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学最优化通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学最优化通论
  • 阎承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08936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教学过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学最优化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教学最优化理论3

第一章 教学最优化的提出3

第一节 时代的要求3

目录3

第二节 苏联的变革4

第三节 教学最优化的提出5

第二章 教学最优化的内涵8

第一节 教学最优化的概念8

第二节 最优化的教学系统9

第三节 教学最优化的标准10

第四节 教学最优化的方法体系15

第五节 教学最优化与西方“最优的”教学方案的区别21

第一节 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基础24

第三章 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基础和特点24

第二节 教学最优化的特点29

第四章 教学最优化的原则31

第一节 巴班斯基的新教学原则体系31

第二节 教学最优化的原则33

第五章 实施教学最优化的意义44

第一节 目前我国教学改革的现状44

第二节 我国的教学改革呼唤最优化46

下编 教学最优化的实施53

第一章 教学因素的最优联系53

第一节 构成教学的基本因素54

第二节 三大基本因素的作用与联系56

第三节 教学过程中的其它因素62

第二章 教学环节的最优组合64

第一节 广义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64

第二节 狭义的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73

附: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76

第三章 教学目标的最优设计84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分类与功能84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意义和社会制约性86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最优设计87

附:上海市青浦县不同教学水平下的教学目标分类实验简介97

第四章 教学内容的最优处理103

第一节 现代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03

第二节 教学内容最优处理的原则、标准106

第三节 教学内容最优处理的基本途径和程序109

第四节 教学内容最优处理应注意的问题114

第五章 教学结构的最优决策116

第一节 课堂教学结构是一个综合体116

第二节 课的类型和基本结构118

第三节 课堂教学系统的特点与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缺陷119

第四节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24

附:课堂教学整体优化新结构举隅127

第六章 教学程序的最优安排130

第一节 课堂教学的程序与变式130

第二节 教而有序与严而有格136

第三节 教学程序与程序教学137

附:“三步曲”程序教学法简介140

第一节 教学方法的概念145

第七章 教学方法的最优选择145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种类147

第三节 教学方法的最优选择与结合151

第四节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56

第五节 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变革158

附:中外现代教学方法集萃162

第八章 教学系统的最优控制181

第一节 课堂教学的系统181

第二节 课堂教学系统控制的类型186

第三节 课堂教学系统的最优化控制188

第四节 课堂教学控制与教学原则的关系195

第五节 正确处理四种关系,完成课堂教学的定势控制199

第一节 信息论的产生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203

第九章 教学信息的最优处理203

第二节 课堂教学信息的作用模式205

第三节 课堂教学信息的最优处理206

第十章 智力因素的最优开发216

第一节 关于智力因素的一般理解216

第二节 课堂教学与发展智力的关系217

第三节 学生智力的最优开发219

第四节 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231

第十一章 非智力因素的最优利用234

第一节 学习兴趣的开发和利用236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开发和利用241

第三节 学习情绪的开发和利用244

第四节 学习意志的开发和利用245

第一节 教学评估的意义248

第十二章 教学效果的最优评估248

第二节 教学评估的原则251

第三节 教学评估的种类253

第四节 教学评估的内容258

第五节 教学评估的程序259

第十三章 教师素质的最优提高266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266

第二节 积累是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267

第三节 厚积与薄发271

第四节 正确处理教与积的矛盾,搞好在职进修272

第十四章 学生活动的最优配合277

第一节 实现教学最优化必须教学相长277

第二节 学习的实质与中国传统的学习模式278

第三节 学生学习活动的分类及特点284

第四节 学习最优化的标准及其与教学最优化的配合287

第十五章 教学实验的最优实施291

第一节 实验课题的选定291

第二节 实验方式的确定292

第三节 实验方案的编写295

第四节 实验的实施管理297

第五节 实验的基本原则299

附二:山东省济宁市《优化教学过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实验方案与实施细则301

第十六章 现代教学论的最优融合321

第一节 教学过程的动力与改善教学过程的变量321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324

第三节 教学结构的确定与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