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城镇化空间模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型城镇化空间模式
  • 马海龙,杨建莉著 著
  • 出版社: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706330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00页
  • 文件大小:165MB
  • 文件页数:506页
  • 主题词:城市规划-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型城镇化空间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健康城镇化发展方针与道路选择1

第一节 不同发展时期的城镇化道路1

一、“一五”计划时期:项目带动的自由城市化道路4

二、“二五”计划时期:盲进盲降的无序城市化道路4

三、“三五”“四五”计划时期:动荡萧条的停滞城市化道路5

四、“五五”计划时期:改革恢复的积极城市化道路6

五、“六五”计划时期:抓小控大的农村城市化道路7

六、“七五”“八五”计划时期:大中小城市并举的多元城市化道路9

七、“九五”计划时期:大中小城市并举的健康城市化道路10

八、“十五”计划时期:大中小城市并进的协调城市化道路11

九、“十一五”计划时期:中国特色的和谐城市化道路12

第二节 城镇化进程的亚健康状态及表现形式13

一、中国的城市化整体处在亚健康状态14

二、中国城镇化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几种表现形式16

三、中国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城镇化绝不等于伪城镇化22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方针25

一、中国城市发展总体方针的演变与回顾26

二、现行城市化发展总体方针出现的弊端及局限性32

三、对现行城市化发展总体方针的调整设想与建议38

第四节 中国健康城镇化发展道路与模式44

一、对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几点反思44

二、健康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基本原则47

三、健康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表述49

四、健康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50

五、符合中国资源环境实际的健康城镇化发展模式60

第二章 典型区域城镇化推进模式69

第一节 都市密集区城镇化——以环渤海地区为例69

一、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69

二、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75

三、原因分析83

四、研究结论87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城镇化89

一、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89

二、资源型城市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90

三、制约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95

四、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98

五、推进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的建议101

第三节 中国老工业基地的识别与发展104

一、老工业基地的识别与评价104

二、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基础与存在问题114

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主要任务123

第四节 中国传统农区城镇化126

一、中国传统农区划分及经济社会分析126

二、传统农区城镇化的特征与问题129

三、农区健康城镇化的建议131

第五节 山区城镇化研究135

一、山区城镇化的现状和制约因素135

二、山地城镇化空间组织模式138

三、山区城镇化的政策需求148

第六节 中国半城市化地区150

一、半城市化地区基本特征和独特发展动力150

二、对中国半城市化地区发展基本判断151

三、对中国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154

四、有关半城市化地区发展的政策165

第七节 以都市农业为途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167

一、都市农业是半城市化地区发展一个崭新议题167

二、多功能性都市农业为全面协调城乡发展提供了途径168

三、国际都市农业发展经验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启示171

四、以都市农业破解二元城乡经济结构174

五、都市农业对半城市化地区空间的塑造181

六、发展都市农业,推进半城镇地区健康城镇化188

第三章 农村空心化与新农村建设194

第一节 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空心化194

一、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提出195

二、中国农村空心化科学内涵与表现形式200

三、中国农村空心化的理论诠释204

第二节 中国农村空心化程度及其空间格局208

一、中国农村空心化评估指标体系构建208

二、中国农村空心化程度评价210

三、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区域类型214

第三节 空心村整治潜力及其对策224

一、典型区空心村调查与潜力测算方法224

二、中国农村空心化综合整治潜力评估232

三、空心村整治对策248

第四节 新农村建设地理学理论与持续途径263

一、新农村建设的地理学理论263

二、中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与重点286

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途径293

第四章 城镇化与工业化协同推进途径306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规律和过程307

一、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一般规律307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演变过程313

第二节 中国产业发展空间和城市集聚态势321

一、产业集聚带(区、点)是中国城市群(带)发展的重要支撑321

二、集聚是未来中国产业和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323

三、新的产业集聚点不断形成325

第三节 中国重点产业的集疏过程和空间格局328

一、重点产业识别328

二、石化产业329

三、钢铁产业340

四、煤炭产业344

五、电力工业354

六、制造业378

第四节 中国重点城镇化集聚带的产业支撑392

一、沿海集聚带392

二、长江沿线集聚带397

三、京哈—京广沿线集聚带400

四、陇海—兰新沿线集聚带404

五、包(头)昆(明)通道集聚带407

六、集聚带发展模式比较410

第五节 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思路414

一、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新内涵414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对策420

第五章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426

第一节 中国基础设施发展过程与现状426

一、交通建设与国土开发格局演变426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功能与定位427

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评价430

第二节 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436

一、城市发展环境营造的基础437

二、基础设施与城市群发展445

第三节 中国城市交通优势度评价454

一、交通优势评价的指标与方法455

二、交通优势的地域分异特征458

三、廊道优势的地域影响特征460

四、区位优势的地域分布差异463

第四节 未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指引465

一、高速公路建设转型466

二、优化沿海港口建设472

三、预防高速交通运输过度竞争478

四、预防交通枢纽盲目建设484

五、调控高速铁路建设规模与布局490

六、大都市经济区综合交通设施优化配置492

第五节 城市群地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494

一、基本思路494

二、重点城镇密集区的建设方向与重点4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