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增订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增订本)
  • 邵敬敏,任芝鍈,李家树,税昌锡,吴立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4302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汉语-语法-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增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汉语语法学简史1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5

第三节 汉语语法研究的成绩10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22

第二章 语素研究24

第一节 语素名称的演变25

第二节 语素的分类27

第三节 确定语素的原则和方法29

第四节 有关语素研究的若干问题33

第三章 构词法研究38

第一节 词的确定38

第二节 构词类型44

第三节 构词法与造词法47

第四节 构词法和构形法49

第五节 构词法和构形法研究的特点53

第四章 词类研究56

第一节 词类划分的标准56

第二节 吕叔湘、朱德熙的词类学说62

第三节 汉语词类研究的新尝试64

第四节 词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69

第五章 短语研究74

第一节 短语、词组、结构74

第二节 短语研究简史75

第三节 短语在语法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77

第四节 短语的类型79

第五节 短语和句子的区别81

第六节 短语结构与层次分析法82

第七节 向心结构理论的探讨84

第八节 短语研究的新动向87

第六章 句型研究91

第一节 句型研究的对象91

第二节 汉语句型研究简史92

第三节 新时期汉语句型的研究94

第四节 句型研究中的理论问题101

第七章 句类研究104

第一节 句类研究历史简况104

第二节 疑问句分类的研究108

第三节 疑问语气词的研究111

第四节 疑问点与答问的研究113

第五节 疑问程度的研究114

第六节 疑问句的功能研究115

第七节 疑问句内部类型的研究116

第八节 祈使句研究121

第九节 感叹句研究124

第八章 句式研究127

第一节 “把”字句研究128

第二节 被字句研究138

第三节 存现句研究144

第四节 主谓谓语句149

第九章 复句研究156

第一节 复句研究简史156

第二节 单复句的区分158

第三节 关联词语160

第四节 复句的类别162

第五节 紧缩句165

第六节 多重复句的分析166

第七节 复句研究的新思路167

第十章 歧义研究170

第一节 歧义的类型171

第二节 歧义分化的方法173

第三节 消除歧义的手段178

第四节 有关歧义研究的若干问题180

第十一章 语义角色研究183

第一节 语义角色研究概况184

第二节 语义角色的理论探讨186

第三节 语义角色的关系类型189

第四节 语义角色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198

第五节 汉语形容词和名词的语义角色研究201

第六节 语义角色研究的意义202

第十二章 语义指向研究205

第一节 语义指向研究的历史206

第二节 语义指向的定义和性质209

第三节 语义配项与语义指向212

第四节 语义联项与语义指向215

第五节 语义指向的结构模式218

第六节 关于语义指向研究的若干问题222

第十三章 语义特征研究226

第一节 语义特征研究的历史226

第二节 义素分析法与语义特征分析法230

第三节 语义特征的分类232

第四节 语义特征的提取235

第五节 如何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239

第六节 语义特征分析的作用242

第十四章 认知解释研究246

第一节 汉语认知语法研究概况246

第二节 认知语法的基本原则250

第三节 认知语法的解释力259

第四节 认知语法研究的发展方向264

附录:汉语语法研究重要参考书目268

第一版后记275

增订本后记277

作者简介2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