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表解中医备考丛书 针灸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郭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5218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80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195页
- 主题词:针灸学-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图表解中医备考丛书 针灸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针灸学发展简史1
二、针灸学的特点2
上篇 针灸理论6
第一章 经络总论6
第一节 经络系统组成6
一、经络系统的内容、概念、循行特点及作用8
二、十二经脉9
三、奇经八脉10
第二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11
一、标本11
二、根结11
三、气街11
四、四海12
第三节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12
一、经络的作用12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12
第二章 腧穴总论13
第一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13
一、腧穴的分类13
二、腧穴的命名13
第二节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14
一、腧穴的主治特点14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14
第三节 特定穴16
一、特定穴的分类、概念、内容和临床应用16
二、特定穴歌诀19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取穴方法20
一、腧穴的定位20
二、常用骨度定位法21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24
第一节 十二经脉25
一、手太阴肺经25
二、手阳明大肠经27
三、足阳明胃经29
四、足太阴脾经32
五、手少阴心经34
六、手太阳小肠经36
七、足太阳膀胱经38
八、足少阴肾经42
九、手厥阴心包经43
十、手少阳三焦经45
十一、足少阳胆经47
十二、足厥阴肝经50
第二节 奇经八脉53
一、任脉53
二、督脉55
中篇 针灸技术62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62
第一节 针具与刺法的源流62
一、针具的起源与发展62
二、刺法的起源与发展62
第二节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63
一、灸法的起源63
二、灸法的发展63
第三节 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64
一、刺法的量学要素64
二、灸法量学要素64
第五章 刺灸法各论65
第一节 毫针刺法65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65
二、毫针刺法的练习66
三、毫针的选择和消毒66
四、体位的选择67
五、毫针刺法67
六、行针手法69
七、得气70
八、毫针补泻手法71
九、留针与出针73
十、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73
十一、针刺注意事项75
第二节 灸法75
一、常用灸法76
二、灸法的作用78
第三节 拔罐法79
一、罐的种类79
二、罐的吸附方法79
三、拔罐方法80
四、起罐方法81
五、注意事项81
第四节 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81
一、三棱针法81
二、皮肤针法83
三、皮内针法84
四、电针法84
五、穴位注射法85
第五节 头针86
一、操作方法86
二、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87
三、注意事项88
第六节 耳针88
一、耳穴分布规律88
二、临床常用耳穴定位89
三、选穴原则89
四、操作方法90
五、注意事项90
下篇 针灸应用94
第六章 治疗总论94
一、针灸治疗原则94
二、针灸治疗作用95
三、针灸处方95
四、特定穴的应用及内容96
第七章 治疗各论97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证98
一、头痛98
二、紧张性头痛99
三、偏头痛100
四、面痛100
五、落枕101
六、颈椎病101
七、漏肩风102
八、臂丛神经痛103
九、肘劳104
十、腰痛104
十一、坐骨神经痛105
十二、痹证105
第二节 内科病证106
一、中风106
二、假性延髓麻痹108
三、眩晕109
四、面瘫109
五、痿证110
六、痫病111
七、癫狂112
八、颤证114
九、不寐115
十、郁证115
十一、痴呆116
十二、心悸117
十三、感冒118
十四、咳嗽119
十五、哮喘120
十六、疟疾121
十七、呕吐121
十八、呃逆122
十九、胃痛123
二十、腹痛124
二十一、胁痛125
二十二、黄疸126
二十三、泄泻127
二十四、痢疾128
二十五、便秘129
二十六、癃闭130
二十七、阳痿131
二十八、遗精132
二十九、消渴133
第三节 妇儿科病证134
一、月经不调134
二、痛经136
三、经闭137
四、崩漏138
五、绝经前后诸证139
六、带下病140
七、不孕症141
八、胎位不正142
九、滞产143
十、缺乳143
十一、阴挺144
十二、遗尿145
十三、惊风145
十四、疳证146
十五、积滞147
十六、小儿脑性瘫痪148
十七、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149
十八、抽动障碍150
第四节 皮外骨伤科病证151
一、瘾疹151
二、蛇串疮151
三、丹毒152
四、痄腮153
五、乳痈154
六、乳癖154
七、肠痈155
八、脱肛156
九、痔疮157
十、疗疮157
十一、疝气158
十二、扭伤158
十三、腱鞘囊肿159
十四、扁平疣160
十五、神经性皮炎161
十六、斑秃161
第五节 五官科病证162
一、目赤肿痛162
二、麦粒肿163
三、近视164
四、耳聋、耳鸣164
五、鼻渊165
六、牙痛166
七、咽喉肿痛166
第六节 急症167
一、晕厥167
二、虚脱168
三、高热169
四、抽搐169
五、心绞痛170
六、胆绞痛171
七、胆道蛔虫症171
八、肾绞痛172
九、出血症172
第七节 其他病证173
一、慢性疲劳综合征173
二、戒断综合征174
三、肥胖症175
四、衰老175
五、肿瘤176
热门推荐
- 10648.html
- 3468422.html
- 3100842.html
- 2609067.html
- 2086127.html
- 3800383.html
- 3544718.html
- 3478057.html
- 1035013.html
- 300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0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2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5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82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3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95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9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71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1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