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10年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及政策展望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2010年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及政策展望
  • 张汉林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4462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消费资料-工业企业管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10年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及政策展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全球篇3

第一章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回顾3

一、2009年世界宏观经济运行状况3

(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大幅衰退3

(二)2009年上半年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复苏4

(三)初级商品价格开始反弹6

二、2009年世界贸易发展状况7

(一)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额大幅下降,增长率创战后新低7

(二)2009年上半年全球贸易逐步升温9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1

三、2009年世界资本市场运行状况12

(一)金融危机后世界资本市场所受创伤重大12

(二)2009年起全球金融系统趋于稳定,资本市场开始复苏13

四、2009年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发展状况17

(一)金融危机后全球FDI大幅下降17

(二)全球并购数量大幅减少,大规模撤资活动基本停止17

(三)全球FDI结构发生变化,新兴经济体地位提升19

(四)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FDI政策的变化与挑战20

五、金融危机后各国经贸政策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20

(一)主要经济体金融危机应对措施分类与用途21

(二)各国金融危机应对措施对国际经济贸易的积极影响23

(三)各国救市措施及经济刺激计划对国际贸易的挑战24

(四)各国救市措施对国际经济贸易影响的效果评价25

第二章 2010年世界经济贸易增长预测与展望26

一、2010年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仍存在的问题26

(一)全球金融体系仍显脆弱26

(二)中低收入国家面临融资困难26

(三)经常账户赤字和财政赤字并存的“孪生赤字”问题26

(四)高失业率和通胀预期并存27

(五)石油价格趋升导致中长期爆发能源危机的风险27

(六)多数国家面临着严峻的宏观经济政策挑战28

二、2010年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与政策展望28

(一)各国将空前重视宏观经济政策协调29

(二)全球货币政策或将步入趋于收紧的敏感期30

(三)中期实施适当的财政紧缩以求重建财政的可持续能力30

(四)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将会继续存在但不会成为主流31

国别地区篇35

第三章 美国经济贸易发展及政策展望35

一、2009年美国经济贸易形势分析35

(一)美国经济衰退已经结束35

(二)美国经济与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41

二、2010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43

(一)IMF对2009~2010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43

(二)各大机构对2009~2010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44

(三)本报告对2009~2010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44

三、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贸易政策回顾45

(一)美国实施的各种救助政策回顾45

(二)美国贸易政策回顾47

四、2010年美国经济与贸易政策展望48

(一)美国消费驱动经济模式“不会变”48

(二)美国提出“低碳经济”来主导国际经济新规则48

(三)美国“再制造业化”难以改变贸易失衡格局48

(四)宽松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49

(五)美元汇率将呈现长期震荡下行趋势50

(六)中美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但经贸摩擦将成为常态52

第四章 欧盟经济贸易发展与政策展望55

一、2009年欧盟经济与贸易形势分析55

(一)经济缓慢增长,复苏基础尚不稳固55

(二)金融市场初步稳定,但仍然相当脆弱56

(三)劳动力市场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58

(四)存货调整基本结束,经济情绪指数上升58

二、2009年欧盟经济贸易政策实施回顾59

(一)增加银行业支持力度,稳定金融市场60

(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缓解货币市场资金短缺60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实体经济恢复61

(四)改革就业保障措施,增强劳动力市场活力61

(五)调整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升级62

三、欧盟经济与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63

(一)就业状况持续恶化凸显经济复苏基础不稳63

(二)欧元汇率持续升值导致出口压力不断增大63

(三)财政支出规模猛增以至财政赤字突破上限63

四、2010年欧盟经济与贸易政策展望64

(一)经济将稳步增长,失业率居高不下64

(二)货币政策保持稳定,财政政策面临退出压力64

(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增多64

(四)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劳动力市场活力64

(五)加强欧盟成员国的政策协调,提高政策的一致性65

(六)贸易格局不会剧变,中欧贸易摩擦加剧66

第五章 日本经贸形势政策现状与展望67

一、2008~2009年日本经济形势分析67

(一)整体经济形势有所好转67

(二)贸易收支状况持续改善69

(三)工业生产快速回升72

(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72

(五)陷入温和通货紧缩74

二、日本经济贸易政策实施回顾74

(一)财政刺激政策渐显成效74

(二)保持宽松货币政策76

(三)关注贸易政策长期改革77

(四)推出应急就业方案77

三、未来日本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78

(一)日本经济复苏依赖美国经济78

(二)出口扩大取决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78

(三)就业状况的改善有助于刺激个人消费78

(四)通货紧缩压力或将持续78

(五)日元持续升值将拖累日本出口78

四、2010年日本经济贸易发展与政策展望79

(一)2010年日本经济增长预测79

(二)继续保持宽松货币政策79

(三)再推经济刺激政策80

(四)深化东亚区域合作81

五、中日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81

(一)中日相对重要性变化81

(二)对华进出口均下滑82

(三)复苏有赖于中国83

第六章 加拿大和墨西哥经济贸易发展与政策展望84

——加拿大84

一、2009年加拿大经济与贸易形势分析84

(一)经济温和增长但失业率居高不下84

(二)2009年加拿大经济贸易政策实施回顾87

二、加拿大经济与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90

三、2010年加拿大经济与贸易政策展望91

(一)加拿大经济将开始强劲复苏91

(二)2011年结束财政刺激计划而货币政策刺激将持续92

——墨西哥93

一、2009年墨西哥经济与贸易形势分析93

(一)墨西哥在本轮危机中受创严重93

(二)墨西哥陆续实施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95

二、墨西哥经济与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96

三、2010年墨西哥经济与贸易政策展望97

(一)墨西哥经济将止跌回稳97

(二)2010年墨西哥将进行财政改革以缓解赤字压力97

第七章 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韩国经济贸易发展与政策展望99

——澳大利亚99

一、2009年澳大利亚经济与贸易形势分析99

(一)本轮危机对澳大利亚经济冲击较小99

(二)澳大利亚推出《国家建设与经济刺激计划》103

二、澳大利亚经济复苏的基础104

三、2010年澳大利亚经济与贸易政策展望105

(一)2010年澳大利亚经济增长前景乐观105

(二)2010年澳大利亚将继续进行财政刺激计划而货币政策会趋紧105

——新西兰106

一、2009年新西兰经济贸易发展与政策展望106

(一)危机造成新西兰经济连续五个季度下滑106

(二)新西兰政府制定新的预算草案109

二、新西兰经济与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10

三、2010年新西兰经济与贸易政策展望111

(一)2010年新西兰经济可以实现缓慢复苏111

(二)2010年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111

——韩国112

一、2009年韩国经济与贸易形势分析112

(一)2009年韩国经济贸易发展回顾112

(二)2009年韩国经济贸易政策实施回顾115

二、韩国经济复苏的基础118

三、2010年韩国经济与贸易政策展望119

(一)2010年韩国经济增长预测119

(二)2010年韩国经济与贸易政策展望119

第八章 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贸易发展与政策展望121

——俄罗斯121

一、2009年俄罗斯经济形势回顾121

(一)宏观经济处于低谷但复苏已出现121

(二)对外贸易出口持续下降后有所回升121

(三)通货膨胀与失业率情况不容乐观123

(四)外汇储备减少资本外流较为严重124

(五)乌拉尔石油价格回升124

二、俄罗斯经济与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25

(一)经济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25

(二)反危机主要应对措施125

三、2010年俄罗斯经济与贸易政策展望127

(一)经济出现复苏迹象127

(二)2010年俄罗斯经济与贸易政策措施展望128

——巴西129

一、2009年巴西经济形势回顾129

(一)巴西经济总体实现较快恢复129

(二)对外贸易大幅下滑但保持顺差状态131

二、巴西经济与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32

(一)经济贸易发展存在主要问题132

(二)反危机主要应对措施132

三、2010年巴西经济形势展望134

(一)2010年巴西经济预测将走出低谷134

(二)2010年巴西经济与贸易政策措施展望134

——印度135

一、印度2009年经济形势回顾135

(一)经济从危机中逐步恢复135

(二)对外贸易大幅下降137

(三)吸引外资下滑137

(四)工业生产增长率略回升失业居高不下138

(五)通货膨胀危险显现138

(六)银行频繁下调利率138

(七)财政预算赤字创新高138

二、印度经济与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39

(一)经济贸易发展存在主要问题139

(二)反危机主要应对措施139

三、2010年印度经济与贸易政策展望140

(一)2010年印度经济增长较为乐观140

(二)2010年印度经济与贸易政策措施展望141

——非洲142

一、2009年非洲经济形势回顾142

(一)金融危机冲击下非洲经济仍能保持正增长142

(二)非洲国家财政金融状况不容乐观144

(三)内需和外需对非洲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别很大145

(四)金融危机对非洲贸易的冲击较大146

二、2009年非洲经济政策分析152

(一)金融危机发生前非洲实行谨慎的宏观经济政策152

(二)大幅度降低利息,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152

(三)加大财政刺激力度,拉动经济稳步复苏152

三、2010年非洲经济贸易发展与政策展望153

(一)2010年非洲经济将实现稳步回升153

(二)非洲无法实现同步复苏,部分国家经济情况堪忧153

(三)通货膨胀是困扰非洲经济持续增长的重大隐患154

(四)出口萎缩是非洲经济政策制定时需要考虑的问题156

(五)非洲应该进行系列内部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发展157

(六)强化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使非洲实现经济稳步复苏157

第九章 东盟经济贸易发展与政策展望158

一、2009年东盟经济贸易形势158

(一)外向型经济结构导致受危机影响较为明显158

(二)对外贸易受此次危机影响较为严重159

二、东盟经济与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反危机措施160

(一)东盟经济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60

(二)东盟各国应对金融危机措施161

三、2010年东盟经济与贸易政策展望162

(一)2010年东盟经济将逐步复苏162

(二)2010年东盟经济与贸易政策实施展望162

第十章 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与政策展望165

一、2009年中国经济与贸易形势分析165

(一)中国经济正实现稳步复苏165

(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而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仍需提高165

(三)出口下滑速度放缓但整体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166

(四)CPI逐月回升,通胀预期增强168

二、2009年中国经济政策实施分析168

(一)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初期货币政策以下调利率为主168

(二)金融危机蔓延以后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70

(三)财政政策在应对危机中发挥独特作用172

三、中国经济与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74

(一)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固有缺陷威胁经济长期发展174

(二)经济刺激政策实施难度增加175

(三)产能过剩,矛盾突出175

(四)贸易摩擦加剧,出口复苏堪忧176

四、2010年中国经济与贸易政策展望176

(一)2010年中国经济步入新一轮增长期176

(二)贸易基本上可以维持在15%左右的增速178

(三)经济刺激政策仍将延续,资金流向将进行结构性调整178

(四)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将有所变化179

(五)货币政策基调“宽松适度”,财政政策会保持适度灵活179

(六)汇率政策外来压力将持续加大,人民币升值预期的管理难度加大180

(七)适度积极参与推进多哈回合谈判181

专题篇185

第十一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世界经济预测准确性的经验分析185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185

二、经验分析186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经济预测的经验考察186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经济预测的经验分析188

(三)世界银行对世界经济预测准确性的经验考察191

(四)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预测经验分析193

(五)对世界经济预测准确性的经验比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更准确195

(六)对中国经济预测准确性的经验比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更准确196

三、总体结论196

第十二章 全球经济“再平衡”——基于中美经济贸易失衡的视角198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现状和特征198

(一)外部经济失衡的性质198

(二)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199

二、全球经济失衡的研究综述及历史回顾201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理论学说201

(二)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及可持续性问题203

(三)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方案204

(四)全球经济失衡的历史回顾205

三、中美经济贸易失衡的性质和根源207

(一)美中贸易逆差是产业国际转移和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208

(二)跨国经营的高度发展加剧了美国的贸易逆差209

(三)高消费、低储蓄和出口管制是美国持续逆差的内因209

(四)现行国际统计规则严重夸大了中国的顺差210

(五)中美贸易结构性失衡导致顺差在中方,利润在美方211

(六)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源212

四、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再平衡”213

(一)美国经济的“再平衡”策略选择213

(二)“再平衡”下中国的政策选择215

(三)“再平衡”下各国与国际机构协调合作机制218

第十三章 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政策选择220

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220

(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失衡220

(二)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传导221

(三)经济全球化不是金融危机的根源221

二、金融危机会暂时延缓经济全球化进程222

(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影响到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222

(二)金融危机后反全球化呼声有所提高223

(三)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224

(四)金融危机后全球一致性行动有所加强225

三、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决定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不变225

(一)资本趋利性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动力225

(二)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推动是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力226

(三)贸易自由化政策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提供了体制条件227

(四)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保障228

四、后危机时代贸易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29

(一)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国际贸易从重创到逐步恢复229

(二)世界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保持同步增长231

(三)产业内贸易仍是全球贸易的主导232

(四)全球贸易流向进一步多元化,新兴经济体成为新的增长点233

(五)多哈回合成功结束,推动贸易自由化深入发展233

(六)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推动区域内贸易快速增长234

(七)贸易保护主义难受根本性抑制,中国成为头号贸易摩擦对象国234

(八)全球经济进行“再平衡”成为趋势236

五、后危机时代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36

(一)金融自由化步伐暂缓,金融监管得到加强236

(二)国际金融制度逐步“量变”,发展中经济体决策权力增强237

(三)国际直接投资逐步恢复237

(四)跨国并购仍将是直接投资的主导形式238

(五)跨国投资继续与国际贸易相融合238

(六)投资自由化政策仍是主流趋势238

六、后危机时代生产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39

(一)跨国公司继续主导全球贸易、投资和生产过程239

(二)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的转型不变239

(三)研发全球化和技术全球化的趋势增强239

(四)服务业全球化继续发展,服务外包成为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潮流240

(五)全球产业链条进一步优化重组241

七、后危机时代中国的政策选择242

(一)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242

(二)积极推动全球经济贸易多元化格局242

(三)在WTO中扮演更为积极和重要的角色242

(四)区域一体化是次优选择243

(五)有调整,有转移,逐步优化经济结构243

参考文献244

图表目录3

表1-1 2007~2010年全球GDP增长情况3

表1-2 全球经济先行指标指数(2009.04~2009.09)4

表1-3 世界2008年货物与商业服务出口9

表1-4 2008年世界商业服务主要门类出口情况9

表1-5 货币、债券和股票市场价格变化(2009.06.30~2009.09.21)15

表1-6 全球2004~2008年100起最大跨国并购分布情况(以并购所在地为标准)18

表1-7 跨国公司1991~2008年生产的年增长情况18

表1-8 10亿美元以上跨国并购(1995~2009.06)19

表1-9 各国实施的救市措施和产业振兴计划23

表1-10 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际经济与贸易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评估25

表2-1 2007~2010年发达经济体失业率27

表2-2 2009~201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GDP增长率估计29

表2-3 主要国家和经济体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30

表3-1 2008~2009年美国经济季度增长指标36

表3-2 2008.01~2009.07美国货物与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38

表3-3 2007~2010年美国金融部门资产减计的估计值41

表3-4 IMF对2009~2010年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测43

表3-5 各大机构对2009~2010年美国经济的预测44

表3-6 美国救市财政资金的使用明细47

表3-7 2001~2009年9月中美进出口贸易额53

表4-1 各大机构对2010年欧盟经济的预测64

表5-1 日本主要出口品环比增速(2008Q1~2009Q3)70

表5-2 日本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2009.01~09)71

表5-3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75

表5-4 日本2010年GDP增长率预测79

表5-5 日本2010年经济贸易政策预测81

表5-6 中日进出口占各自贸易额比重(2009.01~09)82

表5-7 中日贸易结构(2009.01~09)82

表6-1 加拿大2007~2009年通货膨胀率(2007Q4~2009Q3)86

表6-2 加拿大各季度失业率(2007Q4~2009Q3)87

表6-3 加拿大2008~2009年进出口额与贸易差额87

表6-4 加拿大《经济行动计划》中的减税计划89

表6-5 加拿大经济季度增长指标(2008Q1~2009Q3)91

表6-6 各大机构对2009~2010年加拿大经济的预测92

表6-7 各大机构对2009~2010年墨西哥经济的预测97

表7-1 澳大利亚2009年CPI增长率100

表7-2 澳大利亚央行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预测101

表7-3 澳大利亚2008~2009年进出口额与贸易差额102

表7-4 澳大利亚基准利率调整表(2007.08~2009.11)104

表7-5 澳大利亚经济年季度增长指标(2008Q1~2009Q3)104

表7-6 各大机构对2009~2010年澳大利亚经济的预测105

表7-7 新西兰2007~2009年通货膨胀情况107

表7-8 新西兰联储基准利率变化表(2007.09~2009.10)110

表7-9 新西兰经济季度增长指标(2008Q1~2009Q3)111

表7-10 各大机构对2009~2010年新西兰经济的预测111

表7-11 韩国2008~2009年进出口额与贸易差额115

表7-12 韩国经济季度增长指标(2008Q1~2009Q3)118

表7-13 各大机构对2009~2010年韩国经济的预测119

表8-1 俄罗斯先行指标变动情况(2009.05~2009.09)121

表8-2 各大机构对2009~2010年俄罗斯经济的预测127

表8-3 巴西经济先行指标变动情况(2009.05~2009.09)129

表8-4 各大机构对2009~2010年巴西经济的预测134

表8-5 印度2007~2009财年各部门经济增长率135

表8-6 印度2007~2009财年GDP增长组成136

表8-7 印度先行经济指标变动情况(2009.05~2009.09)137

表8-8 各大机构对2009~2010年印度经济的预测141

表8-9 非洲主要国家工业产值增速(2007Q1~2009Q2)143

表8-10 非洲2004~2009年各类型国家政府盈余占GDP的比重变化情况144

表8-11 非洲2004~2009年主要国家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重144

表8-12 非洲2004~2009年资金流入情况145

表8-13 非洲2004~2009年国内需求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46

表8-14 金融危机前南非2001~2008年对外贸易发展情况146

表8-15 南非2009年对外贸易发展情况147

表8-16 南非2009年1~9月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147

表8-17 南非2009年1~9月从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额148

表8-18 南非2009年1~9月贸易差额主要来源149

表8-19 南非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149

表8-20 南非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151

表8-21 各大机构对非洲2009~2010年经济增长预测153

表8-22 非洲各国2008~2010年经济增速154

表8-23 非洲各国2008~2010年CPI增速155

表8-24 非洲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56

表9-1 各大机构对2009~2010年东盟主要国家经济预测162

表10-1 中国2006~2010年经济稳步复苏165

表10-2 中国贸易同比增速(2009.01~11)166

表10-3 2006~2010年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167

表10-4 中国在金融危机前后的货币政策168

表10-5 中国货币供应量(2009.01~10)170

表10-6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贷款变动情况171

表10-7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171

表10-8 中国扩大内需4万亿元投资投向构成172

表10-9 中国主要产品产量(2009.01~11)175

表10-10 国民经济连续保持5年及以上两位数高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177

表10-11 各大机构对中国2009~2010年经济增长预测178

表11-1 IMF世界经济预测与实际增速比较186

表11-2 IMF对世界经济预测差距的统计分析表187

表11-3 1999~2007年IMF对中国经济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188

表11-4 IMF对中国经济预测差距的统计学分析表189

表11-5 IMF对中国及世界经济预测差距统计特征对照190

表11-6 年度变化率与以汇率计算的年度变化率的差别191

表11-7 世界银行对世界经济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191

表11-8 世界银行对世界经济预测差距的统计分析表192

表11-9 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193

表11-10 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预测差距的统计分析194

表11-11 世界银行对中国及世界经济预测差距统计特征对照195

表11-12 IMF与世界银行关于世界经济预测准确性的统计特征比较196

表11-13 IMF与世界银行关于世界经济预测准确性的统计特征比较196

表12-1 美国2001~2008年经常账户平衡表和净资本流入数据200

表12-2 美国1999~2008年对主要逆差国家的经常账户平衡数据200

表12-3 使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占GDP比率降为3%,各货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化幅度205

表12-4 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六次世界经济失衡206

表12-5 中国2003~2008年对外贸易平衡表208

表12-6 中美2001~2008年双边贸易数据210

表12-7 中美2000~2007年服务贸易额211

表13-1 1990~2008年世界GDP增长率与世界贸易增长率的关系230

表13-2 世界经济与世界货物贸易2009~2014年增长率预测231

表13-3 世界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增长情况231

表13-4 世界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在总贸易中的比重232

表13-5 2000~2008年中国、美国、日本的产业内贸易指数233

表13-6 全球IT服务市场规模和增长率的现状和预测241

表13-7 全球业务服务市场规模和增长率的现状和预测241

图1-1 全球1990~2010年GDP及增长率4

图1-2 世界初级商品价格指数变动情况(1992.01~2009.09)6

图1-3 WTI原油价格及库存量变化情况(2004.06~2009.06)7

图1-4 世界食品及工业原料价格指数变动情况(1995.01~2009.09)7

图1-5 全球1991~2009年贸易增长情况8

图1-6 发达经济体消费者信心指数(2007.03~2009.05)10

图1-7 世界2005~2009年货物出口额季度变化情况10

图1-8 主要国家2005~2009年货物出口额季度变化11

图1-9 1995~2008年全球反倾销调查与采取的措施12

图1-10 美国2007~2009年三大银行股价变化13

图1-11 RBS 2007~2009年在伦敦和纽约股价变化情况13

图1-12 主要经济体基准利率变动(2000.01~2009.04)14

图1-13 2007~2009年主要发达经济体银行系统指数14

图1-14 1995~2009年金融状况指数逐渐恢复16

图1-15 各国财政刺激计划支出22

图1-16 发达经济体财政刺激计划支出22

图1-17 发展中经济体财政刺激计划支出22

图1-18 各国金融救市与财政救市资金占GDP的比重24

图3-1 美国实际GDP季度增长率(2005.07~2009.09)35

图3-2 2004~2009年三大需求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36

图3-3 美国消费支出和个人单位时间收入指标的增长情况37

图3-4 美国PMI先行指标变化情况(2000.01~2009.07)38

图3-5 2000.01~2009.07美国房地产市场销售增长状况40

图3-6 1980~2009年美国联邦利率与失业率变动状况42

图3-7 美元汇率指数走势图(2007.07~2010)51

图3-8 美元汇率长期走势(1964.01~2009.04)52

图4-1 欧盟GDP各部分构成变化对GDP增长的贡献图(2007Q1~2009Q1)56

图4-2 欧元区及欧盟就业人数变化走势图(2008.01~2000.06)57

图4-3 欧元区经济情绪指数和制造业经理采购指数变化图(2008.09~2009.09)59

图4-4 欧元区资产减值和资本注入情况(2007Q3~2009Q1)60

图4-5 欧元区1995~2007年对主要贸易伙伴贸易余额65

图5-1 日本2005~2009年实际GDP季度环比增长率(%)67

图5-2 日本1995~2008年实际GDP季度增长率(%)68

图5-3 日本进出口额和增速(2008.01~2009.09)70

图5-4 日元实际汇率和进出口额(2007.01~2009.10)72

图5-5 日本工业生产月度数据(2007.01~2009.09)73

图5-6 日本失业率(2006.01~2009.10)73

图5-7 日本CPI变化率(2007.01~2009.09)74

图5-8 日本2007~2010年实际GDP同比增长率80

图6-1 加拿大1991~2014年GDP增长率84

图6-2 加拿大经济月度增长率(2009.03~2009.09)85

图6-3 加拿大1991~2014年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化率85

图6-4 加拿大央行2009年10月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86

图6-5 加拿大2001~2009年经常项目收支占GDP的比重88

图6-6 加拿大基准利率(2008.01~2009.09)91

图6-7 加元兑美元汇率(2008.05~2009.11)93

图6-8 墨西哥1991~2014年实际GDP增长率(%)94

图6-9 墨西哥1991~2014年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化率95

图6-0 墨西哥2001~2009年经常项目收支占GDP的比重96

图6-11 墨西哥比索兑美元汇率(2009.02~2009.12)98

图7-1 澳大利亚1991~2014年实际GDP增长率99

图7-2 澳大利亚1991~2014年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化率100

图7-3 澳大利亚就业人数(2008.01~2009.07)101

图7-4 澳大利亚就业人数增长率(2008.01~2009.08)102

图7-5 澳、新、韩2001~2009年经常项目收支占GDP的比重102

图7-6 新西兰1991~2014年实际GDP增长率107

图7-7 新西兰1991~2014年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化率107

图7-8 新西兰元兑美元汇率(2008.01~2009.12)112

图7-9 韩国1991~2014年实际GDP增长率113

图7-10 韩国1991~2014年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化率113

图7-11 韩国2008~2009年失业率114

图7-12 韩国救市措施一览表(2008.11~2009.08)116

图7-13 韩国公有企业改革基本原则117

图8-1 俄罗斯2002~2009年经济增长率122

图8-2 俄罗斯1995~2008年贸易情况概览122

图8-3 俄罗斯贸易情况变动(2008Q1~2009Q2)123

图8-4 俄罗斯2000~2008年货物贸易出口产品构成情况123

图8-5 俄罗斯2009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变动及失业率情况124

图8-6 俄罗斯外汇储备月度增量变化(2008.02~2009.10)124

图8-7 乌拉尔原油每桶价格走势(2009.01~2009.09)125

图8-8 俄罗斯政府2006~2010年财政预算实施情况126

图8-9 中国—俄罗斯2006~2009年货物贸易情况128

图8-10 巴西2001~2009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动情况130

图8-11 巴西2007~2009年经济季度增长变动情况130

图8-12 巴西2007~2010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变动趋势130

图8-13 巴西2001~2009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131

图8-14 巴西2008~2009年货物贸易月出口额变动132

图8-15 印度1996~2008年GDP增长变动趋势136

图8-16 印度2009~2010年经济季度增长变动趋势137

图8-17 印度2001~2008年货物贸易变动情况139

图8-18 中国—印度2006~2009年货物贸易情况142

图8-19 2004~2005年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非洲经济走势143

图8-20 非洲2009年经济增速143

图8-21 非洲2001~2010年通胀率155

图9-1 东盟国家2008年GDP情况分布图158

图9-2 东盟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变化159

图9-3 东盟五国2000~2010年贸易进出口趋势情况160

图9-4 中国与东盟2004~2008年货物贸易情况163

图10-1 中国经济实现“V”型复苏中166

图10-2 中国2009年净出口对GDP的贡献为负167

图10-3 中国2007~2009年月度CPI走势168

图10-4 中国扩大内需4万亿元投资投向构成173

图10-5 中国扩大内需4万亿元投资来源构成173

图10-6 中国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的三大保障体系174

图10-7 1992~2008年中国经济年度变化率177

图10-8 2006年以来中国央行基准利率变化情况180

图12-1 2003~2007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常账户状况200

图12-2 中国1990~2007年投资及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的对比217

图13-1 历次金融危机的损失比较222

图13-2 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增长趋势241

热门推荐