一、成藏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进展61
二、成藏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62
三、成藏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64
思考题67
第八节 含油气系统理论67
一、“含油气系统”的基本概念67
二、中国含油气系统的研究趋势70
思考题72
第二章 油气勘探的程序与实用技术73
第一节 油气勘探的程序与工作方法73
一、油气勘探的步骤73
二、不同勘探阶段的具体任务与工作步骤75
第二节 盆地早期评价与盆地模拟技术76
一、盆地早期评价的内容76
二、盆地早期评价方法77
三、盆地模拟技术78
第三节 区带评价82
一、区带的定义82
二、区带的描述方法83
三、区带资源量的计算方法85
四、区带综合评价86
第四节 圈闭评价86
一、圈闭评价的定义86
二、圈闭评价的主要内容87
三、圈闭描述评价规范88
第五节 油藏描述与油藏数值模拟90
一、油藏描述的定义90
二、油藏描述的基本技术91
三、勘探阶段油藏描述或早期油藏描述92
四、油藏数值模拟95
第六节 油气勘探系统工程概述98
一、地质方法98
二、地球物理方法98
三、地球化学勘探方法98
四、钻井法98
参考文献99
第二篇 油藏工程109
第一章 油藏描述109
第一节 油藏描述概论109
一、油藏描述的概念109
二、油藏描述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109
三、油藏描述的新发展111
四、油藏模型112
第二节 构造模型113
一、构造模型研究的内容113
二、构造模型的建立方法113
三、构造模型研究中的关键技术120
第三节 沉积模型120
一、沉积模型的研究内容120
二、建立沉积模型的方法121
三、沉积模型研究中的关键技术135
第四节 储层地质模型136
一、储层地质模型的研究内容136
二、储层地质模型分类136
三、储层地质模型的建模方法与技术139
四、储层建模中的关键技术143
第五节 流体模型145
一、流体模型的研究内容145
二、流体性质145
三、含油饱和度的确定方法151
四、原油性质的变化规律研究153
五、剩余油分布规律155
思考题158
第二章 油藏工程方法160
第一节 概论160
一、常用油藏工程参数160
二、油藏工程方法162
三、油藏工程方法的发展方向165
第二节 石油储量的计算方法165
一、中国和国际通用的储量概念及分级165
二、石油地质储量的计算方法167
三、石油技术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180
四、石油经济可采储量计算190
第三节 油藏数值模拟194
一、油藏数值模拟简介194
二、建立数学模型200
三、建立数值模型202
四、油藏数值模拟应用研究205
五、用DESKTOP—VIP软件作油藏数值模拟的过程212
思考题216
参考文献216
第三章 油田开发方案编制217
第一节 概论217
一、油田开发方案的主要内容217
二、制定和选择油田开发方案的原则218
第二节 合理开采方式的选择219
一、利用天然能量的开采方式219
二、保持压力开采220
三、热力开采方式223
第三节 开发层系的划分224
一、层间差异224
二、开发层系划分原则224
第四节 合适的井网部署224
一、井网密度224
二、油水井数的确定225
思考题226
第四章 油藏开发方案实施动态监测及调整227
第一节 油藏开发方案实施227
一、钻井、油藏地质、采油注水工艺的总体要求227
二、新钻油、水井投产(注)228
三、油藏开发方案实施中使用的新技术简介232
第二节 油藏动态监测234
一、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234
二、常规动态监测的内容及要求235
三、动态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236
第三节 油藏动态分析与控制238
一、动态分析基础资料、图件238
二、动态分析常用方法242
三、动态分析的内容、方式249
第四节 油田开发调整253
一、开发调整的主要内容及要求253
二、开发层系、井网调整简介254
思考题255
参考文献256
第五章 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257
第一节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概论257
一、提高原油采收率发展现状257
二、应用水动力学原理,注水提高原油采收率257
三、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260
第二节 聚合物溶液驱油261
一、聚合物及其水溶液性质及准备261
二、聚合物溶液性能评价263
三、聚合物溶液与岩石的相互作用266
四、应用胶态分散体凝胶(CDG)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268
第三节 化学复合驱技术274
一、二元复合驱274
二、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275
第四节 二氧化碳、氮混相、非混相驱275
一、二氧化碳驱油275
二、注氮提高原油采收率276
三、同时注水和N2的非混相驱油279
四、水气交替驱油技术288
第五节 热力采油292
一、蒸汽驱油292
二、稠油注蒸气加氮气吞吐293
三、轻油储层注空气提高原油采收率293
第六节 非牛顿原油油藏的开发特征和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297
一、原油渗流流变特性测定的基本理论297
二、拟塑性原油的渗流特征对水驱开发指标的影响305
三、粘弹性原油的渗流特征对水驱开发指标的影响306
四、提高非牛顿原油采收率的方法308
思考题309
参考文献309
第六章 油藏评价方法311
第一节 油藏评价概论311
一、油田开发面临的挑战311
二、油藏评价的目的和任务311
三、油藏评价技术312
第二节 油藏前期评价312
一、碎屑岩储层评价312
二、储层敏感性评价316
三、油藏天然能量评价及油藏分类321
四、储量技术经济评价324
五、开发方案优化方法330
第三节 油田开发后评估332
一、油田开发后评估的重要性333
二、油田开发方案实施效果评价333
三、油田开发经济效果评估337
思考题340
参考文献340
第七章 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342
第一节 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的概念342
一、油藏经营管理概念的演变与发展342
二、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的文化内涵342
三、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343
四、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的要素和内容343
五、如何成功组建多学科项目组345
第二节 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过程348
一、制定目标或策略348
二、编制规划350
三、计划实施351
四、实施过程的监测与评估351
第三节 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的实施352
一、重新研究制定和实施老油藏开发策略352
二、油藏开发特性表征是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的基础352
三、水平井应用新技术,拓展了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的应用领域354
四、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及IOR、EOR先进技术的集成是目前集成化355
油藏经营管理的主要技术支持355
五、集成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是油藏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手段356
第四节 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的应用——实例研究357
一、尼日利亚北Apoi油田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357
二、埃及南埃尔摩根Kareem成熟油藏开发358
三、美国North Ward Estes油田359
思考题360
参考文献360
第三篇 采油工艺365
第一章 人工举升技术365
第一节 有杆泵采油技术365
一、概述365
二、有杆泵抽油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365
三、抽油机365
四、抽油杆柱系统373
五、抽油泵374
六、有杆泵抽油系统效率380
七、有杆泵抽油系统设计383
八、有杆泵生产系统优化设计及工况诊断398
第二节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402
一、电动潜油离心泵装置的组成402
二、电动潜油离心泵井下机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402
三、电动潜油离心泵装置的选择405
四、电动潜油离心泵的使用范围412
五、电动潜油离心泵的发展趋势414
第三节 螺杆泵采油技术415
一、工作原理415
二、主要技术参数416
三、螺杆泵抽油配套设计方法418
四、螺杆泵施工注意事项418
五、技术现状419
六、发展趋势420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420
第四节 气举采油技术420
一、气举采油的优点和局限性420
二、气举采油方式421
三、气举井井下装置422
四、气举采油地面设备426
五、流体压力梯度曲线的应用427
六、气举装置设计427
七、气举井生产分析和故障排除429
八、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动态430
第五节 水平井采油技术431
一、水平井采油工艺技术筛选431
二、井筒温度分布434
三、极限下泵深度的确定434
思考题435
第二章 注水工艺技术436
第一节 注水时机和注水方式的选择436
一、注水时机的选择436
二、油田注水方式的选择437
三、大庆油田采用早期内部注水开发效果分析438
第二节 水源与水质439
一、水源类型及选择439
二、水质标准439
三、精细过滤技术439
第三节 注水过程的油层保护技术441
一、注水中油层损害因素分析441
二、注水中的保护油层技术444
第四节 增压注水工艺技术447
一、增压泵增注技术447
二、物理法解堵技术447
第五节 分层注水技术448
一、分层注水工具及管柱448
二、分层配水技术452
三、注水井分层测试技术453
四、放射性同位素载体法测分层吸水剖面454
第六节 不稳定注水优化设计455
一、不稳定注水提高垂向波及效率的机理455
二、周期注水的应用条件456
思考题456
第三章 堵水调剖工艺458
第一节 概述458
一、油井出水的原因与危害458
二、堵水调剖的发展历程459
三、堵水调剖技术现状459
第二节 化学堵水调剖工艺技术460
一、化学堵水调剖工艺技术460
二、化学堵水调剖的配套技术464
第三节 堵水调剖剂470
一、冻胶类堵水调剖剂471
二、颗粒类堵水调剖剂472
三、沉淀类堵水调剖剂474
四、其他类堵水调剖剂474
第四节 堵水调剖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475
一、堵剂与地层适应性研究475
二、砂岩油藏整体堵调三维网络模型模拟技术研究475
三、中高渗透油藏高含水开发期整体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476
四、其他476
思考题476
第四章 低渗透油藏压裂酸化工艺技术477
第一节 压裂增产及造缝机理477
一、压裂增产原理477
二、压裂造缝机理477
第二节 支撑剂及导流能力480
一、支撑剂类型的选择480
二、支撑剂嵌入和裂缝宽度481
三、裂缝超高导流能力的实现484
第三节 压裂液及添加剂485
一、压裂液破胶和残渣浓度486
二、压裂液粘度和输送能力488
三、延迟交联的作用488
四、常用压裂液及添加剂介绍489
第四节 压裂过程的压力分析及测试技术490
一、闭合压力的确定方法490
二、施工过程的压力分析492
三、压降曲线分析的一般方法494
四、缝高预测及测量495
第五节 压裂设计496
一、裂缝几何尺寸模型496
二、压裂液的选择498
三、支撑剂携带498
四、经济分析499
五、优化施工设计程序500
第六节 压裂工艺技术500
一、选井选层原则500
二、重复压裂技术501
三、限流法分层压裂503
第七节 酸化压裂工艺505
一、酸化工艺分类及其特点505
二、酸液及添加剂505
三、砂岩地层酸化工艺507
四、碳酸盐岩地层酸化工艺509
思考题511
第五章 热力采油工艺技术512
第一节 稠油油藏的特征及热采技术发展前景512
一、稠油油藏的地质特征512
二、稠油油藏的开发特征512
三、油藏工程对采油工艺技术的要求512
四、稠油油藏的物性特征512
五、稠油热采技术的发展前景513
第二节 蒸汽吞吐技术513
一、蒸汽吞吐采油原理513
二、热采井完井技术516
三、注汽井防砂技术519
四、注汽井筒隔热技术519
五、井筒降粘举升工艺技术521
第三节 蒸汽驱开采技术525
一、蒸汽驱525
二、改善注蒸汽效果的工艺措施529
第四节 注蒸汽热采动态监测技术533
一、注入蒸汽流量监测技术533
二、井下注汽参数监测技术534
第五节 火烧油层开采技术535
一、驱油机理、特点、分类及筛选标准535
二、火驱开发设计537
三、点火工艺技术539
思考题540
第六章疏松砂岩油藏防砂工艺技术541
第一节 概述541
一、防砂技术现状541
二、防砂工艺技术发展趋势542
第二节 出砂预测及储层保护技术543
一、地层出砂预测技术543
二、储层保护技术544
第三节 绕丝筛管砾石充填防砂技术547
一、技术原理和工艺特点547
二、适用范围及选井条件548
三、砾石充填防砂设计基础548
四、砾石充填防砂施工工艺技术553
第四节 滤砂管防砂技术565
一、防砂技术原理565
二、滤砂管结构类型565
三、滤砂管防砂工艺程序569
四、滤砂管防砂适应范围570
第五节 化学防砂工艺技术571
一、化学防砂工艺原理571
二、化 学防砂方法分类及施工工艺571
第六节压裂防砂技术573
一、压裂充填防砂技术原理573
二、主要技术575
三、压裂充填和防砂压裂的选井条件576
四、压裂充填作业施工工艺过程578
第七节 水平井防砂工艺技术578
一、水平井防砂原理578
二、水平井防砂工艺管柱结构及特点578
三、水平井防砂施工工艺579
四、水平井防砂工艺适用范围579
思考题580
第七章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和规划编制581
第一节 采油工程方案编制原则581
第二节 油田开发完井工程设计581
一、完井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581
二、完井方式选择原则582
三、各种完井方式对储层的适用性研究582
四、生产套管的设计583
五、射孔工艺方案设计583
第三节 采油方式优选技术586
一、采油方式优选的一般原则586
二、目前国内外机械采油方式的水平及适应性586
三、采油方式综合评价与决策分析587
四、油井生产系统及其动态模拟588
五、采油方式综合评价589
六、决策分析步骤589
第四节 生产管柱设计技术589
一、设计原则589
二、基本计算模型589
三、井下开关设计590
四、生产管柱设计590
第五节 注水工艺设计技术590
一、设计原则和主要依据590
二、注水工艺方案的基础分析591
三、注水水质标准的确定591
四、注水工艺参数预测591
五、注水工艺管柱设计591
六、井口装置的选择592
第六节 配套采油工艺技术592
一、防砂技术592
二、酸化、压裂技术592
三、堵水技术593
四、防垢技术593
第七节 采油工程方案经济评价593
一、经济评价原则593
二、采油工程方案经济评价的依据593
三、采油工程方案经济评价内容594
四、采油工程方案经济评价方法594
五、采油工程方案经济评价的程序595
第八节 采油工艺措施效果经济评价方法595
一、经济效益评价方法595
二、综合分值评价法596
第九节 采油工程规划方案优化决策技术597
一、采油工程规划方案优化决策的内容597
二、采油工程规划方案优化决策技术597
第十节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一体化软件598
一、概念598
二、计算机应用软件集成598
思考题600
第四篇 地球物理勘探603
第一章 地球物理勘探概述603
第一节地球物理勘探发展简况603
一、国 外地球物理勘探的发展简况603
二、国内地球物理勘探的发展简况603
第二节 普通物探方法简介604
一、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特点604
二、地磁测量——磁法勘探605
三、重力测量——重力勘探606
四、地电测量——电法勘探607
第三节 地震勘探技术的回顾608
一、20世纪80年代的标志性地震勘探技术608
二、20世纪90年代几项有效的油气勘探技术611
思考题613
第二章 地震勘探的基本理论614
第一节 反射波法地震勘探的运动学原理614
一、几何地震学的基本概念614
二、地震波传播的基本规律618
三、与地震勘探有关的各种地震波621
四、各种地震波的时距关系分析622
五、正常时差与倾角时差629
六、地震波的时距曲面与时间场634
第二节 反射波法地震勘探的动力学理论636
一、弹性介质中的基本波636
二、地震波场的形成和计算639
三、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642
四、地震勘探中常见的波646
五、波动地震学与几何地震学的关系652
第三节 地震勘探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655
一、各向异性介质的弹性理论655
二、孔隙裂隙弹性理论656
思考题656
第三章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及技术657
第一节 地震资料采集设备657
一、测量设备657
二、地震检波器657
三、采集站660
四、地震记录仪器661
五、地震人工震源662
第二节 地震资料野外采集技术665
一、简单线性组合的方向特性665
二、组合的频率特性668
三、组合法的统计效应668
四、其他组合方式670
五、震源的组合671
六、共反射点叠加原理及其理论分析671
第三节 二维地震资料的采集679
一、观测系统679
二、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及图示方法679
三、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设计原则680
第四节 三维地震资料的采集680
一、三维地震观测系统680
二、国外三维地震勘探发展和采集技术现状681
三、国内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现状682
第五节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685
一、高分辨率地震数据采集要求686
二、高分辨率采集的设计686
三、高分辨率野外采集技术支持687
第六节 井中地震观测方法687
一、垂直地震剖面(VSP)技术688
二、反VSP野外观测方法691
三、井间地震野外观测方法691
思考题696
第四章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方法及技术697
第一节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的基本目标及现场处理697
一、提高信噪比697
二、提高分辨率698
三、提高保真度698
四、准确成像699
五、野外质量监控的现场处理技术699
第二节 地震资料常规处理流程700
一、地震资料常规处理流程700
二、框图的简要说明701
第三节 地震资料的特殊处理709
一、亮点技术710
二、AVO处理技术710
三、DMO处理技术712
四、叠前深度偏移技术714
五、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718
第四节 地震资料的目标处理与交互处理719
一、目标处理719
二、交互处理719
思考题723
第五章 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725
第一节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726
一、时间剖面的对比726
二、时间剖面的地质解释727
三、构造图、等厚图的绘制730
四、特殊地质现象的解释731
五、水平切片的解释732
六、相干数据体解释734
第二节 地震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735
一、地震资料的地层解释735
二、地震资料的岩性解释742
第三节 地震资料的人机联作解释751
一、解释工作站751
二、交互解释的概念752
三、交互解释的基本流程754
第四节 储层横向预测与油藏描述技术759
一、储集体的分类及其特征759
二、储层参数的地震属性分析759
三、储层横向预测760
第五节 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释767
一、开展综合解释的必要性768
二、地震、测井、地质资料的综合解释769
思考题777
第六章 非地震勘探技术779
一、地球化学勘探技术779
二、重力勘探技术780
三、磁法勘探技术781
四、电法勘探技术781
五、综合地球物理勘探783
思考题784
第七章 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785
第一节 网络时代及信息集成785
一、信息高速公路785
二、信息集成786
第二节 全三维地震技术787
一、三维地震勘探的效益787
二、深度成像技术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787
第三节 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一体化788
一、采集、处理和解释一体化的历程788
二、3DX公司采集、处理和解释一体化的实践788
第四节 储层地球物理技术790
一、油藏描述技术790
二、油藏模拟技术791
第五节 虚拟现实技术791
一、VR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791
二、三维可视化技术792
第六节 21世纪物探方法技术发展趋势的特点794
一、综合性795
二、经济效益性795
三、勘探开发并重795
参考文献796
第五篇 钻井工程801
第一章 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与展望801
第一节 钻井技术的主要理论问题及技术关键801
第二节 钻井技术展望803
第二章 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805
第一节 定向井、水平井的基本概念805
一、定向井的基本概念805
二、水平井807
第二节 定向井、水平井的设计807
一、设计原则807
二、定向井设计方法808
三、水平井的设计809
第三节 主要计算810
一、测斜数据处理810
二、丛式井的防碰计算812
三、轨迹控制过程的中靶分析812
思考题813
第三章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814
第一节 深井的概念及发展814
一、深井、超深井的概念814
二、深井、超深井的发展814
第二节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关键816
一、井身结构816
二、钻井液技术817
三、深井钻井装备818
思考题820
第四章 井控工艺与装备821
第一节 井控技术发展概况821
第二节 井控及压力的基本概念822
一、井控822
二、井内压力失衡程度有关概念822
三、静液压力822
四、压力梯度823
五、地层压力823
六、地层破裂压力823
七、井底压力823
八、压差823
九、激动压力和抽吸压力823
第三节 井控工艺823
一、井控设计823
二、随钻地层压力监测825
三、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及钻开油气层的措施826
四、井涌的主要原因与检测827
五、关井程序829
六、压井方法831
第四节 井控装置833
一、环形防喷器834
二、闸板防喷器834
三、旋转防喷器835
四、控制装置835
五、节流与压井管汇836
六、钻具内防喷工具836
七、钻井液气体分离器837
思考题837
第五章 钻井液838
第一节 钻井液的功用、组成与分类838
一、钻井液的功用838
二、钻井液的组成与分类838
第二节 钻井液性能及其与钻井的关系838
一、钻井液流变性839
二、钻井液滤失与造壁性841
三、钻井液其他性能842
第三节 固相控制842
一、固相控制的目的842
二、固相控制的方法842
第四节 现场常用的几种钻井液843
一、不分散低固相钻井液843
二、钾盐钻井液844
三、正电胶钻井液845
第五节 钻井液技术设计845
一、一口井钻井液技术设计的内容845
二、钻井液技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846
第六节 钻井液的维护与处理846
一、认真观察钻井液和测量钻井液846
二、做好室内小实验846
三、搞好钻井液的日常维护和化学处理846
思考题847
第六章 钻井过程中的油气层保护848
第一节 油气层保护的目的和意义848
一、保护油气层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848
二、保护油气层技术的特点与思路848
第二节 油气层损害类型850
一、油气层损害机理分析850
二、钻井过程中油气层损害原因852
三、钻井过程中影响油气层损害程度的工程因素853
第三节 保护油气层的钻井液技术与方法853
一、钻井液技术与方法853
二、保护油气层的钻井工艺技术855
第四节 油气层损害的评价技术857
一、油气层损害的室内评价857
二、油气层损害的矿物评价技术859
思考题861
第七章 钻井取心862
第一节 国内钻井取心概况862
第二节 国外取心技术863
一、普通取心工具863
二、橡皮套取心工具863
三、反循环取心工具863
四、螺杆钻具取心工具863
五、定向井、水平井取心工具864
六、随钻取心技术(绳索取心技术)864
七、挠性管钻井取心技术864
八、海绵取心865
九、保压密闭取心865
十、定向取心工具866
第三节 取心钻头866
第四节 常用取心工具的使用867
一、松软地层取心867
二、硬地层取心工具868
思考题869
第八章 固井工艺技术870
第一节 固井工程概述870
一、固井概述870
二、固井工程的特殊性及重要性870
三、井身结构870
四、固井工程的内容871
五、固井工程的发展871
第二节 套管及套管柱设计872
一、套管类型及性能872
二、套管柱设计872
第三节 油井水泥及其添加剂872
一、油井水泥872
二、水泥添加剂873
第四节 固井设备及套管工具、附件873
一、固井设备873
二、套管工具、附件874
第五节 固井工艺技术874
一、常规固井(单级注水泥法)874
二、特殊工艺井固井875
三、复杂井固井877
第六节 固井新技术、新工艺877
一、“短候凝”水泥浆固井技术877
二、多功能钻井液固井技术(UF/MTC技术)877
三、浅层气、煤层气井固井技术878
四、泡沫水泥浆固井878
五、振动固井技术879
思考题879
第九章 钻井新技术介绍880
第一节 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880
一、欠平衡压力钻井的概念和种类880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880
三、欠平衡压力钻井的优越性880
四、适用于欠平衡钻井的油藏类型和地层条件881
五、欠平衡压力钻井的关键技术882
六、欠平衡钻井所需要的装备882
第二节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883
一、大位移井钻井发展状况883
二、大位移井的主要用途和优越性884
三、大位移钻井的关键技术884
第三节 分支井钻井技术885
一、分支井的发展概况885
二、分支井的类型和特点885
三、分支井钻井技术886
四、分支井完井技术887
第四节 小井眼钻井技术888
一、小井眼钻井技术的发展888
二、小井眼钻井技术889
三、小井眼钻井设备892
四、小井眼井控892
第五节 挠性连续管钻井装备与技术894
一、国外挠性连续管钻井技术发展概况894
二、连续挠性管钻井装备894
三、挠性连续管钻井技术的优点、局限性896
四、连续管钻井技术的新进展896
第六节 井下闭环(自动化)钻井技术897
一、概念897
二、井下闭环钻井的分类897
三、井下闭环钻井系统897
四、我国井下闭环钻井技术的现状899
五、未来展望899
第七节 国外正在研究的钻井技术899
一、井下增压钻井技术899
二、套管钻井及其钻井装备900
三、三维多目标井901
思考题902
第十章 钻井监督903
第一节 国内外推行甲、乙方钻井监督管理体制情况903
一、国外钻井监督情况903
二、国内海洋钻井监督情况904
三、国内塔里木钻井监督情况905
第二节 对钻井监督的资质要求905
一、钻井监督的基本素质要求905
二、三级钻井监督的任职资格906
第三节 钻井监督的职责和义务907
一、钻井监督的权力和义务907
二、钻进监督的岗位职责907
第四节 钻井监督的工作任务908
一、钻井监督的重点监督内容908
二、塔里木日费井钻井监督管理内容911
思考题918
第十一章 钻井管理919
第一节 钻井工程设计919
一、国内外钻井设计情况概述919
二、钻进设计的依据920
三、钻井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921
四、井身结构设计921
五、下部钻具组合设计922
六、钻井参数设计923
七、固井设计924
八、钻井液设计927
第二节 钻井承包方式和钻井合同内容介绍927
一、承包方式介绍927
二、合同内容929
第三节 国际钻井成本的测算930
一、钻井成本构成930
二、影响钻井周期的主要因素931
三、各项钻井费用的测算931
第四节 石油钻井统计指标解释933
一、石油钻井的分类934
二、钻井工作量934
三、钻井技术经济指标935
四、钻井时间938
思考题941
第六篇 地质录井方法945
绪论945
一、地质录井的任务和作用945
二、地质录井方法及其特点945
三、地质录井技术的发展历史945
四、地质录井技术的发展趋势946
第一章 钻井地质设计948
第一节 井位设计948
一、井别分类及井号命名948
二、油气探井井位设计949
三、开发井井位设计952
四、井位落实954
第二节 钻井地质设计954
一、钻井地质设计的主要内容954
二、钻井地质设计的主要工作955
思考题960
第二章 常规地质录井961
第一节 钻时录井961
一、井深和方入的计算961
二、钻时的记录961
三、影响钻时变化的因素962
四、钻时曲线的绘制962
五、钻时曲线的应用962
第二节 岩心录井963
一、取心原则和取心层位的确定963
二、取心工具和取心方式964
三、取心前的准备工作964
四、取心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965
五、岩心出筒、丈量和整理965
六、岩心描述967
七、岩心采样和岩心保管976
八、岩心录井草图的编绘977
九、岩心录井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作用978
第三节 岩屑录井978
一、岩屑迟到时间的测定978
二、岩屑取样及整理979
三、岩屑描述980
四、岩屑录井草图的编绘982
五、岩屑录井的影响因素984
六、岩屑录井资料的应用985
第四节 钻井液录井985
一、钻井液的功能985
二、钻井液录井原则和要求986
三、钻井液的性能要求986
四、钻井液录井资料的收集987
五、钻井中影响钻井液性能的地质因素990
六、钻井液录井资料的应用991
第五节 荧光录井991
一、荧光录井的原理991
二、荧光录井的准备工作991
三、荧光录井的工作方法992
四、荧光录井的应用993
第六节 井壁取心993
一、确定井壁取心的原则994
二、跟踪取心994
三、岩心出筒994
四、井壁取心的描述和整理994
五、井壁取心的应用995
第七节 其他录井资料的收集995
一、地质观察记录的填写995
二、在钻进过程中有关几种特殊情况的资料收集996
思考题1001
第三章 综合录井原理及资料应用1002
第一节 综合录井仪的工作流程及录井项目1002
一、基本概念1002
二、综合录井仪工作流程1003
三、综合录井仪的录井项目1003
思考题1005
第二节 综合录井参数检测原理1006
一、气体检测1006
二、深度检测系统1009
三、立管压力及套管压力传感器1011
四、转盘扭矩传感器1011
五、泵冲速传感器1012
六、转盘转速传感器1012
七、钻井液密度传感器1012
八、钻井液温度传感器1013
九、钻井液电阻(导)率传感器1013
十、钻井液体积传感器1014
思考题1014
第三节 联机系统工作原理及资料处理1015
一、联机系统硬件结构及主要功能1015
二、联机系统主要软件的功能1015
三、资料处理1022
思考题1023
第四节 气测录井资料解释与应用1023
一、基本概念1023
二、气测录井的影响因素1024
三、气测资料的整理与标准化1026
四、气测资料解释方法1028
五、油气水综合解释1030
思考题1031
第五节 随钻地层压力检测1032
一、基本概念1032
二、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1037
三、随钻地层压力的检测工作程序1041
四、“d”指数地层压力检测法1042
五、Sigma录井1048
六、其他随钻地层压力评价方法1051
思考题1055
第六节 实时钻井监控1055
一、实时钻井监控原理1056
二、实时钻井监控方法1062
思考题1062
第四章 录井新方法1063
第一节 岩石热解地球化学录井1063
一、岩石热解地化录井仪器结构及分析原理1063
二、岩石热解地化录井储层评价1066
三、岩石热解地化录井烃源岩(生油岩)评价1072
思考题1075
第二节 罐顶气轻烃录井1075
一、罐顶气轻烃录井原理1076
二、罐顶气轻烃录井方法1076
三、罐顶气轻烃录井资料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1079
思考题1086
第三节 PK录井技术1087
一、PK仪的基本原理1087
二、PK仪分析参数的意义及计算公式1088
三、SK-2P01型PK仪的基本结构及操作流程1089
四、资料校正及应用分析1090
思考题1093
第四节 定量荧光录井1093
一、仪器工作原理1093
二、操作流程及特点1095
三、评价油气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095
四、QFT定量荧光仪的应用1096
思考题1097
第五章 完井地质总结1098
第一节录井资料的整理1098
一、岩心录井综合图的编制1098
二、岩屑录井综合图的编制1102
三、油、气、水层的综合解释1108
四、填写附表1112
第二节 完井地质总结报告的编写1113
一、前言1114
二、地层1114
三、构造概况1114
四、油气水层评价1114
五、生、储、盖层评价1114
六、油气藏分析描述1115
七、结论与建议1115
第三节 单井评价1115
一、单井评价的意义1115
二、单井评价的基本任务1115
三、具体做法1116
思考题1118
第七篇 地球物理测井1121
第一章 总论1121
第一节 地球物理测井简介1121
一、测井分类1121
二、测井的基本任务1121
第二节 地球物理测井的作用1121
第三节 地球物理测井发展历史1122
一、早期(1929—1949年)1122
二、中期(1949—1968年)1122
三、近期(1969—1979年)1123
四、现代(1979年—)1123
第四节 我国石油测井技术现状1123
一、数据采集技术1123
二、处理解释技术1124
思考题1124
第二章 测井原理及方法1125
第一节 电磁测井1125
一、电阻率测井1125
二、介电测井1143
三、自然电位测井和激发极化电位测井1146
四、磁测井1150
第二节 声波测井1152
一、声速测井和阵列声波测井1152
二、声幅测井1155
三、声波全波列测井1157
四、偶极子和多极子声波测井1162
五、超声电视成像测井(声脉冲反射测井)1163
第三节 核测井1165
一、自然伽马和自然伽马能谱测井1165
二、密度测井和岩性密度测井1167
三、中子测井和脉冲中子测井1170
四、核磁共振测井1176
第四节 生产测井和其他测井1181
一、井温测井1181
二、流量测井1182
三、地层倾角测井1184
四、随钻测井1187
第五节 地面测井仪1189
一、国外的常用地面测井系统1189
二、国内的常用地面测井系统1194
思考题1197
第三章 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与应用1199
第一节 测井资料的采集1199
一、模拟记录1199
二、数字记录1199
第二节 测井资料的处理1199
一、资料的预处理1199
二、解释模型的选取1200
三、解释参数的选择1200
四、常用的测井资料分析软件1201
第三节 裸眼井测井资料的解释1202
一、单井解释1202
二、精细解释1207
三、多井解释1219
第四节 测井地质应用1229
一、测井层序地层分析1230
二、测井沉积研究1233
三、测井构造分析1246
四、现代地应力场定量分析与应用1256
五、测井盖层分析1260
六、测井烃源岩研究1265
七、测井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1270
第五节 生产测井解释1271
一、注入及产出的剖面解释1271
二、井温及压力解释1277
三、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解释1281
四、套管技术状况测井解释及应用1288
五、固井质量评价及应用1291
思考题1296
第四章 其他井筒电缆作业技术1298
第一节 射孔技术1298
一、射孔器1298
二、电缆输送射孔1299
三、油管输送射孔1300
四、油管输送射孔与地层测试联合作业1300
第二节 井壁取心技术1302
一、冲击式井壁取心1302
二、钻进式井壁取心1303
第三节 电缆桥塞作业技术1303
一、电缆桥塞工具1303
二、桥塞工具坐封的工作原理1303
第四节 电缆测试技术1304
一、电缆地层测试器的结构1304
二、电缆测试器工作原理1305
第五节 垂直地震剖面(VSP)测井技术1305
一、垂直地震剖面测井原理1305
二、VSP的数据处理1306
三、VSP的应用1306
思考题1306
第五章 地球物理测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308
第一节 成像测井新技术1308
第二节 随钻测量(MWD)、随钻测井(LWD)技术1309
第三节 过套管测井、井间测井新技术1310
一、过套管测井1310
二、井间测井1311
第四节 特殊条件下的测井技术1311
一、水平井、大斜度井、侧钻井的测井1311
二、超深井和高温高压井的测井1312
三、小井眼井测井1312
第五节 测井解释计算机处理系统1313
一、FORWARD测井评价系统1313
二、eXpress测井解释系统1313
三、ATLANTIS测井解释系统1314
四、DPP测井评价系统1315
第六节 测井技术的发展趋势1315
思考题1315
参考文献1316
热门推荐
- 3750201.html
- 2078192.html
- 2029679.html
- 3874468.html
- 3135935.html
- 43937.html
- 52980.html
- 1489149.html
- 3704818.html
- 2058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2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28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89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0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3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66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4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65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6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