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讯问心理语言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讯问心理语言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讯问心理语言的研究意义1
一 提高讯问水平是新形势下公安机关“文化适应”的重要内容1
自序:风光无限话预审1
二 增强对讯问活动的理性认识,是提高办案质量的必由之路6
三 心理语言研究是理性地把握讯问全过程的科学角度10
第二节 讯问心理语言研究的基本内容14
一 讯问心理语言研究总论14
二 讯问心理语言设计的基础15
三 讯问语言的结构与机制15
四 讯问语言的运用16
第三节 讯问心理语言的研究方法17
一 心理学方法论原则17
二 语言学方法论原则25
一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28
第二章 犯罪嫌疑人的一般心理28
第一节 心理活动的基本概念28
二 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差异组成29
三 心理过程的表现形式是反射31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的消极心理32
一 侥幸心理33
二 畏罪心理34
三 对立心理34
四 悲观心理38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的交罪心理40
一 受生理本能需求的支配而交代44
二 出于安全需求,为了减轻刑罚或减少经济损失而交代48
三 出于社交需求,接受亲友劝告,或为了亲友或同伙的利益,或出于对讯问人员的尊敬、畏惧和信服而交代49
四 出于尊重需求,为了维护自尊、减轻自责而交代53
五 出于自我实现需求而交代60
第四节 犯罪嫌疑人的本质心理61
一 趋利避害,人人同心61
二 利害内容,各不相同61
三 犯罪嫌疑人趋利避害的内容64
第三章 不同类型犯罪嫌疑人的心理71
第一节 心理类型的划分71
第二节 不同年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72
一 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74
二 中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79
三 老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81
第三节 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84
一 女性犯罪的特点84
二 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85
一 个性心理的一般理论91
第四节 不同个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91
二 犯罪嫌疑人的特征100
第四章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表现--分析犯罪嫌疑人心理的方法105
第一节 分析犯罪嫌疑人心理的途径105
一 通过讯问判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105
二 通过分析判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105
三 通过“检验”的方法判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110
四 通过比较的方法判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113
五 通过讯问中的“观察”判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117
第二节 有罪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表现120
一 犯罪嫌疑人消极心理的表现120
二 犯罪嫌疑人心理发展各阶段的表现121
第三节 无罪嫌疑人的心理表现123
第四节 区别真假精神病的一般方法132
一 根据不同表现分析132
三 调查了解有关情况帮助鉴别134
二 根据作案特点分析134
四 通过讯问直接检查136
五 通过看守所间接观察136
第五章 讯问语言的结构138
第一节 结构的一般分析138
第二节 讯问语言结构要素分析139
一 讯问语言的构成要素139
二 提高讯问人员的素质141
三 运用多种讯问语言谋介150
四 依法确定讯问语言的内容160
五 努力达到讯问目的166
第三节 “言外之意”的设计运用168
一 “信息不明”的模糊义的利用168
二 “根据隐含”的预设义的利用170
三 “表面离题”的暗含义的利用172
四 “间接示意”的含蓄义的利用174
第六章 讯问语言的机制177
第一节 讯问语言机制的一般理论177
一 心理接触式的讯问语言机制178
二 “九步讯问法”的讯问语言机制179
第二节 讯问语言中的“提问”机制188
一 常规式188
二 探查式189
三 冲击式195
四 自由式195
第三节 讯问语言的“应答”机制196
一 应答的含义和作用196
二 讯问中常见的应答方法199
第一节 说服的一般理论217
一 说服的含义217
第七章 讯问语言中的说服机制217
二 说服的作用219
第二节 讯问中“晓之以理”的说服方法224
一 分析犯罪实质,纠正“犯罪有理”论,进行法制观念教育227
二 讲解法律政策,扭转“坦白吃亏”论231
三 分析前途、事理、进行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教育,改变“得过且过”论237
四 进行世界观教育,打消“蒙混过关”论242
第三节 讯问中“动之以情”的说服方法244
一 “动之以情”的基本含义244
二 讯问中的“离间”方法246
第四节 讯问中“导之以行”的说服方法252
一 “导之以行”的基本含义252
二 “导之以行”的一般步骤253
第一节 矫正犯罪嫌疑人心理的一般语言方法264
一 矫正畏罪心理的语言机制264
第八章 矫正犯罪嫌疑人消极心理的语言机制264
二 矫正侥幸心理的语言机制266
三 矫正对立心理的语言机制267
四 矫正悲观心理的语言机制268
五 各心理发展阶段的语言控制机制269
第二节 矫正犯罪嫌疑人心理的类型语言方法270
一 不同年龄犯罪嫌疑人心理的矫正270
二 矫正女性犯罪嫌疑人心理的语言机制272
三 矫正不同文化程度犯罪嫌疑人心理的语言机制273
第三节 矫正犯罪嫌疑人心理的个别语言方法275
一 使犯罪嫌疑人形成一定观念的方法276
二 影响犯罪嫌疑人情绪的方法278
三 分散犯罪嫌疑人注意力的方法281
四 针对犯罪嫌疑人的个性施加影响的方法283
附录一 “审讯李越盗窃案”的心理分析及语言示例285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302
热门推荐
- 61443.html
- 159779.html
- 2826262.html
- 610344.html
- 303398.html
- 2729334.html
- 3682147.html
- 2323603.html
- 1158432.html
- 31227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1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18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6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38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7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6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2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56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52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8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